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人才培养的困局和破局

2016-05-14 15:46王长红
艺海 2016年5期
关键词:湘剧花鼓戏剧目

〔摘要〕目前在我国,对戏曲人才的培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戏剧系对湘剧、花鼓的传承和其他艺术门类的扩展实践,是对非遗传承在艺术职业院校环境内对发展具有自身特色道路颇具意义的探索。

〔关键词〕现象传承困局破局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戏剧系现象———非遗剧目传承的启示与拓展”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源于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这样一个规模不大以演艺为主的专业艺术院校,集中出现了一批在当代中国具有重要影响的艺术家,它是湖湘艺术文化领域培养艺术家诞生的摇篮。不仅为湖南地方戏培养了一批批地方戏著名表演艺术家和优秀戏曲演员;特别是戏剧系培养的学生,从传承学习湖南花鼓戏和湘剧;而且,先后涌现出从戏剧艺术不断蜕变到向其他艺术领域,如:戏曲、歌唱、舞蹈、影视、导演、作曲等艺术产业方面的跨界现象,取得了巨大成就和诸多成功案例。这一现象从七十年代一直延续至今,逐渐引起了全国其他艺术院校和艺术教育学者的关注。但是,在辉煌成果背后也面临“非遗”剧种教学传承后继乏力的困局。如何破解这种困局,将是当下志士同仁共同努力的目标。

一、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戏剧系戏曲教育培养模式的人才跨界现象

纵览湖南艺术职业学院60多年的戏曲教育培养模式,在艺术歌唱领域先后培养的领军人物有:六十年代培养的花鼓戏学生李谷一(目前已经成为声乐歌唱界泰斗);七十年代培养的花鼓戏学生周浩(目前已经成为澳大利亚华裔歌剧领军人物),黄卓(中央歌舞团独唱演员),湘剧学生黄红(目前均已成为响誉国内歌剧界领军人物);八十年代培养的花鼓戏学生曾竹戈(目前已经成为美国华裔歌剧优秀人物);还有八十年代培养的花鼓戏学生张也、甘平(目前均已成为响誉国的歌唱家);九十年代培养的原戏剧系花鼓戏学生雷佳、王丽达(目前均已成为响誉国内民歌和歌剧歌唱家);以及花鼓戏学生张芳、谌慧琴(目前已成为海政、空政著名歌唱演员)等。

在影视表演领域的领军人物有:七十年代培养的湘剧学生陈兵(北京电影学院原院长助理);八十年代培养的花鼓戏学生吴军(第28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和第11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得主)、还有温阳(现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当家花旦),原戏剧系话剧学生瞿颖(“谋女郎”)等。

在导演领域的领军人物有:六十年代培养的湘剧学生童晓阳、黄天博;原戏剧系话剧学生陶先露;七十年代培养的原戏剧系花鼓戏学生张杰、彭林、陈祝安,均成为国内著名导演;八十年代培养的原戏剧系花鼓戏学生刘志新(上海戏剧学院视觉传媒学院院长、博士)、陈士争(目前已经成为唯一活跃于欧美跨越歌剧,戏剧舞台及电影界、音乐、戏曲的著名华裔导演,被欧美评论家推崇为“天才和大师”。2008年获得美国亚州电影节一等奖《暗物质》)。

在舞蹈领域的领军人物有:八十年代培养的湘剧学生沈伟,转行成为享有国际盛誉的华人艺术家(曾经获得欧美舞蹈界奥斯卡之称的尼金斯基奖和美国创造性人才最高奖麦克阿瑟天才奖等。2008年,他受邀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担任创意策划和《画卷》篇编导);九十年代培养的湘剧学生李雄辉(目前已经成为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系副主任和学科带头人)。

在音乐作曲领域的领军人物有:六十年代培养的原戏剧系湘剧学生王湘强;七十年代培养的原戏剧系湘剧学生韩伟;八十年代培养的原戏剧系湘剧学生刘岳等。

在湖南地方戏曲的领军人物有:六十年代培养的学生有湘剧著名教育家李自然(目前已经成为“省级非遗·彭俐侬湘剧表演艺术”第一代传承人)、著名湘剧艺术家左大玢(国家第六届梅花奖)、王永光(国家第八届梅花奖、文华奖)、贺小汉(国家第十届梅花奖)、唐伯华等。六十年代培养的花鼓戏学生有著名花鼓戏艺术家刘赵黔(国家第九届梅花奖、文华奖)、张立功(国家精品剧目专家评委、国家舞台艺术“文华奖”表演奖获得者)、田即安(“文华奖”表演奖获得者);九十年代培养的花鼓戏学生叶红(文化部文华奖获得者)等。

