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达性及游憩压力视角下乡村旅游景区(点)空间结构优化

2016-05-19 01:31王建英黄远水叶新才华侨大学旅游学院福建泉州362021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客源景区优化

王建英,黄远水,叶新才(华侨大学旅游学院,福建泉州362021)

可达性及游憩压力视角下乡村旅游景区(点)空间结构优化

王建英,黄远水*,叶新才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福建泉州362021)

将GIS网络分析与改进的游憩指数模型相结合,测算福建省270个乡村旅游景区(点)的可达性、客源市场和游憩压力,并提出空间结构优化思路与措施。结果表明:1)福建省乡村旅游景区(点)可达时间总体呈现东南沿海地区向西北山区逐渐递增规律,平均可达时间为54.4 min,在地域上表现出“中西部大东部小”的规律。2)游憩压力极小的景区(点)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和西北部;游憩压力一般的景区(点)零散分布在东部沿海与中部地区的交接地带及呈团簇状分布在西南部地区;游憩压力较大的景区(点)主要分布在厦漳泉等地周边及武夷山-邵武片区;游憩压力极大的景区(点)在厦门市及其周边分布最广。3)东部沿海地区采用“有序增加乡村旅游景区(点),积极引导乡村旅游产品转型,扩大现有景区(点)容量”的思路,西部地区采用“优化交通网络,适度增加乡村旅游景区(点)”的思路,中部地区宜采用“整合现有乡村旅游景区(点),加强星级乡村旅游景区(点)建设”的思路进行优化布局。

乡村旅游;旅游市场;可达性;空间格局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休闲游憩需求的不断增加,乡村旅游成为后现代社会人们回归自然的重要载体[1],特别是相关鼓励政策的出台和财政补贴的加大投入为乡村旅游开发注入了新活力[2],并使其逐渐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然而,由于旅游开发的规划依据不足,导致乡村旅游景区(点)布局与选址被明显地烙上了利益相关者的个人印迹。人为因素影响下的乡村旅游开发对乡村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缺乏正确认识,对客源市场考虑不足,出现了选址不合理、布局分散、重复低效建设和市场竞争秩序混乱等问题[3,4],从而使得乡村旅游景区(点)的空间结构优化成为当前乡村旅游研究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国内外学者对此做出了诸多有益探讨,国外学者主要基于乡村旅游资源的禀赋状况探讨乡村旅游景区(点)的空间结构问题[5,6],国内学者则主要从客源地与目的地的空间关系出发寻找乡村旅游景区(点)的空间布局模式[7-9]。乡村旅游景区(点)的空间结构优化必须考虑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乡村旅游景区(点)的交通状况,二是乡村旅游景区(点)的客源市场范围[10]。可达性作为度量交通网络的有效指标,是评价区域取得发展机会和控制市场能力的有效因素之一[11],而游憩压力指数用来衡量旅游客源市场的大小,对景区(点)的投资决策与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12]。本文尝试运用空间可达性的方法,测算福建省270个乡村旅游景区(点)客源市场范围和游憩压力指数,以期为乡村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提供参考。

1 数据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的研究数据主要包括:1)福建省270个乡村旅游景区(点),共涉及63个行政单元,其中三星级及以上乡村旅游经营单位116处,其余154处为通过文献查阅与网站搜集获得,所有乡村旅游景区(点)结合Google Earth测量和实地调研描绘在地图上,建立乡村旅游景区(点)空间分布矢量数据;2)研究区行政边界和水系数据来源于1∶400万中国基础地理信息数据;3)道路网络数据主要以中国地图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1∶450万《中国交通全图》为底图,对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县道5类交通线路进行矢量化处理,形成福建省交通图;4)研究区各县市的人口数量、人均GDP等社会经济数据来源于福建省统计局。所有矢量数据投影均为兰勃特(Lambert Conformal Conic)投影。

