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品进口贸易结构影响技术进步偏向性跨国传递吗

2016-05-24 15:28刘志恒王林辉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理论分析

刘志恒+王林辉

摘要:前沿研究已经开始关注技术进步方向变化可能引致的经济后果,却并未重视为什么技术进步方向会发生转变并如何在不同国家实现跨国传递。以发展中国家为视角首先提出了偏向型技术进步的一般化测度方法,并构建生产与研发的两部门模型,通过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揭示中间品进口贸易结构与偏向型技术进步的数值关系。结果显示:短期中间品进口贸易结构对偏向型技术进步存在正向的水平效应,而其促进效果受两部门相对技术改进率和部门内技术进步增长率影响;长期中间品进口贸易结构对偏向型技术进步存在负向的增长效应。因此,调整中间品进口贸易结构是政府引导技术进步方向的快捷手段,同时中间品进口贸易结构的优化及其长期影响不容忽视。

关键词:中间品进口贸易结构;偏向型技术进步;理论分析

文章编号:2095-5960(2016)03-0001-09;中图分类号:F740;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运用“技术进步方向”理论解释了很多重要的经济现象,诸如技能溢价问题(Acemoglu,2003;Weiss,2008;宋东林等,2010)[1][2][3]、要素收入分配或劳动收入占比下降问题(Young,2004;刘志恒、王林辉,2015)[4][5]、环境质量问题(Acemoglu et al.,2012a;董直庆等,2014)。[6][7]因此,“技术进步方向”的发展对于一国经济至关重要。

一般而言,北方国家相比南方国家资本和技能劳动要素更加丰裕,在南北贸易中会向南方国家输出资本或技能密集型产品以提高该类型产品利润。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北方国家倾向于发展资本或技能密集型技术,Sato(1970)、Klump等(2007,2008),以及Ripatti and Vilmunen(2001)的实证研究皆表明美国或欧洲国家的技术进步自20世纪以来总体上是偏向资本的。[8][9][10][11]与之相应,南方国家低技能劳动要素更丰裕,因此在南北贸易中应更倾向于输出低技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发展相对应的低技能、劳动密集型技术,然而研究表明以中国为代表的系列南方国家的技术进步方向近年也是偏向资本的(戴天仕,2010;王林辉、袁礼,2012;董直庆等,2013)[12][13][14],该事实与经典的要素禀赋理论发生了背离。

解释南北方国家技术进步方向呈现出的趋同特征,需要深入挖掘技术进步方向产生的根源。Acemoglu(2002)较早地探究了技术进步方向产生的原因[15],指出技术进步方向一般会朝着研发利润更高的部门发展,具体可分解为受到两种效应影响:其一为市场规模效应,如果某要素更丰裕意味着该要素密集型产品的市场规模更大,因此适用该类型产品的技术将更需要得到发展;其二为价格效应,如果某要素更稀缺则对应的该要素价格更高,从而该种要素密集型产品的价格更昂贵,最终导致技术进步朝着该种要素发展。影响两个效应的因素都可以认为间接影响了技术进步方向,故该思想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挖掘技术进步方向驱动因素研究的基础。一种观点认为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若更高,技术垄断厂商可以在海外享有更大规模的垄断利润,因此产权保护通过作用市场规模效应影响了技术进步方向(Acemoglu,2003;杨飞等,2014[1][16])。另一种观点是由于国家之间存在要素禀赋差异(特别是南北方国家)国际贸易会带来产品价格的变化,此外贸易发生后技术垄断厂商在受知识产权保护的情形下可以享有国外更大规模的垄断利润,因此国际贸易可以通过价格效应和市场规模效应影响技术进步方向(Acemoglu,2002、2003[15][1])。Acemoglu(2012b)分析了离岸外包对技术进步方向的影响:离岸外包一方面由于增加了技能密集型产品相对价格而促进了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另一方面离岸外包由于增加了低技能劳动要素需求进而扩大了低技能密集型产品的市场规模,从而促使技术进步偏向非技能劳动发展。[17]

在几个影响技术进步方向的间接因素中,国际贸易既是产权保护发挥作用的前提和载体,也是离岸外包的后期目标,因此成为分析技术进步方向驱动因素的一条更为重要的途径。略为遗憾的是,前述关于国际贸易对技术方向影响的研究多以发达国家为视角,并未对南北贸易过程南方国家中技术进步方向出现的趋同特征给予明确说明。解释该现象的一个合理角度应该是技术进步在国际贸易过程中体现的技术外溢效应。由于南方国家能够低成本地快速享有北方国家的技术成果,因此其技术发展方向也应与发达国家一致(Acemoglu和Zilibotti,2001;Gancia和Zilibott,2009[18][19])。由于近年世界贸易的中间品贸易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使得部分学者开始关注中间产品带来的更为直接的技术溢出效应。Grossma和Helpman(1991)指出中间品进口国可以较低成本并快速地模仿和吸收物化在中间产品中的先进国家的技术[20]。喻美辞(2012)则借助中间产品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解释了发展中国家工资差距逐渐扩大的现象。[21]

