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玲 齐祥明
摘 要:高校是党外代表人士的汇集高地和重要源头,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是推进高校协商民主实践的重要参与力量。当前高校深化改革面临着新情况和新问题,基于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群体开展协商民主实践是促进高校事业发展、建设和谐校园、强化责任约束、优化决策方案的需要。在高校推动基于党外知识分子的协商民主实践进程中需建立完善的协商制度和程序,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采取有效的听证制度以及提升党外知识分子的协商能力。
关键词:党外知识分子;高校;协商民主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5-0048-02
2015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着力点在发挥好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积极作用。高校作为党外知识分子的汇集地和发展源头,党外知识分子密集,是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重要阵地。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具有学历高、层次高、专业知识强和建言献策能力强等特点,是推动高校协商民主实践的重要参与对象。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面临一系列的新问题,高校在推进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也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在高校开展基于党外知识分子群体的协商民主实践,既能发挥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群体在建言献策、民主监督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又有助于推动高校整体事业的健康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协商民主的理论内涵
协商民主是一种民主理论和治理形式。是指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社会共同体成员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上广泛参与讨论、对话和协商并达成妥协形成决策,从而赋予决策以正当性和合法性[1]。协商民主强调公共参与的广泛性、公共决策的公开性、决策过程的论辩性及公共决策的价值公正性[2]。注重协商过程中的“地位平等”“诚意沟通”“论辩说理”“理性合意”等基本要素[1],最终实现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赋予参与者较高的道德和理性期待。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既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发挥了各方面的积极作用;既坚持了人民民主地位,又贯彻了民主集中制的领导制度和组织原则;既坚持了人民民主的原则,又贯彻了团结和谐的要求,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丰富了民主的形式、拓展了民主的渠道、加深了民主的内涵[3]56-57。
二、基于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群体开展协商民主实践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提到,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更好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有利于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有利于发挥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3]56-57。对于高等学校而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确立了高校民主管理的法律地位。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和高等教育背景下,高校须主动适应新形势要求,进一步丰富协商形式,拓宽协商渠道,充分发挥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群体作用,推动高校协商民主的实践进程。
(一)开展协商民主实践是管理大学事务、促进高校事业发展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11条规定:“高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这说明高校应在自主办学的背景下,积极采取民主管理的原则,广听群言,广纳群意,充分发挥师生员工主观能动性并依法治校。在知识经济和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高校事业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机遇和挑战。为满足自身事业的发展需要,高校汇集了大量的党外专家学者、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及其他有识之士。目前高等院校中党外知识分子约占教职员工总数的50%,是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一支重要依靠力量。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数量不断增多,结构日趋复杂。在这种现实背景下,高校需要引领广大党外代表人士积极合作共事,团结包括党外知识分子在内的一切力量服务高校自身事业发展。
