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基于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视角,辩证分析了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本质是理性”这一论断的主要内容与普适性,认为亚里士多德的论断更为概括且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与马克思的观点是抽象与具象的关系。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人的本质;理性;马克思;本质理论
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与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命题,使希腊哲学从“自然哲学”向“人本哲学”转变,将哲学的研究对象转为人本身。沿着前人的思路,亚里士多德在人的本质观上提出三个重要命题:“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的本质是理性”及“人是政治的动物”。本文则着重理解亚里士多德“人的本质是理性”的命题,并在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的对比下,指出亚里士多德的这一论断与马克思的观点是抽象与具象的关系,亚里士多德的论断更为概括且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由此深入认识亚里士多德“人的本质是理性”的观点。
一、亚里士多德:人的本质是理性
目的论是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基础,其中内含着本性论的思想。亚里士多德从对自然的研究出发,在本性论的基础上提出,一切自然存在物都被其自然本性所规定,即每种自然存在物都是在某个本质规定下的一种存在。
从目的论出发,亚里士多德提出“人的本质是理性”,首先是因为理性让人得以从本性上与其它自然存在物相区别。“本质”意味着在内在规定性上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在亚里士多德的本性论思想中,即在功能与活动上一种属区别于它种属。各种属都有自己的活动,植物有营养和生长的活动,动物有感觉的活动,人兼具动植物都有的活动。真正将人与动植物区别开的活动是实践的生命活动,是灵魂的有逻各斯部分的活动,它为人所特有,成为人在本性上与动植物相区别的原因。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每一种东西所特有的,对于那种东西就自然是最好的和最愉快的;因此,对于人,符合理性的生活就是最好和最愉快的,因为理性比其他任何东西更加是人”,[1]人的自然本性中所具有的理性使人的活动与动植物仅仅是功能性的活动区别开来,确定了人之所以为人的依据。
“人的本质是理性”一方面表明从本性上理性是人之所以为人而不同于其它自然存在物的标志,另一方面表明理性是人的实现活动的原因,并使人的实现活动在其主导下能出色完成,是使人能在政治的生活中实现本性所内含的目的的关键因素。此外,“人的本质是理性”的论断也是亚里士多德的道德选择的理论前提。在对“人的本质是理性”的讨论中,他指出人的灵魂中还包括欲望与情感。当情感、欲望处于理性的指导下,并听命于理性时,人的情感与欲望才不同于动物的本能冲动,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人只有合理地运用理性,处理好理性与欲望、情感间的关系,使欲望与情感能在理性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既不沦陷于非理性的欲望,又不耽溺于非理性的情感,才能留存自身的本性,根据自身的内在目的做出善的选择。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维度
关于人的本质,马克思在三个文本中从三个维度对其加以研究和思考,三个维度的有机统一构成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的完整思想。
第一,人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本质是劳动。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2]并在该书中对黑格尔将劳动作为人的本质的思想进行分析与批判,得出劳动这一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的本质。马克思的劳动既包括黑格尔的抽象的精神劳动,还包括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劳动。两种劳动都是能动的有意识的,为人类特有。正是因为人能有意识地根据自身需要进行物质生产的劳动,而不是本能的被动的片面的适应性活动,人与动物在活动上相互区别。另外,人的劳动不但是满足自身需要的活动,还是人有意识地改造自然的实践,还能将人与人的关系如生产关系、社会分工等关系生产出来,劳动具有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二重性,是有意识的人类活动。
第二,人的社会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在这个观点中,马克思突出人的本质的历史性与现实性。社会关系包含多方面的内容,有经济、政治方面的,亦有思想、文化方面的,其中经济关系是具有决定性的基本关系,经济关系中最为主要的生产关系就在一切社会关系中处于支配地位。由于生产关系作为一种物质关系是随着历史发展不断变化的,由其决定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变化的、历史的,人的本质也就具有发展性与历史性。此外,所有社会关系都是在社会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研究作为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就必须研究具体的社会生产实践,研究社会生产实践中具体的物质生活条件,正如马克思所说:“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研究人的本质不是深入研究人的生理条件与自然条件,是研究会因人的活动而发生改变的物质条件,研究改变这些物质条件的社会生产实践,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关系。可见,人的社会本质是在研究具体的、现实的人。
