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凯阳
[摘要]高校图书馆一直是阅读推广的前沿阵地,但是阅读推广并不单单是大力宣传、成立机构、提供相应的服务那么简单,本文主要讨论的是通过读书环境的改善优化对读者阅读积极性的潜在影响,以期培养读者阅读习惯的一种方法,以本校为例,并验证了以上观点。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环境改造 阅读推广 影响
[中图分类号]G2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8-0114-01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2014年)结果显示, 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0%,较2013年的57.8%上升了0.2个百分点。上涨最快的是数字阅读方式接触率,为58.1%,较2013年的50.1%上升了8.0个百分点。高校图书馆作为图书馆业界的重要力量,在阅读推广的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许多成绩,但在新的数字阅读环境下,如何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引导学业压力大、思想活跃、求知欲强、兴趣广泛而又不稳定的大学生更加关注阅读,习惯阅读,就成为当前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所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
目前多数高校馆只是突击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多是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来进行阅读推广,举行读书月系列活动、开办文化讲座、送书进宿舍、读书评比、各式书目推介等一系列的活动。但是效果往往很难达到预期,所有的图书馆人都面临着一种困惑,为什么现在的学生都不愿意读书?已经举办了各式各样的活动还是不能培养他们的读书习惯。
二、学生读者心理分析
近年的大学生阅读需求与以往有着很大区别,他们的需求更像是消费者,不单对阅读的书籍有着不同想法,同时对阅读环境也有着高品质的要求。去图书馆就好比是逛商场,希望有更人性化的服务,自动化的设备,特别是一些类似咖啡馆般精致的装修和相应的多样化服务。相反对书籍的质量和数量并没有太多的看法,因为现在的网络资源已经满足了这部分需求。
既然学生读者的需求发生了变化,我认为图书馆服务内容也应该有相应的变化,在保证藏书质量、数量的前提下,争取对馆舍布局进行装修变化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三、二期建设契机进行环境改造实验
去年我校已经提出了图书馆二期建设的意见方案,在方案完善的过程中,利用一个空闲的机房进行样板空间的改造建设,为二期建设温馨、自由,开放式的图书馆做一个尝试和论证。
首先,空间改造的目的就是打造一个可以自由讨论学习,同时又具备举办一定规模活动的一个场所。在此基础上,从装修布局到家具配套都紧靠这个思路。硬装方面只做了简单的墙面刷漆和电源布置。家具方面就专门挑选了附有北欧风格的实木加布艺的一些沙发、书桌、休息凳子等,同时在细节的装饰和点缀上,运用了大量的绿植和一些精致有趣的小摆件。整体布局则利用沙发长椅进行动静分区,将一个100平方左右的大教室划分出自由讨论和休闲看书的两大区域,同时加入了舒缓的背景音乐进行整体氛围的烘托。为了突出读书的氛围,我们订做了一整面墙的开放书柜,为整个空间定下了一个基调——这是一个读书学习的环境。
四、活动与环境相结合打造新阅读体验
在样板空间完成后,结合我馆的真人图书馆和阅读会两大品牌活动的推广,在短时间内就让全校师生体验到了全新的阅读环境,并很快成为了校内师生最喜欢的一个地方。以往进行新书推荐需要张贴海报,摆摊设点。现在通过对新空间书架的图书更新自然就完成了新书推介的功能,并且这个书架的借阅率是全馆最高的。同期相比我馆的进馆人数也由日均3000人左右增加到日均4000人左右。许多以往不愿意来图书馆的同学在体验过新空间以后也会时常来馆。新空间不单有纸质书,还有无线网络和电子图书,满足了多种阅读需求。
五、潜移默化进行阅读习惯的培养
在有了一个全新的环境后,短期内能够培养一大批的忠实读者来馆看书学习,通过定期更新书架上的图书和组织相应的活动培养这批读者的阅读习惯,通过集体效应使读者相互产生积极影响,并以此为基础辐射到这批读者身边的同学,使阅读看书的习惯潜移默化地深入到学生中间,借此来达到阅读推广的目的。当然,这种方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目标,但却是最好的一种推广方式。阅读习惯的培养很难,但是一旦养成,这种影响将是长期有效的,这也是我们进行阅读推广的终极目标。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阅读推广既是一项长效任务也是一项困难任务,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推广值得每一个图书馆人长期钻研,笔者就本馆实例进行的一种探索和实验希望能为阅读推广找到一条全新的思路和方法,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而不再成为一种任务。
【参考文献】
[1]张贺,张碧梅.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发布 新阅读方式正在形成[N].人民日报,2015,4(22).
[2]叶良瑜.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所存在的问题与策略研究[J],网友世界,2013(Z4).
[3]郭海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机制构建[J].图书馆建设,2012(05):51-54.
[4]朱小玲.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构建和阅读推广[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02):31-37.
责任编辑: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