1.2 研究方法

1.2.1 可达性模型构建与实现 景区(点)可达性定义为在特定时间段内,从该景区(点)出发向其周边出行,所取得出行距离的平均值[13]。研究采用最小耗费阻力模型测算乡村旅游景区(点)的可达性,公式如下:

式中:Ci表示第i个像元的耗费值,Ci+1是指沿运动方向的第i+1个像元的耗费值;n为像元总数。上分式表示通过代价表面垂直或平行的方向上进行代价距离的计算;下分式表示代价表面对角线方向的代价距离的计算。

1.2.2 游憩压力指数模型及改进 游憩压力是乡村旅游景区(点)所受人为干扰的直接和主要来源,其干扰强度随游憩者数量增加而增加[14]。因此,对游憩压力的测算首先必须考虑出游率的大小。本文主要借鉴Koch1978年提出的出游率计算公式[15]。即:

式中:TR为出游率,d为景区(点)与客源市场之间的距离。需要说明的是,上式中以直线距离刻画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衰减规律并不能客观拟合实际情况,为此本文以乡村旅游景区(点)与客源市场之间的可达性距离来衡量实际路线距离,即d=t*v,t为到达乡村旅游景区(点)的时间,v为车行速度。

在获取各乡村旅游景区(点)的出游率后,可计算不同时段内乡村旅游景区(点)游憩压力。即:

式中:LRP为游憩压力;t为到达乡村旅游景区(点)时间,本研究依据游客外出心理预期时间[16]及景区(点)最大可达时间(325 min),设定t值为{0~30, 30~60,60~90,90~120,120~150,150~325}6个时间段,单位为min;LA At为各景区(点)在t min内的客源市场面积;PDt为各景区(点)在t min内的客源市场范围内人口密度;TRt为景区(点)的出游率。

游憩压力指数描述的是单位客源市场面积上游憩压力的大小。即:

式中:LRPI为景区(点)游憩压力指数,LA为景区(点)客源市场面积。

1.3 研究思路

1.3.1 乡村旅游景区(点)可达性测算 1)将研究区域划分为1 km×1 km的网格,则有效网格共计129 310个;2)以水系和道路作为评价因子进行可达性评价,道路可达性评价参考潘竟虎的研究成果[16],分别赋予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县道的时间成本为0.3、0.5、0.75、1、1.2,单位为min/km,没有道路通过的连续陆地设定时间成本为5 min/ km,将水系经过的栅格设为阻隔栅格,其值为空值; 3)采用耗费成本距离模型计算每个栅格到最近的乡村旅游景区(点)的最短加权距离,即最小时间成本。

1.3.2 客源市场范围划定 研究采用成本分配模型测算客源市场范围,即将所有栅格单元根据最小累积成本分配给最近的“源”,其中“源”指270个乡村旅游景区(点),最小累积成本为可达时间。划分的标准是如果某一栅格到乡村旅游景区(点)n的时间小于到任何其他景区(点)的时间,这一栅格即为n的客源市场,所有属于n的栅格组成其客源市场范围。

1.3.3 游憩压力指数测算 首先,运用式(2)计算出行点m到最邻近乡村旅游景区(点)n的出游率TRmn;其次,统计各客源市场范围内的平均人口密度,根据式(3)计算每个出行点m对最近景区(点)n的游憩压力;最后统计各景区(点)在不同可达时间内的客源市场面积和游憩压力,根据式(4)计算各景区(点)的游憩压力指数。

1.3.4 空间结构优化思路和措施 从可达性及游憩压力指数的视角对福建省乡村旅游景区(点)分布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依据空间布局现状,提出差异化乡村旅游空间结构优化思路和措施。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于时间尺度的可达性总体评价

采用耗费成本距离模块计算的基于时间尺度的可达性分段结果显示,研究区各景区(点)的平均可达性时间为54.4 min。在时间分布上,可达性在2 h以内的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5.47%,其中30~60 min的可达性区域最多,所占比例约为37.53%;其次为0~30 min,所占比例为25.24%,可达性在2 h以上的区域仅占4.52%。在空间分布上,可达时间总体呈现东南沿海地区向西北山区逐渐递增规律,可达性较好的区域主要在福州、厦漳泉等地连片分布,可达性较差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中部大田县、德化县、尤溪县、永安市等地及西部建宁县、泰宁县、明溪县、将乐县等地。

