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珊珊
[摘要]《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函数在高中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函数具有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定义域和值域,定义域和对应法则共同确定了值域。所以值域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往往学生更注重函数定义与定义域的理解,对于值域的掌握就不会太重视,但是在高考中,求解函数的值域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接下来研究研究函数的值域及求解方法。
[关键词]函数;函数的值域;方法
就高中数学求函数的值域的问题,从不一样的观点,多角度的思考,选择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函数值域问题,进而得到的正确的答案。函数的值域的定义如下:一般地,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
一、直接法
通过题目了解数学题的特征,一些基本的数学题就可以直接做得到答案。
例 求y=2x+1,x∈{1,2,3,4,5}的值域。
解 讲x=1,2,3,4,5分别代入y=2x+1。
计算得到函数的值域为{3,5,7,9,11 }。
二、观察法对给出的函数,根据已知函数的性质,判断出函数的值域。
例 求y=x+1,x∈{1,2,3,4,5}的值域。
解 因为函数的定义域为{x|x≥0},
所以x≥0,所以x+1≥1。
即函数y=x+1的值域为[1,+∞)。
三、分离常数法
当函数的形式为分式时且满足y=ax+b[]cx+d(其中a,b,c,d是常数,且ac≠0),对于求这样的函数的值域,就可以直接运用分离常数法,关键点在于找到合适的式子,进行变形,将分子常数分离。
例 求y=x[]x+1的值域。
解 因为y=1-1[]x+1,定义域为{x|x≠1},
所以1[]x+1≠0。
所以y≠1,即函数y=x[]x+1的值域为{y|y≠1}。
四、配方法
例 求y=5+4x-x2的值域
解 因为y=5+4x-x2=-(x-2)2+9,又由5+4x-x2≥0。
即x2-4x-5≤0,(x+1)(x-5)≤0,-1≤x≤5。
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1,5]。
故当x=2时,y取到最大值3;当x=-1或5时,5+4x-x2=0
所以函数y=5+4x-x2的值域为[0,3]。
五、函数单调性法在学习函数的单调性之后,运用单调性求函数值域。
例 求函数y=x+2x-1的值域。
解 因为2x-1≥0,所以x≥1[]2,又因为是递增的,2x-1也是递增的。
即f(x)是递增的,所以f(x)≥1[]2,所以y≥1[]2。
六、数形结合法结合函数图像或将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使解题思路简单化,易于理解。
例 已知y=|x-a|+|x-b|,求y的值域。
解 设在数轴中,点P(x,0)到A(a,0),B(b,0)两点的距离的和。
P1,P2代表点P与点A,B的位置的变化,所以可以得到y≥|a-b|。
七、判别式法
利用“Δ”判别式,其中函数的形式是分数形式,分子分母均是二次式且不能有公约式,分母的二次项不能为零,函数的定义域是R,一般函数的形式为y=a1x2+b1x+c1[]a2x2+b2x+c2,通常将函数化为等式后,要讨论x2的系数是否为0。进而确定y的取值范围,即得函数的值域。
例 求y=x+1[]x2+x+1的值域,x∈R。
解 由题得yx2+yx+y-x-1=0。
yx2+(y-1)x+y-1=0,必有实根。
当y=0时,-x-1=0,x=-1。
当y≠0时,(y-1)2-4y(y-1)≥0。
所以-1[]3≤y≤1。
综上所述,求函数的值域,对于不同的函数,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在具体的求一个函数的值域时,需要仔细审题,找出函数的关键点,根据函数的特征,选择正确的恰当的解决方法,一般情况下,首先考虑直接法,在解题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方法步骤的严谨性,综合运用求解函数值域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A版)。3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刘勇军。 高中数学教与学。第六期,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