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校飞,李杰凯,许 滨
◀体育教育训练学
中美篮球进攻战术体系研究
徐校飞1,李杰凯2,许 滨1
(1.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084;2.沈阳体育学院,辽宁沈阳110102)
运用专家访谈法及案例法,对中美篮球进攻战术体系的界定及结构进行了辨析,认为中国篮球进攻战术体系的研究集中在理论层面,偏重于教学运用,忽视教练员在进攻战术体系构建中的核心作用。美国篮球进攻战术体系多由一线教练员创建,注重球队构建进攻战术体系的整体性、实用性和个性化,在历史上形成了多种篮球进攻战术体系,并取得过辉煌的成绩。研究进攻战术体系是提高球队制胜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我国应提高结合实战的研究。
篮球;进攻战术体系;界定;结构;差异
篮球运动自1891年在美国诞生以来,即盛行于世界各地,美国的NBA联赛和NCAA联赛已成为每年的篮球盛典。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美国大学篮球孕育了一系列非常经典的、人们耳熟能详的进攻战术体系,每一种战术的形成和普及都蕴含了大学教练员们的创新智慧和勇气,是美国篮球运动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1895年篮球运动传入中国并迅速发展起来,篮球水平起起伏伏,关于战术的书籍、专著、教材林林总总,数量繁多,但至今没有形成有效的进攻战术体系。据此,笔者将对中美两国篮球进攻战术体系界定及结构进行辨析,以期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为我国构建有效篮球进攻战术体系提供理论支持。
1.1 研究对象
以中美篮球进攻战术体系界定及结构的差异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专家访谈法 与李元伟教授、毕仲春教授等国内篮球专家、美国杨百翰大学夏威夷分校男篮主教练Ken Wagner,NBA前小牛队主教练Jim O′Brien等高级教练,就进攻战术体系的界定及结构和中美目前各自存在的进攻战术体系为主题展开访谈和讨论,特别突出了美方教练员对4个美国篮球经典进攻战术体系的战术理念、战术原则、阵容配备、战术方法等的理解。
1.2.2 案例法 以美国篮球经典进攻战术体系:UCLA进攻战术体系、普林斯顿进攻战术体系、三角进攻战术体系及移动进攻战术体系为例,剖析其构成要素,归纳出美国篮球进攻战术体系的构成和特点。
2.1 中美篮球进攻战术体系界定辨析
对中美篮球进攻战术体系进行辨析的客观前提是需要厘清中美篮球进攻战术体系的界定存在的差别。事实上,美国篮球界对进攻战术体系没有统一的明确定义,但是很多教练员都提出具有个性化的进攻战术体系,并在历史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笔者将从中美两国对篮球进攻战术体系的理论论述出发,辨析中美篮球进攻战术体系的界定和结构,为构建和发展我国篮球进攻战术体系奠定理论基础。
2.1.1 中国篮球进攻战术体系的界定 近年来,我国学者提出了“进攻战术体系(系统)”这个概念,并对其进行了一些理论剖析,主要观点集中在篮球进攻战术体系是指在篮球比赛中由完整的、统一的、全面的多种战术形式组成的整体,是由快攻、抢攻、固定配合进攻和机动配合进攻4种战术形式组成的[1]。对于进攻战术体系的结构有着比较多的争议,杨桦等认为进攻战术体系分为快攻、衔接段、阵地进攻3种类型[2]。他们按进攻发生的时间顺序来阐释进攻战术体系的构成,认为这3个不可逆的进攻阶段构成整个进攻战术体系。王守恒等认为进攻战术体系由个人进攻行动、基础进攻配合、快攻、衔接段进攻、阵地进攻、进攻区域联防、进攻人盯人防守和进攻紧逼防守构成[3]。他们按进攻的不同方式方法来阐释进攻战术体系的构成,但是仔细分析其构成要素,并不都是横向关系。郑尚武等认为进攻战术体系是由包含“个人进攻战术行动”和“进攻战术基础配合”的基础层面内容与包含“快攻”“强攻”“固定配合进攻”“机动配合进攻”等具有特定表现意义的战术形式表现层面构成[4]。个人进攻与基础配合是所有篮球进攻战术的基础,无论是快攻、衔接段进攻还是阵地进攻,都离不开这个基础。研究对王守恒等人对进攻战术体系构成的论述进行了批判和否定,提出了新的观点。
从国内对篮球进攻战术体系的界定及结构的分析来看,我国学者对篮球进攻战术体系主要在理论层面进行研究,运用机械论的研究方法,来回分类梳理,看似严谨,但与实际篮球比赛有多大的洽和很值得怀疑。
2.1.2 美国篮球进攻战术体系的界定 美国篮球界对进攻战术体系没有统一的概念界定,但一些著名的教练员都有着自己对战术体系的理解,所形成的个性化进攻战术体系在全国范围内也有明确的界定,彰显出有名称、有标志,有具体打法等实用性特点,与中国学术界对进攻战术体系的阐释截然不同。
