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艳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而每谈到作文,很多学生都是被动应付,枯燥乏味,能力提升举步维艰。
怎样才能在阅读教学中启发灵智,激起学生的创作欲望呢?我深知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升华,不能割裂开来。本学期我根据语文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尝试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以读促写这一训练。
具体过程如下:
一、确定作文题目,寻找类似的阅读文本,为作文临帖寻找模板
具体训练内容如下:
第一周学生训练参考题目是《黑板上的记忆》,《书桌上的故事》,为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写作前我引领学生赏析《失去了的书桌》《鲁迅的书桌》《理想的风筝》等精美散文,体会其精华。
第二周学生作文训练的题目是《班级趣事》,《师爱的色彩》,我选取了孔庆东的《纯真年代》《在那颗星子下》《敬爱的哨兵》等文章,启发灵感。
第三周学生作文训练题目是《恰同学少年》,《我和同学之间的故事》。我选取了《十七岁那年向日葵》《六个馒头》等美文,吸取营养。
第四周作文《温情就在我身边》《最美的愿望》,我选取了《六个馒头》《回忆温暖》《七美元的梦》等经典文章,找寻亮点。
第五周作文《聊一段快乐的往事》《留得往事成追忆》,我选取了《会跳舞的向日葵》《梦痕》等名篇,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赏析美文,借鉴精华,吸取精髓
我选取的文章都是与学生生活较贴近的,文质兼美的名家名作。有些文章用细腻动人、脉脉含情的文字描物写态;有些文章用平淡实在、耐人寻味的语言诉说生活故事,人生哲理;有些文章用振聋发聩、令人警醒的语句提出自己的观点;有些文章的语言娇艳华美、色彩斑斓;有些散文的语言铿锵有力、质朴无华......文章各具特色,都是洗去浮华见真纯。赏析中,我抓住文章在立意构思、艺术技巧、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美点,寻找精粹之处、新颖之处、独特之处与学生感悟交流,启发。我引领学生与文本沟通,与作者交流,赏析文章的亮点,印象最深的是读到孔庆东的《纯真年代》,作者这样写道:“还有一天下午,我去参加全市语文竞赛,同学们都在自习,老魁故做镇静地踱进来,在黑板上写下一行大字:‘孔庆东在全市语文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然后又故做镇静地踱出去,在门口左腿把右腿拌了一个趔趄。我傍晚回到学校,望着黑板上的大字,仿佛看到了老魁的内心。”文章描绘细致感人,生动写出语文老师知道孔庆东的语文竞赛一等奖,心潮澎湃又故作镇定的形象。对这段描写,同学忍俊不禁,又感同身受,感受到了那位老师的良苦用心,也想到了自己老师的一片苦心。同学们汲取营养,不仅提高学生分析感悟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认知审美能力,更为学生写作打下了基础。
三、超越文本,激活灵性
阅读中,理解别人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就理解了别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技巧,学习了别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和技巧,也就学习了别人的语言,久而久之,自己也会在表达中运用。这是一个借鉴、模仿、运用、提高的过程。因此,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提高。
在读写迁移过程中、我尝试运用仿写。有人说“模仿就是学习,模仿是学生的天性,模仿是学生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一,模仿可以使学生由不自觉到自觉,由无意识到有意识。”我觉得学生之所以觉得写作文难,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到底用什么方法才能达到老师说的要写得生动具体。当我们把课本中的精彩片段展现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地理解、入情地朗读,并引导学生仿照他们的写法练笔,这样学生就会感到有章可循,才会逐步掌握写作的门路与规律,渐渐激发写作的兴趣,有了写作的欲望,自然也会写出生动具体的好文章来。如讲完《失去了的书桌》,我让学生模仿作者的排比段:“……,就在这桌上吧。”写一段文字,写你和书桌的故事或和黑板的故事。学生畅所欲言,生动描绘自己的经历。
四、活学活用,用别人的格式写自己的故事
贴近生活的好文章会自然地激发学生的人写作激情。有了情感,思维自然活跃,心潮涌动澎湃,思想的浪花碰击飞溅,很想一吐为快,哪里还有冥思苦想的窘境?有了丰富的情感,常常会产生奇妙的想象和丰富的联想,可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笔下便如“自有源头活水来”,下笔千言,如有神助。有了丰富的情感,还常常能产生灵感和美感。美文为孩子提供了非常好的模本,引领他们去临帖和写生。在名作的引领下,启发灵感,让他们写一写自己的生活,讲一讲自己的故事,他们感到写作也是很简单的事。如在讲丰子恺的《梦痕》,读到对五哥哥的描写,他们不禁开怀大笑,浮想联翩,想起他们可笑的同学,他们纯真的童年。我告诉他们,他们可以写,我们也可以写,而且我们知道了怎么写,在引领中达到其目的。学生的作品,用别人的模式,以我手写我心,在模仿中进步创新。
五、树立典型,增强信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作文“临帖”和“写生”,学生进步很明显。学生当中的作文不乏有文质俱美的佳作。这可作为更多学生阅读、评判、体味的样板。他们在交流中获得启示,批改讲评中不断进步,获得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增强自己写作获得成功的快乐,提高写作的兴趣。习作中难免有眼高手低的学生,要通过引领学习,取长补短,增强学生写好作文的自信心。
经过这学期的实践,我感觉到,只有努力寻找读与写的最佳契合点,把读与写有效地结合起来,学生才会不断地从阅读中汲取养料,作文意识才会不断加强,写作才会由被动到主动,由“怕写”到“乐写”。我觉得改革阅读教学,读写相结合,这才是作文教学的根本出路,更是提高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我将在教学中继续探索,找到更好的切合点,让阅读为写作架设桥梁,相信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