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新红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每一单元的最后,都会安排一个“练习”的教学内容,这是苏教版教材与其他版本教材最大的不同。教师只有深入解读教材内容,将功夫花在“练习”之外,才能真正发挥“练习”的教学功能。
一、寻找生活实际的落脚点
“练习”教材中,无论是低年级的“学用字词句”,中年级的“处处留心”,还是高年级的“语文与生活”,都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在教学时,很有必要分析一下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关系,寻找两者的结合点,让课堂教学生活化有个落脚点。
1.走进生活,开展语文实践
有些教材内容就是学生的生活,那就将学生带进现实生活的情境中,让学生在自然的生活环境中进行语文学习。如学校绿化调查与建议,就可根据教材要求,给学生人手一张调查表(也可小组合作),走进校园的绿树红花之间,去观察、去统计、去思考、去提出建议。学生在调查的过程中不仅掌握统计的方法,更唤醒了关注校园的主人翁意识。
2.还原生活,掌握语言规律
有些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关联,但是同一内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又不完全相同。比如四年级要求学生画出学校到自家的线路图,并用语言阐述具体的走法。这个练习有一定的难度,不仅要正确表述行走的方向与线路,还要寻找到路线与周边建筑之间的空间关系。对于这样的教学内容,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还原生活,掌握基本的方法。具体可以带领学生结合现实生活,选择大家都知道的路名、知名建筑、生活小区等,设计一条学生能够理解的路线,帮助学生弄懂方向,找到关键地点(拐弯口、典型建筑等),用语言阐述具体走法,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画图解说。
3.巧用资源,弥补认知所缺
因为教材要兼顾各地学生的需要,难免会出现与本地学生生活脱节的教学内容,比如六年级下册练习2中的认识农具。在城市学校,此内容不仅是学生,就是教师的生活中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这时候,就需要借助间接经验来弥补学生生活的不足。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问问家里的长辈,有乡下亲朋的可以亲自去看看农具的样子,或者请对方拍个照片来,有些博物馆有这方面展出的,可以去参观一下。当然,教师直接提供相关资料图片或视频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学生亲自参与挖掘身边资源的学习活动更有意义,也更有利于学生形成具象认识,印象会更加深刻。
二、落实语感培养的训练点
为了借助练习教材,训练学生在实践中迁移运用语言的能力,必须落实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能力与表达能力的训练点,使教学更加有的放矢。
1.借助阅读材料,提高语言感悟能力
练习中常常出现文学经典片段的赏读,可引导学生在经典阅读中学会赏析感悟语言之妙。比如课例中“众人被刘姥姥逗得哈哈大笑的情节”(出自《红楼梦》),这段语言描写了各种人物的“笑态”,并通过这种种笑,将黛玉的柔弱、宝玉的恃宠、贾母的纵惯等刻画得活灵活现。教学时,这位教师不仅引导学生领悟通过笑的姿态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还抓住两个“喷”(史湘云的“喷饭”,薛姨妈的“喷茶”)、两个“笑疼了肚子”(黛玉“伏在桌上哎哟”和惜春“让奶娘揉一揉肠子”)来领略古典文学语言之精妙,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2.利用语言资源,体悟地域文化特点
各个练习教材中,还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语言资源,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体悟不同的地域文化特点。如六年级上册练习4中的“俗语”,在教学时除了积累教材中所提供的几个俗语,更要引导学生体悟——俗语来自于广大人民群众中间,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反映了地区的民俗风情,这样的语言通俗易懂,活泼生动,细细品味有一定的意蕴。因此,教师可以事先收集一些本地俗语,让学生用方言读一读并说说理解,还可以将课堂延伸至课外,挖掘家庭资源,收集来自不同地区的俗语进行交流(本班新市民学生居多,来自五湖四海的家庭,让学习资源更为丰富)。
3.注重迁移运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时,我们可以结合教材例子,引导学生仿写、续写。如五年级上册练习1《风儿在哪儿》的教学,先引导学生朗读诗歌,弄懂诗歌的结构,发现诗歌其他的句子都是一样的,只有其中一句不同,引导学生领悟到“树梢轻轻地摆动”“湖面泛起了碧波”。这两句虽然没有写到风,但是却形象地写出了因风而起的独特景象。再启发学生想象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风吹过时能看见的画面,将学生的视角迁移到自己的生活中,如“红旗在空中招展”“池塘荡起了涟漪”“柳枝飞舞着长发”……仿照教材中诗歌的结构写下来,就成了诗歌语言。
