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是语言的重要构成材料,抓住了词语教学,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基。词语训练是段、篇训练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词语教学应该成为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理解新的词语是有法可依的,不同的词,或者同一词在不同的学段、不同的课文中完全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去理解。在语文教学中对词语的理解,最常用的首先是借助工具书、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其次还有换意思相近的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在比较中理解等。
一、辨析近义词,体会词语运用的准确性
理解新词时,我们常常以已积累的旧词来促进新词的理解,也就是借用已掌握的近义词来代替新词,从而体会词语的意思。这确实不失之为一种好方法,对低、中年级学生理解、积累词语是有很大的益处的,我们不能否认它是理解词语、积累词语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绝大多数近义词都不能完全通用,因为即便是近义词,它们也是有细微差别。有的是词义轻重不同,有的是适用对象不同,有的是运用范围不同,有的是词义侧重点不同,有的是感情色彩不同,有的是概念外延不同。如果笼而统之互换、代替近义词,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就会停留在表面,理解就很粗浅,难以体会其中的味道。那么在作文时运用这些词语就谈不上妥帖、自然、生动了。
以薛发根老师《桂花雨》一课的教学为例。课一开始,薛老师出示拼音,让学生看拼音写词语,然后很巧妙地让学生将三个词语连成句子“糕饼尤其新鲜”,并追问:“尤其”相当于哪一个词的意思。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就说出了“特别”“格外”。接着老师又问:“尤其”能换成别的词吗?最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体会到:“格外”“特别”有“尤其”之意但无其之味;“十分”强调与己比较,而“尤其”强调与他物的比较。
教师用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比较中鉴别词语的意思,丰富了学生词汇量的同时,提升了学生对词语运用的正确认识,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教学设计别具匠心,也利于学生接受。
二、联系上下文,揣摩词语运用的准确性
在《桂花雨》这一课的教学中,薛老师引导学生理解“浸在桂花香里”的“浸”时,依托具体的语言环境,与“浸在水里”比较,在感受与体验中深刻领悟文中“浸”将香味表现得如此浓郁。“浸”字虽是寻常的字眼,但在这样的语言文字中却韵味无穷、意境深远。在这样的引导活动中,学生深得其法,充分感受着语言文字的热度和生命活力,想对文字不敏锐都不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第一学段,学生要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词句的意思;第二学段,学生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第三学段,学生要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许多词语脱离上下文理解,是枯燥无味、了无生趣的,是为了理解词语而理解词语的,这样做实在难以体会到词语丰富的意蕴和独特的表现力。我们不仅要引领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还要引领学生揣摩品味词语在文中的表情达意和用法效果等。只有这样深入探究,才能培养学生推敲词句的兴趣,促进学生对词语运用奥妙的领会,磨砺学生敏锐的语感,提升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三、比较同一词语在句子的不同位置,感悟词语运用的准确性
以《夹竹桃》一课教学为例,教者在体会“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这一句话时,没有让学生抓住其中的两对反义词感受夹竹桃的韧性,而是再次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句子与“一朵花开了,又一朵花败了,一嘟噜花长了,又一嘟噜花黄了。”比较,在比较、分析中,体会反义词因位置不同,表达效果的不同,进一步品味了作者用词的准确、巧妙,将学生思维引向了纵深,情感也引向了深刻。
教育家朱光潜说过:“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际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因此,小学阶段对词语的教学应顺应小学生的认识思维能力和理解规律,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词语教学融入对文章的理解之中,在品词析句中使词语与学生的精神领域建立广泛而紧密的联系,这样做,不但有助于小学生对字词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强化,还能促进小学生其他能力与素养的形成,开拓了思维,培养了语感,激发了兴趣。
语言文字的教学离不开词语的教学,大量的词汇积累是语文学习、运用的基础,词语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以其独特的魅力引起了许多老师的思考与钻研。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带领学生走进词语的世界,在理解词语的时候,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巧妙与不可替换性,并能转化为学生准确运用词语的能力,让词语成为学生言语表现的鲜活元素。
作者简介:朱坤银(1979.03—)女,江苏省高邮市人,现职称:一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