二、从现象中探寻其深层规律

当一种现象反复出现的时候,就需要我们从深层次和规律方面寻找原因,包括艺术本体,以及艺术教育规律。其意义不仅仅在于一个艺术院校,也不仅仅在一个城市,我们更加感到艺术生态建设的意义,以及对艺术教育规律的深入研究认识的重要意义。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戏剧系作为这一现象集中发生的“现场”,是有其特殊教学培养模式和特殊教学规律的,对此应该深入加以探讨和研究。“戏剧系非遗传承现象”从2015年开始,我们应该把它提升为一个特别专业现象课题提出。湖南艺职学院戏剧系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的平台,目前全国有许多院校和艺术机构的艺术研究者对此课题给予关注,将有助于我们对湖湘艺术教育,以及艺术实验与研究进行深入发掘。

“传承”一词中包括了“传”与“承”两个部分。而首要重点是“人”,要有教师的传授和学生的学习,二者缺一不可。

“传”作为非物资遗产教育基地的学校,教师是“传道”和“授业”的主体。必须把最原生态的剧目和声腔,以及本剧种最具风格特色的表演,通过“活态传承”、“口传心授”和一招一式的“规范性”、“标准化”地传授给学生;重点是基础课要打得劳固,绝对不能够冒进。按照戏曲行话讲要讲“水磨功”。在“传”方面,不光是传统形势上的技艺传授,更重要的是讲究精神层面上的一脉相传。

“承”作为非物资教育基地的学校,学生是“授业”的主体。必须把最原生态的唱、做、念、打“四功”学习继承好,在打下劳固基础课“腿、毯、身、把”的基础上,把手、眼、身、法、步“五法”学到家、继承好。最后到高年级的剧目课时,才能有足够的学识能力和水平,把独具本剧种表演风格的表演方法学到手,塑造出鲜活的人物形象。按照王瑶卿老先生的说法:“象我者死、似我者生”,达到了戏曲表演的最高竟界“技术为人物服务”。以塑造独有的、生动的舞台人物形象为目的。在“承”方面,虽然更多是专业技术基本功形式的学习继承;但是,学生绝对不能够孤立地学习技术,不能够让技术脱离人物,让学生成为炫技的匠人。学生还必须学习“师承”教师的“技”,更重要的是要“师承”教师“为人”和“做人”的品德。

剧目课和唱腔课是一个剧种的主要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加上与本剧种独特的身段课表演相结合,才能有别于其它剧种,体现出一个充分展示湖湘特色的地方剧种。目前,戏剧系学科建设开设的是湖南花鼓戏和湘剧;通过这两个剧种把六十五年以来的成功办学经验,充分证实戏剧系成功培养优秀传承人才的教学模式,是有其自身科学规律的。

1、作为“非遗”传承的教育基地戏剧系,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必须坚持六十五年以来的优秀传统课程模式。

一年级应开设“身、把、腿、毯、唱、念”等六门基础课,并要贯穿五年时间的教学过程;同时开设视唱练耳课和乐理课。在打好扎实的基本功后,为进入二年级时增设主课程“剧目课”作准备。在此时间段的剧目课,一定要选择最具本剧种特点的优秀传统“折子戏”剧目作为首选教材。目的是把最传统的剧目表演和唱念精华传授给学生;到三、四年级,必须让每个学生学习继承6至10个以上的优秀传统折子戏,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得到传承,起到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四年级至五年级必须开设大型传统剧目和新创现代戏等剧目课程。

这一完整的学习历程缺一不可。因为,基本功课的基础不牢固、不扎实,就会影响中年级的剧目学习传承,将导致高年级的大戏和创作剧目的生产排练不能连续继承,从而会影响到学生学习人物形象的塑造,最终会影响到检验“非遗”传承学习的毕业晚会的演出效果。新创剧目课的实践排练,既是在“非遗剧目”基础上的传承,更是一种新创拓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共生关系。

“非遗”传承教学,最难能可贵的就是师资力量的储备。如果不马上用最短时间改变这种师资力量匮乏的现状,以及用免除学费等优惠政策支持招生,马上破解打开“教育系统”不准进学校招生和宣传的瓶颈,作为代表湖湘文化特色的地方剧种花鼓戏和湘剧将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

