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2016-05-14 14:34黄芳芳钱芳
新媒体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机遇挑战途径

黄芳芳 钱芳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已成为意识形态交锋冲击的平台。新媒体对高校校园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使其呈现出新的特点。新媒体是把双刃剑,它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充满挑战。为舞好新媒体这把双刃剑,我们应该努力构建途径:善于形成合力、善于分析研判、善于主动发声、善于优化管理,使高校校园成为激发正能量、弘扬社会主旋律的阵地。

关键词 新媒体;高校校园文化;机遇;挑战;途径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05-0045-02

新媒体,是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形态,是网络、手机等多种媒体形式的总称。随着历史的变迁,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赋予新媒体的概念也会日渐变化。新媒体承载着新的文化,它的不断涌现和渗透,极大的影响了大学生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在新媒体不断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高校校园文化显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性、开放性及主体性。但也存在着多元化、虚拟性的弊端。由此可见,新媒体是把双刃剑,带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新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严峻的考验。因此,正确分析当前形势,探讨如何善用新媒体以构建主流校园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新媒体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

1.1 资源的丰富性

新媒体扩宽了大学文化的容量,丰富了大学生的知识与内涵。得益于当今发达的网络传播技术,前所未有的巨量知识与数据被挖掘、汇总及传播,相比于过去单一枯燥的知识,新媒体所带来的信息贯彻古今、包罗万象[1],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不可胜数的资源。在提供丰富资源的同时,它借以多样的载体如网络电视、手机媒体等作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新媒体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施加了肥沃的养分,不仅承担了挖掘、汇总及传播主流文化的重担,也成为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空间的开放性

在进入新媒体时代之前,高校处于相对封闭状态,是存在于社会边缘的象牙塔。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空间的局限,消弭了高校文化与社会之间的藩篱。使高校学生即使身处校内,也可尽晓天下所有事,吸收主流思想舆论,感受先进文化理念。同时高校文化成果可以借以新媒体迅速、广泛的传播,这便有力推动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为高校文化与社会之间搭建起有效的桥梁,不仅拓宽了知识的层面,开放了思想的空间,更将校园文化的建设和传播推向了更高的平台。

1.3 活动的主体性

新媒体充分发挥了用户的主观能动性,打破了传统消息单项发布、受众被动吸收的模式。使原本单一作为受众的群体,在与外界进行思想的交锋与碰撞时,能随时发布消息、观点与主张,实现了由信息的被动接收者变为主动发布者和传播者的身份转变。通过新媒体,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评议社会热点,进行跟帖反思;他们也常常发起爱心捐助行动,声讨社会丑陋现象,大学生已成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这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性,不仅使得文化传播的效果愈加显著,更夯实了活动主体间交流与协作的基础,利于校园文化激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2 新媒体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消极影响

2.1 多元文化的冲击

新媒体的开放性,决定了信息传播的无屏障。也因此,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严峻的挑战。“一个文化因素,在它本土的社会体内本来无害或是有利的,但是把它移植于另一个社会体内,却很容易产生意外的、极大的破坏作用”。[2]西方腐朽的文化思潮正通过新媒体不断的渗透和冲击着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意识形态。暴力、色情、享乐、拜金的颓废观念直击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由于大部分大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他们易于被糟粕所同化。因此,抵制不良文化的入侵,对于我们而言刻不容缓。

2.2 沉迷虚拟的危机

新媒体的虚拟性也存在弊端,大学生过于沉溺其中,长此以往容易使其产生心理障碍与人际交往危机。在新媒体的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度严重缺乏,大学生多以匿名的方式在虚拟的空间里进行交流。一方面虚拟的空间人际交往在时间和经济成本上具有优势。另一方面,由于新媒体的分众效应,大学生更易发掘与自身兴趣爱好匹配的群体,这使得他们的心理归属需求得以满足。而沉迷于虚拟空间的大学生,他们过于倚重虚拟的世界,逐渐地形成脱离实际、闭塞孤僻的心理,导致现实的人际交往弱化,性格上常表现为落寞、焦虑、自闭等。这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构成了威胁,极大地戕害了高校校园文化。

3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的构建途径

3.1 要善于形成合力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关系,并未单一体现为此消彼长的线性发展,更多的是一种相辅相成、彼此共存的状态。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两者在内容及传播效果上互补性依然明显,且各有千秋。传统媒体具有导向鲜明、公信力强等特点;新媒体具有自主性、时效性、交互性等优势。因此,我们不能忽视传统媒体的基础作用,在充分开发利用的同时要注重将其与新媒体和新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实现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双向互动与配合,从而全方位多角度地构建高校校园文化。

3.2 要善于分析研判

新媒体上存在的多元化思想与文化常常针锋相对,网络舆论也不一定是社会主流声音。所以在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务必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合理运用新媒体的同时也要注重提高明辨是非、有效引导的能力。对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负面思想意识和形态,要第一时间予以纠正、并有力反击。坚决抵制校园文化向偏激、极端的方向发展。增强对拜金主义、虚无主义、极端自由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的抵制能力。

3.3 要善于主动发声

新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该担负起弘扬主旋律、传播先进思想的使命。我们要借以新媒体,善于发声,主动打造一些校园精品项目,在校园内积极唱响社会主体核心价值观,扩大主流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实现思想的引领。充分发挥网络的导向性、政治性、亲和性,建立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使之行之有效为校园文化建设而服务[3]。促使高校引导、开拓、践行先进文化。

3.4 要善于优化管理

要做好建设校园文化的工作,必须坚持发展与管理同步实施,以宽容兼并的态度有效管理新媒体。务必将新媒体的相关知识渗透到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开展相关课程,使大学生紧跟时代节拍,更好的掌握和运用新媒体。同时,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媒介素养,自觉抵制低俗文化。要健全新媒体的信息监管机制,实时监看、管控,第一时间抢占信息制高点,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时效性。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责任心强的新媒体宣传队伍,规范校园文化信息,打造良好的新媒体舆论生态。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该更为清醒的面对新形势、抓好新契机、战胜新挑战。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要顺应新媒体发展大势,做到新媒体思想理念到哪里,我们的触角就伸到哪里,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放在哪里。引领导向、凝心聚力,使高校校园成为唱响时代主旋律、传播中国好声音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吕戎.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与发展[J].辽宁教育研究,2003(8):85-87.

[2]陈湘舸,吴太贵.大学德育的文化支点:从校园文化到社会文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7):228-231.

[3]唐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23):104-105.

猜你喜欢
机遇挑战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再见,机遇号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指数再创新低 把握底部机遇
叽咕乐挑战
机遇
第52Q 迈向新挑战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
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