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领导者的自利性价值逻辑:成因与破解

2016-05-14 13:37齐善鸿李宽刘海玲
现代管理科学 2016年5期

齐善鸿 李宽 刘海玲

摘要:文章尝试用哲学的思维、价值互动的分析方法和企业成败方面的经验教训,为人们呈现一套破解企业领导者自利性价值逻辑、实现企业综合价值收益的思维与方法。借助成功的优秀企业领导人之“至善理性信仰”为榜样,引导更多的企业领导人回归“纯粹利他”的价值本位,为企业高效管理和健康持续的良性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自利性价值逻辑;至善理性信仰;纯粹利他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领导者,领导者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对企业的整体运营及其未来的战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着企业的成长,企业领导者却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与挑战,身体和心理均亮起红灯。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87.4%的企业领导者陷入“前半生用健康换金钱,后半生用金钱换健康”的怪圈;工作和家庭失衡问题突出;员工对领导者的信任度和对企业的归属感不高,企业内部凝聚力不足;社会责任意识淡薄,企业形象饱受质疑等。管理研究者能否帮助领导者个人及其企业走出迷雾般的问题丛林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领导者自利性价值逻辑的现实之困

企业领导者是企业的灵魂,领导者诸多问题与苦恼的根源就在于其内在的价值系统出现了问题。如果一个人在长期多次博弈的现实情境中,基于自利的动机而忽视他者的利益,最终很难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客观结果。当不良结果出现之后,非但不进行自我反思,反而去做自我辩护,即在错误的价值目标与选择上越努力,越背离预期中的结果。本文从现实中较为典型的领导者类型入手,分析其背后自利性价值逻辑的问题所在。

1. 领导者自利性价值逻辑。

(1)唯利是图型领导者。“经济人”假设认为:“人们做任何事情都是在自利动机的驱使下选择和行为的”。唯利是图型的领导者正是在“完全自利”的动机下,采用一切手段和方法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他们蔑视现实中的一切约束性的规则,他们心中只有一条核心的理念与方向——“一切向钱看”,挣到钱就是成功。因此,他们会算计一切人,因而也遭一切人算计,最终步入无人可信、无人可以长久合作、无人可以与之和谐共事的困境。

(2)唯我独尊型领导者。唯我独尊型的领导者自认为挟持着资本、经验、地位等种种优势,会产生出一种虚幻的、唯我独尊式的自我定位,惯于采用外部压控式的管理方式,极容易压抑部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切断了从众人那里激发和吸收能量的渠道与机会,而其自身时常处于被反抗或被孤立的状态,无法实现对企业的统整与领导的功能。

(3)互惠利他型领导者。互惠利他型的领导者在现实中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一行为的本质在于帮助那些以后可以帮助自己的人,将“自身和他人利益兼顾起来,放置在一个共同体范围之内”。他们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价值驱力下,以利他的表象来掩盖利己的动机,期待日后能够从他人那里获得更多的价值回报,利他只是作为其实现利己目的的手段。

(4)朴素善良型领导者。在现实中还有一种类型的领导者,他们基于做人基本的良知和道德底线,追求“小富即安”的生活,他们自身缺少更高的价值引领和强烈的使命感,故而缺乏把企业打造成“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的生命魄力,更无法领导众人走向人生的高地。笔者将其概括为朴素善良型的领导者。

通过归纳对比,各类型的企业领导者看似各不相同,但其背后运行的价值程序却颇为相似,如表1所示。

2. 自利性价值逻辑的共性。从价值方向而言,自利性的领导者以“利己”为价值方向,产生一切“为己”的价值动机。从行动而言,他们在“为己”的动机驱动下,采取一切有利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动方法,或把他人视为个人目的实现手段,或以利他的方式掩盖自利的目的。从结果而言,自利的行为最终无法掩盖其“为己”的动机,最终步入无人与之合作甚至根本不愿意与之合作的窘境,形成价值选择“利己”、价值结果“伤己”的现实后果。

从对结果认知角度而言,领导者并未见果溯因,反而把责任归咎于员工、合作者等其他利益相关者上,进行自我辩护,进一步在个人主观意志和实际行动中强化辩护的逻辑与思维模式,只会促发新一轮错误的产生。

企业领导者自利性的价值逻辑从根本上违背了企业内外不同价值主体的有机互动规律,割裂了人的主观与客观规律、人的二重性和企业二重性的内在统一关系,是其制造价值悖论的成因所在。

3. 自利性价值逻辑的入困之因。

(1)人的主观与客观规律相分离。人的主观之外存在着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与客观的无限性相比,人的主观是极其有限的。

现实中的企业领导者常常凭借自身的知识、经验、权力、地位、资本以及取得的一些成绩,产生一种自以为是的自我优越感,进而形成“以个人意志为中心”的主观认知,就会把自己的主观认识当作客观真理,违背客观规律行事,必然将受到规律的惩罚,使企业经营不断涌现新问题。