三、作为“非遗”剧种传承的教学基地,学院目前所面临的困局

戏剧系已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人才辈出,为湖湘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戏剧系是学院之根,也是学院生存与发展的最大力量之一。从1953年成立“湘剧小演员训练班”开始,到1998年开始招生建立音乐剧专业,直至2008年完善建全音乐剧表演专业;同时,2009年“戏曲表演”专业入围“省级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建设项目”。2010年“湖南花鼓戏声腔”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现已入围“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戏剧系现有教职工54人,含正高4人(贺小汉、梁春雷、王长红、欧阳驹里),副高以上22人,“梅花奖”获得者1人(贺小汉),省级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各1人(贺小汉),全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4人(徐耀芳、陶乐、蔡霞、陈物华)。戏剧系目前在校注册在读学生470人(其中戏曲表演专业230人,音乐剧表演专业240人)。

(一)、戏剧系的现状受困于“招生瓶颈”

戏剧系从1990年至2000年期间,招生专业有湘剧表演、花鼓戏表演、戏曲器乐专业,从几十人到200多人,从“一届一招”发展到目前“每年一招”(2002年至2013年)。问题主要如下:

1、生源质量逐年下降,传承和保护地方戏曲力不从心。

十年前,戏剧系招生是“花中选花”,现在是“雾里捞草”———还要我们寻求别人才能入校宣传招生。从戏曲表演和音乐剧表演专业来看,目前戏剧系的新生主要来自普通中小学学业不佳或顽劣任性的学生,甚至有一部分是来自学院音乐表演专业筛选后淘汰的学生。真正热爱戏曲、音乐剧艺术,并有所追求的不到招生总人数的1/4。学生基本为“白胚子”,起点低、悟性差,老师授课时非常困难,每到教学成绩小有起色时,学生却即将毕业。

再加上制约优秀生源招生的瓶颈。由于顶层设计不到位,得不到国家和本省优惠扶持政策的支持,造成办学和教学资金投入不足。全国老百姓家庭收入随着社会提高,国家大学本科生的扩招,导致学习戏曲的生源严重不足和生源质量显具下降,大多是在中小学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家长到最后才考虑让孩子转为从事戏曲艺术学习。

2、就业形式严峻,就业市场趋于饱和。

从全国的就业形式来看,目前艺术类学生就业岗位已面临饱和状态,戏曲类学生仍“一年一招”,随即面临就业困难。特别是地方戏曲类专业的招生,较为明显。

3、招生保利益与保名誉难以两全。

从招生数量来看,数量决定实际利益的多少,如长期只考虑数量,忽略质量,将会给招生、教学、办学声誉带来不利影响。

(二)、待遇过低难吸引名师名家来校任教,难以可持续发展

从戏曲表演专业多年办学经验和外省事例来看,名师名家的引进对专业建设和社会影响力,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多年来,戏剧系在此方面力不从心。无论在个人荣誉,还是报酬方面,名师名家在此得不到很好的重视———特别是省内专家反映较为明显。目前情况,戏曲表演专业必须从各剧团或退休教师中聘请专业老师来任教。但是,经常遇到因课时费低、生源素质差的问题,大部分专家、系外老师基于待遇与投入精力不成正比,不愿前来任教,使得戏剧系每年面临缺少教师的窘境。

根据市场调查数据,目前其他大学,如“师大”基本课时12节\周,30元\节,超课时费翻倍60元\节。“幼师”基本课时12节\周,50元\节,超课时费翻倍100元\节。“涉外”基本课时12节\周,80元\节,超课时费翻倍160元\节。“民族学院”基本课时12节\周,100元\节,超课时费翻倍180元\节。戏剧系与本院其他专业系部比较,教师的课时多、课时量大,周课时达20多节,月课时费只有600元至1300元。而其它系平均课时费则达2000元至4200元),比较实课时费待遇太低,在待遇上实难吸引到具有真才实学的艺术家来校任教。

加上待遇相对较低,教师积极性受影响。戏剧系由于专业特点,不仅生源不多,学生还不能频繁外出活动;教师在六个系部之中工作量最大,任务最重,加班是常态,基本没有从事“第二职业”的时间。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教职工不免会有不平衡甚至厌倦情绪,从而使工作积极性有所下降。

(三)、师资调动频繁难以稳定、师资引进面临困难

现戏剧系正式在编教职工24人,其中湘剧表演5人,花鼓戏表演5人,器乐表演5人,音乐剧表演5人,其他2/3为外聘教师和外请代课老师。教师队伍流动性大,戏剧系教师在学院各系教师中缺少相应的优越感。学院应该加大对教师的视野拓展和业务能力的轮训,如加强与其他院校专业对口观摩交流学习。加上资金投入不足,教学后劲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据统计,戏剧系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系部培养,最后调走的专业骨干人才及领导干部多达20位有余。其中领导干部9位。这种现象对传统戏曲专业的传承和发展的影响较大,不利于专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目前,戏剧系在“非遗”剧种传承教学教师建设队伍上,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局。

