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金
[关键词]新中国,经济建设,苏联模式,历史逻辑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6)07-0054-07
一、教学思路
1949年以后,中国经济建设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人教版教材关于本节课陈述了基本史实,但是潜在问题很多,为什么新中国成立不久即能进行“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为何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为什么走向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历史的发展必然有其逻辑性。教材下节课的标题“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已经点明了曲折发展的体制问题和政策取向。那么,教学应揭示曲折发展的外在原因和内在逻辑,使学生理解这段历史,与后面要学习的改革开放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本设计教学对象是重点高中高一学生,他们有基础知识,求知欲强,教学应着重培养他们的历史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实现由史实到史识的升华。通过反思曲折发展的教训,提高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从1931年到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几乎摧毁了中国正在发展的民族工业,中国坚持抗战也几乎耗尽了国家财力。而后又历经四年国共内战,蒋介石政权退守台湾带走了国库中的黄金,因此,新中国成立时,国民经济全面崩溃、千疮百孔。首先要恢复经济的正常运行,比如稳定货币、稳定物价、恢复生产、恢复经济秩序,等等。在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之后,国家经济建设面临选择什么方式的问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第三、四两个自然段,回答:
问题:教材“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第三、四两个自然段中,经济建设的关键词是什么?
意图:从“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1953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不难发现“计划”是关键词。抓住这个词,引出计划经济的概念。
师: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叫计划经济,就是按照统一计划管理国家经济。这是相对市场经济的概念。市场经济是以市场需求为经济建设的动力,计划经济是以国家指令进行生产。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7年顺利完成,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当时有顺口溜称:“一五成就不寻常,自产铁轨出鞍钢。一汽长春解放牌,飞机南昌又沈阳。武汉大桥跨天堑,克拉玛依油不羊。铁路鹰下宝成等,三条公路通西藏。”
问题:这些工业项目需要大量资金投入,1953年国家刚刚恢复经济,哪来这么多资金启动工业建设?为什么这么快就能够完成这些项目?
意图:由此引出苏联援助与计划经济的实施。苏联援助是“一五”计划完成的重要条件,教材没有阐述。从“一五”计划开始,中国接受苏联援助,经济建设明确学习苏联模式。
师:比如汽车,旧中国没有汽车工业,由苏联援助中国建设第一个载重汽车厂,被列入“一五”计划苏联援建的首批重点工业项目。外交上实行“一边倒”,使中国获得苏联12亿卢布的低息贷款和技术援助。苏联为中国提供了全套的产品设计和图纸资料,并派遣一批有经验的专家来厂指导。“解放”牌汽车完全是苏联生产的吉斯150型汽车的翻版。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奠基,全国掀起支援长春汽车厂建设的热烈场面,从各地调来1万多人参加建设。为保障城市工业人口的吃饭问题,1954年我国对粮食、油料、棉布等实行凭票计划供应。1956年7月,我国第一批“解放”牌汽车试制成功。如此快速建成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工程,得益于计划经济体制,即以国家指令性计划来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式。因此,毛泽东曾明确指出:
我们要进行伟大的国家建设,我们面前的工作是艰苦的,我们的经验是不够的,因此,要认真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
师:这些图片是当时的宣传画,反映了学习苏联模式的社会动员。
问题:苏联经济建设的先进经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呢?请阅读教材第96页第一个自然段和倒数第二个自然段。
意图:斯大林模式在“二战”前已经形成,因为有苏联成功的经验,所以才提出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专题模块打乱了时序性,在这里用阅读的办法解决,一是让学生了解学习苏联是因为当时只看到苏联成功的一面,二是抓住苏联经验的主要特点是计划经济、单一公有制。
师:苏联的先进经验即斯大林构建的苏联模式,其基本特征是单一的公有制、以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一体制的推动下,苏联取得了巨大成就,迅速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家。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经济建设学习苏联模式,这是必然的。毛泽东在1954年曾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一五”计划完成后,我国不仅能够制造汽车、飞机、坦克、拖拉机,而且还有了鞍山、北满两个钢铁基地,武汉、包头钢铁基地在建设之中,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中有68个全部或部分建成投产。气势恢宏的经济建设成就在旧中国从来没有过,全国人民热情高涨,为同时进行的三大改造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问题:三大改造涉及哪些领域?改造的目标是什么?为什么在实行“一五”计划的同时开展三大改造?计划经济与公有制是什么关系?
