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渠道搭建发展平台,推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016-05-14 20:41郑勤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6年5期
关键词:课堂教育教师

郑勤

教师要课堂比武了,有的就会请假;教师要写论文了,有的不想写;学生的作品要交了,有的弃权……时不时地总会在哪儿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协调状况。精神不振,学不用心,教不用情,如蚕食桑叶般侵蚀着某些教师的心灵。

问题一:教师不想学习,理由——忙碌无暇。有时我们会听到这样一种声音:“在学校的一天工作中,我是最早到校的,除了上课,其他的时间,脑子充斥的都是我们的学生。我要带学生做操,要和学生谈话,要处理班级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又要完成学校各个处室布置下来的任务;傍晚,我是班级中最后一个回家的,回了家,还要担心那个今天被我批评的孩子,是不是安全回家,是不是能完成布置的作业,是不是安心睡下。”我们是那么严格地要求学生,要学好语文,要学会数学,要每门功课努力学,而我们的教师却说他的时间被繁忙的工作占用了,没有时间读书,更不用说提高专业知识技能了。

问题二:教师不愿做额外的事,理由——简单为上。有的教师认为自己已经是一名教师了,就是来为学生上课的,所以别的事别来找他,找他也得看看交情,看看心情。甚至会用行动示威:今天的身体不好,要请假;今天的心情不好,这事儿完不成了。而他有时间聊聊天,唱唱歌,吃吃零食,看看脸上是否长了个痘,皮肤是不是又晒黑了,心情好了,就和你示个好吧。该是他上的课时,他自然会出现在教室,你可以看到他安然地在那上课,守着那四十分钟,时间一到,剩下的都是他自己的。

问题三:教师不肯放手让学生个性发展,理由——应试为先。“你看,他数学题总是做不好,每天都是订正来订正去,家长也是联系了不知多少回了,家长都不管,我却总是不放弃,你说让他画画,我看还是免了,他还能顾得了多少。”“我们班的学生朗诵都不好的,我现在也忙,我们班就不参加了。”……学生成了教师的什么?不是来求知的,更不是自己的孩子,为什么学生成了教师的物品,呆板地被学习。

记得特级教师魏书生说过:不当班主任就吃大亏了。难道当班主任就是为了这么忙碌吗?当然不是的,走近魏书生,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乐此不疲的领导,一个做着不挂班主任之名却做班主任工作的教师,且干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他读书,写书,教书,他用他的行动感染着每一人。诚然,工作能力的不同,有的不适合做班主任,但我们不能因为班主任工作的忙碌,而丢失了自己,把忙碌当借口。“学习,让教师站在讲台上更有底蕴。”有人说:“教师读书,就跟司机要会开车,医生要会看病一样,是我们教师最基本的专业要求。”一个爱学习的教师,会去想办法学习,会总结出许多好的学习方法,也就会向学生传其所得的自学方法和科学规律,以自己的榜样、为人师表来熏陶学生。一个不爱学习、不求上进的教师怎么能教出积极向上的好学生?

我们常常口头上说着学生是主体,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然而,当离开文本,面对真实的学生时,我们又时常规划着学生,束缚着学生的手脚,总是以命令的口吻让学生度过每一天,有人说:当学生不再面对作业时,不再面对课堂时,每一个学生看上去都那么可爱。这说明什么?我们的教师真的需要反思:学生什么时候才可爱?仅仅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吗?教师主宰着课堂,主宰着孩子一天的生活,孩子们那难得的一点空闲,如昙花一现,教师才会有此感叹呀。您可知道,孩子现在在想什么,他们今天一天过得怎样,学到多少?没有了细心的呵护,没有了心与心的交流,教师的教育智慧没有在孩子身上闪现,教师不成长,学生不成长。

现象学认为:教育是教师与儿童相处的一种具有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是在具体情境中不断进行的。对于教师来说,与学生的相处不仅仅是在课堂的四十分钟教学中,还在于教师教学生涯的每时每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就是在与学生相处时才得以显现,不是教师个人的各种教学技术与能力,而是一种教育的智慧,是教师在与学生的具体相处中有意识地培养和形成教育智慧的过程,具有让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意与他人进行心灵对话的魅力。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什么?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搭建幸福的师德平台,锻造专业新品质

师德是教育之魂,高尚的人格是灵魂的核心。唯有教师人格的高尚,才可能有学生心灵的纯洁。

1.师生牵手,同育心

教师教育的对象是人,他们有着各自的思想感情、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特别是他们中的那些学科成绩、学习习惯差的学生常常被遗忘。开展“育心”工程,每一位教师与学困生结对,做学生的“益友”,给他们更多的关注、更多的爱,做一个有心人,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让他们尝试到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对学习逐渐有了喜爱之情,对实现自我价值充满了信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进行的是心灵上的对话,如春风般抚平着学生的心灵,给了学生一个温暖的怀抱。教师在发现,在感受,也在反思,他感受着最强烈的爱,而学生感受着最丰富的情感,这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教师和学生的心走到了一起,如和煦的阳光普照般温暖。

2.同伴互助,悟责任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都有自我发展的心理需求,年轻教师希望尽快成熟,中年教师希望成为名师,老教师希望得到尊重。通过“青蓝工程”“同课异构”“教学沙龙”等形式,在教师之间搭起了桥梁。成熟型教师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带头执行师德规范,为青年教师做了示范;年轻教师在学习中,不仅工作经验,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得到提升,而且更加认真贯彻师德规范,努力用师德标准指导自己的言行。是同伴,也是师徒,在互助中,切磋、协调和合作,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传统美德得以发扬,每一位教师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感到自己被重视,责任感就会增强,就会促其以最佳的状态做好自己的工作。

