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科技突破中的“及时跟进”现象研究*
——以诺贝尔科学奖为例

2016-05-17 03:34刘益东王彦雨
关键词:诺贝尔奖

刘益东,王彦雨,高 璐

(中国科学院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 100190)



重大科技突破中的“及时跟进”现象研究*
——以诺贝尔科学奖为例

刘益东,王彦雨,高璐

(中国科学院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100190)

摘要:“自主原创”和“跟进他人”,何者才是重大科技突破的取胜之道?很多人会选择前者.笔者认为重大原创成果由源头性原创与接续性原创组成,通过对1960-2012年间346位诺贝尔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的获奖成果进行统计分析,其结论是:其中140人占总获奖人数的40.5%的科学家是通过及时跟进他人工作而获得诺贝尔奖的,他们的工作就是接续性原创工作,也就是说,通过及时跟进他人工作也可以做出世界级的重大科技突破.对菲尔兹奖的统计分析表明在数学领域也存在类似现象.这一发现对开展科技创新和重大科技突破具有重要意义,使得前沿文献分析和前沿学者的及时甄别有可能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及时跟进;源头性原创;接续性原创;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前沿学者

0引言

如何实现重大科技突破是学术界关心的大事,科技创新与突破有没有方法和规律可循是STS(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研究的一个主题.人们通常认为,重大科技突破往往是原始创新,自然开始于“自主原创”,科技史上的许多案例也的确如此,但是这不是全部情况,笔者通过对1960-2012年间346位诺贝尔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的获奖成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意想不到的结论:其中140人占总获奖人数的40.5%的科学家是通过及时跟进他人工作而获得诺贝尔奖的,也就是说,通过及时跟进他人工作也可以做出世界级的重大科技突破.对菲尔兹奖的统计分析表明在数学领域也存在类似现象.我们认为重大原创成果往往由源头性原创与接续性原创组成,因及时跟进研究而获得诺奖的工作属于接续性原创工作.文章包括三部分:1)对1960-2012年间346位诺贝尔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的获奖成果进行统计分析;2)对菲尔兹奖的统计分析;3)案例分析.最后是结论和建议.[1]

1对1960-2012年间346位诺贝尔科学奖成果的统计分析

我们把重大科技突破性成果的启动方案分为“自主原创”与“及时跟进”两种情况,前者自不待言,“及时跟进”则是指对刚出现的新研究、新的问题、理论、概念、方法、材料、仪器、学科等做出敏锐判断,抢占先机,做出及时跟进,或合作完成重大突破,或独自后来居上实现重大突破,及时跟进也包括基于或借鉴他人重大成果进行二次突破. “及时跟进”需要有较强的时限性,要及时捕捉稍纵即逝的学术机会,当然,时间长短不能衡量“及时”与否,及时捕捉学术机会、抢占先机才是衡量及时跟进的主要判据. “及时跟进”因跟进的对象不同而存在不同的类型,如:问题、现象研究的及时跟进,概念、理论的及时跟进,方法、仪器、的及时跟进,研究方向、研究领域的及时跟进等.及时跟进能够做出重大突破是因为实现重大突破往往不是一蹴而就,需要突破一系列关键环节,需要经历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加入的及时跟进者都有机会最后完成重大突破.例如,一项重大突破从开始到完成有5个关键环节要突破,凡是完成或合作完成突破第2到第5个关键环节的创造性工作就称之为及时跟进,以区别那些在重大突破完成之后进行完善、改进、推广的跟进性工作.

下面以1960-2012年间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为例,[2]对这一历史时期中属于“通过及时跟进而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进行统计、分类、分析,从而对“及时跟进”在重大科学突破中的作用进行评估.判断是否为及时跟进的判据和方法是根据发表的论文及其引用分析、获诺贝尔奖的感言、接受采访、回忆录以及对获奖者的研究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1.1诺贝尔科学奖中“及时跟进”与“自主原创”数量对比(1960-2012)

文中所说的诺贝尔科学奖包括诺贝尔化学、物理学、生理学或医学奖,不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和诺贝尔和平奖.1960-2012年间,一共有346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其中属于及时跟进的获奖人数为140人,约占总获奖人数的40.5%,自主原创的人数为206,约占总获奖人数的59.5 %.如表1所示:

表1 1960-2012年间诺贝尔奖中属于及时

由此可知,及时跟进作为一种做出重大突破的方式是普遍存在的,并非以前人们想当然地认为重大突破主要依靠原始创新.

