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智,育人以德

2016-05-14 12:32杨二兰
文教资料 2016年5期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尚德教育

杨二兰

摘 要: 中学历史课程在帮助中学生成为“社会上健全公民”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中学历史教师不能推卸“教书”与“育人”双重责任。可以通过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方式将“尚德”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使中学生在日常课堂中不断成长,树立科学而又充满人情味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学 “尚德”教育 进教材 进课堂 进头脑

教育部2011年《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道德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中学一线教育者必须将道德教育与知识融合,时时渗透于日常课堂,使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德”的熏陶,中学历史课程在“德”的培育上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一、“德”的概念及提倡“尚德”的原因

1.“德”的概念

“德”最早出现在殷墟甲骨文中,本初意义是指人的动作、行为等,后来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加强,“德”的含义逐渐引申为与德行有关的观念。在当今社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八个字正是对社会主义公民之“德”科学而完整的诠释。对于当今中学生而言,“德”的范围很广,包括对待学习和师长的态度,面对挫折和迷茫的思维方式,对自身社会责任感的定位,等等。“品学兼优”是我们对学生最高的期望,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注重“尚德”的教育要求。

2.提倡“尚德”的原因

“德才兼备”一直是历朝历代统治者对人才的最高要求,但自古亦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说,因此历史上常见“惟才是举”和“以德为主”两种用人思想和实践,“惟才是举”的典型代表如“不材之人为害胜于脏污者”(北宋·王安石)、“宁用操守平常的能吏,不用因循误事的清官”等;“以德为主”源远流长,典型代表有“为政必以德”(孔子)、“治以道德为上,行以仁义为本”(西汉·陆贾)、“取士之道,当以德行为先”(北宋·司马光)。这两种用人思想并非完全对立、非此即彼,且二者均有一套自圆其说的理论及成功事实,因此我国历史上的用人之道大多倡导“德才兼备,以德为主”。我们党从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是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1]。可见,越是强调经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的时代,越是要“尚德”。

一个中学生最终能否成才,中学阶段至关重要。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各方面都在形成期,接受信息途径多元化,但是抗压能力较弱、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足等很可能导致其迷茫不前。教师作为其引路人,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对其“德”的培养,使其能更好地面对挫折、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以正能量的眼光看待自己和社会的关系,等等,这是身为人师的责任。

“尚德”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中学历史在培养中学生“尚德”理念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二、中学历史在“尚德”教育中的地位

现代中学开设课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作为工具理性的课程,以经世致用为目的,直接体现功利需求,如数学、物理、化学等;一是作为价值理性的课程,以修养人格为目的,体现对人类社会的终极关怀,如政治、历史等。历史“博大精深,既宏观又微观地帮助人们了解过去,理解现代,懂得社会,认识自己,帮助人们树立科学而又充满人情味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

事实上,我们的历史教材中蕴含不胜枚举的可对学生进行“尚德”教育的素材,比如爱国类素材有“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的戚继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邓世昌等;敬业类素材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完璧归赵、苏武牧羊等;诚信类素材有商鞅“立木为信”、司马迁的“秉笔直书,不避灾祸”等;友善类素材有张骞通西域、玄奘西行天竺、郑和下西洋等;反面素材有日本历史教材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侵略历史的逃避、扭曲、粉饰等。只要教师认真抓住这些素材,适时加以引导,那么历史课程就会成为“尚德”教育最好的培育土壤。

除此之外,中学历史在中学生全面思维的培养中有重要地位。中学历史培养的思维包含了历史唯物主义、正反辩证思维、历史进步观、全球史观等。举例来说,一分为二地看待史实和历史人物不仅仅是对本学科的要求,还可以更好地培养中学生的价值观,使其在面临压力时看到暗含的机会,从而更好地化压力为动力,不断进步。

因此,中学历史课程在帮助中学生成为“社会上健全公民”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中学历史教师不能更不应逃避,推卸“教书”与“育人”的双重责任。

