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 李博男
摘要:伴随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快速进程,数量众多的商业居住区已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立足可持续发展理论,以生态性、社会性、文化性为内在设计理念的基本原则,发现并总结当下东北地区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存在的五方面问题,包括:景观设计的立足点偏颇、景观设计的过分短视、景观设计的整体性缺失、景观设计风格的随意性、景观设计对目标人群结构的“厚此薄彼”等,并分析其成因。立足于认识缺陷的同时,发掘东北地区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更合理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东北地区;可持续设计;城市居住区景观;生态性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5-0181-03
一、可持续设计理念与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
(一)从“可持续发展”到“可持续设计”
随着人类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产生了许多前人未曾想到过的诸如生态、气候、人口、资源、城市等问题。1962年雷切尔·卡尔迅在《寂静的春天》中描绘出一幅由于滥用农药对生态环境产生极大破坏的可怕景象,在国际社会引起深刻反思。1987年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造成破坏的发展”。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全球首脑会议中提出了“21世纪议程”,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并在一些领域逐步走向实践。
在设计领域,秉持可持续发展观来进行的设计活动称之为“可持续设计”。可持续设计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首先是伦理层面,可持续发展是设计活动必须遵守的设计准则,相较于以往的诸多设计风格与流派,更关注人、产品、自然三者的关系,力求达到生态、经济、社会三者和谐,而不单是从形式与美感角度出发进行设计。第二技术层面,在设计过程中采用绿色技术,达到减少资源消耗、降低污染排放、延长使用寿命、回收重复利用、满足使用需求、保护传承文化等目的。
(二)基于可持续设计理念的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基本原则
1.生态性设计原则
可持续最为直观的理解就在于对生态性的坚持。生态性同时也是最直观和易于物化的。第一,可持续性技术应成为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主要技术支撑得到充分应用。如,自然降水的收集和利用、太阳能的使用,特别是一些特别有利于环保的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的使用,可以减少废物的产生,大大提高环境的可持续性。第二,规划、建筑、风景园林的融合与城市环境应整合为一体,从土地利用、建筑、植物材料、水体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第三,低技术设计的恰当使用,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干扰。第四,设计内涵需融入自然。通过在设计中描摹自然性空间,设计融入自然环境过程,对自然模拟等方法,实现自然内部结构还原到设计作品中去。综合上述几点,生态性要求景观设计以在东北地区城市居住区所处的自然环境为背景和基础展开设计;综合规划、建筑、景观做全面考虑;特别针对居住区景观环境的小空间做精细化设计,以期对有限的空间做更为有效的利用。
2.文化性设计原则
东北地区城市居住区景观的可持续设计应有助于促成居民的社会交往活动,改善邻里关系。同时注重居住环境的地域文化传承,回归城市肌理。细化人群活动类型与需要,满足不同人群的功能需求。文化性的内涵应包括:第一,保护历史和传统,做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第二,创造富有东北地方特色的居住区景观场所。第三,尊重民俗民风,延续地方民俗文化,使得居住区景观有内在的文化韵味和价值。
3.社会性设计原则
应用适应东北地区特点的可持续性技术作为营造景观环境的主要技术与方法,尤其不能忽视传统的“低技术”,对景观的可持续设计要考虑到全寿命周期成本。提倡使用绿色能源,进行立体式绿化,并对老旧景观做“再设计”改造。
二、目前东北地区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景观设计的立足点偏颇——缺失对东北地区气候特点的考量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东北地区地处中温带,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漫长且多雪。如何应对冬季不利气候条件成为东北地区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首要问题。东北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落后于南方地区,园林景观设计更是如此。很多景观设计师以南方园林、西方景观为蓝本,设计出开阔的广场、成片的草坪、精制的花坛、光洁的地面、各式的水体、幽暗的小径等不合时宜的景观形式,寒冬将至必然会造成环境恶劣、功能下降、效果丧失等后果。如缺少遮蔽的广场将受到寒风的肆虐;在建筑阴影区内的空地与小径无人问津;水景、模纹效果不复存在;抛光的石材地面会致人滑倒;斑驳的铺装使清扫困难;过多引入外来植物增加养护成本等问题,都是因为在设计阶段忽视了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导致的。