UCLA进攻战术体系:UCLA进攻战术体系又名UCLA高位策应进攻战术体系,是约翰·伍登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执教时使用的进攻战术体系。它通常由2-2-1或者4外1内的战术落位发动,并且伴随多种发动方式。它的优点是简单、超强的进攻篮板平衡、强弱侧平衡、空间平衡等,并且能够根据球员的个人能力而灵活调整来突破防守。但是由于它的强侧高低位三角阵型的模式,运球突破的机会受到较大的限制。
普林斯顿进攻战术体系:普林斯顿进攻战术体系是皮特·卡里尔(Pete Carril)教练执教普林斯顿大学男篮时(1967—1996)使用并将其发扬光大的进攻战术体系。此战术体系一般由4个队员在三分线外,一个队员在罚球线区域来发动,是一个主要强调不停地移动、传球、反跑以及有球、无球掩护的团队进攻战术体系。普林斯顿进攻战术体系的标志是“反跑”,而当防守收缩防守时,外线精准的三分是它的另一个最佳选择。
三角进攻战术体系:三角进攻战术体系又名三角策应进攻战术体系,由南卡罗来纳大学的萨姆·巴里教练发明,泰克斯·温特将其改良,并与菲尔·杰克逊联手将其发扬光大的进攻战术体系。它最重要的特点是由一名落低位的中锋、翼侧的前锋和底角的后卫形成一个边路三角。另外一名后卫落位弧顶,另一名前锋落位在弱侧的高位,形成弱侧的二打二阵型。这个战术体系的目标是不断地填补这5个位置,不断构建三角。
移动进攻战术体系:鲍比·奈特教练对移动进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移动进攻战术体系没有固定跑动路线,利用队员有目的地不断移动,发挥其移动优势来获得进攻得分机会的战术体系。它没有预先设计好的切入或传球,但是却有着进攻原则和进攻移动选择的自由进攻战术体系,它也通常被大家称为“阅读和反应”进攻。移动进攻战术体系强调中锋队员的掩护和外线队员的不断传球,并有效地做掩护和利用掩护,直到创造出空位上篮或跳投的机会。
从4个美国经典进攻战术体系的界定中可以看出,它们都是篮球运动中的进攻战术体系,并且是以教练员为代表的个性化进攻战术体系。在这个界定中也突出了每个进攻战术体系的特点,如表1所示,UCLA进攻战术体系以高位策应打法为主,“平衡”是它的主要特点之一;“反跑”是普林斯顿进攻战术体系的标志性打法;三角进攻战术体系的核心特点是“不断构建三角”;移动进攻战术体系中不断地移动、掩护是它的主要特点,“阅读和反应”是对它的最好概括。4个经典进攻战术体系的核心特点是4个教练员核心进攻理念的反应。
表1 4种经典进攻战术体系的核心特点
2.1.3 不同方法论指导下的进攻战术体系界定的差异 我国篮球理论界特别注重对进攻战术体系界定的研究,以机械论为指导方法论,主要集中在分类和梳理,在纯理论的基础上围绕着分类这一主题不断地机械构建、重构进攻战术体系,主要以时间顺序、进攻形式为逻辑主线。从文字阐述中看到,研究基本上不涉及教练员、运动员在战术体系中的作用和影响。
实用主义深深地影响着一代代美国人,美国篮球进攻战术体系的创建和界定以整体论为指导方法论,强调的是实战运用和个性化。当教练员在谈及进攻战术体系时,都遵循着实用主义的哲学思想,每个教练员都声称有自己的进攻哲学。所调查的4个美国经典进攻战术体系都有创始人或标志性人物,战术打法上各有特点,战术体系命名上也体现出了在同一范围内的独一无二性。
2.2 中美篮球进攻战术体系结构辨析
由于对篮球进攻战术体系界定的区别,中美篮球进攻战术体系的结构也有巨大的差异。美国篮球教练一般都是将自己的进攻理念归纳成进攻原则作为战术的出发点;设计进攻战术方法,将其作为进攻的主要手段;将进攻原则在战术方法中的实施、运用实际效果当作最高目的。所形成的个性化进攻战术体系不但在历史上都取得过骄人的战绩,而且能够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球队人员情况的变动进行调整,从而保证战术体系在比赛中的成功率。中国篮球进攻战术体系基本不涉及教练员的指导思想、打法特点、比赛实践运用等方面,对这些差异进行深入的分析,对于客观理解、吸收和学习美国篮球进攻战术体系真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2.1 中国篮球进攻战术体系结构分析 20世纪70年代初期,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组织全国体育院校为主的篮球专家,成立了以王世安等人为首的全国篮球教材编写组,出版了多种篮球统编通用教材,其结构内容一直沿袭了前苏联模式,对我国篮球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多年来,虽然整体广度上不断丰富,但在核心的技战术内容方面,沿袭问题严重,知识体系也存在“大一统”的问题,尤其是在进攻战术体系部分。