1.2诺贝尔科学奖中的“及时跟进”类型分析(1960-2012)

我们将诺贝尔科学奖中的“及时跟进”现象分为以下7类:对科学概念、理论的及时跟进(A);对科学方法的及时跟进(B);对科学技术问题的及时跟进(C);对新科学现象的及时跟进(D);对新科研仪器与工具的及时跟进(E);对新研究领域的及时跟进(F);对新材料、资料的及时跟进(G).根据统计分析,1960-2012年间,诺贝尔奖中的不同类型的“及时跟进”数量为:A为35,B为27,C为23,D为28,E为4,F为17,G为8,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1960-2012年间诺贝尔奖中不同

由表2可以看出,A、B、C以及D在所有“及时跟进”现象中占据的数量多,特别是A所占比例最大,说明及时发现并跟进新科学理论或新概念非常重要,是捕捉学术机会做出重大突破的有效方式.另外,F也非常重要,及时跟进新的、有前途的研究领域,在学术前沿发现可研究的新问题,实现突破性进展.

1.3诺贝尔科学奖中“及时跟进”所占比例的变化(1960-2012)

科技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和进步性,不同历史时期,“及时跟进”的情况会有所不同,从不同时间段中“及时跟进”与该时间段内获奖总人数之间的比率来看,(我们将特定时间段获得诺贝尔奖的总人数计为H,将此时间段内属于及时跟进的人数计为I,两者之比视为J):①1960-1969(时间段1):共57人获奖(H1为57),属于及时跟进为21人(I1为21),约占36.8%(J1);②1970-1979(时间段2):共65人获奖(H2为65),属于及时跟进为25人(I2为25),约占38.5%(J2);③1980-1989(时间段3):共66人获奖(H3为66),属于及时跟进为21人(I3为21),约占31.8%(J3);④1990-1999(时间段4):共60人获奖(H4为60),属于及时跟进为24人(I4为24),约占40%(J4);⑤2000-2012(时间段5):共98人获奖(H5为98),属于及时跟进为49人(I5为42),约占50%(J5).具体如图1所示:

可以看出,1960-2012年间,在各个时间段中(包括时间段1~5),属于及时跟进的诺贝尔奖获奖者人数所占总获奖人数的比例(J)均超过30%(J>30%),且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日趋上升的态势(时间段3除外),且在2000-2012年这一时间段中,比例甚至达到了50%.虽然目前仍难以得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时跟进”所占比例逐渐增大”这一结论,但“及时跟进”是诺贝尔奖获奖中一个典型现象,且在近二三十年来呈比例增大的趋势,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甚至达到了50%,这说明在当代,“及时跟进”是实现重大突破的重要手段.从重大突破包括一系列关键环节来看,随着科技发展,重大突破涉及的因素日益复杂,包括的关键环节日益增多,在其间加入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所以“及时跟进”的比例会有所增加.

图11960-2012年间诺贝尔奖中不同时间段及时

跟进人数与特定时间段中获奖总人数的比例

Fig.1 Statistics according to the time periods

2诺贝尔奖中的“同年同题获奖”与“及时跟进同年获奖”现象

在诺贝尔奖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即在同一年将奖项颁给取得了相同(或相似)研究成果的几个科学家,我们称之为“同年同题获奖”现象.经统计,1960-2012年间获得诺贝尔化学、物理、生理或医学奖总人数为346人,在这些获奖人中,约有265人属于“同年同题获奖”,约占总数的76.6%,可见,“同年同题获奖”代表着近二十年来诺贝尔获奖的典型特征.在“同年同题获奖”中,约有51人属于“及时跟进同年获奖人”(即在同年同类型的几个获奖人中,存在某获奖人通过及时跟进另一获奖人成果而同年获奖现象),约占“同年同题获奖”总数(265人)的19.2%,约占获得诺贝尔奖总人数的14.7%,如表3所示.1960-2012年间,诺贝尔化学奖中有16人属于“及时跟进同年获奖”情况,诺贝尔物理学奖中有13人属于此类情形,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有22人属于此种情形.

