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平?谢查莉
【摘 要】 文章阐述了浐灞生态区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了开发前景,提出了开发策略。要借助文化表演形式丰富发展模式;创新运用历史遗迹与生态旅游资源融合的情景再现模式;依托生态与民俗融合,打造浐灞人文生态旅游品牌。
【关键词】 浐灞生态区;生态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融合;开发
西安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历史长河中作为十三朝古都的历史地位也使得其具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新世纪以来,陕西省政府和西安市政府为深入开发本地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增强历史名城文化效应作为增加第三产业收入的主要目标而开发出大明宫遗址公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及寒窑遗址公园等著名的历史古迹文化旅游景点,在增加城市收入的同时也为其城市名片增添了新的闪光点。浐灞生态区作为西安首个以“生态发展”为发展理念的生态区,贯穿该区的两条重要河流浐河与灞河是昔日“八水绕长安”胜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流经的区域被人们称誉为“三辅盛地”;又有众多亟待开发的人文旅游资源和优厚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条件,就需要针对性的开发策略。如今西安旅游业发展的特点依旧是重人文而轻自然,而浐灞生态区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是其最大的发展优势,且汉唐时期依浐灞两河开凿出最重要的人工运河与漕运码头与伴随其产生的众多历史遗迹与事件都是发展潜力巨大的人文资源。如果将这些潜在的人文资源与现存的自然生态资源相结合,则会形成新的旅游热点项目,为西安现有的城市旅游模式创造新的发展基点。
一、浐灞生态区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浐灞地区是古都西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数千年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浐灞文化。灞河有清河、辋川、浐河三条支流,其中以后者最为有名。因此,人们往往将浐、灞联系在一起。隋唐时期,灞河上有船通行,浐河是灞河最大的一级支流,虽是灞河支流,但它与灞河齐名。历史上有“玄灞素浐”之说。 “玄灞”是说灞河既深且广,流量较大;“素浐”则是说浐河水质很好,清澈见底。[1]自古以来浐灞地区就担负着“漕运转枢,畿辅拱卫”的重要使命,尤其在汉唐盛世期间,浐灞地区更是为都城长安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因而才有古长安“八水十三塬”的美称。
进入新世纪以后,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陕西省政府于2004年9月成立了西安浐灞生态园区。其区位优势非常明显:首先,位于西安城区东部,北到渭河,南到绕城高速,包括浐灞河两河四岸的南北向带状区域。其次,相对独立的区位、便捷的交通都为生态区的旅游资源增添了独特性;再次,相比于曲江新区、未央区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分散的区域,浐灞生态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区域内及毗邻区域拥有历史跨度大、不同时期、品质较高的历史遗迹和遗物,以及丰富的人文活动和历史事件。加之其在历史发展中占有的独特地位,都使浐灞生态区的旅游资源具有较强吸引力。
然而,由于浐灞地区曾是京畿辅地,在承担重要历史使命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各种人为的纷争当中,在战争中一批珍贵的历史遗迹和遗物已遭人为破坏;加之当地的水土流失,地理和气候变化等使得遗存下来的文物古迹深埋于地下或是风化于沙石之中,难以为人们发掘和利用。许多文物古迹的地面赋存实物较少,加之对其人文历史内涵挖掘不够,大部分仍处于半开发或未开发状态。
二、浐灞生态区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前景分析
浐灞生态区自成立至今,始终实行生态区建设与旅游品牌营销共同发展的思路。先后举办了2007年 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联合国国际儿童夏令营等一系列国际、国内大型活动,2006年欧亚经济论坛永久会址落户浐灞生态区,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3届年会。[2]区域知名度和对外影响力不断扩大,但若将原本就具有的优势生态旅游资源与待发掘的人文资源加以整合并进行特色化开发,将使生态区的旅游发展模式更趋于多样化和高效益化。
