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克峰
运动技术量变理论
——从技术效果和技术能力因素的量变关系谈起
张克峰
(平顶山学院体育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
运用文献法、实验法、统计法、逻辑法对运动技术的量变现象进行研究。首先,对竞技能力要素的关系进行新的构架,提出“运动训练量变理论”,结合实验数据论证了“量变关系”的可认知性及训练学意义。其次,通过多个单项训练实践过程的数据,展示了“量变理论”的理论针对性、可操作性和良好的实践效果。第三,阐释了“量变理论”与“一元论”“二元论”“周期理论”“板块理论”等当前流行理论的关系。最后,结合当代运动训练学界面临的新问题对“量变理论”进行诊断与审视。目的是为我国运动训练实践和运动训练学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运动技术;量变理论;技术效果;量变关系
赛事增多的时代需求,导致原有的运动训练理论在解释和预见训练实践问题时经常遭遇困难,是原有的训练方式调整与改变的内在动力。近二十年,国内学者致力于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并提出现代竞技能力结构诸多模型,但在训练过程中,由于难以界说其模型的操作步骤、操作程序等,因此运动训练理论的实践应用显得相当困难。正如李少丹等老师所说:“80年代以来的理论体系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方法学正需求破立之后的落脚点。”[1]笔者从技术能力因素间的量变现象入手,引入“运动技术量变理论”来重构竞技能力的概念和要素之间关系,经过研究与探索,虽然对于这种“量变”现象的原理仍不明晰,但是量变现象所表现的规律在运动训练实践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研究立足实用,期望通过新的视角认识和探索运动训练规律。
1.1 理论体系中基本概念的继承与重构
该理论以“运动技术”一词,涵盖原运动训练理论中“竞技能力”一词的意义。原竞技能力结构体系中的速度、力量、耐力、心理等指标形成并列、交互关系作为运动技术变量要素存在,每个要素都能在一个维度上体现技术效果的量变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坐标轴上的“峰谷交替”“极限归零”等。图1所示“运动训练量变理论”的竞技能力结构模型是与图2传统运动训练学竞技能力结构模型的对照。
从两种竞技能力结构模型的对比可以看出:“运动技术量变理论”(下文称量变理论)承认竞技能力的“一元”特征,以“运动技术”这“一元”来统领竞技能力各要素。但是在说明问题的过程中立足于“二元论”基础,沿用速度、力量、柔韧、耐力、心理因素等基本概念。
图1 量变理论的竞技能力结构关系
图2 二元论竞技能力结构关系[2]
1.2 概念关系的阐释
“运动技术效果”与“运动技术要素”之间存在“类似”函数关系,这种函数关系所表达的现象称为量变现象,而解释这种现象的理论体系称为运动训练量变理论(由于前期研究的论文摘要以《运动技术量变理论》《运动技术量变理论Ⅱ》的名称在科学论文报告会发布,因此本篇是该理论体系研究成果的综合与发展)。
运动技术效果(Y)用百分率来表示达成预期目标的可能性。运动技术要素(x)指某个技术的物理、生理、心理环境的应激度,主要指运动技术实施时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绝对力量、干扰力量、精神紧张度、焦虑程度,以及实施过程中的耐力或能量输出水平等。那么单个变量的类似函数关系可用下面公式表示:
事实上,这个函数是通过实验数据归纳出来的,不具有演绎特点,因此,运动技能效果(Y)只能是个内推概念,也就意味着该理论当前研究必须立足实践。
笔者对于量变现象的研究中选取“位移速度”指标,以篮球行进间上篮技术、足球打门技术为观察对象,进行实验。
2.1 篮球行进间上篮技术的量变特征与分析
该实验选取上篮技术的位移速度为自变量,命中率为因变量做统计分析(表1)。位移速度是行进间上篮技术的速度环境,也是影响上篮效果的因素之一,其他因素包括起跳环节加速度、腾起角度、心理紧张度、神经兴奋性、专项耐力、视力干扰、噪音干扰等,其中各因素交互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因此,该实验采用单因素指标做研究,实验控制仍有不足,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说明问题)。
表1 篮球行进间上篮命中率与位移速度范围对照统计
