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麻石”的戏曲
——湘剧之形成与发展探微

2021-11-14 22:35王露斯
戏剧之家 2021年16期
关键词:麻石湘剧剧目

王露斯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湖南 长沙 410205)

一、湘剧的形成

据《湖南音乐戏曲集成》记载:“(湘剧)早在明朝嘉靖三十八年(1559)之前,就曾先后在浏阳、醴陵一代城镇、乡村演出……随后由湘潭传入长沙。故艺人历代相传浏阳‘老案堂’是湘剧的发源地。”文中将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确定为湘剧产生的年代,其实是指高腔传入湖南至少有400 多年的历史。

由黎建明著、人民音乐出版社于1999 年出版发行的《湘剧音乐概论》一书中提到,“明成化八年(1471)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的李东阳,在<燕长沙府席上作>一诗中有:‘夕阳影堕仍浮水,南曲声低屡变腔’之句……可见当时的长沙不仅有了戏曲的演出活动,而且连演唱的声腔名称——南曲,都在李东阳的诗中描述的一清二楚。”作者把前文中所提及的湘剧高腔历史提前近100 年,认为湘剧距今至少已有500 多年历史。而文中对历史最为悠久的低牌子也未能作出明确定论,认为“究竟如何尚待考证”。

至2015 年,由范正明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湘剧史话》一书中提到:“元至正十五年(1356),夏庭芝所著<青楼集>,记有不少来湖南献艺的著名杂剧演员:……这些杂剧名演员还留下了一批北杂剧剧目,……既有如此众多的杂剧剧目流传‘湖广间’,其声腔也就自然随剧目流传下来。”该文中,论述了湘剧中历史悠久的低牌子,亦名“低腔”,距今已有600 多年历史。由王阳娟、曹汝龙主编的《湘剧影像录·纪念湖南湘剧诞生600 周年》一书中,明确了湘剧距今至少600 年历史的概念。

但是,前文所提及的“证据”仅仅是古文记载的只言片语,无法拿出实际的、令人信服的合理依据。对此持怀疑态度的仍有人在。

另一说法是湘剧源于先秦时期的祭祀文化。对此,笔者采访了湖南湘剧票友会会长——王笑。据王笑口述,他认为关于湘剧的起源可追溯到周朝,早在屈原之前就应已存在了,湘剧最早的起源源于祭祀文化。随后笔者查找了文献资料,普遍认为戏曲便是起源于先秦时期原始歌舞,王国维在其《宋元戏曲考》中就有戏曲起源于祭祀文化的主张。在长沙县城地区传承至今的“文公典礼”所唱的祭文中似乎就可以听到湘剧的腔韵。“文公典礼”是长沙县城流传至今的儒家丧葬礼仪制度,据传其起源于“元圣”、儒学先驱——周公旦。周公曾制礼作乐,对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著《九歌》、《离骚》,古时楚国即当今湖南一代,至今还沿袭有“湘楚文化”的称呼,屈原的《九歌》就是由汉族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改作加工而成,其中《国殇》一篇,仅供祭祀专用,如果朗读出来,会发现湘剧里面有很多元素与之相关。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了很多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至今依旧能在其中找到一些根源。以上都证明,湘剧的起源似乎确与祭祀有一定关联。

以上两种关于湘剧起源的说法都拿出了自己的一定道理,但又无绝对的直接证据。但无论如何,湘剧历史源远流长,这是无可否认的。

在湘剧界有“踩横麻石”戏班和“踩直麻石”戏班,这是专指湘剧班社规模大小和区分在城镇与在农村表演的两类湘剧班社。其中,“踩横麻石”的湘剧班社是指在横铺麻石路的城镇,用两轮的马车或牛车拉戏箱等演出道具的戏班。这类戏班以唱高腔、弋阳腔、昆腔、青阳腔为主,多是以表演“三十六按院”的南北路湘剧大戏为主,演员也以此为职业生存,剧目中的角色包括“生旦净末丑”在内的所有行当,表演的剧目也多是湘剧剧目中的经典折子戏,这些演员与作品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富贵人家、士族官吏、乡绅土豪等阶层人士及文人墨客的喜爱。而“踩直麻石”的湘剧班社,则是指在直铺麻石路的乡村表演的戏班,这类戏班以唱高腔为主,只分九行,即三生、三旦、三净。在农村班社中,这种体制一直保留到清末民初,俗谓“九条网巾打天下”。由于这类社班受体制及演员人数的限制,因此形成“文武不挡,唱念做打俱全”的表演要求,以适应表演人员不足的境况。这类社班常演的剧目多与祭祀、还愿、酬神、祝寿、添丁等民俗事项有关,因此常演的剧目多是长篇大戏,以适应仪式的要求。

这两股力量平行进行,为湘剧的传播和发展都贡献了巨大力量。其中演出的剧本是为了适应更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而出现的,表演场地多为庙台或农村地区临时搭建的场地。每天演上、下两场,可连续表演十多天,表演的剧本除了有章回小说的“连台大本戏”,也有自己创作的剧本。表演者们为了凑时间,也为了迎合当地观众的一些需求,往往会往剧本中加各种语句进去,这些剧本与前文所提到的相比,确实粗制滥造,且因为含有“水词”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受到批判,直至文革期间这些表演在舞台上已经绝迹,剧本也已荡然无存。