表3 1960-2012年间诺奖“及时跟进同年获奖”现象

从类型上看,“及时跟进同年获奖”可分为以下3种情况:1)非合作型及时跟进:即发现了其他同年获奖人的研究成果的重要意义和学术机会,及时跟进独立研究并做出突破;2)主动合作型及时跟进:即当发现他人研究成果的意义和机会,便主动寻求与他人合作,或加入他人的研究团队,或邀请他人加入到自己的研究课题,并合作完成重大突破;3)被动合作型及时跟进:即跟进性研究缘于他人的影响(如导师)或邀请,并通过与之合作,获得重大突破,具体见表4.

“及时跟进同年获奖”现象,说明了科学家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特别是就前沿科学难题进行交流与互动的重要性.在科学前沿,不同的科学家可能会有相同的研究兴趣,当他们能够就新信息、新方法、新材料进行有效互动时,便可能会碰撞出思想火花,而攻克单靠个人所无法解决的难题.

表4 “同年同题获奖”中“跟进同年获奖”

3菲尔兹数学奖中的“及时跟进”现象分析

相比物理、化学等学科,数学研究具有其特殊性,即数学领域中的难题往往比较公开,人人皆知.这些难题中是某一数学家所提出的猜想,或是长久以来天才数学家们所一直期待解决的难题.由于这些猜想或难题非常难以证明或解决,因此往往是经过了一个较长时期(可达十几年或数十年)以后,由某一天才数学家解决,显然这种共同研究解决同一难题,不能用时间长短来衡量是否为“及时跟进”,我们用如上所述的捕捉学术机会、抢占先机来衡量及时跟进,对1970-2010年间获得菲尔兹数学奖进行分析表明共39人获得了菲尔兹奖,[3]而属于“及时跟进”类型的为11人,约占28.2%,其中:1)“对数学问题(主要是数学猜想)的及时跟进”为5例;2)“对方法的及时跟进”为2例;3)“对理论的及时跟进”为2例;4)“对研究领域的及时跟进”为1例;5)“对科学概念的及时跟进”为2例.统计表明,数学领域中属于“及时跟进”的案例集中表现为“对科学问题(特别是数学猜想)的及时跟进”,即某一数学家提出了某一数学猜想,另一数学家对之进行及时跟进并加以证明:有的是自己独立完成,如1998获奖的孔采维尼(Maxim Lvovich Kontsevich);有的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通过跟踪新近出现的成果,将难题余下部分全部证明完毕,如1998年获奖的博切尔兹(R.E.Borcherds)、1978年获奖的皮埃尔·德林(Pierre Deligne);或是针对某一猜想,不同年代的数学家连续努力,如郞兰兹纲领的提出以及因此而获奖的洛朗·拉佛阁和吴宝珠.[4]

4诺贝尔科学奖中通过“及时跟进”获得重大突破的案例

4.1案例1: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发现及马丁·查尔菲(Martin Chalfie)和钱永健的及时跟进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下村脩、马丁·查尔菲、钱永健,三人因发现及改造了绿色荧光蛋白(GFP)而获奖.其中,马丁·查尔菲、钱永健的获奖,充分体现了及时跟进新科学现象及他人的研究成果这一研究模式的有效性,他们的工作是接续性原创,下村脩的工作是源头性原创,如图2所示.

图2 GPF的发现和及时跟进路线

1961年,下村脩(Osamu Shimomura)分离并纯化了水母中的发光蛋白水母素,并于1962年和约翰森(Frank H. Johnson)等在《细胞和比较生理学杂志》发表相关成果.在研究过程中,下村脩发现绿色荧光蛋白(GFP),并于1974年完成关键实验.但当时下村脩并没有认识到GFP的重要科学作用, GFP只是副产物.直到1987年,美国科学家道格拉斯·普莱舍(Douglas Prasher)才敏锐地意识到绿色荧光蛋白可以用来跟踪基因的表达和蛋白的定位.经过两年的努力,1992年普莱舍得到了这种蛋白的基因序列.但这时普莱舍因无法申请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经费而不得不停止了自己的研究工作.1989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马丁·查尔菲在一次学术会议中第一次知道了绿色荧光蛋白,他立即认识到可以将它应用于自己的线虫研究,“我首先想到将GFP置入线虫是在1989年4月25日的一个下午……那一天的发言者是保罗·布伦纳(Paul Brehm).他描述了水母或其他类似生物能够产生光这一现象,后来我认识到这一工作始于下村脩……他首先谈到了作为钙指示剂的水母,然后他谈到了一种对我来讲是全新的能够发光的蛋白,而且它能够使水母产生绿色而不是蓝色的光.我立即想到如何使GFP成为基因标志.我必须承认对于这次研讨会后面的内容我一点也没有关注,因为我太兴奋了.”[5]于是查尔菲与普莱舍取得联系,普莱舍将GFP克隆基因寄给查尔菲,后者很快完成了普莱舍所没有能够完成的最后一步,使线虫体内的神经元发出绿色荧光.1994年,查尔菲和普莱舍在《科学》杂上合作发表了论文,证明了绿荧光蛋白可以在细菌和线虫中表达并可以发出荧光,GFP可以作为发光的遗传标签.