从图3曲线可以看出,技术效果(命中率)与技术的位移速度的关系可以得出以下假设:1)运动技术在速度维度上存在的“最佳效果范围”;2)“最佳效果范围”可量化、可认知;3)技术效果在位移速度区间上呈现出峰谷交替;4)极限归零。上述4个方面假设分别有各自的训练学意义:1)技术效果在各个因素维度区间上有最高点和最优区间,在这个维度区间内运动技术效果最好;2)这个区间可认知,有助于运动员了解自己的技术适用范围,进而提高战术针对性;3)技术效果在各因素维度上也有低谷,可帮助运动员认识自己的短板或对手的低效能区间,提高战术针对性;4)探索人体各个维度的极限是运动训练永恒的主题。
“最佳效果范围”的概念与当代训练理论中“协调阈”的概念相似,又有区别,“协调阈”是指流畅状态的综合表现,“最佳效果范围”倾向于对某项影响因素的量化区间。“最佳效果范围”的实验有助于解释“协调阈”现象。“极限归零”证明了张英波老师提出的“动作熟练性屏障”的客观存在,说明了各个变量对运动技术限制的绝对性,运动训练中对变量极限的拓展将是永恒的话题。
2.2 足球打门技术的量变特征
该实验两个主要目的:一是进一步验证运动技术效果与位移速度指标的量变关系特征,二是验证“有效技术”与位移速度指标的关系的理论假设。实验对象选取××学校体育系2010级学生3名,业余爱好者,实验时间为2014年3月底至4月中。每个学生每项技术记录200次左右打门数据做统计。助跑速度采用踢球前4 m评价速度。图表中的命中率=命中数/打门总数×100%。横坐标轴的数值指受试者Vmax的百分比。最大速度采用受试者100 m跑的后70 m速度平均值。
图3 量变理论的竞技能力结构关系
图4 45°脚背内侧打定位球的助跑速度与命中率效果
图5 直线带球打门的助跑速度与命中率效果
图6 斜插45°接横传球打门的助跑速度与命中率效果
图7 球员A的位移速度与有效命中率
图4 、图5、图6分别统计了3名受试者位移速度与射门效果的关系,该组实验曲线与篮球实验的曲线有差别,峰谷交替特征不明显,而是更多地表现了峰谷过渡特征。这种结果可能与受试者技术水平、实验控制误差、计分方式、项目特点有关,但是实验结果也客观地表达了技术效果和位移速度指标的趋势关系。
图7、图8、图9是从实验数据中进行分层抽取,将射门速度≥13.5 m/s的进球技术作为统计样本,所表达的曲线表现出峰谷特征,与篮球技术实验结果相趋近。现实中的“有效技术”是在对方防守实效状态下的发挥,其中射门速度是造成防守失效的因素之一,实验模型中以“射门球速≥13.5 m/s”的单一指标来标识“有效技术”,说明“有效技术”的动作速度变量与移动速度变量的交互作用影响。根据此次实验进一步验证假设:1)技术效果在单因素维度上呈现出峰谷过渡;2)“有效技术”的效果在位移速度与射门动作速度交互作用下呈现出峰谷关系;3)“有效技术”根据指标数值可以量化认知;4)极限归零。其训练学意义可参照上篇所分析。
图8 球员B的位移速度与有效命中率
图9 球员C的位移速度与打门命中率
总之,“技术有效范围”与速度技术变量有密切关系,各变量的交互作用是构成“有效技术”的内因,对手水平或防守效果是“有效技术”的外因。“量变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将“技术有效范围”扩大到对方防守范围之外,或者是既定目标至上。“极限归零”特征说明了技术在速度维度上的局限性的客观存在。此外,陈亮在《论竞技势能》的研究中所论证的“竞技势能”现象[3],正是技术能力在耐力维度上的峰谷关系。
2.3 量变理论的实践运用效果初探
继跳高教学实验、中长跑业余训练实验后,板鞋竞速项目实验再一次验证了量变理论的实践效率和可操作性。为备战2014年5月××省少数民族运动会,于2013年12月接到通知,挑选校少数民族学生组建板鞋竞速队。运动员均初次接触板鞋竞速运动,训练过程设计以“有效技术速度区间”为核心目标(以往届冠军成绩为参考)。针对这个速度范围进行速度和速度耐力训练,以及在这个速度状态中模拟场景心理训练。最终在练习密度较小、集训时间较短情况下完成了参赛目标(夺得2项金奖)(训练时间14周,每周训练4次,每次1 h)。该实验的对象虽然是基层运动员,对于高水平运动训练来说可能缺乏说服力,但是训练操作指标方便易用,切实可行,为“量变理论”的实用性提供了客观论据。
2.4 关于量变现象机理的研究现状与初步探索
上述实验都是针对量变现象的研究,对于量变现象的机理至今没有得到实证,目前,西方科学的“还原论”实验设计也难以揭示相关问题,可能在今后阶段都难以得到实证。但是有关机理的探索在体育界已经启动。王瑞元老师认为:从运动生理学角度看,机体能力在一定运动强度上对应一定的协同关系,这种关系是一定运动强度所对应特有的。据此他以800 m训练为例提出了理论模型,“保持目标强度(速度)条件下,通过训练过程,使运动员机体适应比赛的长度而实现训练目标。”张英波老师也提出:基于反射弧速度的生理局限,反射弧理论很难解决快速反应类的技能的形成机理。让我们暂时回到物理学上来,图10表述的是液体在圆筒周围流过的漩涡变化,随着流速增快,出现了规格不同的漩涡模式[4]。本课题引入这个例证的直接意义不大,但它说明了自然界中速度维度上,速度变量引起的质变是客观存在的。连续的量变指标对应的不是漩涡模式一成不变的强度增加,而是全新的漩涡结构。据此推测:人体的运动技术存在状态质变的可能性,如果这个假设成立,峰谷交替现象就有了理论依据。这里就给技术训练中的“循序渐进”提出了新的问题,当然目前仅是可能性。
