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祖文 陈礼锋
摘要: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学生由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探索性学习,师生共同构建起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和谐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人。高中语文学科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语文研究性学习,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渗透于语文学科的每一个环节。
关键词:高中语文;实施;研究性学习;探索
一、高中语文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必然性
(一)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处于青少年期的中学生,他们正经历着人生的重大变化,身心日益发展成熟,其思维内容和形式也随之急剧地发展、变化,其总的趋势是,向辩证思维、创造性思维发展。
1.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
思维活动中,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是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发展。前者的发展为后者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后者的发展可以促进前者进一步发展。青少年时期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使他们学会全面地、动态地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使他们能够超越日常经验的狭隘思维,去把握客观现实的本质和内在的规律性联系。青少年辩证思维的发展,为他们从事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智力条件。
2.思维品质的发展
在一般情况下,高中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批判性比初中生发展充分,他们开始克服思维中简单、偏激的不良倾向。在观察或分析问题时,他们不肯轻信和盲从,喜欢探讨和挖掘事物表面现象的根本原因;在提出或争论某一观点时,他们不会无根据地固执己见,而寻求具有一定说服力的逻辑论证;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不时会冒出创造性的火花。这显然有助于他们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其综合素质。
3.创造性思维同再生性思维同步发展
虽然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基本上是属于再生性思维,但是,中学生再生性思维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有较明显的发展。无疑,这有助于学生发展捕捉问题、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中学生情感、意志发展的特点
青少年意气风发,在热烈的情感后面,有一股勃勃的活力在暗自增长,它支持理想的发展,激励思想的追求,引导理智攀登艰险,克服困难。在理智和情感的作用下,在学校教育引导下,青少年对自己理想和追求的事业,往往不仅决心大,信心足,而且还能较自觉地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控制,不断克服来自内外的困难,持之以恒,坚持到底。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意志行为往往靠情感来推动,情感是意志行为不可缺少的条件。青少年情感、意志的发展,为智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能量,非常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二、高中语文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一)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自主实践性原则。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勤于实践;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关注与人类生存、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自主性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是参谋、顾问,是参与者、合作者、指导者,课题的选择、课题的实施,直至课题结题,教师应是参谋不代谋,指导不指令,到位不越位。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同时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应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可能。
2.问题探究性原则。研究性学习主要围绕着问题(或专题、主题)的提出、探究和解决来组织学习活动,“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载体。因此,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不宜由教师指定某个材料让学生理解、记忆,而应引导、归纳、呈现一些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问题最好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自己得出结论。
3.过程体验性原则。“研究”不是目的,只是完成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一种重要手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不可能要求所有学生的研究成果都达到发明、创新的标准,每个学生都成为发明家、学者。事实上,绝大多数学生的研究成果都显得非常稚嫩,有的只是重复已有的结论而已,个别的甚至连结果都没有,但这并不怕,只要学生经历了科学研究的过程,获得了亲身体验,了解了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探究和创新意识,培养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学会了与人沟通和合作,强化了社会责任感,这就达到了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4.开放综合性原则。在研究性学习开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碰到多种多样的问题和困难,教师要随时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但切忌将学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的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
(二)学习模式
第一种,在教学中穿插设置专题研究课。一般是在单元前后,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内容选题进行。有时亦可利用学生语文学习中的兴奋点、空白点进行扩展性专题研究。
其方法步骤是:(1)师生商定研究目标、课题范围。(2)由学生自主设定研究具体课题和目标,并拟定研究计划方案。(3)学生自行组织课题研究小组,确定小组实施方案。(4)教师评审个人或小组研究实施方案。评审时要注意其科学与否,可行与否,选题新颖与否,并提出修改建议。(5)个人或小组独立实施,教师参与、合作,并作方法指导。实施每个步骤都要有记录。(6)成果展示和交流,成果可以是论文,调查报告等,书面的、录音带、光盘等。如“怎样解读近体诗的格律”课题成果可制成录音带、光盘等。交流可以是宣讲、答辩、演示、展览等。(7)研究总结和评价,个人小组总结基础上,全班总结评价。评价既重结果,更重过程。既考虑成果质量,更看重学生参与的质量,评一评诗外功夫。
第二种,在教学中专门设置研究课。如研究性写作(主要是小论文写作)、研究性阅读等。
研究性写作是一种融写作与研究于一体的综合实践活动,它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写作,议论文是对已有的观点,再认识的过程,而研究性写作是学习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求证的过程。研究性写作据学生心智发展特点,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一般分为课内和课外两个阶段。课内研究性写作以课文为对象,配合阅读教学每个单元写一至二篇,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写作技巧、语言特色及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和研究,然后引导学生选定专题,查阅有关资料,独立完成研究性作文。
研究性写作一般学习论文写作基本知识、论文选题、材料收集、立论拟提纲、写作和包装要有精品意识与论文交流等环节。
研究性阅读以对读物的确切理解为基础,但透彻了解读物并非它的目的,它的目的是通过收集资料、整理观点、分析研究从而提出新的观点,建立新的思想。它既可以就一篇文章或一本读物中的材料加以分析归纳而提出新的见解,也可以就几篇文章或几本读物中有关材料加以综合概括,而有新的发现;它既可以对读物中的内容作出新的阐发,也可以对读物的观点、材料质疑、否定和批判。研究性阅读,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第三种,全面渗透学科教学。在语文学习中全面渗透研究性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中,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至关重要,高中语文教师的任务十分艰巨。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还有诸多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需要我们在行动中探索,在探索中行动,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研究性学习点燃了高中生智慧的火花,也为高中语文课改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愿这些贴近生活,重在实践的研究性学习方法,对于培养高中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具有重要作用,并以此促进高中生的学习成绩与教师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霍益萍.研究式学习试验与探索[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