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惠群
摘 要:在创新的实践中,要深深地懂得传统是创新之源,只有植根于传统,从传统中吸收其营养,我们的创新才能拥有无限的生命力。
关键词:紫砂;创新;艺术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8-0053-01
紫砂艺术的创新必须植根于传统综观宜兴紫砂的发展史,自宋初创,明成熟发展。历经千余年,却经久不衰。宜兴紫砂造型古朴典雅,千姿万态,凝聚着艺人们的智慧与心血,永远是年轻艺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源泉。每一把名壶展现在我们面前,都有着丰富的可以感知的形象和艺术语言,它入木三分地融入了创作者的思想,不显山露水地流淌着厚重的感情。我们在创新的实践中,深深地懂得传统是创新之源,只有植根于传统,从传统中吸收其营养,我们的创新才能拥有无限的生命力。只有将主要精力放在向传统学习,向经典学习,向名人名作学习,才能从中吸取营养,为我所用,才能不断提高、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何谓创新?著名画家吴冠中说得好,创新“就是要推陈出新,把没有的东西创造出来”,这是多么精辟、独到的见解。紫砂艺术要创新,要与时俱进,要有历史感,因此就得强调紫砂特定的观赏与实用结合的功能。创新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创前人没有制作过的作品,创观赏者没有见过的作品,一句话,就是要别出心裁,创作特色鲜明的、能流传久远的作品。
中国的传统审美是崇尚简约、玄淡的,像六朝人的四六骈文,诗中的对句讲究华丽色彩的雕饰,固然是一种美,但向来不被认为是艺术的最高境界。自然、朴素的美才是最高的境界。明式家居饰品的简洁刚劲历来就比繁复富丽的清式家具更受到中国人的垂青。简洁传神的紫砂光货没有复杂的层次,没有艳丽的色彩,突出的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美。它们往往采用简洁明晰的线条、方圆展示质朴本色。有的款式使人一望便觉书卷气扑面而来,这种强烈的文化内涵最得人心,这种壶型是与茶性最为相宜的,因而饮茶时常常会感到陈曼生式的快乐:“梅雪枝头活火煎,山中人兮仙乎仙。”
紫砂在古代称为“富贵土”、“五色土”。紫砂是紫泥、绿泥、红泥的统称,也形容为颜色的丰富多彩,并不是一些朋友认为的紫砂就一定是紫色的,这是一种误解。很多关于紫砂泥料的名称是细分之后的称呼用以区别,比如底槽清是属于紫泥,朱泥属于红泥,这些细分,是根据化学成分的含量比例不同或烧成颜色的不同等等原因而得的。比如同样是朱泥,有些人会根据烧成颜色的不同再进行细分(大红、朱红、胭红等等),当然还有些是为了销售上的考虑而起的有‘新意的名称。千百年来,经过紫砂艺人匠心独运的创造,创作出了千变万化的各种各样的壶型,并被总结归纳为光货、花货和筋纹货三个大类。其中花货又称自然形体类造型,它取材于自然界动植物的自然形态,并主要采用提炼取舍的艺术手法,将自然形态的东西,本质地、艺术地表现出来。
激情为灵感之根,有激情才能永葆创新精神。吴冠中教授对艺术工作者提出了“要献身于艺术”的要求,这也完全适用于从事紫砂艺术创作的我们年轻的这一代。只有时刻准备为艺术而献身,才能永远保持一颗火热的心,也才能永葆艺术的青春。凡事都得用心、细心、实心,要与社会生活保持着紧密的联系;灵感袭来时一定要紧紧地抓住它,并马上付诸行动认真构思;有了构思,就要脚踏实地进行制作。紫砂艺术自问世以来,经千余年艺人们的奇思妙想、精雕细琢,至今成了一朵艺术的奇葩,而自立于工艺美术之林,其深厚的文化涵养将滋润着我们以至永远。紫砂艺术,自发端以来其起点与其他工艺美术品比较,相对要高,原因有三。一是紫砂艺术源起于明代中叶,其时,中国工艺美术品的发展早已进入了成熟期,金、玉、青铜、石、竹和木等及各种民间工艺已呈百花齐放的态势,各类精美工艺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紫砂艺人的创作理念与创作行动。我们在传统的紫砂茗器中可以看到像葡萄壶、南瓜形壶、如意形壶、云龙壶、竹节形壶和玺印类壶等,无论其形制抑或是技艺都有以上工艺品借鉴与运用的影子。二是紫砂器的创作具有厚重的人文色彩。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是在评价人的仪表修养,当然这话用来说明紫砂壶外在的繁复装饰与其质朴本色的关系也未尝不可。艺术作品取法于自然是其基本规律,自然界的花鸟虫鱼、山石树木、瓜果菜蔬无一不成为艺术家的创作素材。历代紫砂艺人在继承前代其他行业匠人对自然的借鉴基础上,采用各种雕塑手段创造性地把多姿多彩的自然物象,或融入小小的紫砂壶造型之中,或艺术地加工设计成壶型,巧夺天工、精美绝伦。这样的工艺品展现出一种雍容富丽的审美境界。如今,时代的发展,竞争的激烈、经济的刺激,使得人们对于生活的品味、质量、情趣都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文化理念推动下,必然引起紫砂壶工艺的新一轮发展,相信在新时代中,紫砂壶会以他独特的魅力,促进我国物质文明与精神生活的再发展。
参考文献:
[1]卞宗舜.中国工艺美术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2]曲延波.中国明清紫砂壶艺鉴赏[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