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受传统

2016-05-14 03:32张明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幼师剪纸课程

张明

摘 要:剪纸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在漫长的发展演变中,剪纸艺术得以长青与其自身的一些特性有关;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剪纸需要新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在幼儿中播撒剪纸艺术的种子,必然会对剪纸传承与创新的长远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对未来从事幼教的幼师生传授剪纸艺术,可以从根本上把这一设想变成现实。

关键词:剪纸;幼师;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8-0220-03

一、剪纸的渊源

剪纸来源于民间,我国民间的剪纸源远流长,在西汉造纸术发明以前就已经出现了利用薄片来剪刻镂花的记载,而作为最早被发现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出土的南北朝时期的团花剪纸。这次出土的团花剪纸是采用折叠的方式与形象互补的方式创作的,这已与现在的剪纸有几分相似之处。

我国宋代时期,出现了用于我们现在常说的工艺美术中的剪纸,在当时往往剪纸被用于陶瓷的装饰纹样。皮影也是一个方面,皮影本就是平面形式,手法与剪纸类似,大多为剪纸部分,通过活动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利用线或支撑物来活动,其要求就是“剪”出来的要有一定的硬度,否则无法完成皮影表演时活动的要求,总体下来仍可以认为是剪纸的某种延伸。

我国明清时期剪纸艺术在民间有长足的发展,逐渐趋于精细化和雅致化。现代剪纸中,民间剪纸是剪纸的主力,当然也有一部分专门从事剪纸艺术的人员,在申报剪纸工作室和剪纸艺术作坊或公司上存在有一定的数量,加上随着国家的强盛逐渐对自己本土文化的重视和开发,使之一部分民族艺术门类将得以重放异彩。

二、剪纸在幼儿师专的课堂实录

(一)实施剪纸教学困难重重

剪纸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种类繁多,不同地区的剪纸又有着不同的特色,不同民族对剪纸的发展与传承也是不尽相同。剪纸中的谐音、寓意和符号都有一定的民族地域特色的思想内涵在里面,其包含的精神取向和历史积淀而形成的一种集体无意识所达到的高度,在一个与多种课程共同分享的三年幼师教学时间里无法完全习得。

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学内容中,依据学生专业的侧重不同,所要学习的内容和课程量也不一样。艺术教育是整个幼师教育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部分,在艺术教育中剪纸艺术的教学又是艺术教育的一部分。依据教学大纲、地方对民族艺术的挖掘、学校对地方课程开发的偏重、教师教学中对某一学科的偏好以及政策等因素,剪纸艺术在一些高校的课程设置不尽相同。多数情况下被归为一门外围课程,在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中徘徊。作为一所高校,要肩负起传承与创新的使命,在幼儿师专的实际操作中有其特殊性。

幼儿教师要求的知识量不会特别精深,但是知识面的广度需要相对较大。在必须学好的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保健学、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环境创设、活动创设与指导、普通话、英语、美术、手工、音乐、舞蹈等基本课程的前提下,还需要侧重学习某一科或几科专业型课程。

一般而言,剪纸是放在美术或手工里面进行教学的。在学生需要学习的大量学科门类的挤压之下,再加上学生实习实训用去的一部分时间,专门拿来学习剪纸的时间所剩无几,致使剪纸这一在美术或手工课堂上偶尔露面的民族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上很难做到得心应手。

与此同时,作为幼儿师专类学校很少会召集专门从事剪纸的民间艺人来校讲学,师资的短缺也成为一个无法实现剪纸艺术传承的因素。

(二)实施剪纸教学的有利因素

在幼师的课程里面,音乐、体育、美术和舞蹈的课程分量与小学、初中或高中的不一样。小学、初中与高中存在升学压力的实际情况作用下,很多学校都会把音、体、舞、美放在所谓的副课层面上来对待,在关键时期则会变成数学、语文、外语等考试必考课程的第二课堂。幼师中的音、体、舞、美课程会变得与其他课程一样成为必修课,一般而言,该课程较之文化课是相对受学生喜爱的。喜爱主要来源于学生内心对美的追求得到满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音、体、舞、美课程都是直接的对学生进行美育的直接途径。学生对该类课程的喜爱对于剪纸课程的开展是非常有利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坚信启发式教育对学生的作用,显性课程的启发下,在隐性课程中让学生得到成长。民族地区的民间文化滋养,使民族地区的生源在这一方面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作为幼师将来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为幼儿园,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剪纸是一门对幼儿的发育和发展极为有利的手工课程,只要把握好方式方法,剪纸可以很好的锻炼幼儿的眼手协调能力和促进小肌肉群的发育,除此之外还可以对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以及对传承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剪纸艺术历史久远、形象丰富、色彩多样,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进行剪纸艺术寓意丰富、符合幼儿发展的需要。”①

