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策略探索

2016-05-14 11:04李宾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41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互联网

李宾

摘要:新时代下,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会受到互联网的很大影响,大学生的思想也同样会受到互联网的影响,“互联网+“时代既包含互联网的自由、个性化以及包容性的特点,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还能展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属性。本文首先讲述“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改革创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探讨应对这些挑战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1-0052-02

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就是互联网,这是大学生生活和生存的基础,对大学生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下,可以让大学生有更多的学习资源,能够开拓视野,不断拓展思想政治的教育模式,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必须引起广大教育者的重视。

一、“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

(一)打破界限,更强调联系性

在“互联网+”的时代中,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方式,比如教育时间、教育空间、教育人员等。采用无线互联网后,实现了教育人员、模式、地点的多样化,让人与人之间不再是单一的互动、而是形成了跨越身份界限的互动。

(二)将被动影响变为主动利用

互联网已经渐渐融入到社会的发展环境,对于大学生而言,互联网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互联网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的影响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互联网给政治思想教育增添了新的活力,使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把教育资源有效的利用起来,在利用的同时还能实现分享,获取更多的资源;还能使同学们在自我提升的方面获得更多的资源,学生们会通过网络了解到更广泛的知识。第二方面,网络信息发展十分发达,带来了很多人们不知道的东西,但同时也有负面影响,不良的信息会影响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从前的WEB1.0和2.0时代中,对教育产生的影响主要是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起引导作用、体验在对大学生教育方式的转变和行为举止上的影响[1]。

(三)方式革新推进理念更新

“互联网+”有效地利用自身的技术手段与工具层改变了大学政治思想的教育理念,这充分的展示了教育的创新手段,更重要的是从本质上改变了政治思想教育的创新,同时,这也提高了对教育者的要求。

二、“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注意的问题

在“互联网+与“政治思想教育”结合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矛盾,如何实现“互联网+”与政治思想教育高效结合,使二者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结果,是我们下面要研究的问题。

(一)贴近学生需求,增强用户粘度

现在各种社交网络都以五花八门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高校建立自己的社交网络的重点难点在于增加使用户的数量与老用户的活跃程度。建立平台的真正意义就是要让用户对此平台产生依赖的作用,否则搭建平台将毫无意义。对于平台的建设者来讲,一个受欢迎的平台要做到内含丰富的资源设施、有效解决学生的基本要求、高效的把学习和娱乐合二为一等[2]。

(二)注重线下交流

互联网改变了原始的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虽然在互联网的基础上人与人交流更方便,但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人与人交往的距离。互联网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的模式,但面对面的交流也是政治思想教育的关键。

(三)建设高水平的专业队伍

现在教育形式是互联网与教育密不可分的,这更要求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和政治思想人员的默契配合。比如,网站的开发技术、测试环节、运行模式、管理等方面都要由专业的技术人员来操作;而政治思想人员则需要负责完善网络平台的内容。不仅如此,还要设立网络辅导员、管理员的角色,让双方相互配合,才能搭建成优秀的学生工作团队。

三、“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构建“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调机制

(1)协商组织机构,要建立以下两支队伍,第一支队伍:党委为主要领导,党政共同管理、各职能部门与二级学院要各司其职。配合高效的政治思想教育网站的搭建、制定规程,开展网络资源共享、开发网络技术、发展网络的建设与管理;第二支队伍:搭建一支专业的、政治观念明确、有良好素质的队伍负责网络的开发、维护、信息发布等工作。(2)协调教育课程内容,提高教育的实际效益。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核心统领高校的网络[3]。还要加强大学生的遵纪守法好观念,安排心理课程等,培养完善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建立良好的网络环境,自觉设立“防火墙”。(3)协调教育发展,现在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相比,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既相互矛盾又相互关联。所以,要把握好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比例,实现线上线下有机结合,两者取其所长,补其所短,逐渐形成“互联网+”的政治思想的强强联手。

(二)构建“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监管机制

(1)在校园实施网络监管模式。在实施的前提要了解网络法规的组成,综合本校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监管体系。体系中不仅要包括网络的信息监控、设立违规处理的规章制度等,还要大力宣传,不断提升管理能力与管理制度。(2)对不良信息设立单独的部门进行操作,严格监督,对流入流出的信息源进行检测,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组建网络心理测试环节,通过测试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进行心理治疗,促进大学生心理环境的健康发展。(3)修建网络预警机构。通过大数据的分析与调查,定位舆论的地点、信息,在深入调查后采取及时提出应对措施,把隐患与危险扼杀在摇篮之中。

(三)构建“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机制

网络舆论毕竟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影响,还对高校与社会的稳定起着基础性作用。(1)高校要重视官网的建设,增强网络舆情的引入。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不动摇,弘扬科学发展观,学习先进文化,提倡良好社会风气、陶冶高尚情操等。(2)完善网络社团教育平台的搭建,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网络教育组织,提高学生文明上网、绿色上网的意识与行动。(3)加强互动平台的搭建,让辅导员和教师重点使用。辅导员带头建立QQ群,建立班级博客、安排心理测试、设立小游戏等项目,增强与学生的沟通性,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工作的效率。(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调教人育人。对学校的思想文化、行动文化、制度文化、非物质文化进行搭建。把校园文化和网络文化紧密结合,利用彼此的优势解决自己的不足,使教人育人模式大放异彩。

(四)构建“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

第一,加强党的领导,提供政治保证。学校要在如何培养有用的人的基础上加强“互联网+”的领导,为今后工作的发展提供保证。第二,组织搭建好网络教育管理队伍、技术开发队伍、自组管理队伍,保证技术和人才的支持。第三,构建平台建设,建设多种互联网平台,确保互联网阵地保障。第四,严格规范文明网络,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与网站的安全率,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文化网络环境。

“互联网+”时代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是一把双刃剑,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都需要认真思考,能够客观分析现状,充分认知“互联网+”时代的挑战,充分利用时代的发展脉搏。只有充分利用互联网,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让大学生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充分保证“互联网+”背景下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共青团中央学校部组编.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件选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杨丽艳,王琦.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06).

[3]王慧.我国“211工程”百所高校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调查与分析[J].图书与情报,2013,(05).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Strategi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Age of Internet Plus

LI Bin

(H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Huzhou,Zhejiang 313000,China)

Abstract:under the new era,greatly influences people's life and work will be affected by the Internet,the ideological influence can also be affected by the Internet,"Internet plus" era includes the freedom of the Internet,personalized and inclusive characteristics,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for integration,but also show the intrinsic attribute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first describes the new feature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ternet plus "era,and on this basis,the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reform and innovation,finally discusses the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se challenges.

Key words:Internet plus;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