意图:进一步认识苏联模式的特点,理解单一公有制与计划经济的关系,知道到1956年,中国经济体制已经完全苏联模式化。教师应充分解释三大改造为什么能在短短的3年时间内完成,进一步说明公有制与计划经济的关系。最后强调,两翼并举的成功出乎意料,这是出现大跃进的前奏。
师:三大改造涉及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领域。教材“历史纵横”中写道,经过土地改革后,“千千万万的农民获得了土地”,也就是说,土地归农民个人所有。从1953年开始要改造,动员农民加入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土地是农业生产的资本、主要生产资料,农业改造的目标是将土地归集体所有。手工业依靠手工生产,都是私人所有制,当时的日用产品很多是手工业生产,1953年的改造要求手工业者加入生产合作社,改变生产方式和所有制形式。工商业,教材上加了“资本主义”的前缀,资本主义就是私人所有制,1953年之前有没有公有制的工商业呢?有,极少。比如银行,新中国通过没收建立国有银行,不允许外国银行与国内私有银行存在。生产企业中一些大型企业也是通过没收转变为公有制,“一五”计划在建的企业无疑也是公有制企业。但总的来说,1953年之前,全国大量的轻工业工厂、大小商店,都是私人所有。原本是私有,通过公私合营进行改造,这个工作量相当大,因此中共中央最初设想,是要在10到15年或者更长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然而,实际上只花了3年时间就基本完成了。为什么这么快就完成了?因为原本私营企业就很薄弱,大多数私营工商业都是中小型的,没有构成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家控制了原料生产的情况下,私人企业经营也很困难。在改造中对私人资本又采取赎买方式,给定息,这样公私合营就比较顺利了。最重要的是,1954年宪法已经明确了中共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那么,将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改造成公有制,势在必然。当时普遍认为,只有建立公有制才能进入社会主义。按道理说,应该先实行所有制改造,再开展计划经济,苏联就是这样的步骤。但是,我国“一五”计划已经开始了计划经济,“一五”计划还没完成又开始了所有制改造,这叫“两翼并举”。为什么要同时进行?因为计划经济的基础是公有制,企业只有为公有制才能服从国家计划。
1956年底,以计划经济、单一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而且很顺利,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出人意料。毛泽东兴奋地说: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
——毛泽东1956年1月25日
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
于是,这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提出了“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目标。1958年中共八届二次全会又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怎么理解总路线?请看当时的宣传:
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它像一根红线,贯穿在总路线的各个方面。如果不要求高速度,当然没有什么多快好省的问题;那样,也就不需要鼓足干劲,也就无所谓力争上游了。因此可以说,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人民日报》1958年6月21日社论《力争高速度》
问题:“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是强调什么?多、快、好、省是否符合经济规律?
意图:分析总路线是为理解大跃进做铺垫。我国出现大跃进既是学习苏联模式的结果,也有其特定原因。最终让学生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是经济建设苏联模式化的极端。
师:“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如果夸大人的主观因素,就有可能忽视经济规律。多、快、好、省在建设中是否有普遍的可行性?比如造房子,如果考虑使用一百年,一百年都不过时,那么必须精心设计,材料不能以节约为标准,更不能图快。为什么要强调高速度呢?请看以下兩个材料:
材料1: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
——斯大林于1931年2月的讲话
材料2:建设速度问题,是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摆在我们面前的最重要的问题。我们的革命就是为了最迅速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经济本来很落后,我们的外部还有帝国主义,只有尽可能地加快建设,才能尽快地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刘少奇在中央委员会上的工作报告
问题:这两个材料在观念上有何相似?
师:二者都将经济建设的高速度赋予政治意义,看做是战胜资本主义的保证。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当时常说的话。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屡遭侵略;1949年以后,中国在政治上站立起来了,但经济上还是落后。因此,尽快使国家强大起来,不仅是领导人的愿望,也是相当普遍的民族心理。加上“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顺利完成,人们相信,只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动群众,没有不能实现的事。这是那个时期形成的一种特殊心态,大部分领导人都希望国家经济建设出现大的跃进。1957年11月,苏联把人造卫星送上天空,美国还没有做到。这似乎进一步证明了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毛泽东由此估计世界形势是“东风压倒西风”。当时苏联提出15年超过美国,于是毛泽东提出,中国在15年内赶上或超过英国。他的依据是什么?
