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舒 正明
戏曲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产物,山西戏曲历史悠久,剧种繁多,享有“中国戏曲摇篮”之美誉。
山西戏曲文明的孕育期
戏曲是由人来扮演人物,以人物故事为主线,通过唱念做打表现手法,配以音乐的一种综合艺术形式。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指出:戏曲“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而后戏剧之意义始全。”
山西戏曲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在其形成过程中,与音乐、舞蹈艺术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如晋献公时期,优施就是一位能歌善舞的优人,而师旷是晋国的音乐大师。到了汉代,山西歌舞百戏十分繁盛。运城侯村出土的东汉陶制望楼,就有舞女歌唱表演陶制塑像。这时,还出现了木偶扮人物的傀儡戏。北魏时期的云冈石窟和沁县、榆社等地石刻,都艺术地反映了当时歌舞百戏的演出盛况。在南北朝时期,山西的乐舞表演艺术又有新的发展。北齐兰陵王长恭曾经戴假面具上阵作战,勇冠三军,后以此事编为《兰陵王入阵曲》乐舞。隋唐时代,山西上党、河东、并州、代州等地,相继出现优戏与歌舞戏,当时盛行的《踏摇娘》为经常演出的节目之一。
上述《兰陵王》《踏摇娘》等,是以歌舞来演故事,已具戏剧之雏形。当然,它们的产生是植根于具有悠久乐舞传统,包括三晋在内的北方沃土。同时,由于山西是古代多民族融合之地,也受到了民族之间乐舞艺术交流之水的浇灌。正如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所说:“盖魏齐周三朝,皆以外族入主中国,其与西域诸国,交通频繁,龟兹、天竺、康国、安国等乐,皆于此时入中国,而龟兹则自隋唐以来,相承用之,以迄于今。此时外国戏剧,当与之俱来中国,如《旧唐书·音乐志》所载《拨头》一戏,其最著之例也。”
由上可见,自先秦至隋唐,丰富多彩的民间乐舞艺术,在山西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繁衍流变,积淀了深厚的艺术素养,为山西戏曲文明的形成提供了良好沃土。
山西戏曲文明的初步形成
山西戏曲初步形成于宋金元时期。宋金表演艺术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以社火的装扮、歌舞、说唱为主。这些表演已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将歌舞和表演故事相结合。如新绛南范庄金墓出土的社火砖雕乔妇人,新绛北王马村出土的金代社火砖雕竹马舞、丰收舞图像,都可清楚地看到上述形象,不过尚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戏曲。但社火舞队中“装神跳鬼”等形象后来被戏剧所吸收,成为跳判、跳魁星、跳财神等戏剧表演内容。脸谱是社火的灵魂标志和内容,山西戏剧的许多脸谱即来自社火艺人脸谱色彩,并有口诀如:“红为忠勇白为奸,黑为刚直灰勇敢;黄为猛烈草莽绿,蓝为侠野粉老年;金银二色色泽亮,专画妖魔鬼神判。”不难看出,社火的表演艺术与戏曲的形成有着密切渊源关系。
