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康艺之 何世泉
发达地区小微企业融资困境调研及对策研究
——以广州市白云区为例
文/康艺之 何世泉
摘要:本研究对广州市白云小微企业的专项调研表明,发达地区小微企业融资依然存在专营性金融机构不足、金融机构存贷比偏低、小微企业风控难度大、信用担保体系薄弱、社会诚信体系缺乏等融资困难,导致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少、融资难度大。亟待政府不断完善金融政策与投资环境、金融机构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与产品、小微企业不断改进自我素质与风控能力等对策措施的实施。
关键词:发达地区;小微企业;融资困境
长久以来,小微企业作为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主体,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国家和地方金融体系尚不健全,小微企业发展依然受到融资难、流动资金不足的制约。因此,本研究以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小微企业为调研对象,通过对该区小微企业融资难现状及其原因的分析,提出适用于改善发达地区小微企业融资难状况的对策建议,为促进同类地区小微企业突破资金瓶颈提供经验借鉴。
(一)白云区小微企业现状及资金特点
广州市白云区以北部民科园、南部东旺批发市场为核心,已汇聚了上千家小微企业,形成了汽配、服饰、电器、皮革制品、化工医药、建材和食品等多业并举的局面。其中,专业批发与零售类企业占据了小微企业总数的70%以上。该类企业资金运行具有额度小、需求急、周转快的特点,一般信贷需求在100万元左右,主要用于材料采购等。但因其多为租用村社物业,缺乏担保抵押物品,故周转资金多以民间借贷为主[1],通过大、中型金融机构借贷获得资金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而通过股权类筹资的企业更为罕见。
(二)白云区小微企业融资难表现及其原因
1.专营性金融机构不足,企业融资渠道少
目前,白云区提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专营性金融机构较少,企业融资渠道严重不足。2014年,白云区共有各类金融机构物理网点328家,但仅民泰银行等民间小型金融机构服务于户均贷款额低于100万元以下的用户,其户均贷款额为70万元/户。而其他大型商业银行如中信银行户均贷款额超过2000万元,建行户均贷款余额达973万元等,均非专营性小微金融服务机构。因专营性金融机构不足,小微企业往往转向小额贷款公司等民间借贷。除贷款利息外,企业还需要支付贷款保证金、担保费、中介费等费用,综合融资成本高达20%。高企的利息不仅成为融资企业的沉重负担,也使得民间借贷风险不断累积。
2.金融机构存贷比偏低,资金供给量不足
2014年年末,白云区全区各类金融机构贷款余额724.48亿,但区内贷款余额仅为382.58亿,平均存贷比仅为34.50%,大量银行资金外流。留存资金份额中的大型商业银行贷款主要流向了南航集团、省机场集团等区内大型企业。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来源则只能集中在小额贷款公司和部分小型银行。但因小贷公司和小型银行自身资金来源本不充裕,均无力为小微企业展开持续性支持。
3.小微企业风控难度大,银行偏好“保大放小”
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大、成本高、监督难,导致其向商业银行贷款难[2]。白云区小微企业多从事批发零售业,项目较小、企业发展前景满不确定,在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因其多以租用村社物业起步,抵押物缺乏,银行风控难度加大,造成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融资持谨慎态度,信贷“保大放小”做法成为必然,企业更加难以获得大型商业银行支持。且大型商业银行贷前审查等各环节耗时较多、程序复杂,往往难以满足小微企业的快速资金需求,对企业支持效果并不明显。同时,因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普遍存在“贷小、贷分散”的特点,信贷成本高居不下,导致金融机构业务员不愿意拓展该类业务。
4.信用担保体系薄弱,金融机构认同度低
白云区小微企业因缺乏担保抵押物品,银行认可程度低,在短期资金紧张时期,往往需要借助小贷公司和担保机构,因此,担保类、投资类机构的质量高低已成为白云区小微企业能否获得融资的重要标准。然而,2014年,白云区内注册登记的4家担保公司中有2家已经破产,2家已经基本没有任何业务,预将退出市场。此外,当地虽有4家股权投资公司,但是愿意支持本地小微企业创业的并不多,社会性担保发展良莠不齐。区政府曾尝试建立中小微企业融资风险补偿基金,但因种种原因计划搁浅,政策性担保尚未启动。
5.社会诚信体系缺乏,企业违约风险加大
受信息不对称、打击力度不足、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因素影响,小微企业融资尚未建立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企业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屡禁不止。一旦发生逃账,提供小微金融服务的银行信贷资产往往损失严重。加之近年广东乃至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外需疲弱、内需不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导致白云区小微企业经营成本不断上升,企业普遍表现出比以往更加缺钱,企业老板跑路、民间高利贷等问题陆续浮出水面,违约风险不断加大。
(一)政府:完善金融政策与担保体系,搭建金融服务平台,营造社会诚信氛围
1.推进政府资源注入,增加小微金融供给
一是积极提供政策支持,出台民间资本投资各类小微金融机构的具体规定和鼓励政策,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小微金融机构,真正增加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供给。二是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小微金融机构发展小微信贷服务,减少“扶强”现象。三是取消现行政策中对小微银行的歧视性规定,适当扩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差异化财税激励政策的覆盖范围,对小额贷款公司、典当企业和融资租赁公司等机构开展的小微金融服务给予相应的财税政策激励,努力增加小微金融供给。四是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优惠政策,出台一揽子激励措施, 鼓励引导小微企业在国内主板、创业板、新三板”以及境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3]。
2.加强担保机制建设,减少小微信贷风险