人文旅游资源主要分为四个大类:即遗址遗迹与遗物、建筑与设施、人文活动、旅游商品与纪念品。[3]浐灞生态区一区就包含了这四类资源,而这正是源于富有魅力、绚丽多姿的浐灞文化。新石器时期半坡氏族发达的彩陶文化,各类彩陶器物的相继发掘与出土;证明了浐灞地区作为半坡文明发源地的重要意义,而在大型纪录片《浐灞长歌》中就显示出陕西考古人员在灞河上游的蓝田镇新街遗址中考古发现的仰韶晚期“板砖”和龙山早期“条形砖”遗物,更是浐灞地区史前文明存在的最好证明。此外还有位于灞河东岸的商代崇国中心区老牛坡遗址,位于白鹿原上的商代早期冶铜遗址怀珍坊都表明浐灞潜在的人文旅游资源在浐灞文化中的不可替代性和较高的开发价值。[4]在古建筑遗迹方面:现存于灞河之中的“大汉漕渠”的水坝遗址及两度出土的隋唐古灞桥桥墩遗物,证明了中国古代跨度最长、桥孔最多的灞桥存在的真实性。浐灞文化的特色“祓除”、“修禊”、“祓斋”等各种礼仪活动也为浐灞人文旅游资源增添了新的活力。而“长安八景”之一的 “灞柳风雪”垂柳依依、友人依依惜别的情景也成为浐灞地区人文景观中的独特亮点。
总之,作为西安城市近郊旅游区,浐灞生态区是西安大都市旅游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将上述人文旅游资源合理地开发并与自然生态资源有机结合,将加快推动生态区成为西安东部都市旅游集散基地和国内休闲度假旅游的主要目的地的发展进程。
三、浐灞生态区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1、借助文化表演形式丰富发展模式
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历史的感觉往往是虚无缥缈、遥不可及。对游客来说,外出旅游就是想体验另一种生活,可置身于历史文化旅游区时,面对矗立的建筑、沉默的雕像、无声的文物,游客虽能感受到沧海桑田、岁月变换的历史感,但却难得真实的与历史相接触,以朦胧之态与历史接触,未能真正感觉到历史的厚重气息。其实,历史就在人们身边,历史的流动性和音乐美使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而不是停滞。为了能更好地还原历史,人们就以表演的形式来再现历史,重现那些重要的历史场景和历史事件。表演作为及观赏与再现历史风貌的艺术形式,是表现历史流动性和音乐美的有效手段。众所周知的“印象系列”就是将表演与不同的生态景观相结合而开发出的集人文与生态旅游资源于一身的发展模式。从“印象·刘三姐”到“印象·西湖”,从“印象·丽江”再到“印象·大红袍”;场场爆满的表演现场和巨大的旅游经济效益就是这一旅游模式运行的最佳体现。此外还有山西平遥的大型情景体验剧“又见平遥”及杭州大型歌舞表演“宋城千古情”等结合生态与人文旅游资源发展的旅游模式。
这些表演形式将民风民俗与历史人文景观融入进留存至今的人文和生态景观之中,以表演形式将参观游客带进当时的历史现场,亲身感受穿越历史、感受彼时的民风民俗,从而让游客产生出“身在画中游”的即视感。浐灞生态区最重要的生态旅游资源就是浐河与灞河及其形成的规模庞大的湿地景观,并孕育了浐灞文化,如果能在浐灞河生态区旅游规划中通过丰富的表演形式与实地的人文遗址的结合,按时代顺序将这些遗址景点串联起来。比如以浐河的历史作用“漕运”作为重要的连接点,将浐灞河两岸及世园会中的广运潭连接在一起,并以“印象”的表演形式表现出漕运在中国古代西北地区发展历史中的重大作用:在汉代依托浐灞两河开凿的“大汉漕渠”是如何支撑起汉武帝西征匈奴的雄心;在唐代广运潭又是如何彰显出开元盛世的大唐风范,同时在表演中加入关键的历史人物也会起到引导作用。既能让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真实地了解历史,体味历史,又可以以大型歌舞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浐灞生态区昔日的汉唐风韵和自然风貌。以此体现浐灞生态区人文旅游资源与生态旅游资源的最佳结合及生态区旅游模式的创新。
2、运用历史遗迹与生态旅游资源融合的情景再现模式
作为著名的综合旅游城市,西安作为古代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经济中心和交往中心,有大量的文化遗产且自然风景条件优越,旅游经济内容相当丰富,旅游功能相应比较突出。[5]与西安齐名的其他五大古都中:北京近年来通过对故宫,天地坛,雍和宫等历史古迹的重新改造,并开发出一系列符合历史原貌与大众喜好的旅游产品:如故宫的“清宫人偶”、“龙凤呈祥”清宫人形吉祥物等。其他如南京,杭州则分别有“明清夫子庙庙会”、“宋城千古情”等结合当地著名历史古迹与自然生态景观的人文生态旅游产品。此外,由陕西旅游集团公司投资的以唐·华清宫遗址为主要表演地;结合盛唐文化及白居易著名叙事长诗《长恨歌》改编而成的大型山水历史舞台剧《长恨歌》,还有曲江文化集团投资,在大唐芙蓉园内推出的大型歌舞剧《梦回大唐》;都是将宫殿遗址、山体水景与大型歌舞表演相结合,为西安特色旅游开启了新的发展模式。借鉴诸多成功的先例,为打造浐灞生态区独有的人文生态旅游品牌,当务之急就是将区内著名的历史遗迹与拥有的生态旅游资源结合起来;如浐河上曾经开挖出西北第一条人工河渠“大汉漕渠”,虽然不复存在,但其遗留在浐河上的曾用来围堰筑坝的遗迹留存至今并被发现;再如灞河上留存的隋唐时期古灞桥的桥墩,如果使用模拟技术与大型表演相结合的形式,将使得游览的旅客重新看到这些已消逝的千古奇观;或让游客置身于古代的漕运船之中,走近历经千年的桥墩之前,亲手抚摸那些铭记辉煌岁月的历史印记。白天,可于生态区内著名的历史遗迹旁进行大型古风形式的歌舞与技艺表演,让游人体验梦回汉唐的历史遗韵;夜晚,可在灞河两岸使用先进的声光电技术展现带有汉风唐韵的河岸街市布景,游客置身于富有汉唐风格的游船之上,穿梭于汉唐古河道上;以此陶醉于穿越千年的沧桑与巨变。所有这些开发模式都可以使浐灞生态区的人文旅游资源与生态旅游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与展现。