我们现在生产力还很低,钢只有520万吨。过了第二个五年计划后,将有1200万吨。再过一个五年计划,钢产量可以到2200到2400万吨。到第四个五年计划完成时,就会有4000多万吨。我问过(英国共产党)波利特同志,再过1 5年英国的钢产量可以到多少?他说现在是2000万吨,再过15年顶多达到3000万吨。那么,再过15年,苏联超过美国,中国超过英国,那时候世界的面貌就会大大改变了。
——毛泽东1957年11月17日
在莫斯科接见留学生时的谈话
师:这个材料说明赶超英国的目标还不是凭空提出来的,对不对?但问题在于,对经济发展速度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变化。这年10月中共中央公布了《农业发展纲要》,对农业生产提出了过高的指标。10月、11月,《人民日报》为此两次发表社论,要求农业生产实现“大跃进”。
1958年的大跃进是从农业开始的。这年风调雨顺,早稻和小麦有望丰收,农民积极参加农田水利建设,为粮食增收创造条件。这本来是很好的形势,在鼓励跃进的氛围下,却出现了三个极端。首先是各地所报产量越来越高:
1958年6月,《人民日报》连续报道: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5亩小麦平均亩产2105斤,2亩9分地小麦试验田亩产达到了3530斤;湖北省谷城县小麦亩产4353斤。7月23日,农业部发表公告,夏收增产6996,小麦总量超过美国40多亿斤;《人民日报》配发社论说:“我们现在已经完全有把握可以说,我国粮食产量要增产多少,是能够由我国人民按照自己的需要来决定了。”
师:《人民日报》用通栏标题“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来报道山东寿张县亩产万斤粮食,于是这句话被广泛流传,将人的主观能动性夸大到荒谬的程度。实际上1958年粮食产量只比1957年增长了2.4%,但当时的统计数据是,粮产量比上年增长了一倍。这使领导人误以为农业问题解决了,现在要用农业促工业。也就是说,农业浮夸风愈演愈烈的同时,工业领域又将大炼钢铁推向高潮。
毛泽东对钢铁一直十分重视,他曾说:“一个粮食,一个钢铁,有了这两个东西就什么都好办了。”上述赶超英国的依据就是着眼于钢铁。1958年原定钢产量是610万吨,总路线提出后,把指标提高到850万吨。6月份,毛泽东又提出了钢产量能不能翻一番?于是,钢产量指标定在1070万吨。9月5日,《人民日报》在《全力保证钢铁生产》的社论中说:
生产1070吨钢,是我国人民当前一项头等重要的任务。我们必须为实现这个伟大任务,全力以赴,只能超额完成任务,而绝不能少一吨钢。……各部门、各地方都要把钢铁的生产和建设放在首要的地位。
一场大办钢铁的群众运动就这样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制定1070万吨指标时,离年终只有4个月时间,到8月底钢产量还只有400多万吨,正规钢铁企业开足马力也完不成600多万吨,于是,全国掀起建设小高炉的热潮,从城市到乡村,到处都是小高炉、小土炉,没有煤炭的地方就砍树烧木材,农民不懂也要炼钢。经过几个月的苦干、蛮干,年底冶金部宣布全国生产了1073万吨钢,其实合格的只有800万吨。
问题你们听说过“大跃进”中大炼钢铁的事吗?你们有什么看法?
意图:这个问题意在调节课堂节奏,给学生议论的时间。大炼钢铁给老一辈人留下深刻印象,可以要求学生回家问问爷爷奶奶,以加深对那段历史的认识。
师:1958年春的农田水利建设还引发了人民公社化运动。水利建设有时需要打破乡、县乃至省的界限,当时农民积极性很高,自备粮食和工具,无偿到外地开河挖渠,这些事迹经过宣传,使毛泽东等领导人异常兴奋,认为农业合作社的规模小,在生产组织上就会有诸多不便,妨碍生产力的提高。这年4月,中央发出小社并大社的意见,本来是要求有条件的地方考虑,但是,文件下发后,全国立即掀起并社热潮。各地合并后有的大社仍叫农业生产合作社,有的学习苏联改叫集体农庄,还有的叫共产主义公社。8月,毛泽东视察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看到人民公社的牌子,称赞说:人民公社名字好。新华社很快作了报道。而后,中共中央做出了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人民公社化运动全面铺开。
从谨慎地提出小社并大社的意见,到决议推行人民公社化,为什么指导思想变化这么快呢?请看材料:
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两个,一为大,二为公,叫大公社。人多,几千户,一万户,几万户地多,地大物博,综合经营,工农商学兵,农林牧副渔。农林牧副渔,农业合作社原来就有。工农商学兵,是人民公社才有的。这些就是大。大,这个东西可了不起,人多势众,办不到的事情就可以办到。公,就是比合作社更要社会主义,把资本主义的残余,比如自留地、自养牲口都可以逐步取消。
——毛泽东1958年8月在
北戴河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人民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许多地方的社员在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禽、树木等,都为公社所有。与苏联的集体农庄相比,都是单一公有制,统一生产,平均分配。农民被固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没有生产自主权。
问题:仔细观察这张宣传画,人民公社的未来都有什么?