二是宋金杂剧。歌舞戏原由唐乐舞演变而来,宋金称为杂剧。杂剧的特点是演出形式和内容较前代繁杂,故名杂剧。宋金杂剧已有固定剧本,不过今已失传。宋金杂剧的伴奏乐器,从山西稷山马村的金墓砖雕中可知,有大鼓、腰鼓、笛、拍扳等。随着杂剧的发展,山西农村相继出现了露台、舞楼等不同形式的演出场所,说明宋金时代已不同于前代的随地作场表演形式。露台,即上无顶棚的露天平台。今山西高平市西李门村二仙庙露台,原建于金正隆二年(1157年),即为佐证。舞楼,又称舞亭,即建有木结构顶盖的固定演出舞台。山西现存记载这种舞台的碑刻有三通,即万荣县桥上村天禧四年(1020年)《修建后土圣母庙》碑,沁县城关元丰三年(1080年)《威胜军关亭候新庙》碑,平顺县东河村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重修圣母之庙》碑,上述碑刻内容都表明当时山西农村的舞楼已具相当规模,杂剧活动十分活跃。
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综合和继承前代文艺形式成长起来的一种新型艺术,而山西为元杂剧的发祥地之一。元杂剧“通常由四折(每折一套曲)组成,有时因剧情需要可加楔子一、二小令穿插在剧中间或剧首。每本杂剧末尾有二、四或八句诗,以结束全剧。”(张林雨《山西戏剧图史》)唱腔通常由正末或正旦一人通唱到底,其他脚色则对白。唱词在音乐上要求严格又富于变化,每只曲有不同名称,不同只曲可联成有序的套曲。伴奏乐器有鼓、笛、拍板等。洪洞广胜寺明应王殿元泰定元年(1324年)《尧都见爱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壁画,就是元杂剧演出的形象史证。伴随着元杂剧的兴起与发展,一大批杂剧作家陆续涌现,其中山西籍剧作家有14位,“元曲四大家”山西籍就有三位,即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只有马致远是大都(北京)人。兹将山西14 位杂剧作家介绍如下:
关汉卿(约1219—1301),解州人,写作杂剧66种,今存杂剧18种,如《窦娥冤》《鲁斋郎》《拜月亭》《单刀会》等,其中《窦娥冤》为其代表作,王国维说:“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宋元戏曲史》)。关氏的剧作成就,奠定了他在中国戏剧史上的地位,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郑光祖,生卒年不详,襄陵人,后寓居杭州,剧作约18种,以《倩女离魂》《 梅香》《登楼》负盛名。
白朴(1226—约1306),隩州(今河曲)人,著杂剧16种,今存《梧桐雨》《东墙记》等。
乔吉(1280—1345),太原人,作剧11种,有《金钱记》《扬州梦》《两世姻缘》等。
吴昌龄,大同人,剧作有《西天取经》《花雪印》《东坡梦》等。
李寿卿,太原人,剧作有《吹萧》《月明和尚》等。
刘唐卿,太原人,剧作有《奉母》《捧印》等。
石君宝,平阳人,剧作有《李亚仙》《秋胡戏妻》等。
李潜夫,绛州人,剧作有《灰阑记》等。
于伯渊,平阳人,剧作有《斩吕布》《小秦王》《鬼风月》《珍珠旗》等。
赵公辅,平阳人,剧作有《晋谢安东山再卧》《栖凤堂》等。
狄君厚,平阳人,剧作有《火烧介子推》等。
孔文卿,平阳人,剧作有《秦太师东窗事犯》等。
罗贯中,元末明初太原人,剧作有《宋太祖龙虎风云会》《忠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飞虎子》等。
由上可见,元杂剧时代山西戏曲已有表演班子、表演舞台和剧作家,山西戏曲已进入初步形成时期。正如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所指出的:“知我国戏剧,汉魏以来与百戏合,至唐而分为歌舞及滑稽戏二种。宋时滑稽戏尤盛,又渐藉歌舞以缘饰故事,于是向之歌舞戏,不以歌舞为主,而以故事为主。至元杂剧出而本制遂定。南戏出而变化更多,于是我国始有纯粹之戏曲。”不难看出,山西戏曲的初步形成与进步,说明山西戏曲文明已进入一个新时代。
山西戏曲文明的发展
山西四大梆子的勃兴,标志着山西戏曲文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据调查,明清时期山西仅戏台就有2000多座。明末清初,山西学者傅山曾为山西一些地方戏台题联,充分反映了当时山西戏曲之繁荣:
曲是曲也曲尽人情愈曲愈秒
戏岂戏乎戏推物理越戏越真
梆子腔,又称山陕梆子。其特点是,截枣木为梆,击节,故名梆子腔。清人朱维鱼在《河汾旅话》称:“村社演戏曰梆子腔,……盛行于山陕,……但节以丝木,使稍谐音调相演唱。”
梆子腔的产生受到昆山腔的影响。昆山腔又称昆曲,元末明初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昆山腔的特点是:“腔调圆润优美,细腻徐缓,不用起板,不用过门,多为一板三眼;咬字发音,行腔起住,非常讲究。要求:字清、板正、腔纯;格严谨,用长短句曲牌。伴奏以笛为主,配合笙、三弦、月琴等。”(张林雨《山西戏剧图史》)昆山腔传入山西,与行商天下的明清晋商有很大关系,如山西临汾籍富商亢氏,曾命家伶演出昆曲《长生殿》。足迹遍天下的晋商,引进和传播外地剧种是很自然的事。
梆子腔是在前代歌舞杂剧的基础上,结合本地乐舞而形成。山西梆子有四大类,即蒲州梆、上党梆、中路梆、北路梆。
蒲州梆是明中叶后期,晋南艺人汲取北杂剧、昆山腔传统剧目和表演艺术,结合本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逐渐形成的新剧种。清初,蒲州梆腔渐臻成熟,光绪时极盛。其剧目有《周仁回府》《红梅阁》《教子》等,名伶有侯俊山、老元儿红、郭宝臣、二宝红、盖陕西、一条鱼、三盏灯等。
上党梆,因流行于秦汉时的上党郡(今长治、晋城一带)而得名,上党梆虽为梆腔,实为昆曲、梆子、罗罗腔、卷戏、皮簧等五种声腔同台演出的剧种,并受蒲州梆影响而形成。上党梆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州底”和“潞府”两大流派。“州底”派流行于原泽州府属高平、陵川、阳城、沁水等地,“潞府”派流行于长治、长子、襄垣、屯留、黎城、潞城、平顺、壶关等地。上党梆较早的戏班是鸣凤班。晋城青莲寺道光九年(1829年)碑载:“有鸣凤班者,行戏四十余年矣。”清至民国初年是上党梆鼎盛期,这一时期戏班多达200余个,有剧目千种,名伶有赵清海、郎不香、申灰炉、曹火柱等。
中路梆是在蒲州梆子基础上,吸收晋中祁太、汾孝秧歌及打击乐,进而在唱腔对白表演上发生变化,形成既高亢又清柔的风格。从近年在平遥、介休、灵石等地发现的戏班舞台题壁看,中路梆的形成不晚于清道光年间。同治年间,随着山西票号的发展,在山西商人的支持下,商路即戏路,中路梆沿商路大大扩展了其活动范围,一直到民国初,可谓中路梆的成熟期,特别是后期涌现出大妞妞、二妞妞、丁巧云、丁果仙等坤角,引起了中路梆的大变革。
北路梆,因形成与主要活动范围在山西北部而得名。其早期唱念用“蒲白”,可知北路梆是蒲剧北上,与当地语言和民间艺术融合而成。清同治到民国初年,是北路梆鼎盛期,活动范围除山西忻州、雁北地区外,还流行于内蒙、陕北、河北张家口等地,戏班有大昌盛、三顺园、五梨园等,名伶有老十三旦、云遮月、盖七省等,传统剧目有400多个,大多取材于历史演义和古典小说。
山西除四大梆子外,另有地方小戏曲52种,可谓繁花似锦,瑰丽多彩,诸如:
上党落子,流行于晋东南地区,约清道光年吸收河北武安落子和本地地方小曲而形成,同治年戏班发展较快,光绪年演出内容和形式已由原来的演民间生活小戏,发展为能演朝代大戏,时有班社20多个,剧目100多个。唱腔为宫调式,板式变化为主,曲牌为辅。
朔州大秧歌,流行于朔州及内蒙部分地区。约明末清初在当地踢鼓秧歌和小秧歌基础上演变而成,早期无职业班社,只有民间业余活动,清中叶已上演《顶灯》《泥窑》等大戏,渐成晋北一个重要剧种。
广灵大秧歌,流行于山西广灵、灵丘、浑源、阳高及河北蔚县、涞源等地。咸同年间出现季节性班社,传统剧目65种,有《搬窑》《三贤》等。
汾孝秧歌,流行于汾阳、孝义一带。早期为地秧歌,艺人作季节性活动,舞台表演仅有二三人,以唱为主。剧目有《绣荷包》《二姐算卦》《做满月》等。