(三)剪纸在幼师课堂的实现途径

幼儿师专的学生所要接受的美术教育包含的内容相对要多,基本的可以分两部分来对待;作为将来要对别人的审美做一个判断的准教师而言,自己审美的高度一定要上去,然后才是其毕业后面向学生所要教授的美术类相关知识。幼教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对于幼儿的审美而言,我们主张尊重幼儿主体作用,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对于主体与主导之间的关系,需要学生在不断的学习锻炼中成长。

剪纸艺术在幼儿师专课堂的设置偏向于外围课程,属于美术或手工教学中的一部分。作为幼儿师专的学生,未来就业的主体方向是幼儿园;幼儿园的剪纸课是不会要求幼儿必须剪出一幅专业性的作品,但是作为幼儿的教师,也就是在高等专科学校就读的学生而言,她们是不是也没必要剪出一幅像样的剪纸作品?这显然是否定的,作为幼专的一名学生,是未来的幼儿园教师,无论是现在作为大学生来说还是将来作为幼教老师而言,都是说不过去的。那么幼专的学生即未来幼儿教师需要创作出怎样的剪纸作品才算是合格?关于这个问题,很多时候是很难界定的。艺术品怎样才算是上乘,很多时候只要是一件艺术品达到一定水准,因为欣赏对象的不同,给予的评价相对来说也会不尽相同。

就我个人而言,作为幼儿师专的学生,剪纸技法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不需要太深,但是一般的创作模式与临摹的方法是必须要掌握的,也就是说如果该生对这一传统民间艺术感兴趣的话,她们在学校习得基本方法之后,可以自行成长与研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授之以渔。

三、关于传承与创新

幼儿师专的学生知识面要求相对较广,但是学习的时限相对较少,在时间紧课程任务多的现实处境之下,也无法要求学生学到很精深的一个程度。在运用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待课程设置,只有求其精要,抓其重点的施教和安排教学。剪纸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里一个得以传承下来,并在现代社会仍然有所发展的民族艺术。作为大学,传承与创新这一第四功能在这里如何体现,关系着一所学校对民族复兴的一种担当与责任。在面对当今世界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面前,民族失语已成为当下很多学者所关注的重点,民族艺术何去何从,民间艺术相继退出历史舞台又该如何应对,是当下每一个人都应为之思考的问题。在诸多民族民间艺术中,很多因为失去生长的土壤而渐渐变的衰弱直至淡出人们的记忆。再加上一部分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是口耳相传、师徒相授,没有正式的记录与保护机制,使得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出现不少困难。