1994年,钱永键开始设法改造绿色荧光蛋白,他通过研究发现荧光蛋有一个最主要的发光基因,如果将这一基因进行改造,荧光蛋白的发光特性可以发生变化.根据这一思路,钱永健最终得到了各种颜色的荧光蛋白,并发明了能随周期环境变化而变色的荧光蛋白.查尔菲评价钱永健“真正将绿色荧光蛋白变成了一个有用的工具”.

4.2案例2:泡利中微子假说及物理学界的及时跟进

1931年春,泡利在国际核物理会议上提出,β衰变过程中能量守恒定律依然正确,能量亏损的原因是因为中子在衰变过程中变成了质子、电子和一种质量小的中性粒子,正是这种小质量粒子将能量带走了,泡利预言这种小质量粒子就是中微子.自20世纪80年代,学界就如何发现、确认泡利所预言的中微子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共有6位科学家因为在中微子研究方面的成果而赢得诺奖,包括1988年的利昂·莱德曼(Leon Lederman)、梅尔文·施瓦茨(Melvin Schwartz)、杰克·斯坦伯格(Jack Steinberger),1995年的弗雷德里克·莱因斯(Frederick Reines),2002年的雷蒙德·戴维斯(Raymond Davis)和小柴昌俊(Masatoshi Koshiba),他们属于接续性原创,泡利的中微子假说是源头性原创,因为诺贝尔奖一般不授予纯理论研究,所以泡利没有因为中微子假说获诺奖.具体如图3所示.

图3 中微子假说及其探测的及时跟进路线

虽然泡利的中微子假说逐渐被人们接受,但问题是如何观测中微子.1941年,王淦昌完成题为《关于探测中微子的一个建议》(A suggestion on the detection of Neutrino)的论文,“王淦昌论文的关键点在于把普通的 β 衰变末态的三体问题变为 K 俘获中的二体问题,这就使中微子的探测有了实际的可能”.[6]1942年美国物理学家艾伦(R.Davis)对王淦昌方案进行试验,非常初步地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直到1952年,艾伦与罗德巴克合作并第一次成功地完成了实验,同年,戴维斯(Raymond Davis)也实现了王淦昌的建议,并最终证明中微子不是几个而是一个.以上工作主要是通过电子俘获试验来证实中微子的存在,那么如何测量中微子与质子相互作用并直接探测中微子. 1956年,美国物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莱因斯针对这一难题,选用氢核(质子)作靶核,在20世纪50年代首次成功地观察到电子反中微子.[7]在解释当时为什么研究这一课题时,他谈道:“观察到中微子在自由态下与物质相互作用对于解释β衰变是如此重要,以致于人们将中微子视为一个真正的实体.尽管这是一种普遍的看法,但是中微子在自由态下非常难以检测到,以至于人们将之描述为‘难以捕获的幽灵’.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探测中微子的原因.”[8]1995年,莱因斯与发现轻子的美国物理学家马丁·珀尔分享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2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利昂·莱德曼、施瓦茨和斯坦博格开启了用加速器来产生中微子的新路径.他们利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加速器,通过快介子衰变实验,用质子束打击铍靶以产生p介子束流(p介子在飞行中衰变为m子,同时放出一个中微子),“进一步证实中微子至少有两种”,[9]一种是电子中微子;另一种是m子中微子.由于这一重大成就,他们获得了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此后,考恩(C.L.Cowan)和莱因斯(F. Reines)领导的小组第一次通过实验直接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而雷蒙德·戴维斯和小柴昌俊的工作则进一步证实了太阳中微子的存在.20世纪50年代,戴维斯在南达科他州约1.46千米以下的霍姆斯塔克金矿,建立了一个10万加仑容量的全氯乙烯的容器来探测中微子,[10]并通过30年的连续观察探测到约2000个中微子.小柴昌俊则于1978年在东京大学的神冈研究所,“提议在一座地下1000 米的废旧矿井中加注 3000吨水,设计出了新的天体观测镜.”[11]并探测到了1987年2月23日在大麦哲伦星云中爆发的那颗超新星所释放出的中微子,这是人类第一次观测到太阳以外的宇宙中微子.2002年,雷蒙德·戴维斯和小柴昌俊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4.3案例3:理查兹、阿斯顿对索迪同位素理论的及时跟进

