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飞
摘 要:在创新与制作中,运用多种新工艺,抽象与自然结合,并始终以实用为准绳,创新与制作了很多作品。在“五色土”上踏踏实实地耕耘,让“花货”更加艳丽芬芳,让宜兴紫砂再添风采。
关键词:紫砂;艺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8-0048-01
宜兴紫砂历经五百多年来大师与巧匠们的努力,已成为中华民族审美心理和审美标准的传统工艺品。宜兴紫砂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大家庭中的一员,也是中国陶瓷文化中的一员,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宜兴出产独一无二的紫砂泥,又盛产茶叶,宜兴地处江南山清水秀,古往今来文人荟萃、文化底蕴浓厚,这才构成独特的紫砂壶艺天地,宜兴紫砂经久不衰,这与它千姿百态的诸多造型和千变万化的装饰是分不开的。
紫砂因砂横生物质之感。世界万物离不开质,因而长期的社会实践、改造自然的努力,人们对物质的看法和认识越来越丰富。就陶瓷而言,原始陶瓷包括印泥硬陶,因没有施釉质感比较鲜明、粗犷,自原始青瓷出现后,一般陶瓷产品施釉遂追求晶莹剔透之路,追求表面的细腻、光滑、华丽,宋代五大名窑亦是如此,景德镇青花瓷也是如此,重点展示其釉面的呈色肌里,而紫砂不加釉色,素色素面朝天,且求本色,这个本色不同于其它陶瓷产区艺术品的物质之感,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质感。从现有明、清传世的紫砂器分析,由于当时原料加工技术的限制,泥料中砂型较多,以粗为主。
一般收藏老壶者,观壶先从泥质起,这与老壶所处时代的泥料加工方式有关,主要是现时先进的泥料加工方式又难以达到当时原汁、原味的原始美。正是原汁、原味粒粒粗粗的砂粒,把紫砂带入了其它种类陶瓷难以比伦的质的境界。现时的砂器粒质感,由于泥料加工技术的进步,较明、清时期显得更加丰富,除有传统的乱砂外,各种目数规格的砂粒比较齐全,使同一规格的砂粒大小比较统一均匀,较为细腻,迎合了现代人们的审美观。紫砂器的质感主要有隐砂、显砂两种表现形式,隐砂者器物表面光滑,在浑厚的泥层中泥砂隐现,使紫砂器皿在一个块面上产生天然的层次,这种泥砂层次的叠现在柔和中见力感,为其它类陶瓷所难以达到,因而形成了独特。显砂乃紫砂器皿表面粗砂凸现,凸而不糙,平和中有起伏,起伏中有平和,而抚之有强烈的粒子感,这种粒子感也产生了强烈的质感。
“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调砂就是在练泥时加入一定量粗细不一的砂粒,这些都是根据壶体需求决定。调砂在紫砂成形上有较强的可塑性,又因泥料中含砂,使得壶体的质感有较大的透气效果,泡出茶味更加香醇。古时的“调砂”,是因工艺形成所导致,现在的“调砂”,是为了达到工艺效果所特意造成的。紫砂工艺上为了追求独特的视觉效果,使壶体表面的肌理富含变化,运用调砂、铺砂、嵌砂、抽砂等技法,使得壶的工艺效果更为突出,壶体表面形成特殊质感。铺砂作为装饰手法之一,在紫砂壶装饰效果上也起到一定的作用。铺砂即表面意思,在壶胚上运用铺、撒、点等方法,将生泥砂撒在打好的泥片上,然后压平均匀地在壶体表面形成一定的点缀装饰效果。通常我们说的桂花砂、梨皮就属于调砂和铺砂这两者产生的效果。
所以调砂往往是为了工艺需求力求达到完美的效果而运用的一种手法。调砂工艺是指在泥料中含砂量比较高,经烧制后表面呈现粗糙感,形成梨皮表面颗粒隐现的效果,但手感上依然温润有序,形成视觉差异。现如今市场上还有调熟砂也是模仿前人调砂效果,往往为了满足视觉需求,却失去了其自然质感。调砂的工艺取决于人们的喜好,这些都是因人而异的。
紫砂调砂工艺还分为本色调砂和异色调砂。本色调砂顾名思义,就是以制壶的同种矿料的砂质颗粒混入泥料中,由于泥中含有的砂质增加,使得壶本身的“骨架”质地更为坚硬,在烧成后的壶体胎质色泽一般不会有所变化。异色调砂也就是调入泥料的砂质颗粒与泥料的色泽、性质不同,烧成后会产生表面梨皮状颗粒效果或者是桔皮的凹点状效果。
调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紫砂壶的艺术效果和艺术表现力,增加和丰富泥料的质感和肌理感。不同的泥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调配,就产生了不同的颜色效果,使得壶的色泽效果立显,也使得紫砂的创作空间更为拓宽,产生不同的美感。
历代紫砂工艺调砂方法都是在长期的实践和使用中不断地完善,总的来说,紫砂调砂工艺的区别只是相同或不同质地的泥料调配砂子的比例差异而已,但却使得紫砂呈现出不同质感。所以紫砂调砂工艺在紫砂制作史上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在成形工艺和效果上也非常突出,与众不同。
总而言之,在笔者从事紫砂创作多年中,以古代艺人大师为榜样,以前辈的精神为动力,努力学习与创作。在创新与制作中,运用多种新工艺,抽象与自然结合,并始终以实用为准绳,创新与制作了很多作品。笔者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不断努力,认真创作,在“五色土”上踏踏实实地耕耘,让“花货”更加艳丽芬芳,让宜兴紫砂再添风采。
参考文献:
[1]卞宗舜.中国工艺美术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2]曲延波.中国明清紫砂壶艺鉴赏[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