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结合提升山洪灾害防御能力
四川
为解决山洪灾害点多面广不易防的难题,近年四川水利部门在国家大力支持下,以实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为抓手,强化顶层设计,明确职责流程,加强系统运用,以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多措并举提升山洪灾害防御能力,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最坚实的保障。
四川省183个县(市、区)中,175个有山洪灾害防治任务,点多面广,山洪灾害防不胜防。山洪暴发突然、成灾迅速,难以提前准确预判,给四川造成了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防汛工作的“心腹之患”。全省易致灾的山洪沟共有2000多条,若全部采取工程措施治理或者群众避让搬迁不现实,怎么办、怎么防的难题一直存在。
2010年,国家启动了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在每个有山洪灾害防治任务的县建设山洪灾害防御体系:通过监测站点的建立,实现水雨情信息自动采集,通过县级监测预警平台的建设,实现各类决策支撑数据快速汇集处理,通过预警设备的发放,及时有效通知受威胁群众转移,通过群测群防体系的逐步完善,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从2010—2015年,四川省共投入资金20多亿元,基本摸清了全省28000多个危险区的基本情况,设置了合理的预警指标,建设了包括雨量、水位、视频站在内的5000多个自动监测站,在175个县搭建了监测预警平台,建立了基层山洪灾害防御群测群防体系。系统建成后,防汛部门有了“千里眼”“顺风耳”,改变了基层防汛“缺枪少炮”情况,2016年汛期像古蔺县这样“预警—转移—解除预警”的流程,在全省共发生了数千次,其间发送预警短信近107万条,涉及相关责任人27万人次,组织转移群众6.7万人次,避免了大量人员伤亡。
四川什邡市湔氐镇下院村山洪观察员在暴雨中巡查 摄/蒋文
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成果
2016年8月3日,气象部门预报泸州市古蔺县将迎来一次强降雨过程;4日下午,县防办主任扶登举在县级监测预警系统手机端观测到暴雨区在桂花乡处,且雨势明显增强;16时左右,桂花乡新市村危险区降雨值触发预设的准备转移指令,部署在县防汛办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立即发出报警,县防办核实情况后立即向该危险区发出预警。收到预警,桂花乡新市村防汛责任人胡子洪迅速通知地势低洼的住户准备转移。当日22时,转移警报才得以解除。像古蔺县这样“预警—转移—解除预警”的流程,得益于四川近年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系统建设,让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
2013—2016年,在非工程措施基本全面覆盖的基础上,四川省选择对重点区域的山洪沟进行工程措施的防洪治理,不但为群众安全转移争取了宝贵时间,而且有效保护了沿岸群众房屋、财产、农田、基础设施等,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稳步推进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实保障。
做好顶层设计是统筹全省山洪灾害防治工作的关键。四川认真把握关于防汛减灾工作的新思路、新理念,特别是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全面推进防汛事业发展。以制度建设为核心,坚持以防汛抗洪行政首长负责制为基础,以分级负责、部门负责、技术负责、岗位负责为支撑,构建更加完善的防汛工作责任体系,完善汛情会商、应急响应、救灾指导、信息报送等各项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完善防灾减灾体系。
山洪灾害防御演练
阆中市天宫河治理后
屏山县真溪河治理后
四川省历来高度重视基层责任落实,强化基层组织体系建设。省防指发出《关于加强基层防汛抗旱体系建设的意见》,系统提出了基层防汛抗旱体系建设目标和任务,实现防汛体系“网格化”管理。水利、财政、人力资源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落实基层防汛抗旱体系建设相关经费保障的通知》,就进一步落实防汛物资购置经费、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人报酬和防汛人员值班费用等明确了要求。同时,落实了近3万个山洪灾害危险区的行政、监测巡查、预警转移等责任人,并分级进行了公示。其中,危险区人口大于2000人的山洪灾害危险区责任人由省防指于汛前在《四川日报》进行公示。在山洪灾害防御过程中,四川因地制宜,创建了“结对避险”“责任包片”等工作机制,取得了显著的防灾减灾成效。
四川省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着重抓好运行维护工作,全力提升项目运行管理水平。制定了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办法、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系统运行维护经费测算办法,提出了系统运行维护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地方落实运行维护经费的职责和系统运行维护经费的测算标准。据统计,2016年全省有154个市、县共落实运维资金近5000万元,其中80多个县探索了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开展系统运行维护。同时为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省级平台中专门开发了动态监控模块,安排专人每天监控各县系统使用情况,统计分析监测、预警、奇异值、报汛等相关情况的数据,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地方整改。
统计显示,四川省实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5年来,平均每年因山洪灾害死亡失踪人数比5年前下降了46%。特别是2014年以来,得益于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系统的全面建成,连续3年平均每年因山洪灾害死亡失踪的人数为系统建设前10年(2000—2010年)平均值的1/5,为新中国成立后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低3年。
青川县西阳沟山洪沟治理后全貌
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四川省山洪灾害防御仍重任在肩。2016年年底,四川省分片召开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现场会,展示县级监测预警平台提质升级、乡(镇)防御体系完善、村级预警中心建设等示范成果,交流、总结先进工作经验,目的在于抓住以下阶段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契机,结合当前防汛信息化发展趋势,进一步完善、深化、提升现有系统功能,继续全力以赴抓好山洪灾害防御,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图文/四川省水利厅
整编/车小磊 设计/杨桦
西阳沟治理前
广元市青川县西阳沟未治理前十年九涝,张家村群众经常因灾损失惨重。2015年,青川县实施完成了西阳沟防洪治理工程,项目投资1100余万元,修建堤防3.9km。依托这道屏障,两岸群众生命财产得到保护,同时青川县整合多方资金,精准发力,补短板、强基础、护生态、美新村,为当地水利脱贫攻坚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