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产学研一体化实训基地的建设研究

2016-05-18 17:27刘珺
江苏教育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实训基地产学研

刘珺

摘要:本文以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环境艺术系与校办企业“南京建筑材料测试中心”合作为例,阐述了深度的校企合作,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了校企双方人才的交流与成长,带动了产、学、研之间的联动发展。为探索互利共赢、长效合作的深度校企合作方式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校办企业;实训基地;产学研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2C-0054-03

?鄢本文系第二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职校建设产学研一体化实训基地的实践研究——以南京高职校环境检测实训基地建设为例”(项目编号:ZYB91)成果之一。

构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1],校企合作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线。[2]从学校环境专业校企合作情况来看,目前南京高等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停留在以学校为主的合作模式上,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的层次比较浅。本文从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运作模式等方面分析,如何带动产、学、研之间的联动发展,进行校企间的深度合作。[3]

一、问题分析合作现状

南京高职校“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一直以来与开办在学校中的校办企业“南京建筑材料测试中心”在学生实习就业方面有着良好的合作,然而笔者通过合作体验、与校、企双方负责人及专业学生访谈发现目前的合作,尚存在以下问题。

对企业来说,随着企业业务的扩展与检测技术的发展,对先进的环境检测设备及先进的检测技术非常的渴望,而这对于中小型的校办企业来说一次性投入较大且难以留住高技术人才,缺乏对大型检测仪器的管理和使用经验,企业心有余而力不足,从而影响了企业发展壮大。而目前合作中企业主要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机会,学校对企业需求大于企业对学校的需求,企业非常希望在先进检测技术以及仪器设备的购置、使用、管理等方面开展合作。

对教师来说,学校近年来博士、硕士的引进,改变了以往职业院校专业研究与科研服务能力弱的情况,对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较为熟悉。但由于缺乏实验硬件条件与项目实践的机会,一方面,未发挥出教师的技术优势,另一方面,单纯的理论教学脱离实践,难以适应市场所需。

对学生来说,由于“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是学校新兴专业,缺乏实验实训场地与实验设备,缺乏接触实际工程的机会,影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就业对口率低,人才培养模式急需改革。

为实现校企双方最大效能的发挥与需求的满足,充分发挥校办企业设置在校中的地理优势与资源优势,双方开展了以共建“产学研一体化”实训基地为模式的深度合作。

二、学校统筹下的实训基地交叉建设模式

“产学研一体化实训基地”在功能定位上需同时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与教学、课题研究需求,整个实训基地由位于校办企业的“环境监测工作室”(占地250平方)、位于环境艺术系系部的“环境监测实验室”(占地120平方)、位于学校“创客体验中心”的环境监测创业体验室(10平方)三部分组成,建设经费主要来源为国家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新能源实训基地项目。

由于专业教师对实验室功能及仪器设备的使用较为熟悉,但缺乏工程建设经验,而企业对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大型检测仪器的技术性能参数把握不准,但工程建设经验丰富。对此,采用优势互补的交叉建设模式进行建设(如图1所示)。即在学校统筹下,环艺系部派出由硕博士专业教师组成的“技术服务团队”,与企业派出的具有多年工程实践经验工程师组成的“项目建设团队”,共同开展实训基地的建设。“技术服务团队”发挥专业技术优势,负责实训基地各室的功能设计;对仪器设备的技术参数进行把关,在保证教学所需的基础上,确保仪器设备达到检测行业较高水平,为企业申请国家级检测资质提供了保障;并帮助培训企业实验员进行仪器的操作及管理。“项目建设团队”发挥工程建设优势,主要负责场地的基建、采购、验收等工作,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三、实训基地“立体化”运作模式

实训基地建成后,校企双方签署合作协议,从教学、科研、就业等多个维度展开合作。

(一)双元师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双方在实训基地建成的基础上共同商讨,对原有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重点对实验实训课程的开设进行了改革。共同制作了微课、网络课程等信息化课程资源,制定了“4+1”螺旋上升式实验实训模式,即基础实验、综合实训、教学性企业顶岗实习、毕业设计+顶岗实习为一体的模式。

在该模式中,基础实验、综合实训、毕业设计在位于环艺系“环境监测实验室”进行;教学性企业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在校办企业“环境监测工作室”中进行。每次实验由一名专业教师与一名企业技术人员的双元结构共同搭配授课,专业教师侧重于实验原理、操作规范方面的讲授,企业技术人员侧重于检测技术、实践应用等方面的讲授,“4+1”螺旋上升式实验实训模式的实施,使得学生实验操作、动手实践的机会大大增加,并能直接或间接地获取实践经验,逐步培养了学生职业技能,实现技能的递进学习。

