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辉
[摘要]微电影受到大学生的追捧,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微电影的积极影响,正确引导,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开展。
[关键词]微电影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8-0154-02
随着信息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制作和传播微电影成为了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一种新时尚。近年来,关于微电影的各类社团在大学校园里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各类微电影节、微电影制作大赛层出不穷。作为新媒体之一的微电影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载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敏锐地抓住这一机遇,积极探索,鼓励、引导大学生拍摄更多优秀的微电影作品,充分发挥微电影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作为一种新的高效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微电影具备以下几方面特征:一是微型。一方面微电影的时长,短的几分钟,长的也不超过一个小时;另一方面就是制作周期短,几周甚至几天即可完成一部微电影。这样就符合青年大学生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方便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看、制作微电影。二是微投资规模小。相对于传统电影动辄几千万、上亿元的制作成本,制作一部微电影的成本可以低至几千元甚至是几百元,高校大学生可以拍摄属于自己的微电影,他们不仅是观众,也可以是演员或导演。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进来,这就充分调动了青年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微平台播放。微电影可以通过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各类便携式移动终端进行播放,操作程序灵活、简便。四是题材广泛,贴近生活。除了一部分植入了商业广告的微电影以外,大部分微电影是草根的、大众化的,其中既有反映伦理道德、亲情爱情的,也有批判现实、反思人性的。特别是一些反映校园文化生活的作品,更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共鸣,在他们当中迅速传播。
一、微电影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灵活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如课堂、班会等,必须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场所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有利于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接受情况,但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所以呈现出的教育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微电影能够将文字、图片、声音等结合起来,给人以全新的视觉感受,只要有网络存在,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移动终端点播观看,还能对其进行传播和评论。微电影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使图书馆、食堂、宿舍成为了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场所,使大学生的业余时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全过程,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灵活性。
2.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单向的、灌输式的,主客体之间缺少良性的互动。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听,青年大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无论大学生能否接受相关信息,施教者只是把知识生硬地传授给学生,忽视了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积极性。由于在教育过程中难以获得真实的教育反馈,作为教育主体的老师,不了解学生真实的教育需求,无法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活动。微电影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互动沟通平台,教育主体能够将自己要表达的观点、认识等内容,通过画面、语言的形式,很自然地传达给学生,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教育客体不仅能够随意点播自己喜爱的微电影,还能自由转发,甚至拍摄属于自己的微电影。学生可以对微电影进行留言评论,也可以看到其他人的评论和观影感受,老师可以通过评论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实现了教育双方的互动交流。
3.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方法上也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尝试,但收效甚微,还无法以细众化的方式对特定人群进行教育,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高校大学生也缺少表达个人教育需求的媒介,使得教育主体无法得到真实的教育反馈。微电影的出现,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为教育主客体之间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大学生可以通过微电影的评论、转发、制作,来表达个人的情感,也可以通过影片反观自己,从中汲取正能量。这种教育效果是自然的、“润物细无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微电影了解学生的教育需求,从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加以有针对性地指导。
(二)消极影响
1.扭曲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微电影的制作成本低、门槛低,对其监管的力度不如主流电影,再加上微电影的传播速度快,且不受时间、地点等客观因素局限等特点,使得微电影的内容鱼龙混杂,掩盖了真正优秀的作品。很多微电影商业化气息过重,利用微电影传播奢侈消费观念,一些微电影更是包含了色情、暴力等内容,这些作品极大地阻碍了微电影的健康发展。
