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磊
摘 要: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剧增,人才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使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对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做好职业指导是高校就业工作亟待解决的一大重点问题。该文以潍坊学院音乐学院为例,针对该学院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情况,分析具体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可行性方法,为从事艺术类专业的就业指导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4-0290-031
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和就业体系的悄然改变,艺术类学生的就业前景已远不如前几年乐观,缓解艺术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已迫在眉睫。
一、音乐学院毕业生近三年的就业情况
潍坊学院音乐学院设有音乐学、舞蹈学、音乐表演、舞蹈表演、音乐表演(中外合作办学)五大专业,近三年来,每年的应届毕业生人数保持在200人左右,就业率集中在94%~97%之间。一部分学生能够发挥所学专业优势在青少年宫、培训学校等单位做专业教师,这类学生占到毕业生总数的一半以上。一部分学生选择转专业就业,如在企业中做职员等。另有小部分学生攻读研究生,考取公务员、事业编制。虽然音乐学院的就业率较高,但就业形势依旧不容乐观,部分学生表示毕业后的工作并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值,未来跳槽的可能性较大。近三年,音乐学院离校未就业的学生比率在5%左右,如何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是值得每位高校学生工作者深刻思考的问题。
二、毕业生离校未就业的原因
(一)主观原因
从学生就业心理的角度看,有的学生对就业的主观认识不到位,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认识不清,本着一切随缘的消极心态应对;有的是因为有考研、考公务员的打算,所以决定暂缓就业,或者错过了最佳就业时间;有的对工作的期望值过高,不满意的工作就不做,高不成低不就,持观望态度;有的是由于在找工作过程中专业能力不高、缺乏应聘技巧导致就业困难;还有的是由于不重视政府部门开展的“实名登记”工作,得不到母校或政府的帮助,给就业带来困难。
(二)客观原因
近年来,随着艺术类专业的扩招,人才市场对艺术类学生的需求已经达到饱和,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很难找到完全对口的工作岗位。加之高校针对离校未就业大学生的后续工作开展的不够系统化、全面化,无法检测大学生离校后的就业情况,对未就业的学生提供后续的职业支持和职业指导不足,使得这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难以解决。
三、对音乐学院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开展职业指导的具体方式方法
(一)加强学生就业的心理辅导工作
绝大部分用人单位对我校音乐学、舞蹈学专业所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表示满意,认为学生基本功扎实、技能技巧较高,专业素质完备,但是在人际交往、奉献精神以及适应社会等方面均暴露出不够成熟、甚至自我主义的倾向。在离校未就业学生中,这种思想倾向尤其明显,怕吃苦、贪享受的作风较严重,就业之路困难重重。因此,职业指导工作应先从就业心理辅导入手,要让离校未就业的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增强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这是做好就业心理指导工作的重要基础。具体而言,一要加强学生一专多能的全面素质的培养与适应社会各方面能力的有效培养;二要加强学生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培养,培养全面发展、素质过硬的毕业生是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前提;三要加强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工作诚信、敬业精神的培养,这是做好就业心理指导工作的重要保障。
(二)完善就业指导体系
音乐学院学生的就业信息渠道分为如下几种:一是通过招聘网站、招聘会等渠道得来,但是在招聘会中,受专业所限,针对音乐类学生设置的就业岗位较少,学生很难在这些招聘会中谋求合适的职业;二是通过家长亲戚的信息渠道得来;还有较大部分的信息渠道是从高校提供援助得来。因此,我建议在音乐学院成立由从事学生工作的领导和辅导员教师组成的“学生就业指导小组”,下设信息部,具体做好如下工作。
1.要做好毕业生基础信息追踪调查工作。通过毕业生追踪调查,搞清楚其就业意愿,特别要重点调查其面临的实际困难。要将调查信息按实名信息接收分类,按照生源地、就业创业意愿、培训需求等情况进行分类,建立数据库,及时通报给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或相关职能部门,以便有针对性地实施指导。
2.就业指导小组要专门收集和传达一些就业信息和政策,真正了解并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要与省、市各大歌舞剧团、艺术培训机构、琴行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有针对性地介绍学生去这些机构实习、工作。同时,就业指导小组针对具体的学生特点开展具有实效性的指导,让就业宣传工作深入、透彻地贯穿在学生就业过程的始终。
(三)鼓励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自主创业
音乐学院的毕业生不乏敢闯敢干勇于创业的优秀人才,他们大多家庭条件较好,具备一定的创业条件。在毕业生离校前后,学校要大力在校园中宣传就业创业政策,通过专家座谈、就业创业咨询、专题网站建设、发放毕业生就业服务手册等多种形式,使广大高校毕业生在离校前就了解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和落户等创业扶持政策,提供政策咨询、信息服务、创业培训、项目开发、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离校后能够享受到各项扶持政策。潍坊学院创立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已经投入使用多年,吸引了很多毕业生及在校生进驻创业,为学生拓宽就业渠道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就业心理辅导解决学生主观上的顾虑和问题;通过成立就业指导小组、建立学生信息追踪体系、发布有价值的就业信息,让学生获取更广阔就业渠道,解决实际困难;通过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为学生提供创业便利,满足学生更高的事业追求。这三方面的就业指导措施能够从主观上、客观上解决离校未就业学生的就业问题。总之,希望通过学生自身对就业认识的转变、高校就业体制的完善,以及从事学生工作的领导教师的共同努力,一起为离校未就业学生的就业创业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 吕淑华.试论如何做好高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职业指导——以山东大学(威海)商学院为例[J].职业规划,2015(16).
[2] 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责任编辑 张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