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地区社区、学校成人教育资源整合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016-05-14 12:10郝玲
文教资料 2016年5期
关键词:可行性必要性

郝玲

摘 要: 如何保证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及各种资源之间的整合等问题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昆山地区实际情况入手,阐明区域中社区、学校成人教育资源整合开发的必要性,并用翔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剖析整合开发的可行性,为具体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 昆山社区学校 成人教育资源 整合开发 必要性 可行性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社区、学校作为公民终身学习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平台和渠道,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职责。苏南地区因其文化、经济发展迅速,故社区教育起步早、基础厚、发展快、特色鲜明,现已建立了多层次、多类型、多模式的社区教育组织管理的体制与机制及一大批国家和市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和示范街道;有着许多创新性的实践探索,呈现出区域性、全方位、整体化推进的前所未有的好态势,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和优质的教育资源。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发展成人教育教育的基础,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整合、优化社区内、学校内的一切教育资源,是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保障。昆山作为苏南地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作为全国百强县之首,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化社区方面更要起着示范引领和促进作用。

一、对成人教育资源整合与开发重要性的认识

(一)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

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建立在社会秩序井然的基础之上的,教育资源整合好,可以帮助人们形成积极的价值观、态度和道德,提高人们的素质和文化水平,培养人们的社会角色,最终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使人们在有秩序的社会中享受到最大限度的自由。

(二)经济和人们自身发展的需要

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为昆山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的同时,也引起了区域产业结构、行业结构、技术结构等多方面的变化。新的模式对人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学习和接受教育再度成为成人们的内在需要,且终身学习成为一种趋势。要顺利学习,必须有足够的教育资源做支撑,所以加强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必须成为一种趋势。

(三)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社区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有其自身特征,首先它是一种全员的、全程的教育,没有特定的、稳定的教育对象,也没有特定的教育内容,其次它包含了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知识与技能。所以,没有哪一种类型的教育或哪一个独立的教育机构(比如学校成人教育机构)能单独承担社区教育的任务,需要强强联合,需要整合教育资源,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共享资源,共同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现有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四)学校成人教育定位需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学校和社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明朗、越密切,良好的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可以实现双赢。学校教育的职业技能培养目标如何更好地与区域产业结构吻合,以求持续发展,需要社区的大力支持、帮助、建议、监督和评价。

二、苏南地区社区、学校成人教育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一)宏观方面

1.经济转型的“三、五、七”瞬息万变现象。

“三、五、七”现象是指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每隔三年更新换代;现代社会的各种公司平均寿命为五年;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类的知识总量每隔七年翻番。苏南昆山地区目前正处在这瞬息万变的经济转型时期,需要更多复合型高技能人才,需要一个更具质量和效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予以支撑,故此需要鼓励社会力量尤其是社区力量更多地参与进来。

2.人口比例倒挂和人口老龄化问题。

据2014年昆山统计年鉴,2013年底苏南重镇—昆山办居住证人口约125.53万,原户籍人口75.2926万,是原来常住人口的1.4倍,这在全国都是极为罕见的人口构成比例倒挂问题。同样据统计,昆山户籍人口中老龄化的比重逐年增加,2013年底,60岁以上老龄人口15.1722万,老龄化人口占户籍总人口比重为20.15%。外来人口、老年教育问题、老龄人口的丰富生活呼唤社区教育,这些特殊社会群体的教育问题,具有一定紧迫性与特殊性,这不是某一个条线如民政、党团组织、妇联、劳动与社会保障等部门能独立解决的,只有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整合全社会的教育资源才能统筹解决。在此方面,学校成人教育机构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3.成人教育发展的“高原效应”。

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一个萌芽期、生长期、成熟期、高原期。当事物发展到高原期时会出现某种停滞不前的状况,这就是“高原效应”。成人教育亦如此,如果我们不人为地缩短高原期,成人教育就会出现停滞不前的状况。为此,我们需要一种动力、一种变革打破这种相对平衡与稳定,促进事物的发展。目前苏南的成人教育正好处在这个高原期,而成人教育资源的整合与重构正是打破高原效应的有力武器,所以我们需要这样的教育资源整合。