大学生的认识辨别能力尚未健全,对不良信息的甄别能力较弱,自我约束能力差,包含垃圾信息的微电影容易对青年大学生的行为、心理、思想和道德造成不良的影响,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造成思想冲击和错误的引导,从而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
2.增加了舆情监控的难度。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可控制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谈心谈话、面对面讲道理这种一对一的方式,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也可以通过讲座、课堂这类点对面、一对多的方式进行交流互动。教育者可以根据需要来选取特定的材料或典型案例,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引导,以此来实现教学目标。由于微电影的门槛较低、传播迅速,人们往往不对其进行甄别就相互转发,这种泛滥的信息,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环境变得异常复杂。大学生通过微电影获取信息的速度和数量远远超出教育主体的控制范围,这些泛滥的信息影响了大学生自身的价值判断,同时也加大了舆情控制的难度。
二、微电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对微电影的监管力度
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微电影的监管力度,要从微电影的发行方面着手。要禁止低俗化的、对社会风气有消极影响的微电影的发行。而对于优秀的、弘扬主旋律的微电影,相关部门应当合理帮助这类优秀影像作品的发行以及宣传,避免优秀的作品因为不正当竞争而无法面世等问题。要从源头控制微电影的泛滥,加大监管力度是最有效的办法。另外,完善微电影的文化产业,让微电影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要让微电影发展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武器和有效载体。
(二)鼓励青年大学生拍摄更多优秀微电影
目前,只为博取点击率的劣质微电影呈泛滥之势,互联网上充斥着商业气息的微电影占据了大部分。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发挥引导功能,鼓励青年大学生从不同层面出发,拍摄出适合自身成长成才需要的优秀微电影作品。
高校可以鼓励学生设立微电影工作室或社团,以工作室为基础进行微电影创作。鼓励学生着眼于校园文化生活挖掘素材,把校园内的青春励志故事或感人事件拍摄成微电影,并组织专业教师,拨付专项资金,对微电影工作室提供技术及资金支持。和传统的教育方式相比,这种方式可以还原校园内的真实场景,并使之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更容易被青年学生接受,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更好的效果。也可以定期举办校园微电影大赛,使更多学生参与到微电影的创作和拍摄中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鼓励学生的参与热情,从比赛中发现更多的优秀作品,推动校园微电影的快速发展。
(三)把微电影与思想政治教育环节有机融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改变传统的思想意识,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要增强对微电影重要性的认识,进而提高利用微电影开展工作的能力。可以尝试着将新生入学教育、学风教育、寝室文化建设、奖助学金的发放等工作环节,通过微电影的形式呈现,有意识地培育微电影在大学校园生存、发展的土壤,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具亲和力和感召力,极大地提高教育的效果。
(四)提高大学生对微电影的道德判断能力
确保微电影在大学校园中健康、良性发展,不仅需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组织专门人员对校园网、校园论坛上的微电影进行认真审查,从源头上杜绝低俗、消极的微电影在大学生中传播,同时,更需要大学生具备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对于带有负面效应的微电影,不转发、不评论,自觉屏蔽不良信息,成为积极健康网络文化环境的创造者。
微电影是一把双刃剑,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发挥微电影的积极作用,把微电影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积极探索微电影模式下的教育工作创新机制,从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五)在高校建立微电影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微电影要在高校建立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将优秀的微电影融入到普通教学中和学生的文娱活动中去,并加以巩固和自身不断内化。学校可以统一组织学生集体观看优秀的、有一定主流价值导向的微电影,但同时也要加固对理论课的学习,将理论和微电影体验教学有效结合,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重学生的成才教育,“我们应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成才教育,引导学生理性认识成才的文化环境和内在条件,认识到各个人生阶段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走立志成才的道路。”由此可见,高校应当利用微电影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手段,引导建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审美情趣,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鲜的血液。
【参考文献】
[1]于涛,赵旭.“微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2(08).
[2]侯锡彪.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微电影的发展导向探析[J].传承,2011(30).
[3]于燕枝.微电影:媒介融合的新作[J].新闻爱好者,2012
(09).
[4]杨威.“微时代”中思想政治工作如何突破[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04).
[5]孙芳.论“微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的转变[J].中国电力教育,2012(20).
[6]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40.
[7]阚道远.微博兴起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04).
[8]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案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06).
责任编辑: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