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外语人才素养要求及应对措施研究

2016-05-14 00:34王瑾吴国连程娜石庭兰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职业素养人才培养一带一路

王瑾 吴国连 程娜 石庭兰

摘要:依据建设大学生成为复合型创新实践人才的倡导,本研究结合外语专业学生与跨国合作”一带一路“战略需求的人才进行探究,对比分析外语专业学生的能力现状和“一带一路”战略下外语职业人才要求之间的差距。旨在为推动贵州高校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和职业素养改善提供积极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复合知识型;能力现状;人才培养;职业素养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论文(项目名称:“一带一路”战略外语人才素养要求及应对措施研究项目;编号:贵大省创字2014 007 ;指导教师:曾贤模)

随着国际化合作的加强,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在涉外企业和跨国合作中都非常需要。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与沿线60多个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相关人士提出人才智库建设,而外语人才应在此合作中发挥政府政策的“外脑”作用和对外起宣传“麦克风”的作用。为此,本研究希望通过调查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未来职业理想信念和职业素养培养等现状,分析“一带一路”愿景规划中的人才需求,再进行双向对比出现实差距。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直接访问形式对贵州高校外语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学习现状和职业素养培养状况。

一、职业素养的含义和“一带一路”中外语人才职业素养要求

职业素养是社会人在职场工作的行为规范要求, 是一个人在工作办事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职业素养具体表现为职商,体现一个社会人在职场中成功的素养及智慧。职业素养的高低对职业生涯成功与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扬州大学政法学院杨千朴教授认为,职业素养的一级要素除了包括职业技能外,还包括职业通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尊严、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就业创业能力等。其中,职业技能、职业行为是支撑职业人生的表象内容,是人们看得见的,属于显性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理想等是职业素养最根基的部分看不见的是隐性职业素养。这两类职业素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概括来说,职业素养有三大核心:职业信念,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行为习惯。“职业信念”是职业素养的核心。良好的职业信念应该是由爱岗、敬业、忠诚、奉献、正面、乐观、用心、开放、合作及始终如一等这些关键词组成。“职业知识技能”是做好一个职业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研究发现:一个企业的成功30%靠战略,60%靠企业各层的执行力,只有10%的其他因素。除了标配的基础专业知识能力,执行能力也是每个成功职场人必修炼的一种基本职业技能。“职业行为习惯”就是培养职场礼仪、时间管理及情绪管控等等。职业素养是在职场上通过长时间地学习—改变—形成而最后变成习惯的一种职场综合素质。

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已经成为比较重要的社会难题。对于很多毕业生来说,先不说找到好工作,即便是找到一份稳定而满意的工作就已经比较困难了。而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很多企业又在叹息“招不到合适的人选”。很多事实表明,这种现象的存在与学生的职业素养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有关。“满足社会需要”是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既然社会需要高技能、高素质人才,那么,高校教育应该把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作为其主要目标和重要内容之一。同时,高校也不是关起门来办教育,社会、企业也应该尽力与高校合作,提供良好实习和培训的机会共同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现今,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和国际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如何面向“一带一路”战略需求,打造适应并能提升“一带一路”进程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能否将现实问题内化为大学跨学科、跨文化学习聚焦的问题,并有效地加以解决,这是社会对大学的希望所在,更是大学促进学生发展和引领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具体到我们外语专业学生,我们的职业素养是哪些方面达不到标准而需要改善呢?或者说大部分企业或外事工作等对我们外语专业学生有些什么特别要求呢?这里我们以“一带一路”战略中外事工作行业对外语专业人才的要求为例探讨。

目前,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任务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这一战略重点任务对外语人才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要求:

(一)“一带一路”外语跨文化的研究人才培养需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不尽相同。对此,就需要我们外语人才结合学校人文、历史、语言专业的资源,发挥专业知识技能素质,学习相关的百科综合知识,重点研究“一带一路”可能带来的文化冲突,加快培养熟悉“一带一路”国家文化历史的外语人才,要特别注重培养一些小语种的语言人才。

(二)“一带一路”的政治法律的研究和政治外语翻译人才需求。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治制度不尽相同,法律法规也有很大的差异,而要做好“一带一路”的前提就需要政治互信。因此,高校急需进一步围绕“一带一路”可能出现的政治法律风险加以研究,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三)“一带一路”的国际贸易和金融研究人才培养需求。这类人才需要具备一定新思维、高效实践能力。“一带一路”所提出的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都需要高校在学科布局和人才培养创新方面有新进展。

(四)具备高度政治素养以及职业道德信念和行为习惯的人才。“一带一路”这一种新战略是在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各方面进行交流合作,工作者应直接接触沿线各个国家不同阶层不同民族的人民。所以外事工作者或者外语人才需要树立为国家和民族谋福利的政治立场,同时还能身体力行地宣传中华文化者的独特魅力,坚持和其他国家和民族团结互助,友好平等,展现中华文明五千年传统品德。

从根本上来说,“一带一路”给大学的综合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和要求。当下的“一带一路”已经在深刻地改变着世界和中国发展格局,围绕着这一发展格局,进行整体的学科学术、人才培养和内部管理的整合和改革,是目前高校进行综合改革所必须要回应的重大问题。