其一、首先就是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目前系部花鼓戏专业表演教师只有5人,湘剧专业表演教师只有5人,缺少剧目课和唱腔课的行当老师。老教师和老艺术家们,因为年老已经全部退休———虽然有一批退休的宝贵师资资源还在系部发挥余热,他们不计报酬和个人得失默默为湖南戏曲教育事业工作,其奉献精神非常令人感动———但是,由于学院课时费低廉,不能够激励他们可持续发展地为学院发挥长效的余热。加之2016年上学期学院即将搬迁到星沙城新校区上课,来回相距97公里的路程,将影响全体退休老艺术家们的授课。

其二、中青年教师流动性引进机制缺乏活力,而且遇到极大阻力。专业剧团副高职称(二级演员)和中级职称(三级演员),因为省人事厅制度问题,他们不是教育系统职称的原因,不能“跨系统”正式从艺术团体调动人事关系到本院任教。另外,从全国高等艺术学院毕业的毕业生,来到本学院竞聘的青年教师又大多不是本剧种地方戏曲专业;再加上缺少舞台艺术实践经验的积累过程和缺少教学方法的经验积累,要他们由其他剧种专业转变为本剧种专业,立马成为一个优秀教师还有许多困难,从而造成这种师资结构上的不合理。

(四)、学科建设与课程项目延续困难

戏剧系因专业的特殊性和历史地位,一直以来,在学院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示范性院校评比、精品项目申报及各种重要演出活动中,都起到了支柱性的作用,但在学科建设和科研创作中仍有不少困难和问题。

1、“剧目课”类核心课程传承与延续困难。

戏曲表演中的“剧目课”是该专业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它关乎湖南地方戏曲传承、保护的真正出路。但现实是,缺乏相应的激励、保护机制,老一辈专业教师退休或离逝,年青教师疲于日常基础教学缺少培训时间和经费支持,湘剧、花鼓的传承责任显得困难。

2、名类繁多的申报工作令人疲于应付。

从学院合并升格为大专院校以来,作为学院办学历史最久的戏剧系,几乎每年都有2至3个以上的“评估”或“项目申报”工作。因系部教学时间紧、工作量大、任务重,同时专业教师普遍缺乏申报经验,系领导和相关教师,基本上要花一半以上的时间迎接此类工作。还经常出现在评估申报工作中,“累死几个人,无用一群人”的现象。

四、今后“破局”设想

(一)、提高生源质量,为传承湖南戏曲做好铺垫

1、恢复以往戏曲表演专业一届一招模式,缩小戏曲专业办学规模,招收高质量的生源,提高老一辈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出精品,出作品,提升办学声誉,不负传承、保护的使命。全系在校生规模控制在260人左右。

2、目前,全国24个省会城市中的22个“艺术职业学院”,已经完全落实了“戏曲非遗专业”全免学费的政策。湖南省是唯一仅乘的2个没有落实“戏曲非遗专业”全免学费政策的省份。只有进一步争取省政府、省教育厅和省文化厅的政策支持,与省、地市传承中心建立“传承、保护培养基地”,逐步形成定向为相关行业、剧团培养所需人才的机制。

3、适当扩大音乐剧表演专业招生规模,为学院的发展和建设填补生源空缺。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办学水平

1、戏剧系“戏曲”和“音乐剧”两个专业,都急需引进“行当”学科带头人和全面胜任基础课教学的教师人才,应及时解决编制(哪怕每年解决1—2个),基本保证老师的稳定性。戏曲表演专业需引进湘剧、花鼓表演专业教师5名;音乐剧表演还需引进专业教师5名。

2、引进省内、外知名专家来校兼职任教,提高办学水平,提升学术品位。据调查,北京戏曲职业艺术学院常年聘请200名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任教,学院给与每人发专家津贴4000元至5000元月,有20位专家每周在学院集中授课2天上8节专业课,指导京剧教学工作。

3、制定相关政策来鼓励中青年教师学习剧目。基于剧目传承迫在眉睫的现状,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金”,单独制定专家课时费,每年规定戏剧系中青年教师学习一个剧目,以彩排作为考核、奖励。