一是加强政策性担保机制建设。构建小微企业风险补偿基金,并以建设“小微企业风险补偿基金”为试点,构建政策性担保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助力区内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二是推进政银企深化合作。借鉴河北、安徽、山东、湖北、福建、广东韶关等地开展中小企业风险补偿基金的成功经验,由财政出资设立小微企业贷款基金,引入合作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放大资金规模,支持拟扶持的产业企业,为一定资产规模以下的小微金融机构提供担保融资。实现通过政府增信,撬动银行资金,减少小微信贷风险。
3.完善公共服务平台,简化企业信贷程序
一是不断简化小微企业贷款法定程序,为企业和银行牵线搭桥,减少小微企业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无处融资”、“无力融资”现象。二是完善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小微企业信用在线征集、披露、使用、监管,完善小微企业信用信息交换与共享机制,建设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服务与管理系统,形成实时动态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为商业银行授信决策和风险管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参考。
4.改造社会舆论环境,营造诚信融资氛围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诚信氛围。注重发挥地方政府自身协调与控制职能,积极做好日常的金融宣传工作,引导小微企业科学融资、按时还款,营造投融资的良好诚信氛围。二是加大执法力度。协助金融机构清收不良贷款,严厉打击各类恶意拖欠、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维护良好的社会信用秩序,最大限度的维护银行的合法权益。
(二)金融机构:明确小微企业金融需求,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与产品
1.创新小微金融产品,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一是积极创新小微金融产品。根据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特点,及其在还贷、续贷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积极创新符合地方特色的金融产品,减少过桥贷等问题,在保证盈利水平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小微企业特色需要。二是不断建立专业团队,开设专项资金服务,为小微企业提供个性化、差别化的金融服务。三是积极推进投融资对接。结合白云区产业特点,引进和发展专业批发市场产业链贷款服务项目,促进白云区小微企业与银行对接。
2.加强小微服务考核,激励金融服务供给
一是加大金融机构小微金融服务考核力度。逐步建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评级制度,将该评级纳入地方金融机构绩效评价体系,同时作为小微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制定小微金融服务优惠政策。对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评级好的金融机构,在市场准入、再贷款、再贴现、支付结算以及征信管理等方面给予倾斜,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为当地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切实促进区内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满足率、覆盖率和服务满意率的提升。
3.完善小微金融服务,推进银企合作共建
一是建立专业团队,引导银企共建利益联结机制。共同筹划和培育、培训小微企业,帮助其获得现代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知识,助其搞好生产经营、助其推广产品等,引导其讲诚信。二是简化和完善小微金融服务程序。银行要建立针对小微企业需求的信贷机构分支,简化各种程序,降低门槛[4]。在保证资金风险在可承受范围内向小微企业伸出援手,引导小微企业科学筹划融资。三是严格风险控制。进一步完善贷后检查,全力做好事前防范、事中运作,提高银行信贷资产的有效转化率,
(三)小微企业:不断改进自我素质与风控能力,提升资信水平
1.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对融资进行科学策划
一是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小微企业要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水平和规范财务管理制度,为申请信贷提供客观有效的财务数据。二是科学制定融资计划。在制定科学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客观预测融资规模、合理制定融资计划、减少盲目融资行为,最大限度地高效率利用有限资金,规避各方风险。
2.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提升企业融资能力
小微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应积极向行业龙头企业和优势企业靠拢,提升产业集中度,推动企业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发展,减少小微企业在成长中面临的效益滑坡、资产负债率高、高额财务费用等经营风险,提升小微企业整体运营能力和风控能力。
3.强化企业诚实守信理念,提升小微企业信用
企业应注意自身的诚信质量,力求符合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标准。要树立诚信为本的意识,恪守信用,不断提高自身资信状况,塑造企业信用形象和信用品牌,提高融资效果。
参考文献:
[1]于泓.构建小微企业融资金融体系,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J].经营与管理,2015 (12):20-21.
[2]茹莉.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的新选择[J].经济纵横,2014(10):88-89.
[3]任晞.创新金融服务,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J].政策瞭望,2014(8):41-43.
[4]黄亚盛,田晓非,刘楠等.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J].中国物价,2014(9):55-56.
(作者单位:康艺之 广东白云学院 财经学院;何世泉 广州白云民泰村镇银行)
基金项目:本文是广东白云学院校级创新项目“广州小微金融服务进社区调查报告”(201510822016)的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