2.2 基于可达性的客源市场范围划定

采用成本分配模型计算出各乡村旅游景区(点)的客源市场范围如图1。总体上,客源市场在地域上表现出“中西部大、东部小”的规律,客源市场范围极大的景区(点)有10个,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和中部景区(点)稀疏区,如漳平市永福高山农业旅游区、武平县梁野山、平和县文峰镇三坪村、清流县龙津镇山城山庄等,其中清流县龙津镇山城山庄客源市场范围最大,面积达到30 983 km2;客源市场较大的景区(点)有38个,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西部地区;客源市场范围一般区数量较多,合计182个,集中分布在除厦漳泉以外的东南沿海地区;厦漳泉等地景区(点)分布密集,客源市场范围普遍较小,如东山县樟塘村、东山澳角村、琅岐岛、翔安区小嶝休闲渔村、莆田市湄洲岛金海岸度假村等,其中围头战地文化滨海休闲景区客源市场范围最小,面积仅2.09 km2。

图1 乡村旅游景区(点)客源市场范围Fig.1 Rural tourism scenic spots range of travel source markets

2.3 基于可达性的游憩压力测算

根据式(3)和式(4),测算各景区(点)游憩压力指数,并将景区(点)游憩压力分为游憩压力极大、游憩压力较大、游憩压力一般和游憩压力极小4个级别。游憩压力极小的景区(点)共90个,游憩压力指数在-3.86~1.49之间,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和西北部地区,如清流县龙津镇山城山庄、建阳红旗度假山庄、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下梅村等;游憩压力一般的景区(点)共32个,游憩压力指数在-1.49~0.08之间,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与中部地区的交接地带,此外呈团簇状分布在中部及西南部;游憩压力较大的景区(点)共116个,游憩压力指数在0.08~1.62之间,主要在东部沿海厦漳泉等地周边、西南地区以及武夷山-邵武片区分布;游憩压力极大的景区(点)有32个,游憩压力指数在1.62~4.68之间,在厦门市及其周边分布最多,其次为泉州及福州等地,如围头战地文化滨海休闲景区、秀屿区后海休闲渔村、长泰后坊村龙人古琴文化村等。

3 乡村旅游景点布局优化思路及措施

采用GIS核密度分析法将乡村旅游景区(点)空间格局划分为3个片区12个组团(图2)。东南沿海地区主要包括福州市及其周边、泉州市及其周边、厦门市及其周边、漳州-龙海、永定-南靖以及莆田-仙游6个组团;西部山区主要包括武夷山-邵武、泰宁-将乐、长汀-连城3个组团;中部地区包括南平、三明、龙岩-上杭3个组团。不同组团根据可达性状况和游憩压力指数水平采用差异化的优化思路与措施(表1)。

图2 福建省乡村旅游区划Fig.2 Rural tourism zoning map in Fujian

3.1 东南沿海区乡村旅游景区(点)布局优化

该区乡村旅游景区(点)呈团簇状分布,集聚度最高,且平均可达性在60 min以内,交通条件较好,游憩压力巨大。结合该区各景区(点)分布现状,应采用“有序增加乡村旅游景区(点),积极引导乡村旅游产品转型,扩大现有景区(点)容量”的思路进行优化布局。具体而言:新增景区(点)优先布局在游憩压力极大的福州、厦漳泉等地,通过分割客源市场空间,分流游客以减少现有景区(点)游憩压力;由于该区三星级以上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数量较多,在知名度、吸引力及服务水平上都具备领先优势,新增景区(点)选址应与现有星级景区(点)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受到挤压。此外,该区的景区(点)类型主要以观光旅游型为主,可通过改善现有游憩设施、发展文化创意、休闲度假、养生养老、自驾露营、精品民宿等乡村旅游新业态,引导乡村旅游产品转型,进一步扩大现有乡村旅游景区(点)的游客容量,缓解游憩压力过大的问题。