二、湘剧的发展

湘剧一路传承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谷。明末清初,各地方声腔蓬勃发展,对当时只崇尚昆曲的主流审美趣味形成强有力的挑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花雅之争”,最后由花部取胜。清代各地方声腔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京剧,这是大家都所熟知的。其他地方戏曲也不甘示弱,蓬勃发展,湘剧便是其中之一,在大环境的驱使下湘剧迎来了第一个春天。

清朝末年,出身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娄底双峰县荷叶镇大坪村)的晚清名臣曾国藩曾带领湘军攻打太平天国都城天京(今南京),并承诺如若能攻下天京便可将太平天国里面的王府抢劫三天。最后湘军势如破竹,一举攻破了太平天国。这些抢来的金银财宝被运回湘军的家乡——湖南,因此湖南发展了两个行业,一个是金号,另一个便是他们的精神粮食——湘剧。在这一时期,湘剧有大力的发展,清朝同治-光绪年间是湘剧的全盛时期,这一势头一直持续到20 世纪30 年代。在这一时段,旧科班人才辈出,且涌现了无数新科班,更拥有大量票友,艺人生活稳定。

晚清时期,社会动荡,清朝灭亡,后又经历了军阀割据时期,十年内战,以及十四年抗日战争。这一历史时期,不仅是民族的灾难也是湘剧的灾难:遗失了大量的湘剧剧本,也损失了大批湘剧精英。这一时期,对湘剧做出杰出贡献的便是中国著名的剧作家、戏曲作家田汉先生。田汉出身于湖南省长沙县,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湘剧艺人在田汉的组织领导下,先后成立了七个“湘剧抗敌宣传队”,排演了田汉、欧阳予倩的《江汉渔歌》、《土桥之战》、《梁红玉》等新剧目。此时的湘剧艺人用戏曲艺术唤起民众的爱国之心,纷纷加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来,许多湘剧艺人们英勇牺牲,为国捐躯。

1949 年新中国成立,湘剧再次迎来了他的春天。毛主席爱好广泛,喜欢戏曲,可能基于他的家乡情结尤其偏爱湘剧。那个年代湘剧大出风头,包括赴朝鲜慰问演出,拍摄湘剧电影等等。湘剧艺人们也先后进京演出,因此成立了一些优秀剧团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湘剧表演家,也出现了一些歌颂新中国、歌颂毛主席的好剧本,如《布衣毛润之》、《园丁之歌》等。据湘剧票友口述,在20 世纪50 年代,湘剧市场十分火爆,想观看湘剧演出的票友们需要提前一通宵排队买票,很多票友们都是带着铺盖卷等待购票。

1966 年5 月中国发起了“文化大革命”,服装、剧照被大量烧毁,剧本也仅存不多,湘剧表演家与剧作家们也未能幸免于难,“文革”的十年破坏使得湘剧元气大伤。改革开放后,外来文化影响着中国,流行音乐、电子音乐等多元文化蓬勃发展,电视、网络等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湘剧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时至今日,失去了观众的湘剧再也未能恢复到往昔的繁荣。

三、如今的湘剧

如今戏曲行业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以湘剧来说,几乎面临着全军覆没、后继无人的局面。据笔者采访年长的湘剧演员得知,湘剧有些戏没有传承下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这些戏太难、太累。除了要唱、念、做、打,还含有杂技成分的表演,演员的投入与回报得不到正比。最重要的还是失去了票友的支持,越来越少的人观看湘剧。现在的湘剧演出基本是免费开放,尽管如此,观看演出的人也寥寥无几。

另外,受西方音乐的影响,现在的戏曲逐渐形成了话剧加唱的模式,丢失了传统的戏曲立身之本——行当的演出模式,也没了其程式性的特色。各个剧种之间的界限也开始变得模糊起来。专业人士认为这已经不是靠戏本身来衡量一个剧种了,它的方向已经偏离。

戏曲文化是中国传承已久的文化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每一代人的努力。2015 年7 月17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2017 年由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湘剧传承人们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这些人包括湘剧表演家、剧作人、湘剧爱好者、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等。在多重的竞争环境压力下,让湘剧能恢复往昔的荣光似乎已经不大可能。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因此深入挖掘湘剧历史,在此前提下为湘剧注入新鲜血液,依旧能成为我们研究的内容。

注释:

①水词,戏曲、曲艺名词,专指其艺术品味不高,演唱中时有插科打诨、甚至有“调情”、“骂大会”的不雅之辞和不雅之举。——笔者注。

猜你喜欢
麻石湘剧剧目
舞台剧目
守信
曹汝龙湘剧艺术六十周年专场演出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湘伢湘妹子,学湘剧
湘剧《云阳壮歌》剧本研讨会
中小学校湘剧传承的实施现状与建议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麻石街
优秀剧目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