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中小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实践性探讨

2016-05-14 01:03孙荣华游磊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年5期
关键词:企业管理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孙荣华 游磊

[摘 要] 经济新常态对中小企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内部控制作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必须得到充分重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受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多重因素影响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缺乏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机制、内部沟通不畅和监督不力等方面。本文基于对我国中小企业特征及其内部控制现状的分析,从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强化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发挥内控体系与企业发展的动态匹配效应等方面对我国中小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展开实践性探讨。

[关键词]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企业管理;内部控制环境;动态匹配效应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05. 052

[中图分类号] F270.7;F2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05- 0099- 04

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小企业赢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当前,我国经济处于新常态时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GDP增速降至8%以下,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滑。经济下行压力的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提出了新挑战。同时,今年是我国全面展开大改革、大调整的一年,随着“自由贸易区”“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战略的实施,中小企业又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较大的成长空间。但是,经济实力不够雄厚、管理机制不健全、风险应对能力差等因素也使中小企业面临更大的企业风险。我国中小企业在较长一段时期内的实践和探索逐渐形成了一套符合自身特色的管理体系,但不可忽视的是,其管理体系总体上还不够成熟,尤其是内部控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内部控制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小企业要面对新挑战、把握新机遇,就必须满足经济环境提出的新要求,有效的内部控制建设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要有效发挥内部控制在中小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就必须结合中小企业自身特点,分析其内部控制现状,提出具有实践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2 我国中小企业特征分析

中小企业是基于规模差异的相对概念,当作为企业的初级形态广泛存在的时候,人们定义的只是企业,因为大企业的出现才有了与之相对的中小企业概念。本文所说的中小企业是相对大型企业而言的。我国中小企业具有以下特征。

2.1 数量多,范围大,分布广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比率在99 %以上(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里中小企业数量占比维持在97%以上),且企业数量稳步增加(见表1)。中小企业的经营范围涉及各行各业,在我国各个地区都有广泛的分布。企业数量多、涉及范围大,分布地区广已经成为中小企业最为直观的特征。

2.3 风险承受能力低,生命周期短

由于受规模小、资源有限、员工整体素质相对较低等因素的制约,中小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明显较低。中小企业主要分布于竞争行业,面临更大的破产风险。许多中小企业往往是由一个人或几个人合伙成立的,成立初期运行较为简单和稳定。但当企业一步步壮大时,对企业组织结构、运营机制、科学管理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当管理层尚未意识到这些问题或缺乏这些要求所需要的能力时,企业就会面临更大的风险,从而决定了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较短。

2.4 机制灵活,内部控制成本低

中小企业的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是高度统一的,这样的产权结构很好地解决了企业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等问题。正是这样的特征,决定了中小企业组织结构的相对简单,从而决定了中小企业里各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沟通具有便捷性,内部控制也更为简单,成本更低。

2.5 企业文化较为落后

中小企业受企业年龄、规模、管理者意识和员工综合素质等因素影响,企业文化往往较为落后,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企业的经营理念、发展战略、管理风格并没有在制度建设、行为管理、员工人格塑造等方面得以巧妙融合。二是对企业创新文化认识不足,缺乏创新理念,难以使企业产品、服务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长期认同和信赖。

3 加强内部控制的实践性探讨

经济新常态对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帮助管理层建立一个能适应经营环境变化和业务变化的内部控制体系,把相关风险降至可接受水平,帮助管理层更好地进行决策和治理企业。

管理者的内部控制意识在优化的控制环境和有效的信息管理与沟通下,通过一系列因素发挥作用,从而实现有效的内部控制。企业在得到有效的内部控制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益处后,有效的内部控制便逆向强化管理者内控意识,以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这一机制涵盖了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活动方面的内容。

基于对我国中小企业的自身特征分析,结合从内控意识到有效的内部控制的转化机制(见图1),得出以下几方面具有实践可行性的思路与对策。

说明:①阴影部分表示“优化的内部控制环境”;②A表示“有效的信息管理与沟通机制”及“内部监督机制”;③箭头的长度和顺序并不代表作用强度和优先顺序

3.1 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环境是其他内部控制要素得以实施的基础,是有效实施企业内部控制的保障。我国中小企业加强企业内部控制,首要任务是完善和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3.1.1 增强内部控制意识

要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就要增强内部控制意识。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管理层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内控制度的执行效率和效果。管理层必须要树立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增强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国家财政、工商等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要求,注重培训引导,在满足执法要求和管理要求的同时,强化我国中小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企业要通过制度要求、培训引导、考核激励等方面工作促使员工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以及良好的内部控制与个人工作目标和企业目标实现的相互关系,自上而下形成良好的内控意识。