3.2 西部山区地区乡村旅游景点布局优化

该区乡村旅游景区(点)自然资源丰富,文化资源保存完好,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条件,但交通可达性整体较低,游憩压力指数较低,因此交通条件不便引发的游客稀少已成为制约本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西部地区宜采用“优化交通网络、适度增加乡村旅游景区(点)”的思路进行优化布局。具体而言:该区所涉及的浦城县、松溪县、光泽县、建宁县、将乐县、明溪县、宁化县、长汀县、武平县等9个县市缺少高级别的铁路和高速公路,整体可达性较低,应通过建设高速公路网、增加路网密度等方式提高可达性,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此外,该区景区(点)布局较为分散,客源市场范围较大,新增景区(点)应选址在游憩压力较大的武夷-邵武片区,靠近现有三星级及以上乡村旅游经营单位以形成集聚效应,提高乡村旅游知名度,共享外来游客带来的经济效益。

3.3 中部地区乡村旅游景点布局优化

该区交通可达性整体较高,但人口密度较小,除龙岩-上杭、三明以外区内其他乡村旅游景区(点)的游憩压力偏小。因此,对中部地区宜采用“整合现有乡村旅游点景区(点),加强星级旅游景区(点)建设”的思路进行优化。具体而言:对知名景区如永定土楼等周边集中分布的景区(点)进行整合,加强知名度和美誉度较高的星级景区(点)扶持力度以形成集聚效应,扩大客源市场的范围。另外,区内龙岩-上杭、三明等乡村游憩压力较大,三星级及以上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较少,可通过加强游憩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乡村旅游新业态等措施,扩大现有景区(点)的游客容量,以促进区内乡村旅游发展。

表1 福建省乡村旅游景区(点)布局优化思路Table 1 Rural tourism scenic spots layout optimization in Fujian

4 结论与讨论

本文基于旅游点状要素与旅游线状要素的空间组合,从点、线、面要素测算各乡村旅游景区(点)可达性及游憩压力,探讨其空间优化思路和措施。其本质是依据乡村旅游景区(点)与客源市场之间的空间关系,探索旅游需求与供给的市场关系,从而排除行政干预、规划缺失等因素对乡村旅游开发的非理性影响,更符合乡村旅游景区(点)布局的应用性要求。

本文以福建省270个乡村旅游景区(点)为例,将福建省乡村空间格局划分为3个分区12个组团,并根据其可达性水平和游憩压力状况提出差异化的优化思路与措施。一方面,从“分区”的维度提出优化思路,即东部沿海地区实施“有序增加乡村旅游景区(点),积极提升乡村旅游景区(点)级别”的思路,西部地区遵循“优化交通网络、适度增加乡村旅游景区(点)”的思路,中部地区则采用“整合现有乡村旅游景区(点),加强星级旅游景区(点)建设”的思路;另一方面,从“组团”的维度提出具体措施,可为政府、投资者和开发者进行乡村旅游景区(点)选址确定范围和方向。

尽管本文在研究方法上对刻画乡村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可达性的“距离”进行了改进,但并没有考虑交通拥堵、交通组合方式等因素对可达性的影响,并且在游憩压力指数测算时也未考虑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对出游率的影响。因此,本文只是在可达性基础上进行乡村旅游格局优化的一种尝试,相关研究还有待下一步深入。

[1] 卢小丽,成宇行,王立伟.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热点——近20年文献回顾[J].资源科学,2014,36(1):0200-0205.

[2] 郭华.增权理论视角下的乡村旅游社区发展——以江西婺源李坑村为例[J].农村经济,2012(3):47-51.

[3] DELLER S.Rural poverty,tourism and spatial heterogeneity[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0,37(1):180-205.

[4] 刘聪,张陆,罗凤.乡村旅游开发理念批判[J].人文地理,2005, 20(6):60-63.