图10 速度增加的流体在圆筒四周流动时形成的流线与漩涡[4]
3.1 量变理论视角下的“以赛促练”
“以赛促练”是当代运动训练界经常提到的理念,“专项训练手段、特别是接近运动成绩水平的专项手段,是关键性的环节”[5]的认识已经成了共识,“孙海平教练特别重视在尽可能接近比赛的强度下准确完成技术动作”[5]。魏际英在《从茅鹏的“一元训练理论”看刘翔的训练特点》文中提到“在一元训练理论看来,运动能力存在于身体有序状态本身,也就是说是运动能力是身体有序状态的专项化。”这种“身体的有序状态”应该是量变理论视角下运动技术各量变因素上的叠加而成的“有效技术”准备状态。“110米栏决赛中,刘翔跨过的10个栏中有6个栏是在1 s以内完成的,最快的一个达到0.197 s,这是有资料记载以来最短的过栏时间,还有两个过栏时间分别为0.198和0.199 s。”[5]可见刘翔的“有效速度范围”有两个特点——“很窄”“很快”,比赛中只需要在这个范围内跑跨技术的稳定发挥,就可达到参赛目标。因此训练过程中针对0.197 s~0.199 s这种速度变量范围内的技术训练无疑是最有效的。看到孙海平训练刘翔的理念之后,笔者觉得量变理论的思路和认识已经是付诸实践的东西了,笔者所做的只是将这个实践过的东西进行演绎,将这种单项实践推广到一般训练学中。量变理论的意义就在于将“接近比赛状态”一类的术语的质的表述转变为“0.197 s~0.199 s的速度范围”的量的认知与表述。
3.2 量变理论与“一元”“二元”之争
在学术交流中“二元论”是“二元训练理论”的简称,通常指以田麦久老师为代表的专家们提出,体能、技能、心理能力、战术能力、运动智能的“五板块”竞技能力结构构成体系。2012年教材中略有改动,但变化不大。“二元论”的贡献很大:1)它界定了一系列运动训练术语,为运动训练学的发展做了奠基;2)避免了国内体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陷入不可知论的危险。同时“二元论”有其历史局限性[6],主要从“质”的层次进行研究,忽视了“量”的关系,加深了各种竞技能力要素的隔阂。
对于运动技能综合性特点的认识由来已久,从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377年)的名言“动作即生命”[7],到“运动技术与人体的不可分割”,“体能与技术本是一元的”[8],“竞技就是动作”[7]。随着运动科学的发展,竞技能力的综合性特点逐渐占据凸显出来,所有这些实践总结都将认识竞技能力的过程推向了哲学意义的回归,最终归集为“一元”——运动技术。现代意义的“一元训练理论”,简称“一元论”,最早由茅鹏教授提出,而且最为鲜明,最具代表性。“一元论”的思考无疑是人们对竞技体育规律的认识结晶[9],但是由于缺乏对竞技能力各要素之间如何归为“一元”问题的论证,借用“体力波”“训练波”等表象来说明问题,最终陷入不可知论的怪圈,而饱受学界批判。
量变理论也是解决竞技能力因素间关系的理论,提出了新的技术能力结构关系——类似函数关系,并从量变现象研究入手追寻运动训练规律。因此,一方面量变理论以“二元论”为基础,沿用并整合了“二元论”的体系概念,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燕子;另一方面,函数关系的一体性从本质上来说是“一元论”,并跳出了一元论“不可知论”的羁绊,提出了明确的量化方法,是“一元论”的拓展。或许能使一元训练理论“作为可以证明的理论来研究”变为现实。
3.3 量变理论视角下运动技术的发挥与反制
量变理论认为:“技术最佳效果”和“有效技术”在某个变量维度上有区间范围,运动训练的任务是让二者在各个变量区间上的吻合,最终达到“高效的有效技术区间”。如果“有效技术”区间被对手完全遏制,就会形成该项技术的“崩盘现象”;如果“有效技术”区间中“最佳效果范围”被遏制,技术效率会大大降低,“新秀墙”现象可能与此有关;如果对手没有干扰到“有效技术”和“技术最佳效果”区间,运动员则会进入该项技术的“流畅状态”。当然,量变理论不是单单为了解释“崩盘现象”“新秀墙”“流畅状态”等赛场现象的。它的实用性也表现在反制对手的理论针对性上。认识对手的“最佳技术效果区间”,在任何一个变量维度上做好这个区间内的技术工作,在速度、力量、耐力、心理焦虑等多种指标中选择对方最薄弱的变量维度,实施有针对性的技术干扰等。都会造成对手“有效技术”实效或效率降低,最终达到竞赛目标。理论上讲,一个变量维度上的有效遏制就可以达到技术目标,当然也可以多维度共同遏制。
3.4 量变理论与“周期”和“板块”理论