(2)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相分离。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统一体。人无法脱离所处的环境和群体而独立存在,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协作获取满足自己生存与发展所需的资源与条件。

当领导者仅把员工看做是供自己任意支配、命令的工具,把合作者看做是要跟自己抢夺一杯羹的利益争夺者,把企业当做为自己敛财的手段,也就切断了从他人那里吸收能量的通路与机会,无法与他人建立健康、良性的互动关系,更难以从相互的互动协作中获得满足自身发展的资源与条件等。当领导者无法看清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内在联动性、产品品质与个人人品的内在关联性,这样的领导者及其所领导的企业就难以赢得员工的信任、合作者的信赖、竞争者的尊重,更难以赢得顾客的美誉。

(3)企业的经济属性与社会属性相分离。企业发展离不开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等方面的支持,离开了外部支持,企业也将失去持续发展的可能,企业兼具经济与社会的双重属性。

被自利性的价值逻辑所驱使的领导者,把企业单纯地设定为一个纯粹的经济组织,为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不顾企业的社会责任。现实中对资源的疯狂开采、对生态环境的肆意破坏、对食品安全的置若罔闻等企业道德恶性事件,都与之相关。诸多现实表明,企业非健康的成长模式将彻底颠覆企业的社会公众形象,断送自身的前途,成为自我毁灭的最终祸首。

二、 领导者自利性价值逻辑的破解

1. 破解的前提。

(1)对人的主观与客观关系的再认识。中国传统道家智慧将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称之为“道”。《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指出了道是万物之母,天地万物皆由道而生。

人类作为道的一部分,人类主观的唯一出路就是回归到缔造万物的核心规律——道——中去。领导者只有“从以自己的主观意志和有限的知识经验为出发点的思维方式,转化成以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客观规律为本,从‘权力支配一切的虚幻中解脱出来”,尊重自然规律、尊重企业的成长规律、尊重人心的规律、人类发展的科学规律,不让自己的主观意志凌驾于客观规律之上,这正是破解自利性价值逻辑的第一认知前提。

(2)对人的二重性的反思。人作为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无法脱离所处的环境和群体而独立存在。人们结成社会、集体、企业、家庭等,建立各种连接与关系,从而在社会生活与分工协作中获取满足自身需求的资源,实现自我的价值。

对于引领企业的领导者来说,只有认清自身与他人之间不可分割的连接关系,方能协调好多方主体之间的有机互动关系,建立稳固的信任机制,这是破解自利性价值逻辑的第二认知前提。

(3)对企业二重性的反思。企业作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不单纯是一个经济组织,更重要的是通过其经济行为承担

起社会角色的责任。现实中企业对公益慈善事业的重视与投入,正是对企业社会属性的回归。企业最终会因其良好的社会形象为自身的发展赢得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发展空间,以社会性带动经济性。企业对社会属性的回归,是破解自利性价值逻辑的第三认知前提。

2. 走出自利性价值逻辑的信仰选择。

(1)至善的价值方向。《道德经》中“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以“水”喻“道”,赋予客观规律一种人文精神,即“至善”。人类作为道之子,内在就具有至善的因子。

儒家传统也将道德的终极目标导向“至善”。亚圣孟子有言:“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心具善,正如水向下奔流,天然具有“善”的属性。

西方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目的是多种多样的,而其中有一些我们是为了其他目的而选择的,例如钱财、长笛,总而言之是工具,那么显然,并非所有目的都是最后的目的。只有最高的善才是某种最后的东西”。

至善在中西方文明发展的历史上,一直都是做人的最高道德追求,也是生命存在的终极意义,更是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方向。至善的价值方向为领导者行为“应当如何”提供了选择的依据。

(2)纯粹利他的价值行动。每个人都具有追求至善这一终极价值方向、“成圣成贤”的内在驱动力,这就决定了至善方向指引下的行为是超越个体利益与计算模式的纯粹利他。纯粹利他者在对他人做出不指望任何回报的转移支付,或者是财物的无偿转移,或者是时间或劳务的单向付出时,其目的是增进他人的福利水平,并且不求得任何形式回报,不管是货币的,还是非货币的(如交口称赞、登报致谢),也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这正是至善牵引下利他行为的真正内涵。

