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智鸿
摘 要:我们在本次项目工作中通过“衔接”、“贯穿”、“融合”三个途径探究概念书籍在制作表现方面的新手段。衔接:在传统经折装的基础上进行拆分和重组,通过这种方式串联起整本书籍内容的相互关系。贯穿:通过立体几何中的“x、y、z轴”的空间概念,诠释书籍图形内容在视觉表现中的新形式。融合:在保留书籍原有文字、图形等元素的基础上,融入新兴信息技术的手法,多角度的展示书籍主题内容。
关键词:维度;立体场景;空间结构;光影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5-0149-02
随着技术的进步书籍信息的呈现方式日益多样化。但在信息时代碎片化阅读的冲击下,实体书的地位受到严重动摇,只有禁得起回味的书籍设计作品才值得制作和保留。为此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对概念书籍的研究来挖掘书籍设计的艺术语言,探索实体书籍设计独有的价值。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研究可以尝试打破传统书籍在信息展示效果上的一些局限性,结合现代书籍设计制作手法给予读者更多层次的阅读感受。
一、研究方法
本次项目中我们使用了文献研究法、观察法、实验法来进行研究。前期确定研究方向后,我们根据各项设计主题着手采集相关纸质材料,由于我们项目作品中有两项内容是以雕刻镂空的形式展现,因此我们收集符合我们设计方向的作品进行比较学习、尝试使用不同的纸张并对各类雕刻工具进行不同程度的尝试。为了能够在书籍阅读过程中给读者更丰富的视听感受我们还学习研究了微信公众平台的推送功能及音频剪辑后期的相关软件操作。在实操阶段我们依据主题将项目分为两组作品同步进行,一组作品探究如何通过对书籍空间的设计丰富读者的阅读感受,另一作品探究在保证书籍原有内容完整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增加听觉和触觉等表现给予读者立体化的阅读感受。
二、作品设计说明
(一)作品一:《倦鸟归林》与《森林》
在完成设计创意的构思之后我们组内进行了大量书籍工艺的竞品收集,从众多的参考文件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颇为有趣的设计作品(图1)。其中一类运用几何学中“线的平移形成面,面的平移形成体”的学术概念,它将作者所想表现的空间及场景概括为一个完整的几何体,再将几何体切分为一页页的平面轮廓。此设计的巧妙之处莫过于它突破平面纸张的表现形式,为读者展现出一个多维度的场景。
这些样品正好激发了我们设计的灵感,组内讨论决定进一步拓展这种表现手法,把这种手法与装订手法相结合助力书籍含义的表现,于是便有了我们的《倦鸟归林》(图2)。
《倦鸟归林》利用书籍结构的衔接和贯穿构成了被分隔又相互联系的图景呈现了自由与囚禁一窗之隔的意味。本书整体结构以类似三折页(在欧洲被称作“back-to-back”)的装订形式为框架,中间页分别和前后两折页组成两组开合页,每组开合页中都粘合一组激光雕刻的纸质立体场景。场景立体形式参照上文提到的竞品,贴合倦鸟归林的主题呈现内容。我们再次推进一步,使两组开合页各自呈现一个场景,分别是鸟儿自由与囚禁时的状态,我们为了能够串联起两组场景的关联性,在制作过程中打通了三折页中间页面的部分面积,做出了一个窗户的镂空结构,通过这一细微调整打通了两个空间,呈现出了室内、室外的递进层次,使笼中鸟和林中鸟隔窗相望,把原本割裂的两个信息串联起来增添了新的内涵,以最简单常见的表现手法呈现出层次丰富的多角度视觉感受,准确的贴合了设计主题。
经过更为细致整理素材后我们在项目一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塑造,我们希望能在表现画面纵深感的方向上找到更为完整的表现形式,于是便挑选这款参考作品(图3),它将同一场景内的不同层次景象分散在不同轮廓的近、中、远景中,通过相互遮挡、衬托、镂空的方式表现出完整且更具有空间结构的画面。
我们作品的故事主线是一只鹿从降生到生命终结的完整轮回,信息内容简明易懂。为了能将书籍整体的完成效果进行完善,我们必须将视觉层面的表现形式做到充足。结合上述参考作品的空间制作工艺外,我们还叠加了时间概念的表现,将整体纵向空间拓展为纵横双向的画面形式,不但保留了原有每组画面的前后纵深感,还依托各层次画面元素的变更及衔接,间接提示故事的时间、季节、场景的变更,提升了书籍的视觉丰富性和信息完整性(图4)。
(二)作品二:《太阳系小百科》
与作品一相比,项目二的制作过程中我们参考的制作元素更为复杂了。作品二的主题定义为一本服务学龄前儿童的科普读物,我们首先从打造产品的角度出发,模拟了一下我们的目标读者在阅读期间的生活场景。
首先会发生在室内,阅读光线调整方便。由于读者年龄层较低,不宜将文字内容做的过多知识内容也不宜过深,需要以简明活泼的方式传达信息引起读者兴趣。同样也因为读者年龄层较低,对于电子产品的接触与了解会相对容易。
通过了以上的分析我们决定用投影的方式呈现书籍的部分内容,将太阳系的行星剪影印制在透明的胶片之上,透过便捷的手机闪光灯投影配合阅读期间的昏暗环境可以轻易的将星球形象映照在书籍右侧的投影布上。通过这一互动环节增加了儿童的阅读乐趣。此外我们将每个星球胶片的页面内都印上了相匹配的二维码,通过扫码可以便捷的打开我们事先编辑好的微信平台推送,通过推送的音频文件可以在线聆听到相应星球由星球电磁振动转化而来的声音,在编辑好的微信推送页面中除了音频外我们还加入了不易在实体书中展示的星球运转轨迹动图等扩展内容,通过一种彩蛋的惊喜方式刺激读者自主捕捉信息。通过以上两点满足了低龄读者在视听方面的立体化感受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
在增加以上视听内容之外我们同样没有放松对书籍主体内容的编辑设计。我们在书籍主体中加入能够辅助信息传达的立体结构和数据图表,在太阳系星球的科普内容穿插趣味漫画呈献给读者,力求通过有趣的互动结构和轻松活泼的视觉信息让读者轻松愉快地吸收书籍信息,寓教于乐(图5)。
三、总结
通过此次研究我们组内成员对于书籍设计这项工作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书籍作为信息的载体,不单单是一个纸质页面的集合体,他更应该是一个给予读者愉悦阅读感受的生活工具。作为书籍的设计者来说除了要将传统书籍中经常涉及的开本尺寸、纸张材料、制作工艺等专业要素掌握清楚外,还应当具备一个产品设计师的专业素质,进行设计制作时我们要考虑到设计作品放到读者手中后的直观感受和阅读体验,毕竟书籍设计艺术最终要服务于读者。实体书要具有不可替代的阅读体验才能与电子阅读潮流分庭抗礼,而让实体书籍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则需要从业者们的智慧和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