现有关于技术进步方向来源理论成果有以下特点:其一,多以发达国家为视角缺乏技术进步偏向性跨国传递的理论研究。其二,鲜见驱动因素与技术进步方向的数值关系研究。如Acemoglu(2002,2003)在分析国际贸易对技术进步方向的影响时采用的是比较法[15][1],即通过比较技术进步方向在封闭经济与贸易开放前后变化从而凸显国际贸易的作用,却未定量揭示国际贸易对技术进步方向的影响程度。沿着Acemoglu(2002,2003)国际贸易影响技术进步方向的思路[15][1],本文将发展中国家作为研究视角,以中间品进口的技术外溢效应为切入点,在理论上定量揭示中间品进口贸易结构对技术进步方向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本文剩余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首先提出增进型技术进步的一般化测度方法,通过比较静态分析研究中间品进口贸易结构对偏向型技术进步的直接效应,第三部分动态分析由此带来的长期影响,即中间品进口贸易结构对偏向型技术进步的间接效应。第四部分为数值结果与评价,进一步探讨中间品进口贸易结构与偏向型技术进步的数值关系。第五部分为主要结论与启示。

二、中间品进口贸易结构对偏向型技术进步的直接效应和静态效应

假设最终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将生产函数设定为如下CES形式:

命题1:短期中间品进口贸易结构会正向促进偏向型技术进步增长率,即中间品进口贸易结构对偏向型技术进步存在正向水平效应;中间品进口贸易结构取值对偏向型技术进步具有门槛效应:若中间品进口贸易结构高于门槛值会促进偏向型技术进步,本文称此时的贸易结构为Z偏向型中间品贸易结构,反之则为L偏向型中间品贸易结构;两部门技术的相对改进比率和部门内生产率的增长率决定了其作用效果。由于在中间进口中包含了北方国家先进技术的外溢效应,因此上述中间品进口贸易结构对偏向型技术进步存在的正向水平效应是导致技术进步偏向性跨国传递的主要原因。

图2中间品进口贸易结构作用下偏向型技术进步演进规律图2演示了偏向型技术进步在中间品进口贸易发生前后的变化特征。由于我们主要目的在于揭示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变化规律而非取值,加之文章结论对参数的敏感性不强,因此本文对相关参数设定要求并不严格,在此不加赘述。假设时间跨度为50期,其中前20期为封闭经济且两部门技术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假定在第20期开始进口中间产品且是一个Z偏向型中间品进口贸易结构并在以后保持不变,20期至30期被假定为进口发生后价格调整和技术市场均衡调整时期,后20期两部门技术市场重新进入均衡状态。(a)部分给出的是初期偏向型技术进步不变或κz(Rz/z)/κL(RL/L)=1的情形,可见在第20期进口贸易发生后Z偏向型进口贸易结构导致了偏向型技术进步AZ/AL的快速增加。

也就是说,短期中间品进口贸易结构对偏向型技术进步具有水平效应;中期随着价格的调整和利润变化技术市场出现失衡,而后两部门技术市场要素重新分配并逐渐达到新的均衡;后期技术市场新均衡出现后偏向型技术进步以指数形态开始下降,表明了长期中间品进口贸易结构对偏向型技术进步具有增长效应。类似的(b)部分是初期偏向型技术进步偏向于Z发展或κz(Rz/z)/κL(RL/L)>1的情形,进口贸易发生后偏向型技术进步发生了迅速提升,经过中期的技术市场均衡调整后偏向型技术进步增长率有所放缓。(c)部分是初期偏向型技术进步偏向于L发展或κz(Rz/z)/κL(RL/L)<1的情形,呈现出了与(a)和(b)部分类似的变化规律,即初期偏向型技术进步以指数形态下降,中间品进口后Z偏向型进口贸易结构带来了偏向型技术进步的明显增加,长期却导致了偏向型技术进步增长率的加速下降。③③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上述(a)、(b)和(c)三种情况中,(a)情况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状态,只有在两部门技术市场研发条件完全相同时会发生,(b)和(c)则更加普遍存在,本文的模型表明即便在两部门技术市场均衡时偏向型技术进步一般会以指数形态增长或下降。