(三)、加大学科建设力度,规范戏剧系各项职能

1、组建专门的学科建设队伍,把戏剧系特有专业特色放在重要位置上来,希望学院从人力、财力上支持戏剧系专业建设。

2、从各方面支持系部编写出版戏剧系专业特色教材,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教学方法。

3、加大现代化设备的投入,建立戏剧系专门的资源库,为今后的各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基础资源。如建立戏剧系艺术档案数据库、专业建设资源库、非遗保护传承培训中心、精品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等。

(四)、提高相关待遇,提高教师队伍积极性

1、注重教师待遇,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首先缩小老师与市场经济下的差距,缩小在编与外聘教师之间的差距。另外根据工作表现出台相关奖励制度,提高加班补助、获奖奖励,并及时兑现。基本实现劳有所得、劳有所获。

2、提高专家课时费,吸引知名专家来校讲学。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利提升学院的知名度。

五、“非遗”剧种传承的破局与拓展启示

1、解决师资力量的破解方法

通过学院以专题形式向上级文化厅和教育厅等部门大声疾呼,首先在人事制度上改革,破除教育系统和文化艺术系统的门户壁垒。同时,由文化厅出台政策文件,规定艺术团体(剧团)所有副高职称以上的艺术家(演员),每年必须到艺术学院兼任2个月的专业课程;缓解专业艺术师资匮缺的缺口,同时解决双向艺术交流的有机结合问题。让真正能够上课和具有艺术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剧团“副高”职称(二级演员)和“中级”职称(三级演员),可以引进调入学院戏剧系。真正让人才流动起来,以此来丰富师资资源库,解决目前青黄不接的困局。

2、制约生源瓶颈的破解方法

根据国家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发[2015]52号《关于支持戏曲传承与发展的若干问政策》要求,早日把“戏曲民族传统文化”落实到位,真正减免戏曲学生的学费,吸引更多的农村学生,扩大生源数量,从中挑选出质优的尖子学生,再通过强化训练和聘请专家重点培养等综合教学手段运用,最终达到培养“非遗”传承人的目的,才能够力挽狂澜改变学院戏剧系教学困局现状。同时,希望学院建议文化厅下文件,院团与市场对接,每年必须招聘本院毕业生。

3、学院应该在文化厅和教育厅政府部门积极申报课题,学院应该站在“非遗”传承的高度,一定要在戏剧系施行倾斜政策和扶持政策。

首先,在招生制度上改革;按照60年代、70年代至80年代培养戏曲教育的方法,三至五年招生一批(本文前面已经例举了大批优秀毕业生)。因为,戏曲作为“非遗保护”项目和对象,应该尊守其自身教育规律,课堂教学本就应该少而精。

其次,在教学模式,由于戏曲艺术的特殊性,在长期的专业教学实践中,应该坚持其基本形式,以“小课堂”教学为行课方式,以“口传心授”为授课方式,以剧目课为核心、基础课(武功、基功、把子、身段、唱念)为支撑的“成品教学”课程体系及课堂教学、实习彩排、对外演出三位一体的特色育人模式。剧目课分行当教学、其他基础课不超过12人一节的课堂,毕业一批学生招生一批学生。学院应该扩大音乐、舞蹈、美术、影视、音乐剧和社会文化等其他专业的招生,以此来养大和呵护“非遗保护”戏曲专业。

再之,应该在专业项目资金上设立项目经费制度,通过“立项”分项目专款专用,以此提高项目参与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在戏曲教师课时费上,应该按照职称成倍提高,以此吸引专业教师和专家安心戏曲“非遗保护”教学工作,真正把具有悠久历史的“湖湘文化”地方戏曲湖南花鼓戏和湘剧“非物资文化遗产”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可持续性发展下去。

总之,“湖南艺职学院戏剧系非遗传承现象”是一个“进行时态”的现象,目前,面临戏曲人才培养的困局一切都在继续发生和延展之中,要想破除困局将是当下同仁共同努力的目标。

值此我院搬迁“升本”之际,我们与艺术界和社会各界专家,特别是广大观众一起,共同探索于文化艺术发展的更加广阔的空间。

(责任编辑伍益中)

猜你喜欢
湘剧花鼓戏剧目
舞台剧目
“踩麻石”的戏曲
——湘剧之形成与发展探微
资兴:花鼓戏进校园
湖南花鼓戏
浅谈锣鼓在花鼓戏中的作用与发展
曹汝龙湘剧艺术六十周年专场演出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湘剧《云阳壮歌》剧本研讨会
中小学校湘剧传承的实施现状与建议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