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鹏 王承云
摘 要: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中国经济也逐渐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并于2013年进入新常态。然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却逆势上扬,已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资本输出国。通过对新常态元年(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分行业和分地区数据的分析,能够得出我国海外投资的行业构成及区位特征,并了解其形成动因。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中国;行业构成;区位特征;动因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5-0145-03
引言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世界经济遭受重创。美国、欧盟、日本三大经济体深受影响,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经济甚至一度陷入衰退。受到上述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疲软的影响,中国外贸出口订单锐减,制造业损失惨重;沿海地区大批中小企业停产停工乃至倒闭,工人出现返乡潮。在国际经济形势极端恶劣的大环境下,中国政府为了稳增长、保就业,于2008年向市场注入4万亿元资金,保证金融领域的流动性并期望拉动经济增长。然而,大规模的政府直接投资也导致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供给严重大于需求,通货膨胀水平居高不下。至此,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中的出口与投资已经难以再强效拉动国民经济增长;而第三驾马车——消费,则因为中国偏高的居民储蓄率,不能形成足以拉动经济强劲增长的有效需要。
在意识到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失衡后,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决定对经济结构进行转型升级,淘汰落后和过剩的产能,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然而,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仅为7.7%,创下近14年来的新低。2014年,经济增速更是创下24年来的最低水平,只有7.4%,并且下行压力还在进一步加大。目前,我国经济已经由前几年的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中国经济正式进入“新常态”。
虽然近期各项经济指标未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却与经济总体走势相反,实现了大幅度增长。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含金融类)达到1 400亿美元,超过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并为我国经济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必要对2013年(新常态元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据进行分析,探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及其行业分布。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全球格局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我国经济开始逐步走向世界,融入全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也开始呈现出由点到面、由区域到全球的特点。根据国家商务部2014年公布的最新数据,2013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前10位国家和地区(不含港澳台)分别为开曼群岛、美国、澳大利亚、英属维京群岛、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英国、卢森堡、俄罗斯、加拿大。
中国2013年对外直接投资额超过30亿美元的国家和地区有:开曼群岛、美国、澳大利亚、英属维尔京群岛。前十名中的其他国家和地区所获投资额也均在10亿美元以上。从宏观区位来看,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东南亚三大区域。本文选取排名前3位的国家或地区,分析中国在上述地区的直接投资行业构成及动因。
(一)在开曼群岛投资行业特征及动因
开曼群岛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属英国海外领地。该群岛由大开曼、小开曼和开曼布拉克3个岛屿组成,是世界著名的离岸金融中心和“避税天堂”。开曼群岛不仅凭借其瑰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同时也因其宽松的法律环境与较低的税率水平,得到了全球各地公司的青睐。开曼群岛的面积为260平方公里,总人口不过6万人,却拥有近2万家注册公司。目前,岛内的金融业、信托业总资产已超过2 500亿美元,并且每年平均有4 300家公司在此注册成立,全球700多家银行在开曼群岛都有分支机构。
世界500强企业中的可口可乐、宝洁、英特尔、甲骨文等大型跨国公司在开曼群岛都注册有分公司。中国公司纷纷效仿发达国家对外投资的路径,如阿里巴巴、当当网、奇虎360和新浪等商界巨擘,均在开曼群岛注册投资。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2013年对开曼群岛的直接投资额高达92.5亿美元,成为除香港外,中国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目的地。中国对开曼群岛的直接投资额之所以如此巨大,主要是因为大量中国公司在开曼群岛进行注册,并因此与开曼群岛之间产生频繁的账面项目往来,使得以美元作为主要计价货币的跨国性金融交易额十分巨大。这也表明,中国对开曼群岛的投资主要以金融和服务业为主。
(二)在美国投资行业及成因
中美经贸关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伙伴关系之一,对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美国和中国分别为世界第一大和第三大资本输出国,两国共同影响着全球的资本流向。
中国2013年对美国直接投资额达到38.7亿美元,仅次于在香港和开曼群岛的投资。数据显示,2009—2013年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增速居全球之首,中国已经成为美国重要的外资来源地。尤其是我国大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对美国本土企业的并购,以及赴纽交所上市等市场行为,均有效拉动了中国对美直接投资的增长。
中国对美投资增长迅速的原因在于: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和最大的发达国家这一事实,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美元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和计价货币的地位不会改变;美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没有改变。因此,投资美国,依然是让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途径。加之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并宣布可能进一步加息之后,美国市场对资本的“抽水机效应”愈发显著。中国民众、企业和政府均看好对美国投资,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能够成为美国最大海外债权人的原因。
(三)在澳大利亚投资及其动因
澳大利亚作为大洋洲最主要的国家,地广人稀、资源丰富、经济发达,是世界主要的移民迁入国。中国和澳大利亚之间有着密切的经贸往来,两国互为对方重要的贸易伙伴与投资对象国。近年来,澳大利亚不仅成为中国人移民海外的主要目的地国家,也成为中国资本输出的重要对象国。2013年,流入澳大利亚的中国资本超过30亿美元,其中仅悉尼一座城市就高达22亿美元。
中国对澳大利亚投资增长迅猛,2014年的投资增速更是高达60%。从投资领域来看,房地产是最重要的行业之一。目前,万达、绿地、万科、碧桂园等一线房企都在澳大利亚投入巨额资本,甚至买入悉尼诸多知名的地标性建筑,这也是悉尼得以“一城独大”的原因所在。而这些不动产投资项目大多被中国内地的买家购入,其目的一方面是供移民澳大利亚后自住,另一方面为持有投资。