五、结论与启示

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方向在南北贸易过程中呈现出与发达国家相似的资本或技能偏向特征,从而与国际贸易中经典的要素禀赋理论相背离。本文以中间品进口的技术外溢效应为切入点,建立了基于发展中国家的生产与研发两部门模型,试图探究中间品贸易结构对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首先,提出增进型技术进步更为一般化的测度方法,以之为基础的比较静态分析模型研究表明:短期中间品进口贸易结构对偏向型技术进步存在直接的“水平效应”,即一个Z偏向型的中间品进口贸易结构会快速促进偏向型技术进步偏向要素Z发展,而两部门技术的相对改进比率和部门内技术进步增长率会制约中间品进口贸易结构对偏向型技术进步的作用效果。中间品进口贸易结构对偏向型技术进步存在直接的“水平效应”是导致南北国家技术进步偏向性跨国传递的主要原因。而后,运用动态分析从长期进一步探讨该“水平效应”带来的系列间接效应。研究发现,若偏向型技术进步AZ/AL增加,则会导致两部门最终产品相对价格以及相对研发利润下降,技术市场均衡调整后偏向型技术进步的相对增长率会降低,即此时中间品贸易结构对偏向型技术进步具有负向的“增长效应”,而该“增长效应”则对技术进步偏向性的跨国传递起到了一定抑制作用。

本文提出了更具普适性的方法测度增进型技术进步,可以为增进型技术进步的刻画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以发展中国家为视角分析中间品进口贸易结构的技术进步偏向效应的相关理论研究目前仍然鲜见,本文也仅仅是初探。即便如此,该研究仍然蕴含了重要的政策含义:通过调整中间品进口贸易结构来引导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发展方向诚然是一条有效途径,然而政府在关注其短期“水平效应”的同时更不应该忽视其长期的负向“增长效应”,一方面应当优化中间品进口贸易结构,另一方面促进自主创新和发展民族工业才是长久之策。

参考文献:

[1]Acemoglu, D. Patterns of Skill Premia [J].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003, 70(2):199-230.

[2]Weiss, M. Skill-biased Technological Change: Is There Hope for the Unskilled?[J].Economics Letters,2008,100(3):439-441.

[3]宋东林,王林辉,董直庆. 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存在吗?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10(5):68-81.

[4]Young, A.T. Labors Share Fluctuations, Biased 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Business Cycle [J].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 2004,7(4) :916-931.

[5]刘志恒,王林辉.偏向型技术进步和我国要素收入分配——来自产业层面的证据[J].财经研究,2015(2):88-98.

[6]Acemoglu, D., Aghion, P., Bursztyn, L. and Hemous, D. The environment and Directed Technical Change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2a,102(1):131-166.

[7]董直庆,蔡啸,王林辉.技术进步方向、城市用地规模和环境质量[J].经济研究,2014(10):111-124.

[8]Sato, R. The Estimation of Biased Technical Progress and the Production Function[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1970(11): 179-208.

[9]Klump, R.,McAdam, P. and Willman, A. Factor Substitution and Factor-Augmenting Technical Progress in the United States: A Normalized Supply-Side System Approach[J].Review of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07(89):183-192.

[10]Klump, R., McAdam, P. and Willman, Unwrapping Some Euro Area Growth Puzzles: Factor Substitution, Productivity and Unemployment[J].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 2008(30) : 645-666.

[11]Ripatt,i A. and Vilmunen, J. Declining Labour Share–Evidence of a Change in Underlying Production Technology? [J]. Bank of Finland Siscussion Papers, 2001, 10.

[12]戴天仕,徐现祥.中国的技术进步方向[J].世界经济,2010(10):54-70.

[13]王林辉,袁礼.要素结构变迁对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技术进步偏态的视角[J].财经研究,2012(11):38-47.

[14]董直庆,王芳玲,高庆昆.技能溢价源于技术进步偏向性吗[J].统计研究,2013(6):37-44.

[15]Acemoglu, D. Directed technical change [J].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002, 69(4):781-809.

[16]杨飞,程瑶. 南北贸易、产权保护与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论产权保护是否存在门槛效应[J].财经研究,2014(10):59-70.

[17]Acemoglu, D., G. Gancia, and F. Zilibotti. Offshoring and Directed Technical Change[D].NBER Working Paper 18595, 2012b.

[18]Acemoglu, D. and Zilibott, i F. Productivity Differences [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1(116):563-606.

[19]Gancia, G. and Zilibott, i F.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the Wealth of Nations[J].Annual Review of Economics, 2009(1).

[20]Grossman,Gene M.,Helpman,E. Trade,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Growth[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1,35(3):517-526.

[21]喻美辞,熊启泉. 中间产品进口、技术溢出与中国制造业的工资不平等[J].经济学动态,2012(3):55-62.

责任编辑:吴锦丹

猜你喜欢
理论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沥青路面的裂缝形式与原因分析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陕西省农地流转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土地经济所有权变化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以人为本”视角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回流决策微观机制理论分析
内部控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分析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技术
全断面填砂路基施工技术研究
用价值链理论分析林业企业管理战略与竞争优势
八模类Lorenz系统的全局动力学特性及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