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方法

2016-05-20 21:04刘静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口头表达数学课堂

刘静

[摘 要] 数学课要加强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给学生以展示自我的基本技能的机会。从小学开始,不断训练学生,很容易使学生养成言之有理、做事干净利落的好习惯。同时,加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数学;课堂;学生;口头表达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课程目标”明确提出“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其中“基本技能”中除了数学的一般技能外,学生的课堂口头表达能力也应该是“基本技能”的一种。纵观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存在着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及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口头表达的现状

根据笔者多年的观察与调查,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口头表达的机会偏少。主要表现为: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学生说得少,做得多。造成此类问题的原因不外乎是教师为了节约时间,怕学生讲得太多,影响了教学进程。二是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不均衡,主要表现为两极分化差异大。作为班内的尖子生、优秀生,回答问题往往正确率高、自信心强,因此得到回答的机会自然也多。而部分学困生因为基础比较薄弱,回答问题的正确率相对偏低。但正因为容易答错,也造成了此类学生自信心偏低,不敢举手回答或举手次数少的现象。久而久之,形成了恶性循环,越不答,越容易答错,越容易答错,越不敢答。三是学生口头表达的形式单一。主要表现为齐声回答多,点名回答少。这种现象与教师的引导有关。部分教师为了营造一种和谐、整齐的课堂氛围,往往喜欢学生齐声回答问题。有些则是为了节约时间,用共同回答代替个别回答。四是学生口头表达的需求不强烈。主要表现为学生不愿答或懒得答。现在的小学生普遍缺乏探索精神,对于教师课堂上提出来的各类问题,往往认为反正有人会答,或者会了也懒得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二、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方法

1.通过创新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必须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引起他们想表达的兴趣。这样学生在愉快祥和的氛围中便会表达出自己最深刻的体验和最敏锐的思维。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表达有着直接的、重要的激励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教师就如何来对学生的表达进行评价却往往有些不知所措。要想做好评价,除了要积累一些评价理论和方法之外,更应该从“实”“活”“新”字上动脑筋。

实,就是实实在在地评价。有些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久而久之,学生就不想表达了。教师要在第一时间对学生的表达做出评价,学生表达对了,就要及时肯定;表达错了,就要及时纠正;学生不愿表达,教师更要运用评价机智,刺激学生的表达愿望。

新,就是要有创新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赞扬性评价不能千篇一律的“好的”“你真棒”之类的。教师可以从各个方面、多角度地给予学生评价。比如对学生表达解题思路或过程性的评价可以是“你考虑问题真仔细”,“你的思维过程真缜密”等。有些学生表达错了,或者表达一半就卡住了,这时就需要教师的鼓励性评价、启发性评价。如:“你讲的有点道理,请继续”,“你再好好想想,呆会儿老师请你讲好吗?”

“活”,就要灵活机动,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对待胆小怯弱的学生,需要的是不遗余力的、夸张性的评价,比如:“你今天的回答可真棒,表达的非常完整!”对待粗心大意的学生,需要的是善意的提醒性评价;对待一些出乎意料的有争议的表达,可以是换个角度的转换性评价。

此外,评价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可以直接口头评价,点出学生发言的精彩之处;可以是奖励一些实物,比如小红花、五角星等;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来评价学生,让学生在团队中成长,在合作中发展。

2.通过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为学生搭建表达平台

数学学科相对其他学科而言,逻辑性较强,这对数学课堂的设计也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必须是流程设计合理、清楚,否则很容易让学生陷入不知所云的境地。教师思路清则学生思路清,学生思路清则学生表达明。只有形成“线”,才能将学生串成“珠”。

第一,情境的创设艺术。为学生创设联系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产生口语交际的浓厚兴趣,有话能说。低年级学生看到自己爱玩的游戏,听到自己身边的小故事,学生就自然而然的会讲、能讲;高年级的学生对“角色扮演”更感兴趣,更能融入生活。可以创设与此相关的情境。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师先出示了一些长方体、正方体的物体让学生观察,边观察边交流,师生共同交流得出它们的特征。然后,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物体上讲台边指边讲,向大家介绍它们的特征,最后可让学生扮演长方体和正方体进行自我介绍。

第二,教师的提问艺术。有的教师机械地把问题设计得十分简单,“是”和“不是”成了学生回答的“口头禅”,这样缺少思维训练的提问,是不足取的。要使学生思路清晰,能表达,首先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问题要由易到难,不能太大、太空、太繁。要能够让学生摸准思路,能够让学生沿着几个连续性的问题把思维引向深处。其次,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留够学生思考、组织语言的时间,要引导学生学会多问几个“为什么”,多问几个“怎么样”,慢慢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当学生自觉地养成了追究根底、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习惯,那么学生的思维也就深刻了。

3.通过加强课堂学法指导促进学生表达

现在还是有许多数学教师习惯于题海战术,在课堂上花大量时间让学生练习,重视写而忽视学法指导,忽视学生的口头表达。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建议数学同行们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善表达”。

第一,模仿练习。数学课程标准指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和记忆。这里并不是说数学学习就不需要模仿。学生在最初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思路时,往往语言是不规范的、不科学的、不具有逻辑性的,这都需要经过进一步加工、完善。这里的模仿可以是模仿教师、模仿学生、模仿教材等。例如在教学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时,学生刚开始在表达自己的计算过程时,可能是片面地把每个数位上的计算简单地说一下,教师可以在学生说完后进行规范,说清是哪一位怎么计算,满十了怎么办,连续进位又该怎么办,然后再让学生谈谈。这样在学生学减法时就能运用知识的迁移,自己说出退位时的计算过程。

第二,合作学习。模仿练习为学生的表达提供了方向,那么合作学习为学生的表达提供了沃土。许多教师都会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常用的形式是分组讨论。在分组讨论中,学优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能侃侃而谈。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困生学会倾听、学会模仿、学会提问。

第三,辩论练习。这是表达的最高境界了。可以是针对判断正误的辩论,这时,教师就要求学生说清自己的判断理由,让学生在这样的句式训练中感受数学的严谨;也可以是一题多解的辩论,“我是这样想的……”,让学生在思路的呈现中品味数学的宽泛。这样的辩论,最大的赢家无非是学生自己,在“善表达”中不断强大,在“强大”中不断善表达。

综上所述,对于数学课堂上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解决的方法也是灵活多样的。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只有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真正重视起来,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方法训练、引导学生,从而真正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起来,提升整个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与实践性。

参考文献

[1]王秀廷.浅谈数学课堂中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7,(06).

[2]詹茂堂.“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奏响数学课堂的生命乐章[J].福建教育研究:基础教育,2013,(01).

[3]刘旭红.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

责任编辑 王 慧

猜你喜欢
口头表达数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不沉默才是金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