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慧 田劲猛(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 红河州661400)
紫杉醇联合顺铂与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对照研究
李琳慧田劲猛(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红河州661400)
摘要:目的:对照紫杉醇联合顺铂(DDP)与多西紫杉醇联合D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毒副反应及生存情况。方法:随机将病理学确诊的71例晚期NSCLC患者分为DC组与PC组。DC组:d1给予多西紫杉醇,剂量为75mg/m2;DDP在d2、d3给予,总剂量为75mg/m2。PC组:d1给予紫杉醇,剂量为150mg/m2;DDP在d2、d3给予,总剂量为75mg/m2。两次化疗之间的间隔均为21d。对两组进行疗效、毒副反应的评价,并分析生存情况。两组均要求至少能完成3周期化疗。结果:DC组的有效率为29.41%,中位生存期为9.7个月;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34.6%、8.4%。PC组的有效率为32.43%,中位生存期为9.5个月;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36.9%、10.9%。DC组和PC组的有效率、中位生存期及1、2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表现为白细胞减少、贫血及脱发等不良反应的对比中,DC组的患者毒副反应相对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接受多西紫杉醇联合DDP方案与紫杉醇联合DDP方案治疗的患者,疗效与生存期相似。接受多西紫杉醇联合DDP方案的患者毒副反应相对较轻。
关键词:多西紫杉醇紫杉醇DDP联合NSCLC
随着大气污染的加重,肺癌的发生率增加,NSCLC约占总的肺癌病例的85%,其中65%的患者确诊时即为晚期[1]。未经治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为5~6个月,1年生存率低于10%[2]。
紫杉醇是从红豆杉科红豆杉属植物的树皮中提取得到的二萜类化合物,是一种新型的微管稳定剂,具有独特抗癌活性,被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认为是近15~20年来肿瘤化疗最重要的进展。多西紫杉醇是以紫杉树中的化学物质为基础合成的一种药物。药物作用机制与紫杉醇相似,即抑制微管的解聚,抑制细胞分裂。有几项较大的临床试验表明,多西紫杉醇联合DDP治疗NSCLC的疗效与目前常用的一线方案(包括紫杉醇/DDP、紫杉醇/卡铂等方案)效果相似[3]。美国FDA在2002年已经将多西紫杉醇批准为治疗NSCLC的一线药物。
为了对比在治疗晚期NSCLC时,国产多西紫杉醇联合DDP与紫杉醇联合DDP在有效率、中位生存期及毒副反应上的差别,我们对我科近年来部分患者进行了对照研究。
1.1临床资料:2008年5月~2011年12月,对我科收治的NSCLC患者71例进行了随机分组。DC组34例,PC组37例。两组患者的年龄20~74岁,男性42例,女性29例;腺癌34例,鳞癌3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一般情况及肿瘤分型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给药方法:DC组:d1按照75mg/m2的剂量给予多西紫杉醇,静脉滴注1h。DDP按照75mg/m2的总剂量分别于d2、d3给药。PC组:d1按照150mg/m2的剂量给予紫杉醇,静脉滴注3h。DDP按照75mg/m2的总剂量分别于d2、d3给药。两组在化疗前均使用恩丹司酮、地塞米松以减少化疗所致的呕吐等反应。静脉滴注DDP后均水化。两个方案的周期均为21d。对至少完成2周期化疗的患者在疗效、毒副反应及生存时间方面进行评估、对比。
1.3疗效及毒副反应评价标准:按WHO实体瘤疗效评价近期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及进展(PD)。每2周期评价一次疗效。CR和PR者需要在间隔4周后复核证实。总有效率为CR+PR患者所占百分比。不良反应评价按照WHO不良反应分级评价标准进行,并按最高分级进行分析。
1.4随访:随访方式为门诊随访、电话随访或通过电邮等方式随访,所有病例随访1年以上,随访率为100%。生存期的计算方式:由患者入组到患者死亡,或者知道患者最后生存时间。疾病进展时间(TTP)指从治疗开始到疾病进展的时间。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的Kaplan-Meiers计算两组生存率。用log-rank进行显著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均完成2次以上的化疗,每例完成化疗在2~6周期之间。DC组、PC组患者接受的中位生存数分别为3.3、3.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05)。治疗结果如下:
2.1近期疗效:两组在完成2~6周期的化疗后,均复查胸部CT,作为评价疗效的指标。两组患者在治疗的有效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
2.2远期疗效:随访至2011年12月,DC组和TC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7个月和9.5个月(P>0.05),1年生存率分别为34.6%、36.9%(P>0.05),2年生存率分别为8.4%、10.9%(P>0.05)。
2.3毒副反应:两组患者化疗后的毒副反应均以血液学毒性反应为主:表现为白细胞减少及贫血。其中,DC组的发生率分别为2.56%、9.1%;PC组的发生率分别为28.83%、10.67%,PC组略高于DC组。还有部分患者表现为血小板减少,但较少见。两组血液学毒性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部分患者合并有或表现为非血液学毒性:主要为恶心、呕吐(DC组:24.63%;PC组:23.44%)及脱发(DC组:3.1%;PC组:11.4%)。两组均无化疗相关性死亡。
相对而言,NSCLC是一种对化疗不敏感的肿瘤,既往的一些药物单药治疗NSCLC的有效率很低,一般不超过30%。随着化疗技术的进展,先后出现了吉西他滨、去甲长春花碱以及紫杉醇和多西紫杉醇等对NSCLC有确切疗效的化疗药物,但至今尚无相关金标准的化疗方案[4]。紫杉醇是从红豆杉科红豆杉属植物的树皮中提取得到的二萜类化合物,是一种新型的微管稳定剂,具有独特抗癌活性,紫杉醇联合DDP已作为治疗NSCLC的一线药物。
多西紫杉醇结构与紫杉醇类似,都是通过抑制微管的解聚,抑制细胞分裂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在此次对比研究中,DC组与TC组在治疗晚期NSCLC的中位生存期和1年、2年生存率上均无差异:DC组和TC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7个月和9.5个月(P>0.05),1年生存率分别为34.6%、36.9%(P>0.05),2年生存率分别为8.4%、10.9%(P>0.05)。在毒副反应上,大部分患者以白细胞减少及贫血等血液学毒性反应为主,PC组略高于DC组。两组均无化疗相关性死亡。本项研究表明,在治疗NSCLC时,两组疗效与生存期相似。接受多西紫杉醇联合DDP方案的患者毒副反应相对较轻,可作为晚期NSCLC一线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Baunemann Ott CL,Ratna N,Prayag R,et al.Survival and treatment patterns in elderly patient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cancer in Manitoba [J].Curr Oncol,2011,18 (5):e238-e242.
[2]Feigal EG,Chirstian M,Cheson B,et al. New ehemothearpeutie agents in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Semin Oncol,1993,20 (2):185-201.
[3]Sehiller JH,Hamngton D,Belani CP,et al.Compairson of four chemotherapy regimens for advaneed non-small-cell lung caneer. N Engl J Med,2002,346(2):92-98.
[4] Schiller JH,Harrington D,BelaniCP,et a.l Comparison of four chemo-therapy regimens for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N Engl J Med,2002,346:92-98.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2016)04-00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