可以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将看到的图景变成一个个活生生的画面,再转变成文字记录下来。如一年级上册练习5,教材提供了一幅黑白图。在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看图,将图中描绘的景物名称如“树叶”“蚂蚁”“青草”“小河”写在田字格里,这样,学生的眼里就有了物。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给图中的景物涂上颜色,这样,学生的眼里就有了色彩斑斓的春天。接着,引导学生看图,想一想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编个有趣的故事。这样,学生就会将图中的景物联系起来去想象,在学生的心里,就生成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最后,把故事讲给大家听,表达就水到渠成了。
三、创设沟通交流的现场感
在针对“练习”中“口语交际”的教学时,需要创设各种不同的、有真实意义的、可以让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现场。
1.让课堂成为真实的交际现场
学生首先得学会与同学、老师交往,所以课堂本身就是学生学习、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真实现场。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班集体这一交往场所,开展“口语交际”学习活动。比如一年级上册第一次口语交际“自我介绍”,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实际,组织全班同学开展“自我介绍”。首先,教师先提出自我介绍的总体要求,比如讲清自己的姓名、年龄、上的是哪所幼儿园、学了哪些本领,如果愿意还可以展示一个自己拿手的本领。接着,同桌的小朋友之间先自我介绍,教师此时应引导学生,因为教室里大家都要交流,介绍的同学说话声音要轻一点,让同桌听见就可以了,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表示对对方的尊重。然后,还可以让学生走下座位,主动跟自己还不认识的小朋友进行自我介绍,认识更多的新朋友。最后,还可以请自告奋勇的同学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自我介绍,这时候教师就需要鼓励学生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大胆表达了。多层面的“自我介绍”,让学生敞开心扉,融入班集体,迈出了“口语交际”的第一步。
2.变现实生活为沟通交际的课堂
学生待人接物、与人沟通的能力有时需要在特殊的情境中习得,比如“打电话”,是打电话一方与听电话的另一方之间点对点的交流,这就需要教师创设这样的情境去培养学生相关的沟通能力。就以“打电话”为例,教师可以将教学现场设定为学生的家里,通过“我给老师打电话”或者“老师给我打电话”的形式,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学会打电话与接电话的基本礼节,学会礼貌用语“请问你找谁”“老师您好”“老师再见”等;学会倾听并收集交流信息,比如“老师让我明天穿校服”“老师让我妈妈打电话给他”等;学会将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比如“我想问老师一个问题”“我今天在学校有点不开心”;等等。当然,为了让“打电话”的语用价值最优化,教师事先得设计好通话的内容,好让学生沟通有内容,交流时就有话可讲。
3.将课堂变成虚拟的社会现场
有的口语交际内容需要与社会现场接轨,为了更有现场感,可以将课堂改造成“模拟现场”。比如三年级上册练习5的“小小展销会”,可以将教室(甚至操场)变成展销现场,组织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一小组一个展销专题。比如文具用品展区、阅读书籍展区、玩具工艺品展区等等,每个小组成员自己分工,有的负责介绍展品,有的负责招揽顾客,有的负责销售,有的负责收钱,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作为顾客的同学,在参观展区、信息咨询、购买商品时,也要做到礼貌文明。教师可以即时记录下学生的现场表现,作为活动后进行总结评价的依据。
练习教材,虽然既不是指向阅读教学,也不指向习作教学,但是却涵盖了“听说读写”,具备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语用价值。作为一线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该教材的语用功能,将功夫花在“练习”之外,为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服务。?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