量变理论是对竞技能力因素关系的研究,是解决竞技需要问题的方法论,所立足的训练原则是竞技需要原则。量变理论中运动技能具有相对性,即以对手水平为参照,以战胜对手、压制对手为目标体系构建量化指标。因此,量变理论中没有“规范技术”,只有“实用技术”。周期理论是解决竞技能力发展问题的训练理论,是训练观问题,属于世界观范畴,立足的是周期性原则。虽然,都在于解决运动训练问题,但是二者解决问题的领域和层面不同。因此,量变理论与周期理论没有可比性。相对而言,“板块”理论和量变理论都是解决竞技需要的方法论,具有可比性。“集中发展局部或单个竞技能力要素”是板块理论对技术能力发展的根本观点[10],就当前的理论特征来说,板块理论对训练实践中部分操作性问题比较模糊[11],例如:提出该发展哪项技术,为什么发展这项技术,在什么样的变量条件下发展。运动技术量变理论弥补了板块理论的操作性,增强了问题的针对性,将解决方法的参照系集中到技术效果自变量的有效范围上,这个有效范围可以通过资料、实战、测量等手段定量化,便于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但是二者又有区别,板块理论结构体系是“二元论”结构体系。量变理论体系有所发展,所用的概念文字相同,内涵有所变动。
“量变理论”是笔者在2013年竞技体育科报会上基于技术效果与技术链的针对性问题而提出的[12]。当时种秉枢老师对笔者的“理论”提法提出修改建议,仔细思考之后,接受了钟老师的建议将“量变理论”改为“量变论”。后续研究中,将侧重点转移到了技术“有效性”方向上。发现技术量变现象普遍存在于运动训练各个领域,于是针对这些现象展开了研究。
在理论阐释过程中,新的概念体系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量变理论”。该研究在理论构架上有所创新,但提出的不是全新问题,很多有关技能的量变现象在运动训练和心理学领域已经有所关注。例如:板块训练理论提出的把握竞技能力的关键因素;AP功能训练中提出“协调阈”的概念,指出扩大动作控制力范围的训练目标;牙买加短跑训练模式剔除了低强度的热身运动等实践活动;运动心理学领域的“崩盘现象”“新秀墙现象”等。这些问题都是现实热门问题[13],也是“量变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这些现象都可以在量变理论中找到对应的解释,尽管各种现象以及它们“量变”特征的原理仍不明晰,但是“量变”特征所表现的规律在运动训练实践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而这个解释过程恰恰是该理论目当前的实用性所在。
毕竟该研究属于现象研究,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其弱点如下:1)理论的提出和假设,都是以运动技术的现象关系来说明问题;2)仅采用了最容易实验控制和测量的位移速度指标做实验研究,其他指标还没有相关实验进一步验证;3)实验过程相对简陋,条件控制不够规范,有“预研究”特点。
“运动技术效果”与“运动技术要素”之间存在“类似”函数关系,据此对竞技能力结构模型进行重构,提出的“运动技术量变理论”。目前该理论的研究仍处于现象研究阶段,该阶段的重要成果是,提出运动技术在变量维度上的“最佳效率区间”和“有效技术区间”等概念,并据此综述了量变理论的几点现实意义。主要包括:对以赛促练本质的量变视角观察;对“一元论”“二元论”关系的阐释;对周期理论和板块理论关系的阐释;对运动技术的发挥与反制策略的阐释。总之,胡适先生所提“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是笔者研究的宗旨,如果量变理论成立,可能为运动训练学的发展打开一个新的窗口。但由于实验条件、研究者的学识和现有科学条件的限制,笔者不否认该理论是谬论的可能性。如果是谬论,希望同行大胆批判而摒弃之。
[1]李宝泉,李少丹.中国运动训练理论发展的困惑与选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1):139-144.
[2]田麦久,刘大庆.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33.
[3]陈亮.论“竞技势能”[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1):73-78.
[4]赫尔曼·哈肯.协同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41.
[5]魏际英,杨威.从茅鹏的“一元训练理论”看刘翔的训练特点[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3):103-106.
[6]程志理,刘雪冰.中国梦需要发扬科学创新精神——兼论运动训练理论与三大球领域中的创新与守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5):1-5.