二、外语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本次职业素质调查问卷共设计了专业知识能力技能、辅学知识与技能、 就业意向与观念、职业规划与培养四个类别共20个问题。采用不记名形式,向贵州高校英语、日语、翻译等专业发放问卷110份并回收有效问卷110份。调查显示被测对象90%以上是女生,21%是大三学生,70%是大四学生,集中在文学,翻译和商务方向。通过调查发现外语专业学生职业素养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在对专业知识掌握方面,外语学生普遍表现不自信,12%的学生觉得听说读写技能较好,53%的外语学生英语听说能力一般,21%觉得专业知识技能掌握很差。在专业实践经验方面,47%的学生表示没有相关实践经验,30%左右的学生表示参加过英语翻译工作和与英语相关的交流活动。25%的学生参加过英语演讲、朗诵比赛。另外,还有12%的学生参加过国外英语交流活动。在选择改善职业素养方面,20%的人希望在专业素养方面得到改善。在选择职业的时候,42%的学生看重解决工作上遇到问题的专业能力。

(二)综合性知识薄弱而且缺乏复合型知识和技能。外语学生集中束缚于专业性理论知识。24%的学生实际参加过能力拓展培训课程并且受益匪浅。72%的学生觉得外语学生应该发展更多复合型技能。复合型人才就是多功能人才,是指不仅在专业技能方面有突出的经验,还具备较高的相关技能。这样的人才更是市场上最缺乏,而企业又求之若渴的人才类型。

(三)缺乏未来职业规划,职业意识不强,缺少专业方向的职业素养培养和训练。64%的同学希望学校开设一些职业素养培养课程,49%的同学希望学校或者就业单位定期进行职业素养评估。对未来职业要求55%的人有一般了解,并且抱着顺其自然的心态。41%的同学对学校提供的职业素养培养不满意。在选择求职前所要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中,位于前三的是编写简历的能力,了解与企业或公司相关的知识和用人标准。对就业项目了解较多的是西部英语教师志愿者服务计划和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可见外语专业学生就业知识和就业面的局限。

(四)学习思维方式单一和学习知识偏陈旧,而且创新实践能力较弱,由于国内课堂的外语学习偏静态知识。而且在选择职业素养方面,只有10%看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高达90%的同学期待参加社会实践,59%的同学希望参加能力培训课程。显而易见,外语学生对实践知识的渴求度很高。

三、如何改善高校外语人才培养以达到“一带一路”战略职业人才需求

目前,面对共建“一带一路”战略重点任务,对于高校而言,需要组织各种资源,发挥大学学科的整体优势,在外语专业方面要实现跨文化人才培养方面的新突破。以下是针对人才需求与学生现状之间的差距提出的一些改善建议:

(一)增加应用型课程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输入式”教学方法,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和师生沟通互动的教学模式。并在教学中增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交际语言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情景互动教学法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在不同专业方向上潜移默化地加入职业素养锻炼。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对职业素养的感觉和具备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在教育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的职业规划和事业选择,才能改进高校教学模式,选择灵活应用的各种教学方法,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才能探索职业英语和职业素养同时并进的教学之路。

(二)“一带一路”战略下改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川日西南财经大学院长如是说,“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除了硬条件的“海陆空”交通设施的建立和完善外,“外语+”和“互联网+”人才培养作为“软工具”更是至关重要。在当前学科融合背景下,高校要适应“一带一路”战略需要,着力深化高校人才培养供应侧改革,大力培养“外语+各类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1.专业方向实践型人才 塑造翻译专业方向人才,协助设施联通和外交沟通板块提高国际通信互联互通水平,畅通信息丝绸之路,要在政策与文化活动交流理解板块发挥平台作用。

2.“外语+”国际化人才 “外语+”国际化人才是国际化复合型外语人才,也是此战略下重点建设的高素质人才,他们应具备外语、技能和胸怀三点要素。社会经济发展对外语人才要求呈现出复合型跨学科的特征,需要既掌握外国语言又通晓专业知识的应用型、专业型人才。因为基础建设工程涉及交通、能源、新材料、生态、法律等,且又不是各项任务的简单相加,这就需要大学组织外语跨学科的联合攻关,设置相应课题,并形成科研、教学、实践的体系,统筹协调,联动创新,高水平地完成语言课程任务。

3.非通用语言人才“一带一路”所覆盖的中亚、南亚、西亚等地区,涉及官方语言达40余种,而我国内地高校教授的语种仅20种。目前非通用语言人才短缺的状况远远不能满足“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需要加大力度培养。高校可制定未来几年的开设小语种语言专业计划,并开始培养新师资。

总结

本文通过对外语专业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详细分析了他们的职业素质现状,提出应更新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以学生能力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为完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职业素养培养等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杜海茹,梁秘密,西安英语专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现状调查[J].企业导报,2016(07)

[2]金兰兰.浅谈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现代企业教育,2010(16)

[3]金玉昆.外事礼仪概论[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唐丽伟.基于校企合作的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6(02)

[5]吴一安,P.Jeffrey.中国英语本科学生素质调查报告[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01)

[6]王俊杰.新形势下高校外事工作的思路[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7]夏文远.高校外事工作建设与文书写作[M].长春: 银声音像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王瑾(1994.04- ),女,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学生;

吴国连(1992.04- ),女,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学生;

程娜(1992.12- ),女,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学生;

石庭兰(1991.07- ),女,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学生。

猜你喜欢
职业素养人才培养一带一路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