剪纸作为我国民族民间艺术的一种,在民间的丰厚土壤中有着庞大的根系,我国以前剪纸在某些地方是拿来作为评价新娘的一个标准。剪纸在民间多为母女相传,婆媳相授的世袭性的民间艺术,而且她具有审美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强等优势,使剪纸在民间的普及度很高。在2006年剪纸就被国务院批准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这里可以清晰看到,政府对剪纸艺术的高度重视,以及在世界范围内的重视,这为剪纸艺术的继承得以实现铺平了道路。在得到大众审视的前提之下,继承已经可以顺利的开展;继承下来的民间剪纸创新就变成新的问题,那么剪纸的创新点在哪里,渐渐变成当下继受民间剪纸艺术的人们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剪纸在民间有很深的土壤,在发扬与创兴民族艺术上,这是个不可忽视的现实,在对民间的剪纸进行系统挖掘之后的再创新,是复兴民族艺术的必然之路。高校对剪纸艺术的继承与创新也离不开这条路,在师资方面需要对现有教师有计划分批次的派出去学习民族民间的剪纸艺术。我国不同地区有不尽相同的剪纸艺术文化,作为一所高校首要的是要对具有地缘优势的剪纸艺术进行挖掘,学校所在地的省市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本市下设的区县进行考察,对省内有剪纸艺术的市县和村寨进行重点考察。在对周围的剪纸艺术做重点了解之外还要对整个剪纸艺术的发展与创新的基本动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如此下来则不会仅限于一隅,在教学当中才会得心应手。定期的聘请民间艺人进学校讲学,在传承民间剪纸艺术的道路上可称之为第一手资料,他们掌握着地地道道的民间剪纸艺术,在剪纸的裁剪方法、寓意以及作用等方面都具有浓重的民间色彩;这对教师的剪纸艺术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继承与创新剪纸艺术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教师的剪纸艺术的专业成长对剪纸艺术的继承与创新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学校教师就像播种的机器,而教师所掌握的知识就如同种子,学生就是一片沃土,在教师的辛勤耕耘之下,剪纸艺术必然会遍地开花广结硕果。

四、基于传承与创新的课程编制

幼师的课程种类繁多,美术或手工课程是实现剪纸艺术的教学途径。在美术与手工中,绘画、手工与欣赏是三大模块,对学生的整体要求就是都有所涉及,针对不同方向的专业设置三大模块所占比重也不同。需要在不影响整体课程设置的前提下,对民间艺术比重适当加大,对民间艺术的外延适当加宽,而不仅仅局限于剪纸,这对于学生了解民族艺术和提高对民族艺术的兴趣有很重要的作用,对民族艺术的继承与创新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鉴于剪纸艺术的实际意义,为该艺术开设课程同样有了毋庸置疑的必要性。在美术或手工课上授之以渔,在选修课与兴趣课上重点培养和重点传授。整个幼师的剪纸课程需要从基本做起,从简单学起,慢慢的培养她们的剪纸思维。“教学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先让学生学习基本符号及组合规律,再学习花卉、生肖与人物的造型规律,掌握团花的表现,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图案要求的平面化造型规律,建立表现性思维方式。”②

作为剪纸艺术可以在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之间自由穿梭,基本上很多课程都存在隐性与显性,但是剪纸作为有着深厚民族底蕴的一门传统艺术,其隐性课程存在的空间可能更大和更具有价值。剪纸可以有很多种分类方法,从剪纸的作用、剪裁方法、色彩和寓意方面等,在每一个分类下都有多种可供学习。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并非在一个美术或手工课的一部分上能负责任的全部完成,即使选修课与兴趣课也无法把这具有上千年的民族民间文化倾囊相授。在幼师的课堂上,总体下来基本的方法应该可以做到全部了解,并指引出继续深造的方法与路径。在方法与路径清晰之后,隐性课程的作用就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挥。

剪纸是放在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的范围来实施的,在当下民族艺术倍受关注的时代背景下,剪纸课程可以适当的做宽度的调整,与此同时让学生习得必要的学习方法,从而给学生的隐性课程创造空间。在有限的课堂上,以方法的传授为主,以兴趣、民族自豪感和发展民族艺术的责任感的激发为主。在剪纸的隐性课程中,传承与创新也许正孕育其中,以兴趣为驱使,以地方的民族民间文化为基础,将民族民间剪纸文化发展壮大。当幼师生对民族艺术的种子得到发芽,那么在她们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所起的作用将不可估量。“让幼儿感受民间剪纸艺术的精华,不仅能使幼儿在现代文化氛围中汲取民族文化的精华,而且能扩大孩子们的眼界,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撒民间艺术的种子。”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民族文化剪纸艺术融入幼师课程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5zc163。

注释:

①邵雯倩.幼儿园开展剪纸艺术活动的价值、原则与方式[J].科教导刊,2014(01):58.

②杨婷婷.以剪纸为切入点的图案教学研究[J].装饰,2015(04):72.

③周丽霞.浅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剪纸艺术的教学实践[J].大众科技,2014(01):100.

猜你喜欢
幼师剪纸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男幼师荒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一名幼师的高山族舞蹈情怀
剪纸
剪纸鉴赏
表演:幼师语文口语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