3、依托生态与民俗融合,打造浐灞人文生态旅游品牌
依据2009年《陕西文化发展报告蓝皮书》中规划:2009-2014年,西安市已建成依托灞河水面形成的大型活水运动健身文化区、以米家崖岛屿风情为辐射点形成的浐河滨水休闲文化带,以广运潭为主体的生态观光休闲文化区。通过这些文化产业功能区的建设,迅速构建起生态区的文化产业架构,形成产业互补和互动,使浐灞生态区真正成为西安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亮点和示范基地。作为综合旅游型城市,西安发展浐灞生态区旅游品牌应通过有意的促进和重建历史、文化,使其成为新的旅游目的地。浐灞生态园区中的各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都与浐灞两河紧密相连,在生态区成立后的近十年中,建成的城市亮点品牌包括西安世园会、西安金融商务区及浐灞国家湿地公园。特别是浐灞国家湿地公园;自2013年4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公园以“感悟生命 品味生活”为主题,设置野趣、精致、时尚、河道等四大主题板块,集湿地保护、观光旅游、科普科研、户外运动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型生态旅游目的地。[6]浐灞国家湿地公园的建成,也为生态区已有的旅游模式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据此,生态区还可以开发以下具有浐灞生态区人文生态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
(1)将“灞柳风雪”的著名场景设置其中,设立灞河送别主题公园或浐灞汉唐风韵主题公园,借以展现古时浐河灞河两岸浓郁的汉唐风情及当时的民风民俗。
(2)浐河两岸的孙家沟村、中殿村、梁家村等拥有旧时关陇风情的民居院落民俗建筑的村落,可借鉴礼泉袁家村、韩城党家村的民俗旅游发展模式;将生态资源与民俗文化相结合,形成集生态旅游、民俗体验、农家生活于一体的生态民俗村,借以展现老关中古村落的民俗风情。
(3)灞河流域附近新发现的新街口遗址、上林苑狄寨熊猫头骨化石等都可以进一步开发成为新的遗址公园、自然博物馆;上林苑遗址则可开发成新的遗址公园等新的旅游景点,以吸引旅游开发投资。
总之,依托浐灞生态区的生态旅游资源与人文历史遗迹的结合,打造浐灞人文生态旅游的民俗新品牌。
四、结语
作为西安市首个生态园区,浐灞生态区内具有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历史悠久的人文历史旅游资源,其旅游开发出路应着重将自然生态资源与人文生态资源将结合,积极发展人文生态旅游,通过艺术表演和情景再现的形式将浐灞流域沉淀的历史和民俗文化发扬出来;依托历史文化,大力打造生态人文旅游品牌。而这一切的前提则需要具体的保护措施来促使这些资源能够更好地保存并不断完善;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保护,而保护则是为了更好的开发。浐灞生态区已有的旅游设施如西安世园会的“一塔三馆”和广运潭也可为后开发的旅游资源提供良好的展示平台,融合了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发展模式将有助于浐灞生态区发展新的旅游产品,也为未来的西安东部生态旅游区打下良好的发展基础,为西安市人文旅游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模式。
【注 释】
[1] 生态浐灞浐灞概况.浐灞生态区门户网站:http://www.xachanba.com.cn/info/iIndex.jsp?cat_id=10258.
[2] 杨尚勤,石英,王长寿等.陕西文化发展报告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3).
[3] 徐学书.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38.
[4] 浐灞文化的魅力.浐灞生态区门户网站:http://www.xachanba.com.cn/info/iIndex.jsp?cat_id=10258.
[5] 许峰.城市产品理论与旅游市场营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0)91.
[6] 马耀峰,宋保平,赵振斌等.陕西旅游资源评价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7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