[5] EVANS N J,IIBERY B W.The distribution of farm-based accommodation in England[J].Journal of the Royal Agricultural Society of England,1992,9(1):85-96.

[6] JUODKIENE.V.GIS in tourism development using spatial modeling [J].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2014,10(2):98-104.

[7] 李涛,陶卓民,李在军,等.基于GIS技术的江苏省乡村旅游景点类型与时空特征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11):179-184.

[8] 林岚,杨蕾蕾,戴学军,等.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耦合与优化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人文地理,2011,26(4):140-146.

[9] 吴必虎,黄琢玮,马小萌.中国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J].地理科学,2004,24(6):757-763.

[10] WILL IAM S A M,SHAW G.Future play:T ourism,recreation and land use[J].Land U se Policy,2009,26(Sup.1):326-335.

[11] 靳诚,陆玉麒,张莉,等.基于路网结构的旅游景点可达性分析—以南京市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9,28(1):246-258.

[12] 李小马,刘常富,吴微.沈阳城市公园游憩压力[J].生态学杂志,2009,28(5):992-998.

[13] 吴晋峰,包浩生.旅游流距离衰减现象演绎研究[J].人文地理,2005,82(2):62-65.

[14] 孙振如,尹海伟,孔繁花,等.基于Logistic模型与成本加权距离方法的济南城市公园综合可达性分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7(2):68-72,77.

[15] ODE Å,FRY G.A model for quantifying and predicting urban pressure on woodland[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6,77(1-2):17-27.

[16] 潘竟虎,从忆波.中国4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区)空间可达性测度[J].地理科学,2012,32(11):1321-1327.

Layout Optimization of Rural Tourism Scenic Spots Based on Accessibility and Recreational Pressure

WANG Jian-ying,HUANG Yuan-shui,YE Xin-cai
(College of Tourism,H uaqiao University,Quanzhou362021,China)

It has a significant meaning to rural tourism industry with rational distribution of rural tourism scenic spots.According to spatial accessibility and recreational pressure calculated by GIS network analysis and improved recreational pressure index model,distributed optimization measures were explored of 270 rural tourism scenic spots in Fujian.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average accessibility time was 54.4 min,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was difference obviously in provincial regions,which is overall observed the tendency of east-west increased gradually.Also,range of travel source markets were differences,which is showed midwest area was larger than east area.Accessibility and population density ar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recreational pressure index.90 recreational pressure minimum scenic spots were distributed in the central regions and west mountains,its recreational pressure index were between-3.86 and-1.49.Also recreational pressure index between-1.49 and-0.08 were scattered distributed in the connect belt between central regions and eastern coastal region,in addition,they were also distributed in southwest like clusters.There were 116 scenic spots mainly distributed in Xiamen-Zhangzhou-Quanzhou and Wuyi Mountain-Shaowu,with recreational pressure index between-0.08 and-1.62.32 recreational pressure maximal scenic spots were distributed in and around Xiamen,and its recreational pressure index between-1.62 and 3.42.The eastern coastal region was optimized by the measure of increasing rural tourism scenic spots gradually,while western mountains was used the measure of traffic network optimization and reasonable increased in rural tourism scenic spots.M eanwhile,the central region mainly was optimized through increasing rural tourism scenic spots rapidly.The optimized measure was avoided the insufficient scientific basis for rural tourism scenic spots distribution,and was supplied an operational way for other places.

rural tourism;tourism source market;accessibility;spatial pattern

F592.1

A

1672-0504(2016)05-0110-05

10.3969/j.issn.1672-0504.2016.05.017

2016-03-25;

2016-05-2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1599);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J01192);福建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2015R0056);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4C114、FJ2016B155);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S160044)

王建英(1984-),女,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乡村旅游地理。*通讯作者E-mail:hy s686@126.com

猜你喜欢
客源景区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摘牌』
“摘牌”
浅析延边旅游客源市场现状及对策
某景区留念
沙家浜风景区客流时空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