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层人物”观照下英国遗产电影解读

2016-05-24 06:29史珠子
电影文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多元文化

史珠子

[摘要]当代英国“遗产电影”中“上层人物”既有对传统道德和价值的继承和坚守,又尽力适应并改变新时代精神与主流思想,进而构建出一类“上层人物”形象,他们不但感情细腻,而且具有极强的责任感和道德感,并且乐于支持女性。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傲慢与偏见》中的达西先生和《理性与情感》中的爱德华,他们一热一冷,但都具有高贵的品质。然而此类男性形象多作为幻想对象出现在特定类型的影片中,一旦脱离这样的叙事环境便很难被观众接受。

[关键词]上层人物;遗产电影;多元文化

“遗产电影”的题材聚焦于英国上层社会人群的故事,这样的选择是导演对转型中英国社会现实的刻意回避。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格外垂青影片中感情细腻、性格温顺的男性形象。而影片中塑造的这类男性形象被认为是对男性传统印象的否定,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被认可。

一、对辉煌历史的怀念

影片中的精英男人,并不是指向所有的英国男性公民,而是有所特指的,在肤色种群、社会地位上是有特定标准的。所谓精英男人,主要针对的是隶属于英格兰地区的贵族群体中的中上层男性,并且还是白色人种。至于其他阶层、其他肤色的人种则不在其列,哪怕是中上等贵族阶层的黑色人种。这类形象的特定指向,流露出当时英国各阶层对民族复杂性、种族多样性及文化多元性的社会现实的惶恐不安。随着二战结束,曾经的英帝国已不复存在;曾经的英国也由二战前的“白人世界”,逐渐成为多种族、多文化的融合体。进而由此带来的民族冲突、文化冲突此起彼伏。尽管现实生活如此,但拥有温文尔雅绅士风度的“精英男人”形象依然活跃在电影画面中。这些被虚构的形象依然生活在崇尚等级秩序、恪守传统精神的“白人世界”。现实社会的矛盾重重与电影幻化的安定有序,这种强烈的对比更流露出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惊惧与焦躁。

影片对精英男人的塑造,除了刻画他们的绅士风度、优雅气质外,还重在描绘他们在国家面临危难之时精诚团结、勇于挺身而出的爱国情怀。《国王的演讲》就塑造了这样的一个男性精英形象。影片中的主角乔治六世励精图治,克服了自身口吃和严重的心理障碍,度过了他人生最为艰难的时期,也是英国在二战前夕经历的艰难岁月。影片不是把他打造成简单意义上的男性精英,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性格丰满的“男神”——他出身王室贵族,地位显赫;身世高贵,却从不盛气凌人。高贵的身世,掩盖不了他脆弱的内心;对自己近乎严苛的历练,造就了他坚强勇敢的性格。正是凭借超乎寻常的男性魅力,他登上了代表英国最高统治地位的宝座。

尽管这部影片仅仅把故事追溯到二战初期,可是着力打造的王室威望已经深入人心,唤醒了人们对美好过去的回忆。乔治六世寡言少语,却意志坚定、刚毅果敢,与其他王室成员一起,在战争初期有着非凡的表现。二战的炮声刚刚响起,有人主张立即撤出伦敦,乔治六世对此断然拒绝。不仅如此,他还冒着生命危险到前线慰间浴血奋战的将士,安慰逃难的人群。所有的这一切,似乎在向英国人民宣告:国家危难之际,我们将并肩战斗,共同迎接胜利的曙光。试想,这样的精英人士怎能不受到人民的拥戴?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是“精英男人”高贵典雅的气质、果敢坚毅的气魄以及不畏强敌的爱国情怀。这一形象是导演和英国人民美好愿望的真实表露。

二、对社会现实的批评

《国王的演讲》中有这样一组镜头:乔治五世对孩子们说:“从前的最高统治者,总认为自己的第一要事是向国民炫耀象征身份的服饰和胯下的骏马,保证稳稳地坐在马上而不被拉下马来。而今,我们要低下头,走到他们中间去,送去善意的微笑——我们只是普通的公民。”乔治说道:“可以把国家看作一座工厂。”老乔治淡淡地说了一句:“在那里,总有人面临失业的威胁。”看似平常的几句对话说出了当时他们面临的残酷现实:政治风云变幻,让他们的地位岌岌可危——曾经的威望已风光不再。老乔治的话语,是在告诫他的孩子:拥有高贵身世的人要在众人面前有高贵的品质,没有哪个人注定卑微或者高贵。

