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技术在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2016-05-14 11:44魏华
学周刊·中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

魏华

摘 要:传统的科学实验教学有诸多弊端,因为很多实验在课堂上是无法完成的。而把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到科学实验教学中打破了时间、空间和课堂条件的限制,可以很好地揭示实验现象内部的发展变化,使得一些不容易看到甚至根本看不到的实验现象直观地通过多媒体课件表现出来。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实验教学效益;实验现象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4-0290-045

科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与科学实验的有机结合,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最有效方式。在教学中,我结合科学教学的特点,在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整合方面做了初步的探究,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但是实验操作毕竟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常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受到限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更充分地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自然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经过多年的教学反思,结合科学教学的特点,在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整合方面我做了初步的探究,具体如下。

一、信息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验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教师,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总要弄个究竟,所以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开展大量的实验教学,并合理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亲自动手实验中,突破实验的重难点。比如,在讲授《声音的产生》这一课时,我准备了大量的实验器材和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通过三组对比实验来认识和体会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是弯曲钢尺和拨动钢尺,二是拉伸橡皮筋和拨动橡皮筋,三是按压小鼓和敲击小鼓。这样,学生很快便掌握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满足了好奇心,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二、利用微课助力课堂,有利于突破实验教学的重难点,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步骤

一个成功的实验必须要有严格的操作步骤和规范的实验流程。严格的操作步骤是实验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操作上的不规范往往导致实验的失败,甚至一些带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还会伤及学生。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做实验时,一定要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步骤,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实验作风。但是在实验教学中,有时我们只通过看图、演示、讲解实验步骤还不能够绘声绘色地描述实验现象。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制作一些小课件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我在讲授《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时发现:小苏打与白醋混合产生气泡的现象是明显而易懂的,而两者混合以后产生的气体也是很少的,且燃烧着的火柴容易熄灭的现象只有一部分学生能明确感受到。鉴于这种状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反复播放自己制作的《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微课视频,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实验方法,并在火柴未熄灭之前暂停视频,让他们先猜一猜,把重点移到观察火柴的燃烧情况上,并结合看到的气泡现象,有效解决本实验的难点。久而久之就培养了学生一种严谨的科学实验作风。

三、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的课堂效益

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是小学科学教学的显著特点,教师应力求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在实践中领悟科学的真谛。如演示实验尽量提高可见度,让细微变化清楚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如讲授《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的实验时,一些实验器材结构较为复杂、灵活,单从实物投影仪无法获取足够的信息,制作相应的课件,可以使实验器材结构更加明白清晰,让学生更高效益地学习仪器的使用。再如《温度和温度计》一课,认读和记录摄氏温度是本课一个重要的活动内容,为了解决温度计刻度小、各种温度计每一格刻度表示的度数不同等问题,我制作了《温度计》的课件,通过大屏幕投影,把几种温度计上的刻度清晰地展示出来,并分别显示不同的温度让学生认读,使他们灵活地掌握了温度计的读和写。

四、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实验现象

在科学试验中有些实验现象是比较抽象的,如电、磁、气压、风等,这些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存在着,这种“无影无形”的物质给学生的实验操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就拿电来说,电在生活中用途广泛,在工厂、学校、家庭或自己身边,无处不在,无处不用,它给我们带来了光明、方便和乐趣,但也时刻准备把灾难转到人们的头上。电是什么样的呢?它是怎样走动的呢?它会停下来吗?事实上连很多成人都难以说清楚,少年儿童就更难理解和掌握它了。如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和第3课要求学生让小灯泡发光并连接正确的电路图,我们在教授该知识时能不能让电的流动形态、存放位置形象地展示在他们面前呢?能的!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制作微视频,让电在电路中像水一样流经开关、导线、小灯泡的灯丝,再流回电源,并使小灯泡发光。学生不但从中建构了电流的概念,并形成了一个电路的理论结构,而且在理论的指导下,连接起电路来就得心应手了。

五、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浓缩实验过程并“去粗取精”

传统的实验教学,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教师占用了大量课堂时间进行讲解,必然会使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的时间大大减少,阻碍了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的提高,更何况有些实验是不可能在课堂上完成的。如《蚕变了新模样》这节课要观察蚕的生命周期。这个实验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受地域、家庭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很难让学生亲手去操作。我的做法是,通过网络查找将整个过程录制成微视频,然后利用视频的剪切工具“去粗取精”,将一些重要的留下,这些虽然不是实际操作,却也是真实的内容,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

总之,实验在科学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牢固,定位越来越高,给我们科学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可喜的是有了信息技术这一强有力的助手,相信在不断的探索当中,强大的信息技术必将更充分地挖掘出实验在科学教学中的潜能,使其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向兴东.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让课堂高效不再是浮云[J].新课程学习:下,2013(2).

[2] 蒋波.小学科学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误区与对策[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3).

[责任编辑 张文娟]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