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现状及应对策略

2016-05-14 22:33容啟赞
中国集体经济 2016年5期
关键词:内部审计应对策略事业单位

容啟赞

摘要: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对组织内部财务监督、风险管理、内控制度、评价指引等职责功能。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现状,分析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探析如何加强和规范内部审计工作,提出相应策略,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规范化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应对策略

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由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构成,其中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称为外部审计,内部审计则是相对外部审计而言。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对内部审计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并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一、加强和规范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设立的审计机构依法独立客观监督和评价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效益性,促进单位内部遵守财经法规、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提升单位的管理水平、促进发展目标的实现。

(一)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第五条规定 “内部审计机构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制度,并积极了解、参与组织的内部控制建设。”现阶段存在部分事业单位未建立起健全、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或虽设内控制度,但执行力不够,犹如形同虚设,甚至成为管理漏洞和违规问题的保护伞,作为内部审计机构应充分发挥审计职能,加强审计监督力度,及时披露管理上存在不规范的地方,提出相应的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规范单位内部管理行为,提高机构运行效率。

(二)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加强党风廉政文化建设

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机关严厉打击作风腐败行为,全面加强党风廉政文化建设,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坚决拥护,作为内部审计机构,应充当起党风廉政建设的主力军,发挥审计评价和监督职能,及早发现并揭露单位内部存在作风腐败的苗头,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制止国有资产损失或党形象被毁损的行为发生。另外应为纪律监察部门提供可靠、有力的办案线索,遏制不正之风,促进单位内部党风廉政文化建设。

(三)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和完整

近年来,国家对公益类事业发展加以重视,国有资产投入规模逐年扩大,但是,事业单位相配套的资产管理体系尚未健全,不同程度上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作为内部审计机构,应充分发挥其“免疫系统”功能,积极开展各类专项审计,摸清单位财政财务收支规模、理清资金渠道和资金使用方向,全方位监督和评价单位内部经济活动,及时制止投资浪费行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和完整,促进单位事业健康发展。

二、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现状

(一)内部审计规范体系建设不完善

内部审计是确保事业健康发展的“免疫系统”,是防范风险、强化内部控制的基础,完善内部审计规范体系则是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功能,促进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关于内部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足,存在明显的法律滞后现象,执行内部审计依据主要有《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等,内部审计条规法律级别较低,难以细化到具体的审计内容,可操作性较差。

(二)内部审计定位不够准确、审计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还停留于“揭露问题”、“查错纠错”、“财务检查”、“秋后算账”等旧工作模式中,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审计警示预防作用发挥不到预期;其次,现在开展的内部审计主要以“经济责任审计”、“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多数属于“秋后算账型”审计,内部审计人员参与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审计的主动意识不强,参与单位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主动性不够,审计增值服务和改善组织运营的目标得不到充分反映。

(三)内部审计的权威性、独立性、客观性得不到充分保障

为确保内部审计独立性和客观性,内部审计机构应当直接由单位法定代表人或最高领导人主管,但依据调查结果,多数内部审计机构的主管领导并不是法定代表人或最高领导人。另外,内部审计机构作为单位内设部门,以其他部门平级设立,同属一个管理层级,因此在审计过程中容易受到相关利益部门的干扰和制约,或者虽然形式上独立,实际上难于排除相关利益驱动者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内部审计的权威性、独立性、客观性,导致内部审计工作存在较大的审计风险。

(四)内部审计力量不足,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

现阶段,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知识架构单一,其组成多为财务或基建管理人员,且数量不足,开展专项审计工作时,从下属单位抽调财务人员或基建管理人员参与审计,审计水平参差不齐,很难应对于越来越复杂多样的单位经济活动的评价监督工作。另外,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技能和方法尚欠缺,审计重点不突出,审计定性不够准确等,导致发表的审计结论可能不合理或不准确,因此存在较高的审计风险。若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开展审计,则在审计质量、范围和深度方面往往达不到要求,更取代不了内部审计所应当发挥“免疫系统”的功能。

(五)审计整改难于落实到位

内部审计属于单位内部管理体系中的一部分,受到领导层级的影响,其权威性和独立性不够,审计整改难于落实到位。

1. 存在被审计单位躲避整改或屡改屡犯的现象。针对审计报告披露的问题,被审计单位存在选择“绕道走”的行为,比如新官不认旧账,避重就轻陈述客观理由,把问题归于历史、体制等。另外,被审计单位敷衍应对审计整改,主观意识上不愿纠正,存在屡改屡犯现象。