校企双方通过共同授课解决了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的矛盾,真正实现双主体育人。来自校、企的授课教师之间,也通过授课互相学习,促进了双方人员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

(二)项目合作,实现互利互惠

专业教师以建成的实训基地为科技服务平台,与企业共同开展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合作,在项目合作中,实现互利互惠。

实训基地的建成为校办企业业务扩展提供了硬件条件,但缺乏相应的检测技术,对此由学校派出一名博士生、两名研究生、一名高级工程师组成技术服务团队,帮助校办企业进行项目开发、技术培训,从原来仅有室内空气5项指标的检测扩展水质指标、微生物指标的检测等,帮助培训3名实验员开展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大型检测仪器的操作,提升了企业的技术水平,为企业业务扩展提供了技术支持。endprint

学生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环境监测工作室”中积极开展科技创新项目,完成“净水机滤芯效能比较”“塑料袋中重金属迁移规律”等科技创新项目的研究,专业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同时,专业教师,依托工作室开展专业研究,发表《趋磁细菌处理含铜、锌离子废水的应用研究》等专业论文4篇,而企业又作为科研成果的直接受益者,实现产、学、研的相互促进。

“项目式合作”方式的开展,改善了以往校企合作内容主要集中在实习就业领域,职业学校对企业的需求高于企业对职业学校的需求,合作意愿一头热的情况,激发了企业参与教学的热情,也为教师、学生进行专业研究与学习提供了实践的平台,进而在互利互惠中实现了长效合作。

(三)“留-推-创”三管齐下,保障就业

“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宗旨,在合作中尝试从留、推、创几个方面促进学生充分就业:

“留”——企业人员通过在学校授课过程中,发掘并培养所需的人才,留为企业员工,目前校办企业“环境检测”室检测员工全部从我校“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学生中挑选留下,大大减少了员工培养周期,企业的人力培训成本也大为降低;“推”——以校办企业作为面向行业的窗口,向行业中各企业积极推荐毕业实习生,以点带面,扩大学生就业途径,也增加了专业师生与行业企业的交流,扩大了专业在行业中的知名度,学生就业对口率从三年前的不到50%增加到现在的95%以上;“创”——校企双方利用实训基地中的“环境监测创业体验中心”为学生开展创业政策、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咨询,鼓励学生创业,由教师带领学生将创意智慧和思维运用到创业实践,促进学生主动就业,目前已有1名学生通过创业体验中心申请到创业免息贷款10万元,而创业项目又成为教学案例,充实课堂教学,创业及就业中的难题又成为教师科研课题,促使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5]。

四、成效与反思

教师在产学研一体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作过程中不仅成为企业和生产实践的指导者和学习者,更成为服务者;企业、行业也不仅是学习的场所更是服务的场所。[4]在这过程中教师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合作意识、市场意识,形成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能力,并将这种能力转化为教学能力,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接触前沿的内容,通过解决企业和社会的实际问题更好的接触社会[5],对就业、创业有很大的帮助。

企业在合作中得到了仪器、设备尤其是技术的支持,成为教师科研项目及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直接受益者,大大激发了合作热情。

可以看出,在保障双方利益、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下,通过共建实训基地,进行深度合作,实现了产、学、研三者的联动发展。随着合作的深入也发现,由于校企互用实验室,场地、仪器设备得到高效利用的同时,实验室管理、在企学生的管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参与企业科技服务与保障正常的教学教育之间,在时间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将从机制保障方面做研究,提高专业教师、企业人员参与教学、科研等合作的积极性、确保实训基地的长效运行。

参考文献:

[1]张俊玲.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案例评述[J].职教论坛2013(3).

[2]马树超.校企合作: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线[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

[3]刘安华陈德清邱远.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科技服务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

[4]王建新.高职院校“教学-科研-创业”一站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产品造型专业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4(3).

[5]邱旭光.以服务为导向的创业型高职发展路径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6).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训基地产学研
基于“政产学研资服”一体化平台的设计图书馆建设与服务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基于产学研三位一体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苏浙沪三省(市)产学研合作研究
制药技术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会计实践教学调研报告
中俄联合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实施策略与路径研究
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区域分布和地理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