此外,中国对澳大利亚资源能源行业的投资也十分巨大。世界三大铁矿石企业有两家在澳大利亚。中国作为世界钢产量最大的国家,对铁矿石的需求量较大。同时,澳大利亚还是重要的镍、锡矿的主要供应国。这些都使得资源能源类企业纷纷投资澳大利亚。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
(一)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该行业包括机械设备租赁、文化及日用品出租、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咨询与调查、广告业、知识产权服务、职业中介服务、市场管理、旅行社和其他商务服务。上述服务行业均包含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这一大类中。由于该项目包含的门类众多且覆盖范围广,因而对外投资额高居第1位。2013年的总投资额超过270亿美元。
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深度交融,中国公民、企业和政府相关机构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各类活动不断增多,需要向所在国和地区购买相应的服务,加之服务业附加值高、购买途径多、交易快捷方便,遂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第一大行业。
(二)采矿业
采矿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部门。该行业指对固体(如煤和矿物)、液体(如原油)或气体(如天然气)等自然产生的矿物的采掘。众所周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制造业基地,同时,随着中国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资源和能源的需求大幅增加。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大国,此外,我国还是天然气和铜、铁等矿石资源最大的进口国之一,因此,中国对于资源、能源行业的投入可想而知。
近年来,为了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下,以国有企业为首的大批中资企业开始拓展全球各地能源市场,不仅采取入股等方式参与对海外资源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还积极兼并、收购国外大型能源企业,直接参与国外能源开发和资源采掘。如典型案例,中石油在中东地区、中海油在非洲近海及南海周边的石油开发。
在中国能源需求的强大推力下,我国2013年采掘业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达到近250亿美元,采掘业因此成为我国第二大对外投资行业。
(三)金融业
金融业主要包括经营金融商品的特殊行业,它包括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证券业和租赁业。中国金融业的高速发展时期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中国处于改革开放初期,金融行业的体制改革才刚起步。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大,金融业也日益繁荣起来,并融入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支柱性行业。
最近,人民币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SDR货币篮子,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这一进程的加快,有助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开展,并助推我国金融行业遍及全球。下面本文将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说明中国金融业海外投资的发展概况。
中国工商银行是当今全球市值最高(达到3 150亿美元)的银行业机构,也是全世界利润最高的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虽是四大国有银行中成立时间最晚的,但其发展速度却是四大国行中最为迅猛的。中国工商银行目前在全世界40个国家设立了380个分支机构,有1万余名员工,其中95%左右是当地员工,拥有高达2 000亿元左右的资产,每年盈利达到100亿元人民币。由于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日益凸显,工商银行正在全球主要的离岸金融中心(如新加坡、香港、伦敦)布局自己的人民币业务。
正是在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代表的一批大型金融机构的带动下,中国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日益扩大,2013年中国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额高达151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与采掘业的中国第三大对外投资行业。
三、结论
通过对中国2013年海外直接投资分地区、分行业数据的研究,本文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和行业分布状况,并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中国对外投资主要流向发达国家和地区。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3位,成为全球重要的资本输出大国。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西方发达国家或地区,以及中国周边国家,如英属开曼群岛、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俄罗斯等。在投资额排名前10位的国家当中,八国集团成员(现为七国集团,俄罗斯因乌克兰问题被排除出该集团)占据6个席位。可见,中国对外投资主要流向以七国集团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或地区。
第二,服务业和能源行业占据重要地位。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较广,基本涵盖所有行业,但超过一半的资金集中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采掘业、金融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这四大行业。这也意味着,中国对外投资额较大的行业主要是第三产业和能源行业。
第三,对外直接投资高速增长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拉动全球经济复苏与增长,对全球经济贡献率正不断增大。
参考文献:
[1] 单玉丽.台湾对外投资的区域选择及行业构成[J].亚太经济,2009,(4):42-47.
[2] 赵春明,何艳.从国际经验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和区位选择[J].世界经济,2004,(5):38-41.
[3] 高敏雪,李颖俊.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的实证分析——国际经验与中国现状的探讨[J].管理世界,2004,(1):55-61.
[4] 宋伟良.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3):111-115.
[5] 贺书锋,郭羽诞.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析:政治因素重要吗?[J].上海经济研究,2009,(3):3-10.
[6] 张远鹏,杨勇.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0,(6):34-46.
[7] 胡博,李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基于投资动机的视角[J].国际贸易问题,2008,(12):96-102.
[8] 刘建光,丁卫国.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实证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10):262-263.
[9] 张晓平.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和行业分布变化[J].世界地理研究,2001,(3):27-33.
[责任编辑 柯 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