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赋
南阳武侯祠,又名『诸葛庐』,位于河南省南阳市西部卧龙岗上,据说是诸葛亮『躬耕南阳』的故址。卧龙岗初建于魏晋,盛于唐宋。刘禹锡有《陋室铭》曰:『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可见唐代卧龙岗已成为著名的人文景观。后又经过几废几兴,今日武侯祠其木构建筑为明清重建或修建,基本上保持元明清的布局风格。祠内古柏参天,风景秀丽。中轴线上有山门、大拜殿、诸葛草庐、小虹桥、宁远楼;两侧有诸葛井、读书台、碑廊、古柏亭、躬耕亭、野云庵、老龙洞、伴月台、关张殿、三顾堂等。大拜殿与宁远楼为武侯祠主要建筑,分别为歇山顶和重檐庑殿式建筑。山门上镶嵌有郭沫若手书『武侯祠』三字,草庐悬挂于右任手书『诸葛庐』匾额和郭沫若书『诸葛庐』匾额。祠内有岳飞手书诸葛亮出师二表等古代碑刻及匾额、楹联七十余幅。优美的自然风光与诱人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令人留连忘返。其中名人楹联如:
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明代文士游俊撰
此山门联与湖北襄阳古隆中进口石牌坊联相同。
巾扇任逍遥,试看抱膝长吟,高卧尚留名士迹;
井庐空眷念,可惜鞠躬尽瘁,归耕未遂老臣心。
——金国钧题武侯祠大拜殿井柱
大拜殿为历代祭祀诸葛亮的主要场所,是武侯祠的主体建筑之一。由拜殿和大殿两部分组成,平面呈正方形,面阔五间,青石铺地,前筑月台。拜殿为卷棚式建筑,大殿为单檐歇山式建筑,二者浑然一体。殿内雕梁画栋,檐檩、斗拱、额坊、雀替等均饰彩绘,脊饰走兽仙人。飞檐翘角,下悬金铃风铎。大殿暖阁中的泥塑诸葛亮像,羽扇纶巾,身披鹤氅,端坐凝思,展现了包藏万机的『韬略宗师』风姿。子诸葛瞻、孙诸葛尚配享左右。
抱膝此安居,觉异日桑种成都,殊非本念;
长吟谁与和,问当年曲赓梁父,可有遗音。
——顾嘉蘅题武侯祠诸葛草庐
诸葛草庐,亦称诸葛庵,在武侯祠院的主体建筑大拜殿后,据说这就是诸葛亮当年隐居攻读的地方。现今的茅庐系砖木结构,八角挑檐,外围有八角回廊,屋顶覆盖茅草。茅庐正门上悬挂郭沫若书的『诸葛草庐』匾额。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清代赵藩
此联原由赵藩题四川武侯祠,上联说政治,以『攻心』为上; 下联说政治,以『审势』为上。实则为提醒当时任四川总督的岑春煊,希望他不要以严刑峻法来治蜀,因为时代变了,但作为下属,不敢『犯上』直谏,思来想去遂撰此联,希望岑看到后有所反思。这副对联,于当今于后世,也有深远意义。毛泽东曾盛赞此联。此联悬挂于宁远楼。宁远楼,又名清风楼。它坐落在中轴线末端,为祠庙最高建筑,传为诸葛亮寓居南阳时书斋旧址。『宁远楼』字匾位于正脊中间麒麟座上,匾额由康熙武英殿大学士张鹏翮题写。楼面阔五间,进深四间。下有回廊,门额为清嘉庆十四年南阳知府张传金所题『万古云霄』匾。楼上置诸葛亮抱膝长吟像,神态潇洒,安然自若。
庵垂两千年,问魏阙吴宫安在;
人居三代下,比商伊周吕何如。
——顾嘉蘅题武侯祠野云庵
野云庵,在诸葛草庐的左侧,进深三间,其外装饰以苍松、仙鹤砖雕。相传他和他的四个密友,博陵崔州平、颖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颖川徐庶徐元直常聚于此,讨论诗书。
自来宇宙垂名,布衣有几;
能使山川增色,陋世何妨。
——单家驹题武侯祠伴月台老龙洞洞门
伴月台,位于茅庐右后侧,传为诸葛亮夜观天象的地方,台式建筑砖石结构,平面为正方形,高约数丈,沿梯道可盘旋而上,上有砖墙花样平台,凭栏可望远观天。台下为老龙洞,寓意诸葛亮为千古人龙,洞内幽玄诡秘,内壁嵌石雕龙头,造型生动浑厚。
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顾嘉蘅
此联为曾任南阳府知府的顾嘉蘅为平息南阳、襄阳诸葛亮的躬耕地之争而撰写的名联。这副联还有一段来历。因诸葛亮名高天下,河南南阳卧龙岗、湖北襄阳古隆中便争诸葛亮故居所在地。顾嘉蘅身为湖北宜昌人,却在河南南阳当知府,他既不敢得罪南阳的当地豪绅,又怕承当出卖桑梓之罪名,便撰此妙联,既赞诸葛亮,又抹平两省争执,可谓用心良苦,又颇公允。然而,两省仍为诸葛亮躬耕地在不断争论。其实,无论襄阳、南阳,大家都是为了表达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多几处胜迹又有何不可呢? 一是给大家有个休闲逸情之所,二也能增加些历史人文之常识。人是活动的,他所到之处,只要有历史,大家想记住他,都可以拿出来研究一番的。因此,山东诸葛亮出生地、成都武侯祠都应成为大家的敬仰之地。
一九五二年九月二十八日,时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卧龙岗,当他看到上面这副名联时,沉思片刻,遂口赋出下面这副对联:
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
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
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五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他,又亲笔书写了此联与大家共勉。胡耀邦所改的这副对联,正是他光辉一生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