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安徽花鼓灯

2016-05-14 02:36段娅嫦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兰花

段娅嫦

摘 要: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民间舞蹈。汉族是中华民族中的主体民族,安徽的花鼓灯是汉族民间舞蹈其中之一,有着悠长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其兼容南北文化之长,表演风格独特。随着改革开放,新中国在不断的发展。安徽花鼓灯已经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通过查阅相关的文化资料和对安徽花鼓灯的舞蹈理论知识的掌握。从安徽花鼓灯的历史源流与简述不同的地域流派中“兰花”的风格特点、舞蹈中“兰花”的风格特点这三大点来浅谈安徽花鼓灯“兰花”一角的风格特点。

关键词:花鼓灯;兰花;三道弯

中图分类号:J722.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8-0142-01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民间舞蹈。汉族是中华民族中的主体民族,在汉族民间舞蹈中有“北方的歌,南方的灯”这么一说。安徽的花鼓灯是汉族民间舞蹈其中之一,是一种自娱娱人并带有竞技性的广场艺术。经过老一辈民间舞蹈家、专业与业余舞蹈工作者们的努力下,安徽花鼓灯已成为汉族民间舞蹈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花鼓灯的表演形式多样,人物角色鲜明,特别是“兰花”这一角色更是别具风格特点。

一、安徽花鼓灯的历史源流

(一)简述安徽花鼓灯的历史源流

花鼓灯的韵味,是在安徽特有的地理环境与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源于河南桐柏山区的淮河横贯于安徽的北部,其干流正好是中国南、北方的地理界线。因此,花鼓灯得以兼容南北文化之优长,具有吴歌楚舞的风韵。花鼓灯反映了淮北人民的性格和审美习惯。而这种习惯是在长期的历史生活和地理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楚人有尚武、知音、细腰等习俗,在战国时期的宫廷舞蹈以当时统治者的审美观来编排,从而奠定了中国古代舞蹈的形态与风格。建国后的《凤台新志》里虽写到“花鼓灯又名红灯,历史悠久,从宋朝起便有了花鼓灯”。相传《花鼓灯》由明代“玩红灯”发展而来。据老艺人谈,清朝光绪年间,凤台、怀远等地《花鼓灯》非常盛行。

(二)“兰花”的表演形式

花鼓灯的女角统称“兰花”,俗称“包头的”,也有称“腊花”,更古老的名称叫“锣上”解放前由男青、少年来扮演。演出服装多按当时农村妇女结婚的新娘装扮。脚上则穿上特制的“木跷”又称“踩衬子”以模拟当时裹小脚的妇女,使造型步态更女性化。解放以后,妇女废除缠足,加入到花鼓灯的演出中。“衬子”也逐步取缔,改穿布鞋。为了体现出“踩衬子”的功夫,有些动作造型需要女演员将半脚掌立起来把重心移到前脚掌上来表演。而“兰花”这一角色由妇女来扮演更为贴切,人物的塑造更为鲜明。

二、简述不同的地域流派中“兰花”的风格特点

花鼓灯是来自于农村生活,是在自娱性的舞蹈活动中发展起来的艺术形式。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不同地区的风格和不同的艺人流派。从一般的表演风格来看,颍上县的花鼓灯淳朴简练,姿态稳重,节奏较慢。凤台县的表演,细腻,着重于人物的刻画和思想感情的交流,动作活泼优美;怀远县的表演,舞蹈性强,动作矫健轻捷,风格洒脱,人物性格爽朗,地位调度开阔。花鼓灯的表演主要以兰花为中心,在众多的地域流派中主要的有“凤派”和“怀派”这两大流派。

这两大流派的表演风格,在教材中分别为“大兰花”与“小兰花”。凤台县的表演细腻,着重于人物的刻画和思想感情的交流。教材中的“大兰花”的表演也同样细腻柔美,着重于与“鼓架子”的配合以及情感的交流。怀远县的表演,舞蹈性强,动作矫健轻捷。教材中的“小兰花”的表演表现了少女的活泼,机灵和矫健轻盈的身姿。由此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地域流派中“兰花”的风格有所不同,经过舞蹈工作者的提取整理,在教材中体现出了“大兰花”与“小兰花”这两种“兰花”的表演,这正是安徽花鼓灯“兰花”这一角别具一格的特点。