如表2所示,除列举之外还有很多分类方法相同的教材,这里没有列举。列举的5部教材中对篮球战术体系的分类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分为进攻和防守两大体系,另一种是分为进攻、攻守转换和防守三大体系。在对进攻战术体系分类时,出现了一些差别,整体来说还是分成了快攻和阵地进攻两大类,而对阵地进攻的构成主要由进攻人盯人防守、进攻区域联防防守、进攻紧逼防守和进攻混合型防守4种。
表2 我国部分篮球教材中篮球战术分类及进攻战术体系结构对比
2000年之后,我国篮球学者在一些学术文章中对进攻战术体系有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分类,按进攻发生的时间顺序将进攻战术体系分为快攻、衔接段、阵地进攻3个不可逆的战术形式构成,并在国内达成了较为统一的观点。
纵观我国篮球教材和学术文章对进攻战术的理论研究和论述,都是在进攻战术体系的表现形式上试图对其进行分类,力图理论的完善,体系的严谨,成为在进攻战术体系问题上权威性的理论。但对于竞技篮球来说,这样割裂的分类并不能够指导球队进攻战术体系的构建,至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有影响力的、有特点的进攻战术体系。即使像八一男篮这样的劲旅,自1995—1996赛季开始至2003—2004赛季,9个赛季8次夺冠,1次亚军,这样辉煌的成绩也没有能够形成具有其特点的进攻战术体系,不能为篮球界同行及后者学习借鉴提供素材。理论不能够深入实践第一线进行高度概括与总结,是目前我国篮球界存在的一大弊端。
2.2.2 美国篮球进攻战术体系方法 美国篮球进攻战术体系基本上都由一线教练员在实战中不断地总结、概括,并通过比赛实践的检验,以球队胜利为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进攻战术体系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教练员的进攻理念与本执教球队人员配备条件高度契合,因此能够彰显出个性化的特点。
美国篮球进攻战术体系的构建都是围绕着教练员的进攻理念,制定切实可行的进攻原则,安排球员阵容,设计战术方法,整个进攻战术体系的运行都是教练员进攻战术理念的体现。再好的战术理念和原则都需要落实到战术方法上,球员作为执行进攻战术的主体,合理的阵容配备尤为重要。教练员需要根据战术体系的需要来选择球员,也要根据球员的条件来调整战术体系,从而发挥每一个球员的最大潜能,使他们在一起能够相互支持和牵制对手,达到整体价值大于个体相加之和的效果。
表3 美国篮球经典进攻战术体系结构归纳[10]
通过对美国篮球进攻战术体系书籍的分析(表3),笔者认为美国篮球进攻战术体系是由教练员在其进攻战术理念指导下,组合球员阵容、设定战术原则和战术方法及变化,这几个要素组合到一起构成的。所形成的个性化进攻战术体系应该具备进攻人盯人防守、进攻联防、进攻紧逼防守、快攻等功能。
2.2.3 不同哲学视角下进攻战术体系构成的差异
中美两国存在着迥异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对篮球进攻战术体系的理解和研究角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构建方法。
图1 中、美篮球进攻战术体系构成差异[10]
如图1所示,中美战术体系比较可以看出两种不同哲学视角对进攻战术体系的解析。
中国更偏向于形而上学的、机械化的分类,这是我国沿袭苏联篮球教学体系而来的产物,其优势是能够让老师和学生都清楚地知道进攻战术体系的构成,有利于对初学者的教学。但是对于竞技篮球构建球队战术体系来说,这种视角的体系很难适合一个球队的具体特点,对于解决实战问题帮助不大。这也是一线教练员不愿意参考国内篮球教材理论体系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国篮球进攻战术体系理论更注重实用性和个性化,偏重于篮球比赛实践,以球队构建进攻战术体系为整体[11]。
3.1 结论
1)中美篮球进攻战术体系的概念在不同方法论的指导下,阐释角度不同。我国以机械论为指导方法论,主要集中在分类和梳理,在纯理论的基础上围绕着分类这一主题不断地机械构建、重构进攻战术体系,很少涉及教练员在进攻战术体系中的作用。美国篮球界对进攻战术体系没有统一的明确定义,但却在实用主义的影响下,创建了很多以教练员为代表的、成功的经典进攻战术体系。
2)中美不同文化理念下进攻战术体系构成也存在着差异。我国在2000年左右形成了较为统一的共识,篮球进攻战术体系是由快攻、衔接段和阵地进攻构成。美国篮球进攻战术体系由教练员在其进攻战术理念指导下,组合球员阵容、设定战术原则和战术方法,这几个要素组合到一起构成的,所形成的个性化进攻战术体系都具备进攻人盯人防守、进攻联防、进攻紧逼防守、快攻等功能。
3.2 建议