祁太秧歌,流行于祁县、太谷、介休、平遥、文水、交城、孝义、榆次等地。早期为元霄节闹红火中的踩街秧歌,光绪年兴起,有德盛社、吉庆社等职业班社。剧目有《大观灯》《吃油馍》《哭五更》《卖豆腐》等。
左权小花戏,流行于左权、和顺、榆社一带。初为说唱形式,清末民初吸收当地民歌小曲,发展为小戏歌舞表演形式。剧目有《放风筝》《卖扁食》《妓女告状》等。
河曲二人台,流行于晋西北、陕北、内蒙西部。河曲素称民歌之乡,民间歌舞历来盛行,二人台即在此土埌诞生,同治年已有职业、半职业班社。剧目有《走西口》《小寡妇上坟》等。
临县道情,流行于临县、方山、离石、柳林、中阳及陕北佳县、吴堡等地。源于道教音乐,形成于清初,道光年已盛行。传统剧目有《高老庄》《卖布》《二妻争夫》等。
晋南眉户,流行于临猗、运城、永济、万荣等20余县。一说清嘉道年间由陕西传入,又吸收当地民歌俗曲、说唱艺术演变而来,光绪年兴盛,职业班社增多,以唱功见长,曲律很严,剧目有《放饭》《三进士》《古城会》等。
孝义碗碗腔,原为皮影戏腔调,以主要击节乐器小铜碗而名,约清光绪年由陕传入山西孝义、汾阳、曲沃一带,孝义一支受中路梆影响而形成孝义碗碗腔,剧目有《响马记》《白洋河》等。
由上可见,明清以来山西戏曲已相当繁荣,不愧有我国的“戏曲摇篮”之称,而且从其表演内容、表演手法看,已相当成熟、完美,表明山西戏曲文明程度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山西戏曲文明的意义
源远流长的山西戏曲艺术从萌芽、演变,直至逐渐成熟,一直与山西的社会文明生息与共,休戚相关。春秋晋国到南北朝时期所推行的民族融合进程,推动了当时的歌舞、音乐活动。汉唐时期,优戏、百戏,宋金滑稽戏、傀儡戏在山西民间广为流传,音乐、舞蹈作为人们的精神文明需求,已十分活跃。宋金戏曲文物,如戏台、墓雕、壁画在数量上莫不以山西为冠。宋到元,平阳府(今临汾)雕版印刷十分兴旺,这里一度文士荟萃,优伶辈出,成为元杂剧产生的沃土。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晋商称雄商界500余年,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要求越来越高,进而推动了山西戏曲文明的发展。
山西戏曲文明史的发展历程,不仅丰富了山西社会文明史的内涵,而且对社会文明的进步起到了良好作用。
戏曲是一种独特的综合表演艺术。山西戏曲来源民间,扎根民间,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的交流,逐渐形成具有山西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不仅在唱念做打表演及音乐创作方面不断提升,而且创造了髯功、翅功、翎功、扇功、袖功、梢功等艺术形式,给人以美的享受。
通过对人物曲折故事的生动表演,对历史人物事件的艺术褒贬,如《芦花》《教子》《算粮》《打金枝》《窦娥冤》《走雪山》《三关排宴》《杨门女将》《赵氏孤儿》等剧目的上演,山西戏曲不仅传播了历史文化知识,而且使人们形象地辨别奸恶、良善、好坏,起到了良好的教化作用。
明清时期为山西戏曲鼎盛期,此时之晋商为国内最大商帮,足迹遍天下。商路即戏路。山西戏曲随晋商走向了国内许多地方。如蒲州梆在辽、陕、甘、宁、新、青、鄂、苏、浙、黔、豫等地广泛传播。中路、北路梆子在京、津、沪、陕、辽、冀和内蒙等地传播很广,同治、光绪年间,北京的“梆子戏亦极一时之盛,而义顺和、宝胜和两班为最著名”(张正明《晋商兴衰史》)。义顺和、宝胜和为中路梆班社,名伶有三盏灯、盖天红等,在北京甚至有“三盏灯进了京,买卖人发了疯”之说。上党梆则在冀、鲁传播,山东曹州府一带的枣梆即脱胎于上党梆子,故其形成之初又称“泽州调”。
文明是一种社会进步。人类社会发展史经历了从野蛮到文明,由低级文明到高级文明的历程。戏曲是精神文明的产物,它的文明史就是戏曲艺术由简到繁、由少到多、由低到高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