三、如何在历史课堂进行“尚德”教育

中学历史课堂是“尚德”最好的培育土壤,历史教师应从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三个方面进行努力,将“尚德”理念全面贯彻到中学生教育中。

1.进教材

毋庸讳言,当前中学历史教育存在一些弊病,其中之一便是历史教学的目标狭隘,仍或多或少地局限于以掌握历史知识为目的,忽视了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但是,我们认真研读发掘教材,仍旧可以充分对学生进行“尚德”教育。如鉴真六次东渡日本才得以成功所体现的坚韧品质、五四运动时期学生振臂高呼的爱国情怀、乔冠华得知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的大笑带来的民族自豪感,等等,从这些细节入手提升学生的品德层次。中学历史教师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应时刻牢记以教材为依托,引导学生认知、理解,直至内化为自身的品质。

2.进课堂

课堂是中学生接受教育的最主要场所,考虑到中学生这一教学主体的生理、身心特点,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尚德”教育应注意杜绝灌输式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完全以老师为中心,“不考虑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单方面强迫性向儿童灌输道德概念”,灌输的道德行为“只是被迫的行为,而非出于内部道德需要”[3]。21世纪是信息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更便捷、更多元,学生的知识面更宽,学生的胃口已从“饥饿型”转变成“温饱型”甚至“营养过剩型”,“喜欢历史却不喜欢历史课”成为中学历史教师无法回避的现实,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开展课题讨论、听取讲座、组织辩论、参观学习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举例来说,讲解八年级上册《收复新疆》时,一段“左宗棠抬棺出征”的视频无疑让学生印象深刻,一个忠诚的爱国者为维护国家统一视死如归的精神感染了在座每一个中学生。此种例子不胜枚举,重点是教师要重视日常的积累,抓住课堂机会,以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尚德”意识。

教师在授课时应该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材施教出自《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程颐:“子游能养而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才之高下而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简单说来,因材施教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性格爱好、家庭背景、学习情况、脾气秉性等实际情况加以引导和培育,这是一个知易行难的课题,更是值得我们花一辈子的精力去领悟、思考的课题,总的来说,因材施教要求每个教师不仅具有仁爱之心,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更要求教师具有“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舍得花一辈子去备一堂课,因为我们的责任心有多大,学生的人生舞台就有多大。

3.进头脑

历史教学的起点和归宿点都指向人——历史上的人和课堂上的学生[4]。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曾说:教育要培养一代人的精神,必先使历史进驻个人,使个人在历史汲取养分。因此让“尚德”进头脑是中学历史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课堂上的传授目标是通过对史实的讲解,转化为中学生的日常行为,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5]。

一个人“德”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中学阶段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日常授课中“润物细无声”的熏陶将成为中学生一生的精神财富。在一个个鲜明的历史人物中,中学生不断接触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并在长期践行中转化为自身行为从而逐渐成长。在思维培养上,教师可以在日常课堂上鼓励学生通过批评、自我批评的方式,充分利用当前信息时代的特点,引导学生对国内外信息进行点评等,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观和辩证史观,借此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国家、社会对个人行为的要求,并通过自己影响周围的社会关系人,最终成为社会上的健全公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作为历史教师,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把“德”贯彻到中学历史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仅具备丰厚的学识,更具有不断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需求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2]聂幼犁,任世江.建设务实有效的21世纪的中学历史课程——著名教学研究专家聂幼犁先生访谈录[J].历史教学,2003,1:20-26.

[3]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虞云国.历史教学中的价值观、历史观与史料史实[J].历史教学问题,2011,2:21-27.

[5]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9-10(01).

猜你喜欢
中学历史教学尚德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尚德学校的德育工作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尚德机构2018财年Q2净收入4.818亿元,净亏损2.718亿元
画家要做修身尚德的人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影响名师成长的威胁性刺激及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启示
环境史与中学历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