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中话“仁义”

2016-05-14 14:31胡才众
文学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仁义鸿门宴项羽

胡才众

内容摘要:在《鸿门宴》中,宴会以刘邦取胜,项羽失败告终。而我以为在鸿门宴上刘邦虽然脱离了险境逃归汉营,看似取得了胜利,但是却输了仁义。

关键词:鸿门宴 刘邦 项羽 仁义

所谓“鸿门宴”是指公元前206年12月,项羽在新丰鸿门举行的一个藏有杀机的宴会。向来评论者皆认为这个宴会是刘项之间政治斗争由潜滋暗长到公开化得生动表现,是漫长激烈的“楚汉相争”的序幕。宴会以刘邦取胜,项羽失败告终。而我以为在鸿门宴上刘邦虽然脱离了险境逃归汉营,看似取得了胜利,但是却输了仁义。

在鸿门宴中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宴会之前、宴会之中、宴会之后。我们可以从鸿门宴中看到刘邦、项羽在仁义方面的表现。

在宴会之前,刘邦迫降了秦王子婴后进军咸阳,刘邦听取了部下的建议离开秦宫,整饬部队,封存府库,撤出咸阳,还军霸上,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刘邦派人同秦吏一起巡视各地,向民众告谕约法三章,除秦苛政的政策。这一切使刘邦赢得了仁义。当时刘邦颇受民众欢迎,民众纷纷向刘邦的军队奉献酒食,人民唯恐“沛公不为秦王”。刘邦争得了关中地区的民心,这对后来的楚汉战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此时的项羽得知“沛公欲王关中”的密报,再加上谋士范增对刘邦“其志不在小”的分析和“急击勿失”的建议,不禁勃然大怒说:“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这时的项羽如果去攻打刘邦可谓失去了仁义。因为在公元前208年9月,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令主力军刘邦、项羽兵分南北两路,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正因为项羽讲究仁义,所以当项伯从刘邦营寨回来之后,对项羽说:“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项羽才会答应“善遇之”。而此时的刘邦由于听信了手下的谋士的建议派强兵驻守函谷关,准备以武力阻止项羽等各路起义军入关,企图拥兵自立为关中王。但是当听说项羽军队准备攻打他时就把责任推给了鲰生。即便是自己的谋臣张良也不信任,“君安与项伯有故?”当知道张良与项伯的关系时,又极力拉拢项伯,与他结为婚姻,并欺骗项伯:“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此时的刘邦本来是以仁义作为立身之本的,可是为了生存不择手段,失去了仁义。而项羽许诺不攻打刘邦却为自己赢得了仁义。

在宴会中,刘邦首先不顾仁义用花言巧语哄骗项羽“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而项羽讲究仁义,不仅把告密者曹无伤告诉了刘邦,而且留刘邦与之宴饮。在宴席上虽然范增数目项王,甚至“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羽还是默然不应。此时项羽为什么不应?因为项羽讲究仁义,认为如果此时杀了刘邦就不是仁义之举。试想如果此时的项羽不讲究仁义,刘邦还能保有性命吗?随后樊哙闯进军帐义责项羽,也正是抓住了项羽讲究仁义的特点,从秦王不行仁义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导致天下皆叛之的下场;再接着列举怀王与诸侯的约定,指出刘邦做的都是仁义之举;最后指出如果项羽攻打刘邦就是行不仁义,是“亡秦之续”。正因为项羽讲究仁义,所以才会在樊哙的仁义责备下“未有以应”。试想如果此时的项羽不讲究仁义,凭樊哙的参乘身份闯帐就足以杀之,更不用说后面的无以应了。可是项羽不但没有杀之,还称之为“壮士”,奖赏了“斗卮酒”与“彘肩”,后来还问他能再饮酒吗。樊哙再勇猛,此地毕竟是项羽的军营,项羽自己也有“力拔山兮气吞河”的勇猛,难道会畏惧樊哙吗?可见刘邦之所以能够在鸿门宴安全,是因为项羽讲究仁义,否则刘邦安能保全性命?可见在宴席中也是项羽仁义,而刘邦不仁。

在宴会后,刘邦借口如厕逃离宴席,丢下车骑,与樊哙、夏侯婴等人,从骊山脚下的小路逃回了军营。项羽宴请刘邦,而刘邦却不辞而别。如果项羽不仁义,张良的安全就不能得到保证,可是刘邦不顾张良的安危,留下张良逃回营寨。回营之后也没有调查清楚就立即诛杀了曹无伤。这就是宁可错杀一千,也不可使一人漏网;宁可我负天下,不可使天下人负我的心态。这一切都是不仁义之举。而反观项羽,当沛公出去之后,派都尉陈平召刘邦。而在刘邦步行回军营的二十里路的过程中都没有一点举动。当张良入谢时,假借刘邦喝醉了不能当面告辞,甚至还责怪“大王有意督过之”,项羽还接受很坦然的接受玉璧,并把它放在座上。试想如果项羽不是仁义之人,在刘邦离席之后就会不停的派人去催促刘邦回来,而不是只派陈平召会刘邦而已。如果项羽不是仁义之人,就会在刘邦回军营的路上埋下伏兵半路截杀刘邦。正是因为项羽讲究仁义,刘邦不讲仁义,才让刘邦得以保全性命。

鸿门宴之后,项羽、刘邦军事力量对比与之前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变化。如果项羽不是仁义之人,项羽同样可以飨士卒,攻打刘邦的军队。可见鸿门宴上刘邦虽然看似脱离危险,赢得了胜利;实则输了仁义。而项羽则赢得了仁义。也正因为如此,项羽在随后才能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十八诸侯。

也许有人会认为项羽并不仁义,否则怎么会在楚汉相争中失败呢?其实与鸿门宴上的仁义也有关。从另一个角度而言项羽的失败恐怕与他过于讲究仁义,而对手刘邦不讲仁义有关,这正如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讲究仁义的秀才项羽遇上了不讲仁义的兵刘邦只有缴械投降的份了。

(作者单位:上海市泾南中学)

猜你喜欢
仁义鸿门宴项羽
久假不归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项羽虞姬
仁义不过是“客栈”?
意外
本期资深大厨:周恩来
张居正的反贪“鸿门宴”
“鸿门宴”
结果
周恩来妙语评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