(二)微观方面

1.统筹资源整合,减少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从区域发展现状看,昆山历史悠久,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历来以“玉出昆冈”相比拟。以三贤(顾炎武、归有光、朱柏庐)为代表体现了中国儒教文化的精神,是“人类口头和非遗”的昆曲发源地;古镇周庄、锦溪、千灯,已进入联合国世遗预备名录等一大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昆报传媒,文化艺术中心,文化广场、展览馆、剧院等省市重要文化设施、214个体育场所对外开放,158所教育机构、107个社区市民学校。全市10个镇全部建成的昆山市级社区教育实验镇,公共教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其次,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昆山拥有着优质的学校教学资源,一流齐全的教学设施、设备、实习、实训场地设备、体育场所;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队伍。这些资源正是社区教育所缺乏的,也是发展社区教育最重要,最现实的资源,但这些资源分属不同的部门和机构,由于行政体制、组织机制、既得利益等原因的制约、这些教育资源利用率不高,如能够通过有效整合,将这些教育资源统一纳入社区教育范畴,那么一方面可以解决区域社区教育资源问题,解决以往社区职责过多的是管,而相对忽视教的问题,另一方面将极大地提高这些社会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益,使学校学生受惠,社会有限公共资源得到最大利用。所以有效地整合学校、社区的资源成为发展终身教育的捷径之一。

2.教育资源整合使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真正的“亲密接触”。

随着时代进步,昆山人接受教育的观念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认识到教育资源不只能为特定的教育对象所享有的狭小范围,而是要求学校教育资源面向社区、面向社会、面向社会上所有人开放,实现学校教育资源社会共享的目的。但据调查,学校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的程度仍然很小,仍具有浓厚的“专属性”。于此,学校自身也将社区的参与仅仅看做是对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所以当社区介入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时,充其量只是一次“教育外行”与一个“教育内行”的牵手,而不对学校教育有重要的改善作用。可见,学校并没有扎根于它周围的环境,这种貌合神离的状态使得学校和社区的合作关系仅仅停留在简单、表象的层面。应当说,社会的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校教育资源的开放程度,也影响学校对社区教育资源的利用程度。

3.终身教育需要政府统筹安排、社会各界鼎力支持。

目前提倡终身教育的难点是:如何通过政府统筹、合理整合、配置好社区内的各种教育资源,使之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的综合效益。在这方面现在还是摸着石头过河阶段,但是必须充分明白:社区教育牵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政府多个职能部门的理解、支持、配合与帮助。由于社区面广、量大,人员结构复杂,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区教育的难度,要深入、持久地开展社区教育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仅仅靠教育部门唱“独角戏”难以“可持续发展”。

三、成人教育资源整合与开发的可行性

(一)实践基础

1.昆山的经济基础。

目前昆山经济仍连续保持稳步增长,经济总量高居全国百强县之首。“十二五”时期,昆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4200亿元,年均增长15%,财政收入实现同步增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分别超45%和40%,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40%,雄厚的经济实力为成人教育资源整合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基础。

2.政策保障。

2014年8月11日,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文化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对我国在新形势下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进行顶层设计,重点阐明学习型城市建设七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其中第六项任务是统筹开发社会学习资源,促进学习资源开放共享;这个文件对于全国各地持续推进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会建设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这是一个国家层面出台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政策文件,也是学习资源整合的政策依据,这就为成人教育的资源整合提供了政策保障。

3.组织保障。

昆山在十五年前就正式开展了社区教育,并成立了市级社区教育领导小组。十年前成立了社区培训学院,并建立了以社区培训学院为龙头,各乡镇社区学校为骨干的社区教育网络组织系统,建立了一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社区教育队伍,为成人教育的资源整合提供了组织保障

4.技术保障。

由于当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运用,网络教育已经普遍运用于社区教育各个领域,为成人教育的系统整合提供了一定的技术保障。再加上我校的前身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所属的昆山广播电视大学,有丰富的、完整的网络教学系统,为成人教育的系统整合提供了技术保障

5.成功基础。

自社区培训学院成立以来,昆山市社区教育开展各种社区教育的实践活动,取得一系列的成果与荣誉:2005年成为“江苏省社区教育实验区”,2007年成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2010年成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2013年被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确认为“首批全国学习型城市建设案例城市”,2014年入围首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名单。以上成就为成人教育的资源整合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奠定了一定的成功基础。

6.科研基础。

自社区培训学院成立以来,昆山市社区教育不但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而且坚持创办了《社区教育报》、进行了两个国家级的课题——《社区学院在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试析社区教育网络组织系统建设》及其他各种社区教育教科研活动,为成人教育的资源整合打造了一定的科研氛围,奠定了一定的科研基础。