[7]张英波.动作学习与控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1-2.
[8]茅鹏.一元训练理论[J].体育与科学,2003(4):5-18.
[9]缪佳.中德学者关于《一元训练理论》的对话录[J].体育与科学,2013(3):5-8.
[10]胡海旭,杜长亮,邱锴,等.论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与板块周期的关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6):90-96.
[11]马祥海.对板块训练理论合理性的质疑——兼驳传统分期理论过时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8):140-144.
[12]张克峰,杨军.运动技术量变理论[C].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2013:56.
[13]陈小平,梁世雷,李亮.当代运动训练理论热点问题及对我国训练实践的启示——2011杭州国际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创新论坛评述[J].体育科学,2012(2):3-13.
责任编辑:刘红霞
Quantitative Change Theory for Sports Technique:Starting From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of the Technincal Effect and Technical Ability Factors
ZHANG Kefeng
(PE Institute,Pingdingshan University,Pingdingshan 467000,Henan,China)
The author used literature review,historical analysis,statisticalmethod and logical analysis tomake an in-depth analysis on the quantitative phenomenon of sports technique.Firstof all,by creating a new framework for the relationship of competitive ability elements,the authors put forward“training quantitative theory”,and demonstrates the cognitive and training significance of the“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of sports technique.Secondly,based on the data for training practice process,the paper analyzes the pertinence,operability and good practice effect of the quantitative theory.Thirdly,the paper explai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Quantitative theory”and“Monism”,“Dualism”,“Cycle theory”,“Plate theory”and other popular theory.In the end,it points out the new problems in the field of sports training which the“Quantitative theory”is faced w ith.The purpose is to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training and sports training in China.
sports technique;quantitative theory;technique effect;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G808.1
A
1004-0560(2016)06-0110-06
2016-09-28;
2016-11-16
平顶山学院学术技术带头人基金资助。
张克峰(1980—),男,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运动训练学和体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