至善方向下的纯粹利他行为主体,在其行动的初始阶段可能会遭到他人的质疑。当他们面临外部的负向反馈时,会将其作为反思自身问题、提高自己的修正契机,做自我的内部归因,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挑战,从而将负面反馈转化为正向提升,实现正面的成长收益;当面对正向反馈时,会将其作为鼓励和鞭策自己的优化契机,不断地自我否定、自我学习、自我突破、自我精进、持续地增进价值,从而让与之接触的直接利益相关者、间接利益相关者以及陌生人等都感受到其动机和行为的一致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3)综合价值收益的良性互动。当企业的领导者在方向、行动和结果认知的一系列环节中,都在践行着自身至善的使命,并且通过纯粹利他行为地持续叠加,不断验证其至善利他的纯粹性,则会不断增进合作双方乃至多方主体之间的信任粘性,赢得个人信誉、企业声誉和消费者口碑,从而降低相互间的沟通成本、心智成本、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提高效率,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影响力和竞争力。领导者的个人声誉和企业声誉还会在社会关系网络中不断地向外传递,在潜在客户群体中间产生涟漪效应,获得潜在的合作机会,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多元可能,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性与社会性、个人物质回报与幸福成长等多维价值收益。

综合上述,以至善理性信仰所驱动的价值程序,可以帮助领导者提升心智水平,降低内耗,提高行动效率,实现经济收益与精神收益、短期收益和长期收益、有形收益和无形收益、企业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的良性互动。综合价值收益的客观结果又会反过来强化领导者的至善信仰。具备至善理性信仰的领导者亦即信仰型的领导者。

三、 信仰型领导者的现实启示

在历史和现实中已经存在一批信仰型的领导者,在用他们至善的理念、利他的行动和一系列令人信服的结果,向世人展示着信仰的魅力。

民国时期著名实业家卢作孚先生,创办了近代中国最大的一家私营航运企业——民生轮船公司。民生公司在其诞生之日起就确立了“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的公司目的,并成为公司用人育人、开发产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真正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卢先生曾说,“民生公司最后的意义决不是帮助本身,而是帮助社会”。他本人把经营企业作为践行自身价值使命、承担社会责任的平台,实现“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贡献自身价值的至善理念。

一代商业楷模李嘉诚先生的故事,处处体现着其至善利他的的价值追求和行动准则。他用事业为社会创造价值,并将“为无助的人寻求及建立较好的生活”作为自己终生不渝的职志。在生意场上,当别人都想为自己挣十分利益的时候,他坚决只拿六分,其余都让给别人。面对同行企业原料短缺、无法维系生产的危急关头,他宁愿自己吃亏,以低于原价的价格将自己的库存分享给同行企业,帮其度过难关。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助人之后,他也并不以恩人的姿态自居。可以说,他已经借经营企业这一实践活动,将至善利他的信仰追求深植于内心,成为其人生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前不久组织千人赴法旅行并赢得媒体交口赞誉的天狮集团,其创始人李金元先生用了20年时间打造了一艘保健品直销企业的航空母舰,践行着“健康人类、服务社会、发展实业、报效国家”的信仰使命。企业通过开发科技含量很高的保健品,让人们远离疾病;通过直销模式为怀抱梦想却苦无出路的人们,送去一份自力更生的事业;通过创办国际性综合大学,让更多的贫困学子有书可读。他曾经说,“企业小的时候,是我的;企业大的时候,就是国家的”。当一个领导者把为增进他人的、社会的、国家的乃至于全天下的利益作为自我奋斗的价值方向和终极意义之时,他自身就是一位至善信仰的践行者,他经营的企业就成为传播至善信仰、传播大爱文化的价值符号。

信仰型的领导者在用自己的人生和事业实证了一条信仰之路的真实性、可行性和价值性,为现实中的领导者们提供了一条至善的通途。笔者此处只是挂一漏万。

企业的盛衰在于领导者的境界高低,境界高低取决于领导者在信什么、在仰什么。信仰是领导者的终极价值和生命意义所在。打开信仰之门,践行信仰之路,是领导者作为企业舵手的职责所在,更是企业领导者自立于天地之间,为社会、国家和民族贡献力量与价值,实现一个大写的人字的神圣使命与永恒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玉珍.利他行为的“道德人”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3,(12):30-34.

[2] 吴潜涛,李志强.论道德利他的本质类型及其特征[J].教学与研究,2014,(7):81.

[3]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 齐善鸿,吴思.新企业文化理论:以道为本的“道本管理”.中外企业文化,2006,(9):23-26.

[5]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6] 孟子·告子上[M].北京:中华书局,2006.

[7] 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译.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8] 文建东,李欲晓.市场经济与利他主义、利己主义的界限[J].中国软科学,2004,(2):44-5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企业家的道德信仰对企业综合价值收益影响的实证研究”(项目号:71472093)。

作者简介:齐善鸿(1963-),男,汉族,河北省沧州市人,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商学院企业文化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国学与管理哲学、企业文化与信仰型企业、旅游管理;李宽(1987-),女,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人,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国学与管理哲学、企业文化与信仰型企业、旅游管理;刘海玲(1979-),女,汉族,山东省青州市人,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旅游管理、旅游供应链。

收稿日期:2016-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