(二)整合的理论依据

社区、学校成人教育都具有多元性、交互性、广延性、不确定性等基本特点,因此我们在研究资源整合的问题上必须依靠强有力的理论作为思想武器与理论武器。

1.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系统论认为,任何一个系统的构建及该系统所承载的信息,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为此,我们必须把社区教育思想建设、理论建设、组织建设、资源建设当做一个整体来对待。

信息论认为,信息的传递与交互,必须在一定系统内进行与完成。给我们的启示是:社区教育相对于学校教育而言,是一种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的信息传递与交互,社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并把这种信息转化为能力。上述观点为社区教育的目的意义提供了新的、有力的社会科学依据。

控制论认为,控制是维系系统内外的信息传递与交互平衡的保障。告诉我们:社区教育的任何建设与发展都不是单一的、单向的,社区教育的任何发展与进步必定定是系统内外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因此我们在进行社区教育的任何计划与活动时,首先必须考虑协调与平衡系统内外的各方面的关系,不主张某一方面异军突起。

成人教育是社区教育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它仍然遵循社区教育的发展与变化的基本规律,遵循着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基本原理。

2.耗散结构(耗散论)、协同论(说)。

当代社会科学家通常把耗散结构与协同学、突变论称之为“新三论”,目前新三论已得到世界学术界的公认。

耗散结构是指一个开放系统,它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当外界条件达到一定阈值,系统就可能从原有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或空间上、或功能上的规范、有序状态。给我们研究工作带来的启示: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社区教育整合后才能从相对混沌、无序状态到相对明晰、有序状态的过程。为社区教育的资源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指出了前进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

协同论是研究事物相互协调、共同作用的系统理论。它告诉我们,社区教育必须走综合考虑、协同发展之路。它的基本原则与方针是,当我们整个地区的社会的经济、社会文化、社会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须建立与健全全民终身教育体系,避免社区教育这个子系统对其母系统产生了负面影响,以保持整个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相对平衡与协调发展。

成人教育是社区教育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它仍然遵循社区教育的发展与变化规律,遵循着耗散结构、协同论的基本原理。

3.教育优化的理论和再整合理论。

此理论的观点认为,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现代社会生活日趋丰富多彩,社会信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在这样的前提下教育资源必须经常进行优化组合,进行重新整合,以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社区教育立足社区、走进百姓、面向社会办学的理念与宗旨,决定了社区教育必地紧紧依靠,并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各种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整合,从而达到社区教育为最广大的社区民众提供尽可能优质教育的目的。

4.《道德经》的启示。

老子的《道德经》强调万物归一,即强调世间万物无不归于一个宏大的系统之中,因此将社区教育、学校成人教育进行资源整合,回归系统,是符合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上合天道,下合人意,是世上任何事物发展之必然。

5.国体、政体之使然。

我的国体、政体的特殊性决定了我国行政体系具有垂直性、大一统的特性。相对于西方各国而言,我国的政府行政体系更具有高度的系统性、强制性,具有很强的行政执行力与推动力。中国几千年来的社会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样一种组织建构是社区教育乃至成人教育资源整合的行政与法律依据

综上所述,成人教育的内涵是必须有效地统筹协调社区内、学校内的各类教育资源,并进行优化整合,才能有效运作并形成一种整体的“教育合力”,为社区发展服务。加强社区、成人学校各种教育之间的联系、渗透与综合,既可改变学校单一、孤立的办学模式,又可改变学校脱离社区、教育脱离经济及发展的状况,还可合理配置和利用社区内教育资源,加快成人教育改革的步伐,有力推进终身学习体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王永红.终身学习理念下社区教育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2,(1):41-43.

[2]王晓波.美国高校和社区教育资源融合的典型策略分析[J].教育探索,2009,2:137-138.

[3]李训贵,韩娟.学习型社会建设框架下的社区教育资源整合[J].教育与职业,2012,(32):167-168.

[4]林志明,李碧.社区教育的社会化运作模式[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2,5:89-93.

[5]李传红.海淀区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模式调查研究[J].社区教育,2009,2:12-16.

[6]李光先.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模式探讨[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2(1):1-4.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苏南地区社区、学校成人教育资源整合与开发研究(以昆山为例)》研究成果,课题编号:D/2013/03/009。

猜你喜欢
可行性必要性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中国设立PSSA的可行性及其分析方法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