2. 存在内部审计部门“重审计轻整改”现象。审计人员对审计整改工作的检查力度不够,或以被审计单位报送的整改资料作为整改落实情况的认定依据,缺乏实地调查核实,对审计整改执行效果缺乏考核和评价机制,审计整改难于落实不到位。

三、加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几点策略

(一)充分认识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提高内部审计地位

其一,提高内部审计的管理层级,保证内部审计的客观性和独立性,明确内部审计地位,赋予内部审计独立开展工作的职权,规范内部审计报告沟通机制,审计结果向第一负责人(最高领导人)负责。

其二,发展内部审计治理服务理念,扮演参谋、安全卫士等角色,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参与内部控制、风险防范、经济安全运行等方面的作用,为内部审计机构创造一个宽松、独立、客观的审计环境。

其三,发挥内部审计监督服务职能,内部审计以第三者身份通过采取审计测试技术与方法,客观独立对内控系统进行评价、监督、检查、考核,保障单位内控制度有效执行。

(二)完善内部审计工作体系,发挥其保驾护航的作用

首先,健全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制度,提高内部审计法律层级,去除不合理制度内容,增补新规定,保障内部审计的权威性、独立性和客观性,使内部审计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实现审计工作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其次,规范内部审计结果报告机制。审计结果向单位最高领导负责,审计发现的重大缺陷按工作程序独立、直接向单位最高领导人或审计委员会报告,不应受到外界主观因素干扰。

再次,加强内部审计岗位设置,提高审计手段。明确内部审计工作职责,不同岗位承担相应的责任和权力,发挥其监督服务职能,提高审计技术创新能力,完善信息化建设,发挥计算机辅助审计功能,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实行即时跟踪审计,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审计结果运用能力。

(三)转变内部审计工作理念,促进其转型升级

新形势下,内部审计应朝多元化、专业化发展,拓展审计涉及面,审计监督评价活动贯穿于“事前、事中、事后”,内部审计目标定位为控风险、促规范、增效益,实现内部审计治理服务增值功能。

实行内部审计模式升级,从“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向“效益审计”为主转变,实现“经济审计”和“效益审计”并存的工作模式,主动开展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质量控制、绩效考核等审计工作,谋求内部审计可持续、多样化发展。

推动内部审计关口前移,从“审”向“防”转变,从“事后评价”向“事前防范”转变,主动向以风险为导向、内控为主线、治理为目标、增值为目的的现代内部审计模式转变,提高内部审计的增值服务能力。

(四)加强内部审计人才队伍建设,保障审计事业发展

内部审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技术性、经验性、综合性,审计人员应具备过硬的思想素质、高度的责任心、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审计技能、敏锐的分析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

加强审计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审计人员应通过多种渠道参与后续教育培训,积极开展审计经验交流,采用“传、帮、带”做法,以审带训,以老带新,互帮互学,派出审计骨干进修更新知识,请进审计专家进行授课,提高审计人员业务技能。

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现代内部审计需要复合型人才,审计人员要熟悉财务会计、基本建设、内部控制设计、风险分析评估、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等方面知识,还具备宏观分析评价能力,因此,要求审计人员应不断扩充知识储备,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

强化审计人员的责任心和事业心的培养。审计人员的责任心关乎审计工作质量,审计人员的事业心关乎审计事业发展,通过开展一系列培训教育活动提升审计人员的职业操守和政治素养。

(五)加强审计质量控制评估和审计整改工作,提高审计结果运用能力

完善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质量控制评估机制,保障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率。事前根据重要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效益性原则和增值性原则制定审计方案和工作程序;事中抓好审计证据的质量,采取审计程序,获取充分、可靠证据,为证实审计事项提供依据;事后要突出审计报告的编制复核,力求客观公正地反映审计事项,强化审计结果执行运用。

加强审计整改力度,提高审计结果运用能力,避免存在“只审计,不披露”、“只披露,不查处”、“只查处,不整改”、“ 屡审屡犯、审而不改”等现象,加强审计惩处力度,谋求单位上层领导达到共识,对审计结果形成“敬畏”意识,提高审计结果运用能力,加强审计整改,确保单位事业得到健康发展。

四、结论

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对组织内部财务监督、风险管理、内控制度、评价指引等职责功能,我们应当在实践中积极发现内部审计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完善内部审计体系建设,提高内部审计治理服务增值能力,为事业健康发展发挥其“保驾护航”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少珍.加强事业行政单位内部审计的对策研究[J].内控与审计,2012(07).

[2]李晓莉.试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重点与难点及对策[J].企业经营管理,2008(02).

[3]蔡敏红.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问题和对策[J].审计广角,2012(09).

[4]文林.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分析与研究[J].时代经贸,2008(08).

(作者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

猜你喜欢
内部审计应对策略事业单位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