(二)开展协商民主实践是化解利益冲突、建设和谐校园的需要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深化改革的推进,高等学校的治理和发展面临着新情况和新问题。协商民主作为国家和社会的治理结构和形式,强调公民之间的权利平等以及公民自我意识的独立表达。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作为一支特殊的队伍,是高校推进协商民主实践的重要参与对象。当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具有分布广泛、建言能力强、政治参与意识高等特点,呈现思维活跃化、思想多元化,表现出更为强烈的主观表达意识与平等参与意识,具有更强的政治参与的心理期待和参与学校事务管理的强烈愿望。因此,决策前积极搭建不同意见的合理表达平台,对党外知识分子的不同意见给予充分考虑,使得决策方案更趋合理合意,有利于化解决策过程中的矛盾,为学校改革发展工作的和谐开展奠定基础。
(三)开展协商民主实践是强化责任约束、促进公平正义的需要
协商民主是利益相关方就某项决策进行对话、辩论、协调各方意见达成妥协,进而形成决策的过程,具有公开性和透明性。这种协商过程赋予参与者对各种建议或方案公开审视、检查和批判的权力,因程序的公开运行产生了公共监督的效力,对决策者决策行为形成有效约束,提升并促进公平正义。高校在对某一重大事项的协商过程中,通过决策前的充分听取意见、决策中的透明民主和决策程序的平等公正,决策过程变得更为公开透明,使得决策者更需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包容差异,尽可能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找到师生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公平正义自然得以达成。
(四)开展协商民主实践是丰富决策信息、优化决策方案的需要
协商民主模式下,利益相关方都能够平等地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自由地表达意见。这种广泛的参与性丰富了决策者决策过程中所依赖的数据信息。数据信息的有效组合有助于提升决策方案的有效性、公平性和合理性。同时,利益相关方的广泛参与和充分辩论,代表着不同的个体理性,即不同的决策方向和决策内容。多个个体的理性叠加使得决策方案进一步得到优化,决策的风险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降低。经过公众的有序参与更易形成基于多元一致基础上的有效决策。
三、当前高校基于党外知识分子群体开展的协商民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基于党外知识分子群体开展的协商民主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校民主法治的进程和学校整体事业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协商前信息缺乏完全公开,公共有序政治参与不强,协商中缺少平等对话,论辩说理不充分,协商成果的转化缺少告知和反馈等,影响了协商民主过程对学校事业管理的有效推动。
四、基于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开展协商民主实践的探究
(一)完善的协商制度和程序是推动协商民主实践的前提
开展高校的协商民主实践,要以完善的协商制度和程序为保障。高校党委应结合自身实际,确定一定阶段内需协商的事务范围、层次和内容,即确定哪些事务纳入学校的协商程序。逐步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协商格局,建立协商活动的组织安排机制和协商程序,体现党外知识分子有序的政治参与和合理表达。建立协商活动的协商会办机制,以内容相关性为主要要素确定主要责任部门,充分考虑利益各方意愿,最终达成共识,达到协商目的。建立协商成果的告知和反馈制度,将协商成果及时纳入党政工作程序,并使利益各方了解处办情况,并赋予利益各方监督权力。
(二)良好的政治氛围是推动协商民主实践的关键
协商民主过程中允许利益各方充分表达各自的意愿,追求辩证论理的话语权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因此,良好的政治氛围是推动高校协商民主实践的关键。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党的领导干部要提高对政治协商的认识。协商就要诚心诚意、认认真真、满腔热忱听取意见和建议,有事要商量、多商量,不能想起了、有空了、拖不过去了才协商[3]79。因此,高校党政领导干部要增强民主意识,带头开展并积极支持协商民主工作,鼓励党外知识分子发挥建言献策、民主监督职能,营造宽松和谐的政治参与氛围。充分考虑决策者与普通教师在教育管理关系上的衡平性。不分职权大小,不论职位高低,认真处办各利益相关方建议,使得广泛协商在真正平等的地位上对话论辩。
(三)有效的听证制度是推动高校协商民主实践的助力
中央统战工作会议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协商的内容和形式,使协商对凝聚共识、优化决策真正起到作用。当前高校协商民主普遍采用的形式主要包括各级教代会、情况通报会、意见征求会、领导接待日、联系交友制度等。以这些形式开展的协商民主过多存在浅表化、碎片化,呈现出主题不突出、信息不充足、辩论不充分、协商不彻底等特点。听证制度作为协商民主制度的重要形式,是一种程序性制度,在现有协商民主形式的基础上引入听证制度,通过公布信息、征集意见、制定决策、告知反馈等程序环节的保障,协商民主实践过程将会进一步加强协商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公开性,提高利益相关方的信任度和认同感,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协商目的。
(四)党外知识分子的协商能力是推动协商民主实践的基础
协商民主过程强调参与各方的平等对话,这就要求党外知识分子具备一定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以党外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协商过程才能真正做到“平等”对话。高校中党外代表人士作为党外知识分子的核心组成部分,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且群众基础好,应作为推动学校协商民主实践的主要参与对象。另外,党外知识分子应加强对党的理论政策、高等教育法规等理论知识的学习,提升主人翁意识,主动关注、关心并参与学校事业的发展,做到知晓国情校情、参与政治有序、表达意愿合理、监督事务公正。
参考文献:
[1]尹晓敏.论高校决策中的协商民主[J].高教探索,2009(6):59.
[2]苏向荣,程建军.论高校协商民主管理模式的建构[J].江海学刊,2010(5):209-211.
[3]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理论学习中心组.画出最大的同心圆[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