马芮
【摘 要】环境保护,教育先行,环境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是人类获取环保意识和环境道德价值的重要途径。在“低碳、环保”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环境教育更应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保护环境作为我们天然的使命。
【关键词】环境教育;存在问题;转变方向
在百度词条中输入“环境教育”,会瞬时弹出数千条关于其的定义,汇总梳理后不难发现,环境教育始终离不开两个关键主体,即人类和环境。简而言之,环境教育就是围绕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而进行的一种长期、系统的教育活动。既然关键主体是人类和环境,那么就不可回避的要谈谈现在的环境问题。
跨入21世纪的人类社会,由于人口激增、科技进步及生产力迅猛发展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日益加剧,人类对环境恶化的担忧也与日俱增,处于对自身的保护,环境教育必须委以重任。环境保护,教育先行,环境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是人类获取环保意识和环境道德价值的重要途径。
一、环境教育概述
环境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维和理念是教育内容外延的重要补充领域,马桂新在其《环境教育学》一书中明确提出:“环境教育是一个涉及整个教育过程的教育新领域,它以生态、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促进以全新的教育思想、教育途径与方法,实现受教育者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一系列转变,使受教育者成为具有环境综合素养的新人类。”
具体包括以下四大类,第一类环境科普知识,顾名思义即感知外部环境并获取环境知识;第二类环境法律知识,例如,通过学习新《环境保护法》来明确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法律对于政府、企业及公众都有赋予什么权利和义务,让广大民众自觉遵守环境法律法规,不断强化环境法律意识;第三类环境体验知识,例如,通过参观“绿色主题”环境教育基地来丰富和填补书本上的环保知识。让环保知识更加贴近生活、服务生活;第四类环境道德伦理,即在掌握一定的环保知识和环保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用环境道德伦理做支撑来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利用外界环境。
二、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
回顾我国环境教育的发展史,清晰可见,环境教育突出贡献在于“传道授业”,即传播环保知识、培养环保意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环保知识予以普及化、大众化和全民化。与此同时,环境教育也存在着形式单一、方法简单、内容碎片化及城乡差异大等诸多问题。
第一,环境教育形式单一、方法简单
单纯依靠说教的方式很难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课堂固定的一对多的信息接收模式剥夺了学生们户外体验的感受,过多发挥环境教育中“传道授业”的作用,势必会影响环境教育陶冶情操的功效。
第二,环境教育内容碎片化
目前,环境教育主要采用渗透式教育法,通过学科交叉来导入环境教育,缺乏系统、完整的环境教育体制,无法充分挖掘环境教育的相关结合内容来满足学生们强烈的求知欲。
第三,环境教育城乡差异明显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连环保基础设施都不健全,谈何环境教育?此外,缺乏接受正规环境教育培训的老师也是造成城乡环境教育差距大的重要原因。
三、环境教育转变的方向
第一,环境教育形式多样、方法灵活
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环境教育因素,在潜移默化中开展环保教育工作,配合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等开展环境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环保活动中,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把从环境教育中获取的环保知识内化为环保道德情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环境意识真正转变为自觉行为。
第二,环境教育内容独立化、系统化
渗透式的环境教育模式,短期内可以满足孩子们的环境知识需要,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不足以把环境教育向普及化、大众化和全民化推进,环境教育应作为独立开设科目,列入中小学教育大纲,通过学习环保知识、掌握环保技能、了解国家法律法规来提高孩子们的环境意识,让环境教育真正成为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环境教育从加强农村基层设施建设为切入点
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必须注重农村人口素质提高,只有农村人口素质有了质的飞跃,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我国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目标。广大农村地区的环境教育,应首先从加大环保设施的投入为切入点,只有改善环保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环境教育才有存在和发展的沃土。除此之外,培养并输送更多从事环境教育的专业教师也是促进农村地区环境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的重要因素。
四、结论
环境教育任重而道远,需要不断摸索、开拓和创新。环境保护,教育先行,环境教育是人类获取环保意识和环境道德价值的重要途径,更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马桂新.环境教育学(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张敦房.浅谈我国大陆中小学环境教育[J].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9)
[3]周敏.论青少年环境教育与环境意识培养[J].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2(1)
[4]郭正华.加强学校环境教育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J].课外阅读(中旬),2012(8)
[5]胡瑛.加强中小学校环境教育,增强青少年环保意识[J]. 环境教育,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