篮球理论应该来源于实践而进一步指导实践,除了对初学者教学的需要,我国应更进一步考虑竞技比赛的需要。研究进攻战术体系是提高球队制胜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我国应提高结合实战的理论研究。
[1]胡英清.面向现代篮球战术发展构造篮球进攻战术体系[J].体育科技,2000,21(3):19-22.
[2]杨桦.现代篮球战术[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2:21.
[3]王守恒.篮球进攻技战术概念诠释[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1):5-9.
[4]郑尚武.论篮球进攻战术系统的若干理论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2):282-284.
[5]孙民治.球类运动-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35.
[6]孙民治.球类运动-篮球(体育教育专业专科通用教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202.
[7]张维法.篮球(高等师范体育专业专科试用教材)[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30.
[8]体育院校成人教育协作组教材组.篮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219.
[9]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07.
[10]徐校飞.美国篮球经典进攻战术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6:38-111.
[11]吴阳,王德新,彭国强.美国体育教练员培养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6,35(5):93-98.
责任编辑:刘红霞
A Study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Basketball O ffense System
XU Xiaofei1,LI Jiekai2,XU Bin1
(1.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2.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Shenyang 110102,Liaoning,China)
Through expert interviews and casemethod,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differences about the definition and structure in basektball offense system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n.Chinese basketball offense system is focused on the theoretical level,laying toomuch emphasis on teaching approach and not enough attention on coaches’role in building the offense system.There aremany different classic basketball offense systems in American history.They are all built by acitve basketball coaches and these coachesmore focuson the intergrity,practicality and personalize of their systems.To study the offense system is one of the importantways to win games.Therefore,we should do more research combined w ith active game.
basketball;offense system;definition;structure;difference
G841
A
1004-0560(2016)06-0081-05
2016-10-11;
2016-11-26
徐校飞(1980—),女,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