(二)景观设计的过分短视——生态环境破坏
居住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始于生态观念的淡漠,本应得到保护的自然区域却被冠以“开发”的名义进行功能置换,导致该区域的整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设计者、建设者忽视原场地内的地形、植被、动物等自然因素直接进行“三通一平”的建设工程,之后用建筑垃圾回填,导致土壤肥力下降、透水力弱,破坏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废水肆意丢弃与排放污染周边环境。
另外,由于过分强调“造景”观念,致使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比例失衡,场地内硬质景观过多,也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如居住区内大尺度的“活动广场”均铺设石材或地砖,反射了大量的太阳辐射;景观水体需砌筑混凝土驳岸,难以形成水陆交接区最丰富的生物群落;养护困难的草坪占据了本土植被的空间,却难以发挥增氧增湿、净化减噪的作用;硬质景观对资源消耗大,无论是原材料生产还是加工、回收过程均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也与可持续设计的原则不符。
(三)景观设计的整体性不足——与城市景观的割裂
出于对安全管理的考虑,居住区常见的是由封闭的外墙将住区全部围合,仅留有出人口与外界相通。致使居住区内空间利用率低,在城市交通日益拥堵的情况下,居住区内道路、车位利用率低,这无形中浪费了公共资源。居住区的封闭管理还会导致通行不畅,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居住区,人车都需要绕行,浪费了时间与资源。
居住区封闭性强源于中国传统“院”的思维方式。今天当我们以城市的视角来审视,这种规划方式会割裂居住区与城市的联系,不仅使城市肌理遭到破坏,更容易造成居民内心对“私家环境”与“公共环境”的心理断层。我们可以经常看到这样的景象:在某自称“高尚社区”的气派大门外,横七竖八的停着各式车辆,在不起眼的院墙外堆放着久不清理的垃圾……往往是由于居住区过于封闭与内向、整体景观环境与城市相脱节造成的。
(四)景观设计整体风格的随意性——丧失传统地域文脉的内在延续
每个国家、民族、地区都有自己的历史,逐渐形成了丰富的文化类型。如中原地区的汉文化、四川地区的巴蜀文化、南方地区的岭南文化等,都有各自独特的文化气质。相比之下,东北地区显现出地域文化特点不够突出,人文气息不够浓厚、大众认同能力弱等问题。加之近年来全球化、信息化、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带来的“文化趋同”、“千城一面”现象,更加重了东北地区地域文化竞争力弱的不利局面。
在居住区景观设计方面,开发商受利益驱使,为满足群众猎奇的心理,在楼盘的策划与设计过程中加以刻意的宣传与渲染,从古典罗马到时尚纽约,从北美山地小镇到亚热带海岸风情,从巴洛克到后现代……各种风格、流派、符号信手拈来,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正是这种跨时代、跨地域、跨文化的零星碎片散落在城市的不同角落,拼贴成碎片化的城市肌理,而真正本土的地域文化却反倒被认为是过时、乡土、落后的代名词,遭到冷眼与鄙视。
(五)景观设计对需求人群结构的“厚此薄彼”——疏于对特殊人群的关怀
从身体条件、时间条件、需求条件考虑,老人与儿童,是对居住区景观环境使用率最高的两类人群。老人与儿童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行动能力弱、时间充裕、对阳光有需求、对场地环境要求高、需要安全设施等。目前虽然在设计之初“关注弱势群体”、“无障碍设计”等口号铺天盖地,但是从实施结果来看还是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比如座椅数量少且分散,满足不了老人聚在一起聊天的需求;石材、金属座椅冬季冰冷有损老人健康;活动场地位于建筑投影区采光不佳;没有供老人活动的适宜场地;没有细分不同年龄段儿童活动特点,都是千篇一律的沙坑、滑梯、秋千、跷跷板;对年龄稍大的儿童好奇心、探索能力、适当冒险需求考虑不周;单独为儿童设计活动场地却忽视了家长看护时同时也需要休息与交流的需要等等。
三、结语
东北地区以特有的寒地气候条件,多民族杂居带来多样性建筑形式与建造技术,以及多年形成的豪放粗犷的人群性格等综合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文化色彩。热情、浓烈、开放、简洁都是东北地区的文化符号。我们要做的是认清现状、分析原因,最终以可持续理念为指导,融入对家乡热爱和对乡土文化传承的理想,运用合适的技术手段,来建设理想化的东北地区城市居住区景观环境,进而塑造东北地区的特色城市风貌。诚然,在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今天,居住区景观的发展已经明显跟不上时代步伐显得乱象丛生,这就要求我们在决策、开发、设计、施工、使用阶段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标尺衡量每一步活动的目的与影响,才能最终实现“居住”的根本意义。
[责任编辑:盛暑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