意图:领导人构想中的人民公社就是共产主义小社会,每个公社都有自己的工业、农业、大学、中学、小学、托儿所、医院、商店、公共食堂、俱乐部、民兵,等等。这张宣传画典型地反映了当时对共产主义的幻想。
师:人民公社化运动后,实行平均主义原则,农业产量却大幅下降,原本勤劳朴实的农民,在这一体制面前变得懒散了。更可怕的后果是,高估产导致高征购,征购粮比1957年增长了40%,留给农民的口粮已经不能维持温饱。如山西省太谷县的杨家庄大队1958年总共打了80万斤粮食,秋天汇报时硬被报成180万斤,政府征购走了100万斤,还以为给农民留了80万斤,却不知连种子都没有了。毛泽东对浮夸风有所察觉,也说,报上吹的不能全信。但是,他仍肯定形势是好的,仍坚持认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方向是正确的。因此,1959年的庐山会议,将持正确意见的彭德怀等人打成反党集团,使经济的严重问题被掩盖下来,跃进在继续进行,高估产、高征购仍在进行。进入1960年,报纸仍在宣称“开门红”“大跃进年”,到6月份,各大城市和工业区粮食纷纷告急,政府不得不多次削减居民供应标准,农村普遍发生饥饿、疾病、逃荒及饿死人的现象,这就是教材中说的“1959至1961年最严重的经济困难”。至于困难到什么程度,建议同学们自己搜集资料了解“三年困难时期”。
面对困难,全党上下开始认真调查研究,纠正错误。1960年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极端做法,废止“大食堂”。1961年,中央通过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2年,中央召集七千人大会,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进行了初步总结,有限地纠正了一些“左”倾错误。之所以说“有限”,是因为虽停止了“大跃进”,但没有改变人民公社形式,单干被认为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在困难时期,人民始终同心同德地支持党和政府,社会秩序稳定,经济建设也有发展,如大庆油田,集中全国石油系统的人力物力搞大会战,在困难时期建成投产。困难时期的社会风气良好,雷锋就是这个时期树立的榜样。经过1962年到1965年的三年调整,经济基本恢复正常,但是,紧接着又发生了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文革”打乱了经济秩序,废除了规章制度,破坏了正常生产,使国家经济濒临崩溃。“文革”结束后,经济建设才走向正轨。为什么又发生这样大的曲折?为什么出现“停产闹革命”的现象?为什么“以阶级斗争为纲”取代了尽快实现工业化的梦想?这段历史比较复杂,希望以后你们继续关注。
回顾思考:1957年之前工业化基础的迅速发展,得益于计划经济体制,对不对?那么,之后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为什么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
教材解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運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
追问:什么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怎么理解“历史发展阶段”?为什么不尊重经济规律?
意图:给学生议论时间,重在最后一问,引向对计划经济的认识。
师经济条件决定了经济发展规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都是不尊重经济规律。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因为自1953年以来,至1978年以前,我国的经济运行模式,实行的都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体制的优点是能够实现某项建设的快速进行,比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和大庆油田,都是调集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效。计划经济也易于忽视经济规律,要求超越经济条件的快速发展,比如1070万吨钢的指标大大超越当时全国钢铁企业的生产能力,不可能完成。再想一想,为什么选择计划经济体制?这是苏联模式化的结果。尽管20世纪60年代中苏两党出现分歧,但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单一的公有制,始终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中国和苏联在那个时期都以此为原则。我国在1978年之后毅然改变经济模式,运用市场经济发展经济,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三、教学反思
从1953年开始的经济建设,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都没有脱离苏联模式。经济建设的苏联模式化是这段历史的内在逻辑。苏联是单一公有制,为改变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强制推行集体农庄,我们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也是为了改变所有制,实现公有制。苏联模式强调高速度,“大跃进”也是追求高速度。在那个时代,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与资本主义对立的经济特征就是,以公有制为基础实行计划经济。
学校历史教育与社会普及历史知识的区别,即在于关注历史现象背后的内在逻辑,揭示和认识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素质。以往的教学强调知识点,或仅仅服从教材的解释;单纯地罗列史实不能形成有效的逻辑思维,服从教材的解释往往会造成史实与史识之间逻辑关系的缺失。课程目标的实现、教学取向的定位和课堂教学的效果,首先取决于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内容要选取合适的史料,史论结合,使史实与史识之间紧密相扣,形成合理的逻辑关系。每件事的发生都有逻辑关系,每个历史阶段的发展走向也有逻辑关系。注意讲述每个事件发生的逻辑,最后总结整个历史阶段的内在逻辑,这也许就是“课魂”应有之意。
本文所引材料均出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三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不再另注,特此说明。
[责任编辑:王雅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