3.1.2 优化企业组织构架

组织构架的合理与完善是明确职责分工的前提,是内部控制体系深入到企业各个方面的保证。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明确机构设置及企业内各层级的职责权限、工作程序和岗位要求等。组织结构要服务于企业人才管理、绩效管理等工作的开展。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组织结构相对简单,但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规模扩大,员工人数增多,加之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必须要调整和优化组织结构以使部门之间职能划分更科学,员工职责更明确,内部控制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3.1.3 完善信息管理与沟通机制

信息与沟通贯穿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全过程,管理层应从企业内外部获取重要信息来支撑内部控制的持续运行。沟通是信息在企业内进行横纵向传递的手段,是员工清晰了解和履行控制职责的保证。有效的信息管理与沟通机制,要求保证信息通畅性,反应灵敏性,能适应企业发展与市场变化;要求能厘清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职责和相互协调关系,以获得最佳工作业绩;要求注重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建立相应的沟通交流渠道。

3.1.4 提升员工素质与塑造企业文化

员工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参与者,员工作出的承诺以及其忠诚度是其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保持最佳努力水平的有效保证。同时,员工综合素质是一个企业的外在形象,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内在灵魂。员工综合素质和企业文化都是一个企业的软实力的典型代表,企业要注重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同时塑造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并使其与公司战略目标趋于一致,从而保证内部控制的实施和有效运行,不断满足企业管理需要,服务企业发展。

这里所说的员工素质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员工的道德修养,还包括员工的诚信情况、敬业精神、理论知识、技能水平、工作能力、服务意识、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内容。较高的员工素质和先进的企业文化都是优化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方面,是内部控制科学有效的重要决定因素。

3.2 强化风险意识与风险管理

3.2.1 强化风险意识

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很多风险,如自然风险、战略风险、财务风险、运营风险等,但因风险意识的淡薄,很多管理者要等到风险临近甚至出现时才意识到风险的到来,更不用说提前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来防范风险。所以说,强化风险意识是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对策之一。只有有了较强的风险意识,强化内部控制的意识才会提到一定的水平上来。

3.2.2 健全风险管理机制

要快速、有效地应对风险。企业在强化风险意识的同时,就必须结合企业实际,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应从风险预测、风险防范、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报告、风险处理等方面出发,要使之能适合企业管理,高效发挥功能。

3.3 发挥内控体系与企业发展的动态匹配效应

内部控制并非一个简单、单一的控制活动,而是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方面的,要强化内部控制,最大程度地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就需要有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不同企业需要不同的内部控制体系来对企业发展加以保证,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内控体系的要求也不同,也就是说随着企业发展,内控体系是动态变化的。内控体系保证和促进企业发展,企业发展要求内控体系建设适应其变化,二者的动态匹配将发挥很大的积极效应。

3.3.1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内控制度是内控体系最直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就必须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不断完善和规范,使其真正符合企业实际发展的需要。内部控制制度要紧密结合企业现状制定,使之能适应企业现状,满足企业需要,促进企业发展;要符合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符合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要涵盖内部控制要素管理、控制范围、实施程序、流程设计、组织构架、岗位职责、奖惩机制等方面内容。

3.3.2 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

有效的内部监督能确保内控体系与企业发展的动态匹配。通过内部监督能对控制活动进行有效的检查和评估,适时对内部控制的方法和行为进行修改、校正,使内部控制更好地发挥作用。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监督的重点,也是内部控制的管理手段。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监督体系,要保证内部审计人员具有充分的独立性与权威性,执行业务的客观性以及较高的职业素养,以便于对企业各层级的控制活动进行有效评价。尤其要做好对企业高管的监督评价。

当然,在进行内部监督的同时,若能与外部监督共同发挥积极作用对企业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3.3.3 内部控制与外部控制有机结合

企业不是封闭的个体,而是处于开放的经济环境中的。企业外部客观的经营条件、经济组织及其他外部经营因素之间处于一个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企业要发展,必须全面、客观地分析和掌握外部环境的变化,以此为基础和出发点来制定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实现战略目标的战术。

内部控制偏重于风险防范,而外部控制偏重于合法性、合规性和真实性。内部控制与外部控制的有机结合能让管理者对企业进行合理定位,以适时调整内控体系来保证企业正常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杨敏,应唯,等.发布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J].中国财政年鉴,2011:133-136.

[2]张颖翰.我国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6.

[3][美]美国科索委员会.内部控制——整合框架(2013)[M].财政部会计司,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4.

[4]Pathak,J.Internal Audit and E-Commerce Controls[J].Internal Auditing,2003(2):105-110.

[5]方英.内部审计风险及其规避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0):125-126.

[6]卫丙戊.上海中小企业转型发展情况及对策研究[J].上海经济,2015(2):88-97.

[7]李先军. 制度背景下中小企业治理结构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5.

猜你喜欢
企业管理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液晶生产企业客户管理新概念探究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其对管理的意义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