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岩
【摘 要】伴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切实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众多高校当务之急,不仅可以有效地减缓当前大学生在社会上的就业压力,还可以为社会输送一批真正高端创新型人才。现如今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诸如创新素质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创业的相关实践活动等。高等院校应当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方面入手,结合这种新型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建立健全新型的该课程教学体系,为国家培育新型创新型人才。接下来本文将从培育方法策略入手展开分析论述。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前言:
社会高速发展,随着高等院校持续扩招和高等教育的逐步普及,诸多社会问题就伴随着大学生的数量的增加而出现,例如毕业生就业问题就是当下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而要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鼓励促进大学生创业并且给予一定优惠政策就是一个有效途径。而光鼓励并不能很好的解决该问题,各个高校应当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上下功夫,将理论性教学和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有机融合,构建完备的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体系,这样才能有效地充实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后备力量,为国家输送创新型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一、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就目前各大高校有关创新创业课程的设计安排来说,大多数以必修或者选修的模式归结到课程体系中,另外也不乏校内学生自主创建的有关创业创新的协会或者组织等,这些协会组织通常通过举办比赛等相关活动来培养在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再者,校外也有关专门的培训机构,设置了专门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教育。经过许多年的探索发现,国内已经初步形成了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并且有了一定的规模,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较好的平台。但是国内高校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好,有诸多不足之处,就像高校在这方面的教育主要还是集中在实际操作和技能的培训上,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却是忽视了当今社会相对重视的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育,这是许多高校在专业理论与技能培养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之间权衡的脱节之处,导致了诸多大学生只空有一套理论却不能实践运用的现状。近年来虽有些高校在实践环节也开始重视起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但是究其根本还是远远不够的,不没能取得较大的突破。高校一般都是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或者设置实践教学等来强化该能力的,并且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依旧还是实验、实习等老一套方法,课程时间设计也就在一两个学期,然而对于这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本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当贯穿大学期间才是。将这种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其它课程中,以达到随时随地都在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这才是有效的。更有利于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较为自然的获得这种能力。
二、构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相关策略
(一)构建完备的课程的体系
各个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一般来说对于创新课程要求不多,那么就应当从此处着手,设置一系列的必修或者是选修的创新创业课程,这只是初步的工作,后来的教育工作才是重点。学校在进行相关课程的教学活动时候,不可只仅仅停留在思想书本教育层面上,这样的话就会显得教学的刻意性和强烈的目的性,对于学生的学习吸收是没有明显帮助的。学校更应该将这种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中,依据不同性质的专业来开设相关课程,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做到有针对性的、自然地将这种能力传授给学生,学生在理解自己专业的基础上也能够较好的接收到这种能力的培养。这样做也还是不够的,要建立完备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必是少不了第二课堂,学校应当适时邀请一些名流专家或者事业成功者来校讲座,在理论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这些专家的经验教育更好的掌握这种能力。这类第二课堂教育应当融入到学生日常生活中,构成学校的教学体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构建以实践活动为载体的教育体系
学校应当积极开展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有关的活动,建立健全以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为主体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是实现学生该方面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之一。学校工会以及教务处、学生会等部门应当联合起来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例如创新大赛和创业大赛等。也可以在校内成立有关创新创业的学生组织社团等类似机构,时常进行定期的研讨交流和学科竞赛。例如成立校内创业培训机构,让有关老师来做指导顾问,一遍为学生授课一遍释疑解难。组织这些活动比单纯的课堂教育要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接收到这种能力,实践也相应的检验了学生的理论基础,为学生进入社会思维活动创新打下了优良的底子。再者学校可以加大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的宣传,将有关创新能力实践性的科研活动布置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创新型学科竞赛和科学研究,诸如职业规划大赛以及数学建模等,以期创建学校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为后期活动的开展打下基础。教师应当适时给予学生帮助以及鼓励学生申请专利发表论文,让整个校园弥漫开创新创业的学术氛围。这样才是培育大学生该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完备创新创业教学体系管理体制
一般来讲高校的教学机构和学生管理体制是相对独立的,那么这样就显然造成了大学生课堂学习到的内容与课下实践活动不对等的情况,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不能够做到系统的把握,对学生对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学校应当在教学和学生管理层面下功夫,将两者高效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得课堂理论学习和课下实践有效对接统一,这样的话,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在课下可以得到及时的实践,实现了学生的高效性学习。这就要求学校在结合课堂教学的前提下,为学生制定一套与课堂内容相关性较大的实践活动,这样就能让大学生真正的消化掉习得的知识。在这方面学校还应当聘请高水平指导老师,联合企业单位,为学生学习提供坚实的后盾。还应当注意的是,为了切实的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学校还需要创建学生能力档案,间歇性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必要评估,并且载入档案。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还能够让学校在教学评估中对该能力培养的有关教学活动进行有效整改提高。
结语
结合实际国情来看,要建设走在世界前列的创新型国家,就需要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型高端人才,而这类人才的产生就必须要依托学校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塑形,这种综合素质就包含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近年来,这种创新创业精神氛围也成为了评估一所高校水平的重要因素。高校更应当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国家输送真正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唐靖,姜彦福.创业能力的概念发展及实证检验[J]. 经济管理,2008,( 09) .
[2]韩孟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和实践[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 11)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