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磊
新教材的启用,倡导着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倡导着教育中人文因素的挖掘,倡导着人的全面素养的提高,既为语文带来了新鲜气息,又为语文教育构设出了美好前景。以“大阅读”与“语文生活化”为重要途径,水到渠成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尤为重要。
一、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每天专门设立“阅读课”
阅读带给人的力量是巨大的,能拓宽知识面,提高品德修养和思想情趣,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语文教师不能只是满足于把自己的知识传输给学生,最重要的是给学生以良好的引导和影响,让他们开阔视野,不满足于把眼光盯在有限的课本知识上,而是自觉地进行力所能及的涉猎,在广阔的天地里汲取丰富的语文养料。语文课建立在大阅读的背景下,才能真正高效高能,走向成熟。
首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大视野、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并且喜爱阅读、坚持阅读。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这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高瞻远瞩、游刃有余地指导学生阅读。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可以在下午设立半小时的阅读课,学生可以自由阅读、写采蜜集、写读后感、交换读物、教师推荐好的读物。我自认为课外阅读重在兴趣,分阶梯走。
俗话说,没有比兴趣更好的老师。起始阶段,特别是第一个学期要重在激趣,学生随便可以看什么书,教师不要去阻止学生看一些较为浅显的漫画、连环画(这往往是学生看得最多最普遍的),这阶段意在让学生对书发生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成为日常生活中惯有的、惯做的一件事。然后,下学期逐步开始在阅读内容上,转移部分内容到一些儿童世界名著、童话故事、寓言、科幻想象文章、神话故事等上面。可以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完必读书目、做好读书笔记,或在阅读时间上做限定,如周一、三、五阅读课不读连环画、漫画,另外与课内联系起来,更能使课内课外相映成趣,起推波助澜之功用。
至于读的方法,比如《海的女儿》分为3个下午来读,有时采用一千零一夜讲故事的方法——讲到情节转折处或即将故事结局,悬着等到明天中午讲。这时,往往形成了学生渴求知识的高潮,也是教师推荐读物的好时机。在读完一个完整的故事后,我们还可以开展一个小小的评论会:检验学生思维的航向,由此产生的情感体验,发表自己的感想,促成深层的理解,创造表达的机会。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童话,形象地讲,这是能够吹燃孩子思想和言语火花的清新微风。”尽管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力、角度、审美观各不相同,评论中,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都是感情强烈、黑白分明,充满着真善美的思索与探求,反映出的是“个性”的阅读理解,不完全为文本所囿。是啊,承载孩子们心里,有一个美好的故事,就有一百种美好的理解!
二、语文教师需要创造、挖掘生活中的语文
语文的外延就等于生活,智慧的教师让学生长着一对生活的眼睛来寻找语文。在教学中,改变封闭的语文环境,拓展学习的空间,在生活——这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得天独厚的身边环境中去学习语文,将会事半功倍。陶行知先生说:“活书是活的知识之宝库。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微生物是活书。山川湖海,风云雨雾,天体运行都是活书。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武功、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的宝库,便是活的书。”这活的书里面,就蕴藏着无穷无尽的读不完、看不厌的知识。关键是语文教师把课本当成学生的世界,还是让世界当成学生的课本?《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语文素养的培育给写作能力的发展以广广阔的背景,写作能力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辽阔的田野、翩翩的黄蝶、星夜的夏日,都是学生无穷无尽生活的仓库,平常更应引导学生多观察,多体验,设身处地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以童真童趣的视角来滋养自己和孩子们的童心。
教师不光要创造生活素材,更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针对学生无事可记的情况,可举办生活材料会,把今天学生找到的材料说一说,有些是一堂阅读课上发生的事、有些是和爸爸一起抓青虫、有些是邻居搬迁的变化,这就是学生从平凡的生活里抓到了写作材料。长此以往,能激活学生思路、培养敏锐的观察感悟能力,让学生对选材有豁然开朗之感。这样,好的材料从一个到几个,再到面,思维的火花终于闪亮了。骑车走在修建的路上,学生写“骑在这条修建的路上,我就象只袋鼠不停地蹦窜”;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看着温柔的星星,把它当成了妈妈的眼睛”……充满生活情趣的话会在孩子的日记里源源不断地出现。
三、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首先,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是永远不枯竭的源泉。只有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参与与热情。作文教学应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写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学生一旦对习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充满信心,那么作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应从基础抓起,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如观看生动的动画片,欣赏漂亮的彩图,聆听活泼的儿童歌曲,开展有兴趣的活动,创设融洽的情境等。教师要爱护孩子们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热情、冲动和愿望,保持这种热情、这种兴趣、这种自信。应该提供作文交流机会,建立作文园地,满足学生的认同感,鼓励学生变“为教师而写”为“为读者而写”,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另外,教师还须利用机会创造语文的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阅读课的评论、办手抄报、墙报、黑板报、举行故事会、推荐最喜欢的读物活动、朗读比赛、接故事比赛、读书报告会、读书征文等,都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
语文素养的培养,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大阅读”与“语文生活化”都是重视于学生长远的发展、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良好途径,齐力为学生的语文世界打造着更广阔明丽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