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耆老以致孝”,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赡养老人是儿女应尽的义务,然而,老年人自己也能有所作为。
老年是“所乐”、“所学”、“所为”正当时,不是万事休。一些老人总想“吃”岀健康,于是“补品”满天飞。而现如今的“吃”,早已今非昔比,老年人除了合理饮食、适当活动外,还要有积极的养老心态,寻找些积极的养老妙招,达到身心健康、寿享遐龄。
个人的健康和寿命15%决定于遗传,10%决定于社会因素,8%决定于医疗条件,7%决定于气候影响,60%决定于自己。“积极养老”是老年人晚年精神生活的需要。我国庞大的老年人队伍是一种多智能的人才资源,为了发挥他们的作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规定:“国家应当为老年人参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条件。”老年人可根据社会需要,在自愿和量力的情况下,发挥各自的专长和作用。老年人不应消极“被养老”,应积极参与社区养老等社会活动,在拥有自身健康的前提下,帮助身边的朋友共同积极养老,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养。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文/柴玉)
一吃就饱的小毛病好解决
几乎一多半的老人都有过这种体验,反酸,有的时候伴有上腹疼痛,但只要吃点东西就能缓解;还有的容易腹胀,总想打嗝,吃点东西就顶得慌。去医院检查还查不出问题,胃肠道没有明显的毛病。这就是老人特别容易出现的功能性消化不良。
有此毛病的老人可以这样做:1.捏脊每天1次,每次5~9遍。2.一只手放在肚脐上,另一只手放在丹田上,顺时针、逆时针各按摩81次。3.平时可把麦芽、谷芽炒焦,然后冲水喝。
(摘自《健康时报》文/魏宁)
老人的“周日综合征”
“周日综合征”其根本在于老人与孩子。因为周一来临,孩子要回到工作岗位,也就意味着回家的探望时间结束,很多老人在周日晚上到周一,甚至从周日中午开始,就陷入了抑郁状态。
对于这两个现象,建议老人首先要改变自身的观念,将生活的重心从孩子身上脱离出来。在孩子回家时就开心地欢迎,孩子离去后也可以很好的过自己的生活,期待下一个周末的来临。同时老人最好可以自查心情是否有受到周五、周一的影响,如果影响明显,那么要及时调整,必要时也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摘自《老人报》文/殷鑫)
起夜莫饮凉开水
不少人喜欢起夜后喝点凉开水。老年朋友的阳气本来就相对虚弱,此时喝凉水从口腔到肠胃下去,会影响第二天阳气生发。所以起夜后补充水分要喝温水。此外,牙齿进行新陈代谢的最佳温度为35℃,所以起夜用温开水漱漱口正适宜。
(摘自《快乐老人报》文/王东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