3.心理调适,改心态

生活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人们对传统生活的观念在一夜之间就可发生变化。教师也是普通的人,而教师始终守着这一方净土。辛苦的工作,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有的教师干得灰头土脸,甚至焦头烂额,可以看到,心理危机正在教师中蔓延,这时最需要的就是心理调适。请来心理专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教师自己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调适;开展团队活动,可以是对课堂教学的讨论,也可以是体育竞技、健身活动等,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让教师们有“喘息”的空间,让心在静下来的时候,舒缓焦虑,打开心结,从而在反思中调整心态,保持最佳的状态,以阳光健康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二、搭建多元的学习平台,提升学习新成效

1.给予真正的引领

继续教育培训活动中,确实有不少授课教师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然而有的讲得离教师太远了,仿佛神一般的不可思议,告诉教师他取得了很多成绩,有多么了不起,话语中却没有方法,只有羡慕。让教师听得入迷,听后迷路,要想方设法、不遗余力请身边名师、专家来学校,让专家进入教师的课堂,了解学校、教师的实情,要有目标的指导,在与教师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时,要讲方法,说困惑,关注焦点,凸显难点,解决疑点,让教师们参与进来,畅所欲言,有所启发,这样,遇到问题才有了可借鉴性,从而开阔教师的视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改善学习的氛围

在平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培训的时候教师同样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现在很多次培训不是深深地埋在那有些高级的沙发里,就是挤在人堆中,上课时,教师是不可能关注那么多人的,也无法让所有教师都参与进来,更不用说交流了。应该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营造不同的学习氛围,最大化地让教师交流和学习。班额小一些,十几人一个班,距离就缩短了。同时,改变周围的环境,不是生硬的会议室,可以有音乐,有丰富的学习材料,布置轻松的桌凳,不需要豪华,只为着让进来的教师因环境的暂时变化而快速地放松下来,并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下与他人走近,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释放自己。

3.改变学习的方式

心态决定思想,思想决定行为,教师要让学生爱上学习,首先要自己爱上工作,听名师讲课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教师对工作的进取心,如果也能听听身边的教师他是如何工作的,相信会对教师更有帮助。因为这些教师都是熟悉的,他们可能没有显著的成绩,但他们也每天在处理着各种问题,还记得学习中,有一次就是让教师围坐在一起组成一个个小团队,教师们讲述自己遇到的教学问题,团队教师帮助解决,不是答案,而是一个个问题:你是否了解过这个学生的课余生活?你是否走进孩子的家庭?你是否向别的孩子了解过?……听着教师们的提问,教师们在快速的思考,觉得身边的每一个教师都成了自己的同盟军,与自己一起在感受,心与心在那时已凝聚在一起了,为一个孩子、一件事在努力,心豁然了,问题到最后虽还是要自己去解决,因为已有了方向,不会觉得羞愧,就想迫不及待地去尝试。

三、搭建梯次的展示平台,激发成长新动力

课堂教学是教师成长的主阵地,在回归课堂时,作为校本教研是离教师最近的研究活动,帮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教师最快成长。

1.团队磨课,理念认同

在教师的群体里挖掘内驱力,要让教师自己觉得课堂很重要,要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回归课堂,要有这样一种理念和认同。主要是集体来研磨课,例如:同年级对同一单元里的课进行设计,安排好各课由谁来解析,因为是同一单元,互相之间必须有联系,有支撑,需要一起对这一单元进行研磨,然后进行展示。可以是“同课异构”,也可以“同课同构”,因为学生不一样,在要求上面会有程度不一的设计,并可邀请专家共同对课堂进行诊断,当然,观察点主要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上,研读教材的准确性、把握度等这些方面去看课堂。那么,这样做下来之后,教师对“课堂要改变”这个理念就会逐渐认同。

2.自主申报,常态教学

学校校本教研组织进行个人成长规划设计,要求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的发展,自主申报参加活动。教师的发展是不平衡的,需要给予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平台,可以同学科成组,可以同跨年级成组,也可教学同一班成组,组合起来做同一件事,进行交流研讨课堂。当然,也可以和课堂展示、公开课等结合,促进教师个体教学行为,通过教师课堂教学中生本化的设计,审视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整个课堂。每一节课后,都有团队的建议意见,都要形成综合性的分析,帮助教师进行课堂反思,促进二次成长。

3.培养骨干,放手磨炼

骨干教师业务精湛,经验丰富,在教师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是不可小觑的。要在专家的引领之下,逐步推进,放手让其去做。在研讨活动中,让其唱主角,通过示范课、公开课来认可,促动骨干教师产生一种内驱力,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从而再跨上一台阶。特别对于年轻的骨干教师来说,因为在专家的引领下,在团队的帮助下,他一步步获得了成功,他就会从“我已上进”转变为“我更要上进,我更要发展”,他会主动帮助年轻教师,获得成长。在这种氛围下,学校拥有了一股向上的风,逐级上升、乘风破浪。

基于对蓝天的渴望,雄鹰才搏击苍穹,因为对海洋的向往,游鱼才逆流而上,出于对“更好”的追求,我们才永不懈怠,不断进取。教师的专业成长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无论小学,中学,大学,皆是如此。作为教师,我们更应当活到老,学到老,努力提高自己的素养,让自己成为孩子心目中的常青树。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市望花小学)

猜你喜欢
课堂教育教师
欢乐的课堂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写字大课堂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