第三,人的自然本质是人的需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马克思将劳动是人的本质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两个观点通过需要有机统一起来。为了满足需要,人们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劳动,并在劳动中产生社会关系。由此可见,马克思虽将需要看作人的自然本质,人的需要与动物完全出于本能的需要却有根本的不同。人的需要首先是有意识的、能动的,人能意识到自身的需要,并为满足需要而进行有目的的劳动及其它实践,在得到满足后还会因意识而产生新的需要。其次,人的需要会受到各种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由于劳动会受到各种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通过劳动来满足的需要就会受到具体条件的制约。其中社会的经济条件,尤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会对人的需要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马克思将需要称为人的自然本质,但还是从具体的社会现实来加以分析与阐述的。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论断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都是在现实的时代背景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下进行讨论与研究的。因此,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内容具体而丰富,具有现实性、历史性。
三、辩证理解亚里士多德理论的普适性
亚里士多德提出“人的本质是理性”的论断是在一个小国寡民且高度政治化的环境中。希腊时期的城邦在自然地理条件、物质生产条件、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实际上是一个政治性很强的与国家高度融合的社会。当时的历史发展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社会形态简单化一,各种社会问题的形式与内容也都很单一。亚里士多德正是在社会发展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社会形态与功能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在目的论的框架内对人的本质问题加以思考与论述的。他将理性作为从本性上区别人与其它自然存在物的根本标志,以及人得以达到自然本性所规定的内在目的的重要因素;在将自然人与政治人相统一的基础上,把人的本质概括为理性,从而指明人这个种属活动的应然与实然的内容,并以此作为其道德选择论的理论前提。由于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亚里士多德“人的本质是理性”的论断是概括而抽象的,所包含与具体物质生活相关的思想内容较少,更多的是对一种自然本性及其规定的内在目的的讨论,却也因此使该论断具有较强的普适性,使关于人的本质的抽象认识有与具体时代背景、社会现实相结合并演化出丰富内容的可能性。
马克思对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并不是单纯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而是在具体时代背景与社会语境下,对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进行现实演绎与发挥,使其中内含的巨大理论价值得以具有现实性意义。在19世纪中叶的欧洲,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第一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第二次工业革命将要发起,机器生产大规模普及,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社会生产方式发生巨大改变,社会关系与各种实践活动都具有新的内容,资产阶级因经济上的富足不断要求更多的政治权利,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马克思立足于这样的社会背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劳动考察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本质,进而在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中把握具有时代特征的社会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并考察随着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私有制基础上的、对一切社会关系起支配作用的生产关系,指出在现实性层面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同时,马克思从当时的物质生产条件及其它社会历史条件来研究作为人的自然本质的需要,发掘出需要的物质性与现实性。马克思是在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投射下考察人的本质的问题。
综上,马克思是在19世纪的时代背景与资本主义的社会语境下,对“人的本质是理性”做出了现实性的思考,发掘出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人”的现实特征,使得人的本质的内容与时代背景及社会现实相契合,理性也因与现实的人结合得以在真正的人的本质中发挥作用。可见,亚里士多德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并不是简单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在历史发展的初级阶段,社会形态比较简单的情况下,对人的本质做出的抽象概括,是一个有待后人不断填补现实内容的命题。马克思正是立足于自身所处的时代,从具体的社会现实出发,对亚里士多德的论断加以演绎,使其内容更为丰富,更能适应当时的时代特征及社会发展要求,从而挖掘出亚里士多德论断中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让理性成为现实的人的本质。两者之间是一种抽象与具象,普适性与时代性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28.
[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袁周南(1995-),四川泸州人,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