英国著名化学家索迪(Frederick Soddy)于1910年提出了同位素假说,并于1913年发现放射性元素的位移规律,或称同位素假说.同位素假说为放射化学、核物理学这两门新学科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

为验证同位素假说,美国化学家西奥多·威廉·理查兹系统研究了普通铅及由铀蜕变生成的铀、铅(206Pb)及其化合物的许多理化性质,又收集了来自铀、钍等不同放射源蜕变生成的铅(206Pb,208Pb),分别测定其原子量.此外,理查兹还对来自地球不同地区的铜、钡、钠和氯等元素的原子量进行了精确的研究,并比较了地球上及不同陨石中铁、镍、钴的原子量,验证了同位素假说和位移规则的准确性.1914年,理查兹获诺贝尔化学奖.受同位素假说的启发,1919年英国化学家弗朗西斯·威廉·阿斯顿(Francis William Aston)研制了质谱仪,“参照当时光谱分析的原理,设计出一个包括离子源、速度选择器和收集器三部分组成的可用于分析同位素并测量其质量及丰度的新仪器.”[12]借助这一仪器,阿斯顿鉴别出至少212种天然同位素.通过对大量同位素的研究,他阐述了“整数法则”,即:除了氢以外的所有元素,其原子质量都是氢原子质量的整数倍.阿斯顿被授予1922年诺贝尔化学奖.

5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统计和案例分析发现“及时跟进”也能够完成重大突破,做出世界一流科研成果,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改变了长期以来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只有自主原创才能做出世界一流成果的成见,丰富了人们常说的“诺贝尔科学奖的评奖原则是原创和产生重大影响”这一观点.我们注意到重大原创成果往往包括若干个关键环节需要突破,只有这些环节都突破了,一个完整的重大原创成果才完成,因此突破其中任何一个关键环节的工作都是原创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原创性工作,“及时跟进同年获诺奖”的成果就是这样的工作,所以我们认为重大原创性成果由若干个原创性成果组成,其中突破第一个关键环节的成果可以称之为“源头性原创成果”或“开启性原创成果”,其后关键环节的突破则可称之为“接续性原创成果”,这样,诺贝尔科学奖奖励的仍然都是原创性成果.当然,有的重大原创成果就一个关键环节,也就只能获得一次诺奖.我们的统计分析和案例研究表明,及时跟进而获奖的成果就是“接续性原创成果”.或者说,对原创的理解有层次性,及时跟进也可以理解为在亚层次上的原创.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述的及时跟进与现在人们常说的跟随研究是不同的,前者是重大原创成果的组成部分,后者则是重大原创成果之后的一系列跟随研究,如果用库恩所说的科学革命与常规科学来类比,及时跟进的研究是科学革命的一部分,跟随研究则是常规科学的一部分.本文有三项主要结论:

1)对1960-2012年间346位诺贝尔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的获奖成果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其中140人占总获奖人数的40.5%的科学家是通过及时跟进他人工作而获得诺贝尔奖的.

2)1960-2012年间346获诺奖科学家中有265人属于“同年同题获奖”,约占总数的76.6%,其中有51人属于“及时跟进同年获奖人”占“同年同题获奖”总数(265人)的19.2%,约占获得诺贝尔奖总人数的14.7%.

3)对1970-2010年间获得菲尔兹数学奖进行分析表明共39人获得了菲尔兹奖,而属于“及时跟进”类型的为11人,约占28.2%.