这部影片用主人公爱德华的经历警示王室成员,时刻注意自己在公众面前的言谈举止——王室的形象。影片有这样几句话: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他不应该随心所欲,而是满足众人对他的期待。这正是两位主人公的差别——爱德华选取了自己钟情的方式享受生活,乔治却义不容辞地接受了人民的重托。

其实,精英男人身上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是英国人民历来恪守奉行的。精英男人的各种美德以及他们自我约束的自制力,对当今社会各阶层尤其是男性公民也是很好的警示——放任自流、背离传统,是有悖于社会潮流的危险举动。在这些精英男人的身上依然镌刻着中世纪时期曾风行欧洲的“骑士精神”的印痕——对社会、对他人的高度责任心。仍以达西为例,他的身上既有社会上层人物特有的傲慢,也有“骑士精神”的成分——忠勇诚信、不吝金钱。剧中有这样的片段:宾利对一位女性钟爱有加,可是这位女性略显矜持,没有明确表明对宾利的态度,作为好友,达西害怕宾利的情感受到伤害出现可怕的后果,便用自己的真诚与热情,把宾利从这场并不对称的感情纠葛中“挽救”出来。他会为自己的懦弱与犹豫懊悔不已,也会为陷于困顿的人提供金钱上的资助——对好友、对家人,他的爱心无微不至;哪怕对那些与自己没有利害关系的人,他也会助一臂之力。他就是这样一个绅士风度十足、优点远远大于缺点的人。

相对于《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却从女性的角度,描述了姐妹二人各自的爱情世界。剧中的男主人公布顿上校,秉承欧洲传统的绅士特质,屡屡伸出援助之手,援救陷入困顿的人们;甚至对与他素不相识的爱德华给予金钱资助,帮他摆脱困境;对卧病在床的玛丽安精心护理,以此帮她医治疾病和失恋带给她的双重创伤,最终二人结为伉俪,获得圆满的爱情。这样的情节安排自有它的警示意义:玛丽安在雨中与初恋的男友相遇,当她遭遇失恋打击后再一次冲进瓢泼大雨中,这表明她对曾经付出真爱的男友依旧留恋、依旧抱有美好的幻想……是男神布顿帮她从幻想回到现实,如果没有布顿,她依旧沉溺于对过去的幻想之中。无论是对待亲人、爱人,还是素不相识的人,布顿总是向人们展示他作为“精英男人”最为光辉、最为优秀的一面。

男性精英形象,作为人们心目中完美的象征,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是对传统美德的歌颂与宣扬,也是对当今社会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等丑恶现象的批判;并以此告诉人们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私冷漠会使人更加孤独。

三、对时代变化的回应

不可否认,英国电影中塑造的“精英男人”总是以温文尔雅、含蓄内敛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但是,含蓄内敛的特质并非一成不变的,在某种动力的激发下,也会变得奔放不羁。影片中就有这样的情节,男主人公在女性的鼓励下,挣脱传统的束缚,向女性大胆表露自己的心迹。在奔放大胆的同时,又不失温柔体贴;大胆追求心仪的女性,又不失对异性的尊重。由内敛向奔放的转变,与当时社会暗暗涌动的追求男性新面孔、新形象的潮流不无关系。

追求“新男人”的时尚潮流,对传统的形象追求有着巨大的冲击。达西作为“精英男人”的典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近乎冷漠的面部表情、略显忧郁的深邃眼神,再加上持重的性格,让人感到他难以接近,不自觉地产生距离感。伊丽莎白与他初次见面,就讥讽他脸上似乎写满了“痛苦的”表情;同时,紧锁的眉头加深了人们对他的印象:高傲、冷漠。作为上层社会的贵族,他的缺陷与优点一样引人注目:他瞧不起那些为工作、为生计而奔波的人,也瞧不起那些经商的人,甚至毫不留情地讥讽商人是“低贱的人群”……凡此种种,暴露了他作为社会上层人物存在的人性弱点。尽管如此,他也有着光辉的、令人称道的一面:对妹妹疼爱有加,是妹妹忠实的“保护神”;他不吝啬金钱,甚至对他的仆人也慷慨解囊,赢得仆人交口称赞。