三、舞蹈中“兰花”的风格特点

(一)“兰花”的动作特点

花鼓灯的表演热情奔放、刚劲有力,这是淮河两岸人民粗犷、纯朴、乐观的性格的反映。这种性格的特征贯穿于花鼓灯的音乐的旋律、节奏之中;表现舞蹈的身段、步伐、动律、姿态造型各个方面。本文的前面有所提到,在安徽花鼓灯的“兰花”一角中又包含了“大兰花”与“小兰花”两种表演风格。两者之间既有相同之处又各有千秋。“大兰花”“小兰花”小场、大场的表演有着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动作,不管是“大兰花”还是“小兰花”的表演,脚下的功夫的要求是非常的严格。都要体现出“脚下溜得起,刹住不断线”的独特风格与“兰花”特有的“三道弯”体态。

“大兰花”的表演细腻柔美、端庄,模仿出古代妇女被缠足走路时为了保持住平衡的优美韵律,更有一种风吹杨柳的意境。体现出安徽花鼓灯“脚下梗着走”“上身风摆柳”的表演风格。“大兰花”的表演大多与“鼓架子”配合,属于小场舞蹈,自娱性很强,有一定的表演情节。这边招呼一声,那边跟着附和,两人对舞,神情交流。

“小兰花”的表演小巧机灵、活泼,体现出花鼓灯“兰花”独特的脚下功夫。“小兰花”的表演大多属于大场舞蹈,由大场表演引出小场表演。如“跑场步”上身微微前倾,双手在身体斜后,右手侧翻扇左手掏巾,左右脚小腿交替往上踢,配合“登步锣”的锣鼓点往前移动。变化出各种表演阵式和队形,场面热火朝天,有着安徽花鼓灯鲜明的广场性。

(二)“兰花”与其他汉族民间舞蹈的对比

汉族民间舞的安徽花鼓灯,其“兰花”一角的风格韵律是别具一格的。动作收放自如,柔里带刚,刚中有柔,大花场由“小兰花”表演再由转场歌过渡到小花场由“大兰花”与“鼓架子”表演。不同地区舞蹈风格则有所不同。比如同样都是女性的“三道弯”体态,在山东地区的海阳秧歌、云南地区的云南花灯与安徽花鼓灯都有所不同,各有各的韵律风格。

山东海阳秧歌是山东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三大秧歌之一,在海阳农村的部分地区流传。海阳秧歌在“三道弯”体态上讲究的是提、探、拧的特征,与各种不同的舞姿动态、节奏和气息的配合表现出风格古朴、气势恢弘、“一惊一乍”的特点。云南花灯是云南地区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舞蹈,流传于云南玉溪、崇明、弥渡、罗平、建水等地,以优美轻盈著称。在“三道弯”的体态上主要是以“崴”动律为主,俗话说“不崴不成灯”云南花灯舞蹈中不论做什么样的动作,身体都要保持住“S”的左右摆动,教材中主要以“崴”为训练特点,从而体现出云南花灯纯朴自然、优美流畅的风格特点。

安徽花鼓灯与海阳秧歌相比较多了一份南方的柔美少了一些北方的粗犷;与云南花灯相比较则又多了一份北方的古朴大方。安徽花鼓灯独特的地理环境兼容了南北环境之优长,在舞姿的流动与亮相都体现出“脚下溜得起,刹住不断线”、“拧”、“倾”的特点。通过三种汉族民间舞蹈中最基本的“三道弯”体态的对比可以看出安徽花鼓灯区别于其他汉族民间舞蹈不同的风格特点。

四、结语

安徽花鼓灯有着悠长的历史文化,表演风格独特。但是随着改革开放,新中国在不断的发展。安徽花鼓灯已经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对安徽花鼓灯的历史源流与简述不同的地域流派中“兰花”的风格特点、舞蹈中“兰花”的风格特点这三大点来浅谈安徽花鼓灯“兰花”一角的风格特点。更有利于民间舞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抓住教学的重点和学生在学习当中对安徽花鼓灯的风格的掌握和运用。希望能为安徽花鼓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做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1]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高倩.中国传统民间舞蹈选——安徽花鼓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3]赵铁春,田露.中国汉族民间舞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4]潘志涛.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5]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文舞相融[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7]于平.舞蹈审美与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兰花
我的兰花朋友
八大的《小鸡图》和石鲁的《兰花图》
多学“幽谷兰花”——不仅深远,而且清香
兰花
兰花鉴赏
兰花螳螂 美丽而致命
兰花
烟火兰花,宜室宜家
兰花螳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