本研究至少具有五点重要意义,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一是对于活跃在前沿的学者而言,不仅要继续专注自主钻研,而且同样要及时了解同行和跨学科领域的其他学者的工作,敏锐捕捉学术机会是学术竞胜的重要法宝,对已经有人开始探索但是还有重要环节有待突破的前沿研究要敢于及时跟进;二是对于情报文献(尤其是竞争情报)研究者和科学技术学(STS)研究者而言,可以通过对科学前沿地图的分析和前沿分析(置顶分析、突破分析、扩展分析[13],发现值得及时跟进的新成果、新动向,总结做出重大突破性成果的规律和模式,帮助学者从事前沿探索工作;三是对于基金会等各种资助机构来说,不要轻视跟进性工作,一些及时跟进同样可以做出世界级的重大突破;四是对于政策制定者和智库而言,应该充分重视建立健全文献情报数据库和应用体系,重视文献情报研究方法的探索与创新,鼓励跨学科交流与合作;五是在教学和传帮带过程中应该鼓励大学生和研究生既要重视培养自主原创能力,也要培养甄别学术机会与及时跟进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益东, 王彦雨, 高璐. 重大科技突破中的“及时跟进”现象研究[R]. 2013.

[2] http://www.nobelprize.org/[EB/OL].

[3] http://www.mathunion.org/activities/[EB/OL].

[5] Martin Chalfie. GFP: Lighting Up life.p153-154[OL].http://159.226.251.230/videoplayer/chalfie_lecture.pdfich_u_r_i=8002cd47d5ba0f19d5401dafa1a96020&ich_s_t_a_r_t=0&ich_e_n_d=0&ich_k_e_y=1545108907752363592468&ich_t_y_p_e=1&ich_d_i_s_k_i_d=3&ich_u_n_i_t=1.

[6] 凌瑞良. 王淦昌的“中微子探测建议”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J]. 物理与工程,2006(6):52-53.

[7] 顾以藩. τ轻子的发现和电子反中微子的首次观察——1995年诺贝尔物理奖介绍[J]. 物理,1996(3):129-133.

[8] Frederick Reines. The Neutrino: From Poltergeist To Particle.p203[OL]http://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physics/laureates/1995/reines-lecture.pdf.

[9]初明林. 1988年度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J]. 物理教学,1989(7):30.

[10]余家驹. 探究中微子的第一人:雷蒙德·戴维斯[J]. 世界科学,2006(11):47-48

[11]杨艳艳. 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小柴昌俊[J]. 日本学刊,2003(1):153-155.

[12]张昌芳,刘家福. 质谱仪的发明者阿斯顿[J]. 物理,2005(9):687.

[13]刘益东.试论科商学院、科商智库、科技与商业研究与科商思想家[J].未来与发展,2015(8):2-9.

[责任编辑黄祖宾]

[责任校对苏琴]

Research on the Following-up phenomenon in the breakthrough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A case study of Nobel Prize

LIU Yi-dong, WANG Yan-yu, GAO Lu

(TheInstitutefortheHistoryofNaturalScienc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190,China)

Abstract:The research started from the question of which kind of research could lead to great breakthrough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hether the independent, original research or the following-up research. While the common answer would be the original. The paper argued the original research which were significa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consisted of fountain original research and successive original research, Through the statistic of 346 Noble Prize from 1960-2012, including Physics, Chemistry, Physiology and Medicine, we concluded that 140 awarders won Nobel through following- up research which accounted for 40.5%.Their work were successive original research, which means following-up the frontier could product world-class breakthroughs. The statistics on Fields Medal showed the same phenomenon in mathematics. The discovery of this paper will promote the understanding of great breakthrough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guide the related policies, also the analysis of the frontier literatures and the distinguish of frontier scholars will contribute more in the building of future research environment.

Key Words:Following-up research;Fountain original research;Successive original research;Nobel Prize; Fields Metal; Frontier scholar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62(2016)01-0011-07

作者简介:刘益东(1961-),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科技战略、人才战略、STS、科技史;王彦雨(1982-),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STS、科技战略.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规划战略局资助的“科技发展规律研究”课题的部分成果.

收稿日期:2015-11-19.

猜你喜欢
诺贝尔奖
搞笑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知多少
看诺贝尔奖,悟科学精神
诺贝尔奖证书:每一张都美得独一无二
搞笑诺贝尔奖不是真的在搞笑
诺贝尔奖的由来
诺贝尔奖大杂烩
诺贝尔奖得主PK五年级小学生,你看好谁
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
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