在这里要说明的是,达西对女性充满同情关爱、赞同女性独立的同时,还是难以改变他身上固有的大男子主义作风。他的第一次求婚经历,足以证明他身上大男子主义的存在。炽烈真诚的表象,难以掩盖他高傲冷峻的内心。克服内心重重矛盾,他下决心追求自己的爱情,向女孩表达爱意的同时,又流露出自己的求婚是无奈的选择。这种情绪的流露严重伤害了伊丽莎白的自尊,她断然拒绝了达西的婚姻请求。

达西的大男子主义做派在遭受挫折和一系列变故后渐渐改变。伊丽莎白对他的指责,让他看到了自身的傲慢;求婚遭到拒绝,他也没有放弃追求真爱;屡屡受挫后,他认清了自身的弱点,尤其是可怕的等级观念和大男子主义。之后,他用全部身心开始了自我救赎:挽救他人的名誉,激励好友大胆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影片以达西获得伊丽莎白的谅解与真爱结束,结尾的画面温馨而祥和:清晨,朦胧的雾霭笼罩着田园,二人紧紧相拥。这平静的一幕,暗示着达西勇敢地放弃了固有的偏见与高傲,用博大的胸怀使自己的形象更加完美、更具魅力。

与达西有着近乎相同的性格,布顿上校虽不善言辞、含蓄持重,却有一颗炽热的心,对爱不懈地追求。他对玛丽安一见倾心,而玛丽安的心思并非倾向于他,他选择尊重玛丽安的意愿,并没有干涉她的爱情生活。当他得知玛丽安失恋的消息,他毅然决然地用全身心的爱医治她的伤痛。布顿的优点在于他的稳重和对爱情的执著。正是这些人格魅力,坚定了玛丽安选择布顿作为一生依靠的决心。

与以上两位精英男人不同,爱德华是以“新男人”的形象出现的。他体贴温顺,对人和善友爱,他的种种美德赢得了人们对他的尊重和好感。另外,他不愿意让父母为他设计好人生的一切,相对于优越的家庭生活,他更喜欢安静惬意的田园风光——这是他含蓄内敛性格的又一体现。

令人意外的是,爱德华作为作品重点描述的对象,在原著或者电影剧作中,很多场合都没有他的身影。有评论者认为,“这样安排的初衷是把男性仅仅作为恋爱、婚姻、家庭双方中的一方,他与另一方是对等的,而不是高高在上。只需要他对婚姻家庭的态度,有没有他的身影并不是我们关注的焦点”。这种有意识的描写,标志着男人作为社会角色的强势身份被逐渐弱化,成为强化女性身份地位的道具。作者如此安排,重在突出社会生活中,男人仅仅作为社会角色双方中的一方,毫无特权可言;突出“新男人”形象应该具备的品格——不把女性作为附庸,而是组成彼此平等和谐相处的社会结构,帮助女性完成社会角色的自我认同感。分析到此,我们回到前面的问题上来,女性观众垂青影片中的“精英男人”,而男性观众并不接受这种形象,原因就在于此。

四、结语

“遗产电影”是英国人对一度辉煌的帝国时代的怀念和留恋,影片弥散着缅怀的味道,其中也不乏对帝国衰落的反思。这类影视作品,大多选取20世纪初的英国社会生活为背景,重点描绘贵族阶层的生活,其中不乏对田园生活和本土风情的叙述。对过去帝国时代的缅怀,就意味着对现实生活的逃避——电影成为人们逃避现实提供幻想的精神家园。缅怀情绪的背后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反思,在反思中又掺杂着某种焦躁和不安。我们不要把遗产电影简单地理解为散布怀旧或者反思的情绪,或者简单地寻求心灵的慰藉,而是为剧烈变化的社会现状谋求解决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约翰·阿尔贝蒂,芈岚.“我爱你,兄弟”:男漫,男性角色塑造及浪漫喜剧的渐进演化[J].世界电影,2014(01).

[2] 鞠薇.20世纪80年代英国遗产电影作品中的男性形象[J].艺术百家,2014(02).

[3] 金丹元,曹琼.女性主义、女性电影抑或是女性意识——重识当下中国电影中涉及的几个女性话题[J].社会科学,2007(12).

[4] 李清.英国电影中的传统文化解读[J].电影文学,2015(06).

[5] 克莱尔·蒙克峰.20世纪90年代英国电影中的男性[J].世界电影,2002(04).

猜你喜欢
多元文化
基于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探讨
多元文化背景下音乐教育的意义和挑战
论教育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表现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