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见新 路 畅
张晓晖:每个孩子的梦想都值得灌溉
文/李见新路畅
“每个梦想都值得灌溉/眼泪变成雨水就能落下来/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他们是我们的未来/同一天空底下相关怀/这就是最好的未来……”张晓晖说,是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纯真的笑容让他一直坚持到今天。
他就是张晓晖,河南大学外语学院德语系一名普通的教师。9年来,他曾先后23次前往南召山区支教助学。在他的帮助下,1所小学有了图书室,3所小学获赠体育器材,5000余册图书让从未走出大山的孩子看见外面的世界。他还为孩子们带来了4000余件衣物,让那些沾满泥巴的小脸不再挨冻。
2006年12月的一天,得知自己的一个学生竟然在宿舍用睡眠来抵抗饥饿,张晓晖被深深地刺痛了。当天夜里两点多,张晓晖左思右想,难以入眠,与饥饿抗争的学生的面孔时刻在他脑海里浮现,一种强烈的冲动促使他做点什么。于是,他用深情的文字在博客上发起了捐款倡议,并捐出自己一个月的工资作为启动资金。没有想到的是,倡议得到了很多网友的积极响应,捐款源源不断向他汇来。捐款怎么办?如何转交到贫困学生手中?张晓晖决定发起“母亲助学金”,倡导把母亲般无私的爱,用于帮助学校和山区的贫困学生。
为把捐款用到实处,他每年都要去山区支教助学两三次,收集贫困生情况,转交网友捐款。他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助学金的每一分钱都要用于受助学生。为此,张晓晖去山区支教时购买的文具、书本等学习用品都由自己垫付,同行志愿者的路费和食宿费用也由他来承担。随着助学金运营规模不断扩大,张晓晖投入的费用和精力也越来越多。仅2014年一年,他投入助学金的运营费用就高达3万元,占自己全部收入的一半。
最艰难的时候是张晓晖攻读委托培养研究生期间,他只能领到基本工资。为让“母亲助学金”正常运营,张晓晖不得不出去打工挣钱,每周一、三、五晚上做两个半小时家教,周六则从早上8点30一直讲到晚上9点30,业余时间还要给企业做翻译。有时候,晚上回到家已经十一二点,他口干舌燥,一个人躺在床上动都不想动。但一想到那些贫困孩子期待的目光,第二天他又开始忙碌起来,打工挣的钱,他也全部贴补给“母亲助学金”。“既然已经做了,即使打工挣钱,也要让‘母亲助学金’继续运营,不能让山区的孩子们失望。”张晓晖说。
张晓晖始终坚持公开透明原则,制作了详细的捐款明细单和受助人情况报告,并在网上公开。这些做法为他赢得了无数捐赠人的信任和尊敬。
9年来,张晓晖与贫困山区孩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每个孩子都是他的心头宝。
为了保护孩子们的隐私,不让他们受助时有压力,张晓晖一直坚持“不悬挂横幅,不惊动媒体,不叨扰地方政府人员”。他悄悄家访、默默助教,就像一位来走亲戚的客人。“只有我们播种的爱不附加任何条件,收获的爱才是无私的。”他在博客里这样写道。
张晓晖常常需要背着十几公斤重的捐赠物品去车站。有一次,为了赶夜里两点的火车,他不得不连夜加班整理账目、清点物品,身前和身后背着两个大包打车去车站。下了火车,他不顾劳累,坐上前来接他的山区教师的摩托车,赶往受助小学发放捐赠物品,直到傍晚才吃上饭。可张晓晖的心里,还牵挂着一个住在山那边的学生,他们约好这次要见面。第二天一早,他就出发了。山路崎岖,翻过陡峭的岩石要靠手脚攀爬,一不小心就有坠入山谷的危险。当张晓晖带着捐款和文具到来时,这个家庭就如同过年一样,孩子的脸上绽放出纯真的笑容。“每个孩子的梦想都值得浇灌。”张晓晖说。
张晓晖收到捐赠的衣服时,总是尽可能将它们清洗干净。他说:“这不仅是一份爱心,更是一份尊重。”一次,“母亲助学金”收到1000件运动衣,他和几名学生一起,洗衣服晾晒、归置、打包,整整忙了两天,累得腰都直不起来。然而,当他看到孩子们穿上干净的衣服时那灿烂的笑容,所有的辛苦和疲惫都一扫而光了。
虽然张晓晖很少提及助学活动,也坚决反对还未自立的学生捐款,但他从事的公益活动还是深深地影响着学生。无数学生记住了他经常说的一句话:“记得自己活得好时做一个能帮助人的人。”
到目前为止,张晓晖教过的学生已有100多人在毕业后通过捐款、支教,或在自己身边从事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把这份爱传递开来,其中20个学生还加入了“一对一”资助贫困学生行列。受到帮助的贫困生,也义无反顾地接过了助学的旗帜。曾经受助的河南大学研究生周晓明因癌症去世前留下的最后一句遗言就是“将治病所剩的4000元钱全部回捐‘母亲助学金’”,让无数人闻之动容。
人间有难,大爱无言。如今,已经获得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等部门授予的“全国首届五星志愿者”“全国优秀志愿者”等诸多荣誉称号的张晓晖,依然在继续着他的德语教学和爱心助学活动,用无声的师德和大爱,滋润着贫困的山寨,滋养着学生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